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家裡這些可能要扔掉

2020-12-21 市場之聲

比氰化鉀毒10倍!比砒霜毒68倍!

這個東西究竟是什麼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

▲它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

黃麴黴毒素,曾造成數以十萬計的牲畜突然死亡,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黃麴黴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

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

攝入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攝入20毫克就能致命。1毫克是多少呢?我們以前使用的材質為鋁合金的蘭花1角硬幣,重量1.15g克。我們把它大約看做1克,也就是說,這1毫克就是一枚1角蘭花硬幣的一千分之一。

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小心!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1發黴的花生玉米

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裡,比如花生、玉米等。澱粉在高溫和潮溼的環境下會滋生導致肝癌的黃麴黴菌。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尤其是在高溫溼潤的環境下,一旦黴變也會陷入它的魔爪。

建議:

1、每次少買點,不要「存」,以免黴變。

2、因為黃麴黴菌以孢子形式傳播,食物容易牽連黴變,而且黃麴黴素在水中的溶解度較低,處理起來也比較麻煩。如果您發現有一顆花生壞了,那一碗花生米,或者是存放的一袋子的花生米都得扔掉。

3、家裡有食物殘渣的邊邊角角也要清洗乾淨。

變質的米飯

別以為做熟了就能放鬆警惕,變質的米飯是最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

國家二級營養師、高級食品檢驗員孟立娜說,「我身邊就有常年吃剩飯菜的長輩40多歲就患癌症的事例。為了不浪費,他經常吃已經有些異味的米飯。要知道,變質的米飯是最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可能他的患病跟這個習慣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至少這個習慣並不健康,會危害我們的身體。」

建議:做飯菜,吃多少、做多少,最好當天吃完,不留剩飯菜。

發苦的堅果

瓜子中最大的安全風險來自黴菌,比如致癌的黃麴黴毒素。

如果吃到變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時吐掉並且漱口,因為瓜子等堅果的苦味正是來自黴變過程中產生的黃麴黴毒素,經常攝入會增加肝癌風險。

建議:吃到黴變的、發苦的堅果千萬別犯懶,一定要馬上吐出來。

沒洗乾淨的筷子

很多家庭也都有這個習慣,筷子用到細縫發黑都不捨得扔掉,洗碗布也完全沒有形狀了,還在努力服役。

而年輕人的早期肝癌可能跟我們使用的筷子有關。筷子本身並不會長黃麴黴菌,但我們平時使用筷子來吃花生、玉米等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時,筷子縫裡最容易藏澱粉,一來二去黴變了,黃麴黴素就藏在裡面了。

裸筷子、漆筷子都容易開裂藏食物殘渣,從而產生黃麴黴素。

建議:

1、最佳選擇是鐵筷子,很難出裂痕,也就不會有食物殘渣。

2、平時洗筷子的時候要記得先泡一泡,軟化上面的食物殘渣,以便容易清洗掉。

劣質芝麻醬

你愛吃的芝麻醬、花生醬,有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用糠芝麻、癟花生甚至變質的芝麻、花生做原料,其中變質的花生中含有黃麴黴毒素。而且這種加工後的產品,可比發黴花生難識別多了。

不正規作坊的自榨油

一些油料作物如花生、玉米等在儲存過程中如果發黴,榨得的油中還可能帶入黃麴黴毒素。

有的花生外表正常,但內部已出現黃麴黴素,而一些不正規小作坊的壓榨機或家用榨油機工藝簡單,缺乏除去有害物質的工藝,不能對原材料進行精煉。即使自己選料,也可能會出現農藥殘留、重金屬汙染問題,以及存在高致癌物黃麴黴毒素問題。

久泡的木耳

很多人應該都聽過這條一度很火的新聞,浙江瑞安的一位消費者因為食用泡發了三天的黑木耳,導致食物中毒,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一度生命垂危。

接診醫生給出的診斷是,很可能是微生物毒素造成的後續嚴重後果。但木耳在泡發過程產生何種細菌或毒素,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測和判斷。可能有哪些微生物毒素呢?譬如黃麴黴毒素、青黴毒素等。

一般人應該也不至於泡那麼久,小編單拎出來這條也是為了提醒大家,就算不是谷豆、沒看到黴斑,也不能放鬆警惕認為是安全的呀~

讓黃麴黴素滾遠點兒!

生活竟然這麼不安全?!很多人就說了,我在鍋裡好好地蒸煮食物不就可以「消毒」了。

可還真不是這樣的。一般烹調加工溫度不能將黃麴黴素破壞,因為黃麴黴素裂解溫度為280℃。只有達到280℃的時候,才能滅活,一般的烹飪方法都不能消毒。

連消毒碗櫃都不行,黃麴黴素對紫外線有抵抗力。怎麼辦?

1油熱了先加鹽

做菜之前的一個小動作就能幫消除一定量的黃麴黴素。如果我們在花生油等食用油倒入鍋裡加熱後,並放入少量食鹽,攪拌10~20秒,這樣基本上就能消除大部分的食用油裡的黃麴黴素。食鹽對黃麴黴素的中和和降解,大概能消除95%的黃麴黴素。

多吃點綠葉蔬菜

多吃綠葉蔬菜可以讓我們平時不小心吃下去的黃麴黴素失效一部分,因為葉綠素能夠阻止黃麴黴素吸收,預防肝癌

關注市場君,關注市場那些事兒。

相關焦點

  • 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沒跟你開玩笑的黃麴黴素!
    黃麴黴素致癌並不是空穴來風。 黃麴黴素最致癌的是肝癌,對肝臟的損傷是其他器官的5-15倍。1毫克黃麴黴毒素就可以致癌,20毫克則直接致命!1毫克是什麼概念?是多少呢? 1毫克其實很少,比如我們常見的一角硬幣,重量大概是1克,1毫克就是它的千分之一,可見這個量有多小。
  • 黃麴黴素1毫克致癌,比砒霜毒68倍,家中廚房這5種食物快扔掉
    黃麴黴素,不少人應該都有聽過它的大名,但它的危害非常有必要再給大家普及一遍!因為生活中不少人還是屢屢因為它「受傷」。1毫克致癌,20毫克能致命砒霜是一種劇毒物質,大家都知道,但在黃麴黴素麵前,可謂是「小巫見大巫」——黃麴黴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
  • 毒性是砒霜的68倍,1毫克就致癌!最容易出現在這些食物中…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有毒!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最讓人無奈的是,這種劇毒致癌物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小心!這些食物裡都藏著黃麴黴素!
  • 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1毫克就致癌!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有毒!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
  • 毒性是砒霜的68倍,1毫克就致癌!最容易出現在這些食物中…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有毒!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
  • 毒性是砒霜的68倍,1毫克就致癌!最容易出現在這些食物中……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有毒!黃麴黴毒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致癌!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
  • 黃麴黴素到底有多毒?正常人攝入20毫克就會死亡
    它比砒霜還要毒68倍,毒性為劇毒物氰化鉀的10倍;它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強的化學物質,致癌能力比「六六六」都要大1萬倍;它容易在花生、玉米、堅果上滋生;它不易溶於水,卻極為耐熱,一般的水洗、烹調難以去除;更讓人感覺詭異的是,它在紫外線照射下,能發出藍紫色、綠色的螢光……  這不是科幻片裡新研製出的生化武器,而是廣泛存在於自然環境中,尤其是發黴變質食物中的劇毒物質
  • 1毫克就能致癌,20毫克就致命,而你可能每天都在吃它!
    1 無處不在的黃麴黴素 黃麴黴素第一個讓人聞之害怕的特點就是無處不在,冰箱裡、食物上、生活用品上......到處都可能出現它的身影,比如: 沒洗乾淨的砧板、筷子 砧板本身是不會產生黃麴黴素的
  • 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280℃才能殺死它...
    本文原標題:《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280℃才能殺死它...千萬要遠離這些東西》有些人覺得食物發黴了,只要切掉發黴的部分就行了,沒必要全扔了。殊不知,病從口入!
  • 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想預防這種毒...
    儘管中毒的真正原因目前還有待證實,但黃麴黴素的危害小編覺得非常有必要在這裡再普及一遍。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醫生進行了大量的分析實驗,發現王女士家的致癌因素——黃麴黴毒素!黃麴黴毒素,曾造成數以十萬計的牲畜突然死亡,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黃麴黴毒素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它還是我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1毫克就是致癌劑量。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
  • 這些食物暗藏致命毒物黃麴黴素
    我們生活中有一種隱藏的致命毒藥,那就是黃麴黴素。黃麴黴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氰化鉀的10倍。1、發黴的一部分穀物黃麴黴素藏在發黴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等,一旦黴變黃麴黴素含量就很高,還有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一旦黴變也會含有黃麴黴素。也就是說米飯變質了也一樣含有黃麴黴素。一旦米飯有異味就不要再食用了,因為已經含有黃麴黴素,所以愛吃剩飯的人更容易感染黃麴黴素。
  • 提醒:一級致癌物黃麴黴素,這幾種廚房內的東西,更容易滋生
    不過,除了這兩種常見的原因之外,還有一種「毒素」也是誘發肝癌的原因,早在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已經將其列入了一級致癌物中,它的名字就是「黃麴黴素」!該毒素的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而且,1毫克的黃麴黴素就已經達到了致癌劑量!
  • 1毫克可能致癌,20毫克就能致命,這種致癌物你惹不起、躲不及!
    但你有沒有想過,你買到的堅果可能黃麴黴素超標……據央視新聞報導,近日,廣東江門海關破獲一起特大堅果走私案,案值高達37.33億元。走私團夥從世界各地廉價收購堅果,品質參差不齊,部分甚至來自疫區國家。抽樣檢測發現,近50噸堅果黃麴黴素超標,一旦流入市場將對消費者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 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比砒霜還強的毒物就存在日常生活中?
    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比砒霜還強的毒物就存在日常生活中?1毫克就可能致癌,一次性攝入20毫克就能致命。1993年它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癌症研究機構劃定為1類致癌物。它就是黃麴黴素。曾經在英國造成數以十萬計的牲畜突然死亡,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曾有多家醫院報導過因攝入黃麴黴素而致癌的病例。它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生活中常見於以下幾種情況。
  • 致命毒物黃麴黴素,就隱藏在這些食物裡~
    有一種毒素, 它被世界衛生組織劃定為1類致癌物, 是目前發現的穩定性最高的真菌毒素, 一旦形成,很難去除。 它就是我們經常聽說的「黃麴黴素」。   黃麴黴素多大劑量可以致癌呢?   黃麴黴素1mg就是致癌計量。國內外對於食品中的黃麴黴毒素含量都做了明確的限量規定,例如我國規定糧食中黃麴黴毒素B1含量應低於10微克/公斤,乳及乳製品中黃麴黴毒素M1含量應低於0.5微克/升,嬰幼兒奶粉不得檢出黃麴黴毒素M1,代乳品不得檢出黃麴黴毒素B1。   我們有時吃到的苦瓜子、苦花生,就很有可能含有黃麴黴素。
  • 毒性是砒霜的68倍,還致癌!這個東西你也許每天都在吃
    本文專家 趙建軍,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腹部外科主任醫師 周立強,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 孟立娜,國家二級營養師、高級食品檢驗員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
  • 黃麴黴素:自然界中理化性質最穩定的黴菌毒素,270℃才分解
    黃麴黴素是自然界中一種毒性極強的物質,屬於一級致癌物質,主要由黃麴黴等真菌產生,而黃麴黴常存在於發黴的糧食當中,比如發黴的花生、玉米、乾果、肉類當中,每年我們都能在新聞中聽到有人因黃麴黴素中毒的消息。
  • 我媽說吃這些容易致癌|惜命人不得不注意的致癌物質?
    我們大家都知道,吃燒烤和醃製食品容易致癌,那在生活當中,還存在哪些容易致癌的物質呢? 黃麴黴素——第一天然致癌物質 黃麴黴素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聽說歸聽說,那你了解它嗎?今天我們來說一下這個第一大天然致癌物質。
  • 隔夜菜致癌,不能吃?真正不能吃的菜,不少人還在吃,要管住嘴了
    首先,大家要知道到底什麼叫隔夜菜,隔夜菜其實並不是指的是放了一夜的菜,其實放置時間超過5-8小時,就是隔夜菜了。隔夜菜致癌的這個說法過於絕對了,之所以有這個說法,是因為隔夜菜會產生亞硝酸鹽,而且就算加熱了也難以被分解,常吃就會致癌。但其實即便隔夜菜中有亞硝酸鹽,亞硝酸鹽也不能算是致癌物,致癌的亞硝酸進入體內轉化而成的亞硝胺。
  • 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這種毒素每家都有……
    提問者 黃麴黴毒素對人有什麼危害? 專業解答 平時我們提到黃麴黴素,總是帶著「致癌」的標籤,而忽略它的毒性。但事實上,它確實是一種劇毒物質!毫不誇張地講,其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的10倍,對肝臟組織的破壞性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