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名家談綠色發展綠色生活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上,一名觀眾在觀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展。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上,一家企業在進行光照植物生長展示。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觀眾在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的植物藝術畫展上參觀。本報記者 王遠方攝/光明圖片

  【來自國際植物學大會的聲音】

  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7月29日在深圳閉幕。在這一被譽為植物學界的「奧林匹克」的盛會上,來自世界各國的植物學研究者和植物保護工作者圍繞「綠色創造未來」的主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呼籲人類通過關注植物科學研究、關注植物多樣性保護來實現關注人類自身未來的目標,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可持續發展。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華盛頓大學教授芭芭拉·沙爾:

  保護植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植物與人類的關係貫穿了人類發展史始終。植物深深影響著人類的進化,促進人類產生各種變化來適應一系列飲食變化,例如為了適應新的食物和植物,人類牙齒的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早期,人類常把植物作為自身文化、醫藥和信仰的一部分;隨著植物馴化和農業的發展,人類改變著植物,如提高植物產量,使之易於栽培。植物與人類的相互影響一直是農業發展和興盛的核心,而農業的發展則使人類在城鎮中定居並發展出更為複雜的人類文明。一萬多年以來,植物為人類提供各種各樣的纖維和食物,當前現代人類城市和文化的部分也是建立在穩定的食物供給和傳輸上。

  我們應當用全球化視野和思維加強基礎科學研究,普及和應用信息及納米等最新科學技術,加強對生物多樣性的科學認知,開發適應不同人群需要的健康且安全的食物和生物產品,解決直接關係到人類生存環境的可持續性,即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我們應當記得,保護植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這是人類的共同福祉。

  (本報記者李盛明整理)

  大英自然博物館植物部主任桑德拉·科納普:

  植物需要我們,就像我們需要植物一樣

  植物構成了地球綠色生態系統的支架,同時也對人類的生存意義重大。植物提供給人類食物以果腹、藥物以治病、衣物以蔽體、房屋以居住,甚至提供給人們每天呼吸的空氣,裝點人類多姿的生活。顯然,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植物。這樣看來,人類對植物、對生態環境除了破壞似乎並沒有其他作用,那麼,植物需要我們嗎?

  我們應該建立起一種人類與植物之間牢不可破的紐帶,創造一個人與自然共生、和諧發展的社會,這種和諧不僅限於科學家與植物之間,為了人類的當下和子孫後代,整個人類都需要不斷付出努力去維持這種緊密聯結的關係。所以,我認為,植物需要我們,就像我們需要植物一樣。

  (本報記者王遠方整理)

  美國植物學會理事長洛倫·瑞森伯格:

  構築好生物防線對綠色發展至關重要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在應對環保重大議題時沒有誰能獨善其身。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在生態領域面臨諸多挑戰。我認為對於中國的綠色發展來說,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構築好生物防線保護好原生物種。否則外來物種的入侵會導致原生物種的滅絕,從而進一步產生連鎖效應。二是處理好農業發展、城市化與生物多樣性的矛盾。我認為,構築好生物防線對於中國的綠色發展至關重要,而中國在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時,需要與國際社會共同前進。

  這不是我第一次參加國際植物學大會,但這次大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我被中國人對於植物學的巨大熱情和求知的動力所感染。其次,《植物科學深圳宣言》意義重大,這個宣言將全球植物學家凝聚在一起,來共同面對、討論地球上的植物危機。相比上一次國際植物學大會,這次傳遞的「綠色」信號更加強勁有力。關於公眾能夠為綠色發展做什麼,我認為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加強垃圾的回收與利用,不隨意引入種植外來物種,倡導更加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此外,我們要教育孩子認識到環境的重要性,教會他們熱愛大自然。

  (本報記者李盛明整理)

  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副秘書長、中國植物學會副理事長黃宏文:

  綠色發展是造福子孫後代的理念

  植物是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者,深刻影響著地球的生態環境。只有初級生產者被保護好,整個生態系統的運轉才能正常,生態系統才會為整個人類提供更大的幫助。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將綠色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綠色發展理念從植物學角度來講,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突出了植物多樣性在整個綠色生態系統為人類提供初級生態服務功能的作用,通過大幅度保護植物多樣性,來提高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如果我們破壞了初級生態,生態系統會不健康,會崩潰,會產生一系列環境問題;如果初級生態保護得很好,植物多樣性很豐富,生態系統對人提供的服務就會更優化,包括優良的空氣、優質的水、優美的環境等。

  人們每秒鐘呼吸的氧氣都是植物產生提供的,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長,我們毫無節制地掠奪、破壞自然,生態系統日益變得脆弱,人類的未來也會受到威脅。綠色發展理念,是引導人類生活、發展方式發生深刻變化,造福子孫後代的理念,同時也為植物學研究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帶來了新契機。

  (本報記者黨文婷整理)

  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秘書長馬克平:

  生物多樣性與經濟發展互為助力

  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行動應當得到更多人支持,因為生物多樣性與經濟發展互為助力。

  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至少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清楚認識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對保護有共識;二是將保護行動主流化。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離不開的物質基礎。人類包括衣食住行在內的最基礎生存,每一樣都離不開生物多樣性。如果希望生活豐富多彩,那就更加離不開生物多樣性了,因為正是大自然的多樣性才給人類的生活提供了多樣的選擇。

  在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行動主流化方面,中國做得不錯,中國提倡的「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完全契合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全球目標。此次大會強調「綠色創造未來」,意思就是說,人類的未來是可持續的未來,而不是單方面強調經濟發展的未來。中國強調「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從中央到地方有一以貫之的政策驅動力,這是中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基礎。

  經濟發展能為保護行動提供資金,而生物多樣性又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資源和基礎,所以從長遠來看,生物多樣性與經濟發展是互為助力的。

  (本報記者袁於飛整理)

(責任編輯:秦爽)

相關焦點

  • 人類的綠色發展之談
    人們總是在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想要去明確到底是人類更強大還是自然的力量更值得畏懼,總是想要從這一關係中探索出一個對自己最有益的位置,而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了,在這千年裡,人類的心理是在不斷的變化著的,由最初的害怕,畏懼,甚至崇拜自然到後來的逐步了解自然,學會應用自然於生活之中
  • 全國政協委員與專家學者談綠色發展理念
    原標題:讓綠色成為中國發展的主色調(協商之路·五大發展理念系列談③)——全國政協委員與專家學者談綠色發展理念 「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中國美麗」。在不久前舉行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綠色發展成為指導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五大理念之一。 如何理解綠色發展理念,如何推動理念成為行動?近日記者採訪了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
  • 習近平談「十三五」五大發展理念之三:綠色發展篇
    前段時間剛剛閉幕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此,學習路上連續推出「習近平談『十三五』五大發展理念」系列策劃,今天推出「綠色發展篇」。
  • 經濟每月談: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
    2012-11-30 09:00:11魏建國: 我們中心對於綠色循環和低碳發展一直在做很多工作。大家都知道,我們成立的第二年,就召開了世界綠色低碳發展(的大會)。第7期每月談的主題也是哥本哈根的會議,我們請到了參加哥本哈根代表團的成員以及顧問團的團長等等。
  • 沙祖康談中國綠色經濟發展與全球合作
    第一,它是完全順應了國際經濟社會發展的潮流,這個潮流是什麼?全世界人民都認為現在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以犧牲社會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犧牲生產和生活模式也是不可持續的,因此大家一致認為應該通過搞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獲得綠色發展這麼一個辦法,來推動我們可持續發展。國際綠色經濟協會,我今天在講話裡講了,它是在聯合國新的理念,在新理念指導下而誕生的。
  • 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場發展觀的深刻革命,體現了生態文明的基本理念,指明了實現美麗中國的主要路徑,順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待。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涉及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發展路徑的深層次變化和調整,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發展理念的大變革。綠色發展的本質是要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強調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關係。
  • 李幹傑談「一帶一路」:走綠色發展道路才能行穩致遠
    有記者問,「一帶一路」作為中國的重大倡議,在給沿線國家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有外媒產生質疑,給當地環境造成了威脅,環保部會採取哪些措施進一步推動綠色「一帶一路」的發展?  李幹傑對此表示,實際上「一帶一路」也只有走綠色發展之路,才能夠行穩致遠。總體上來講,我們的企業、單位都在踐行綠色發展,不僅僅是在「一帶一路」實施的過程中,也包括其他的一些境外項目中。
  • 綠色發展
    2020年鏡湖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市綠色發展辦指導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蕪湖市實施綠色發展行動2020年工作要點》,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
  • 名家談寫作|鬱達夫:五六年來創作生活的回顧
    >名家談寫作 | 林語堂:寫作的藝術名家談寫作 | 葉聖陶:好文章要具備「誠實」與「精密」名家談寫作 | 劉恪:小說是個人靈魂絕不妥協的結果名家談寫作 | 孫犁談長篇小說的結構名家談寫作 | 張怡微:情感的質量
  • 經濟每月談:中非合作 綠色發展
    我代表CCIEE歡迎大家參加第28期經濟每月談。這次每月談的主題非常清楚,那就是「中非合作、綠色發展」。因為再過幾天,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高官會議將在杭州舉行,明年7月份可能在中國舉行中非合作第五屆首腦會議暨北京峰會。
  • 南派生活,綠色荔園
    南派生活,綠色荔園 中國網地產 2017/8/21 16:31:00 2017年8月20日,源自廣州生活精髓的南派文化藝術節暨荔園·悅享花醍銷售中心亮相儀式在城西荔園·悅享花醍銷售中心圓滿落幕。
  • 遼寧省丹東市:堅持綠色發展,打造綠色家園
    為充分利用沿江、沿邊、沿海的生態資源,丹東市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綠色發展的進程中,始終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不動搖,努力使綠色成為城市最厚重的底色、最鮮明的特質和最持久的優勢。首先,丹東市加強汙染防控治理,守住綠色發展底線。
  • 綠色騎行:帶動健康綠色生活
    伴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摩託車、私家車逐漸增多,人們的代步工具發生了明顯改變,各大城市也開始出現道路擁堵情況。而由於汽車尾氣的排放所帶來的空氣品質下降,也令越來越多的人們意識到綠色出行的重要。讓生活慢下來今年46歲的劉衛東先生,十年前和朋友一起創立了一家網絡公司。他用公司賺的第一筆錢為自己買了一輛專業自行車,從此每天堅持騎自行車上下班。
  • 工程院院士孟偉在金華作報告 談我國綠色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工程院院士孟偉在金華作報告 談我國綠色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2016年04月09日 17:06:36來源:金華晚報  隨後,孟偉就自己的經驗教訓和學習體會圍繞《綠色發展面臨的環境形勢、挑戰和策略》主題開講,詳細介紹了目前我國面臨的生態問題,說理深入淺出,舉例生動形象。
  • 綠色高顏值 發展高質量——九寨溝縣用好綠色發展辯證法擷英
    因為發展需要——綠色是九寨的底色,生態是九寨的命脈。「吃祖宗飯、斷子孫糧」的傳統粗放發展模式,引發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得不償失。轉變勢在必行,九寨探索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全新路徑。
  • 工行積極發展綠色金融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原標題:工行積極發展綠色金融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來源:財經網多年來,工商銀行深入推進綠色金融發展,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有效引導全行投融資結構綠色調整,助力美麗中國建設,較好地發揮了大行「頭雁」引領作用。據了解,截至2020年末,工商銀行綠色貸款餘額約1.8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200多億元,資金主要投向綠色交通、清潔能源及生態環保等領域。在綠色金融組織架構方面,工商銀行成立綠色金融委員會,加強對綠色金融工作的統籌領導。將環境風險嵌入信貸全流程管理,嚴格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同時,整合政府、銀行、第三方機構數據信息,實現貸款發放後風險自動化管理。
  • 共創綠色奧運,九次方提倡綠色生活方式
    共創綠色奧運,九次方提倡綠色生活方式    「身上常備1個布口袋上超市一個家庭每年參與4次綠色環保活動,」2008年11月17日下午,由中國農業大學、九次方綠色環保聯盟等單位發起的「共創綠色北京奧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對策新聞發布會,在國務新聞辦以籤名九次方綠色生活方式倡議書的形式開場
  • 2017中國(遂寧)綠色生活博覽會開幕 各類綠色科技亮相
    央廣網遂寧12月9日消息(記者賈宜超)12月9日,2017中國(遂寧)綠色生活博覽會在四川遂寧市體育中心開幕。本屆綠色生活博覽會既有綠色智慧、綠色技術、綠色產品展演,也有經驗交流、理論探討、合作會商,同時將為投資洽談搭建交流合作平臺。
  • 【全國兩會地方談】綠色理念引領發展,美麗中國鋪開畫卷
    3月4日,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會上,李克強總理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態環境,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同時,對未來五年內今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森林覆蓋率提出了具體的標準。
  • 麥當勞中國談可持續消費:聚焦綠色餐廳與綠色包裝
    ▲麥當勞中國公共關係副總裁許穎婷可持續消費在當下的商業世界和生活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商道縱橫最新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消費者已經普遍具備一定的可持續消費意識,也正在形成可持續的生活習慣。聚焦綠色餐廳與綠色包裝Scale for Good是麥當勞全球於2018年提出的可持續發展願景及行動計劃,其中包括了綠色包裝、均衡營養與兒童福祉、可持續的牛肉、節能減排、年輕人就業等領域。麥當勞中國將和其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起,逐步推動相關計劃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