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裡的臟腑「互為表裡」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2020-12-15 騰訊網

什麼叫表裡?《醫學源流論》裡說:「何謂表?皮肉筋骨是也;何謂裡,臟腑精神是也。而經絡則貫乎其間。」

表與裡是相對的概念,如軀殼與臟腑相對而言,軀殼為表,臟腑為裡;髒與腑相對而言,腑屬表,髒屬裡;經絡與臟腑相對而言,經絡屬表,臟腑屬裡;經絡中三陽經與三陰經相對而言,三陽經屬表,三陰經屬裡;皮膚與筋骨相對而言,皮膚為表,筋骨為裡。

表裡不是絕對而是相對的,它們之間又是互相聯繫的,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並與寒、熱、虛、實錯雜出現。

髒與腑的表裡關係,源於中醫藏象學說。臟腑組織之間形成一個非常協調統一的整體。這種整體性除在解剖結構上得到一定體現外,主要是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協同、相互制約,這裡的表裡,主要是指臟腑的氣血陰陽表裡關係,但實際上還有臟腑的系統分屬關係、臟腑的生克制化關係等,統用表裡來闡述。

綜上,所謂臟腑互為表裡,就是以臟腑的氣血陰陽表裡為基礎,髒屬陰,腑屬陽;陰主內,陽主表。

一髒一腑、一陰一陽、一表一裡相互配合,形成臟腑,配合成五對:心合小腸、肺合大腸、脾合胃、肝合膽、腎合膀胱。每對臟腑之間在結構上都有經脈相互絡屬;在生理上相互為用,相互協調;在病理上相互影響。

相關焦點

  • 中醫的臟腑理論主要是一種功能定論
    五行配五臟,在生理上中醫將人體劃分為五臟為中心的五大系統,以五行相生的關係說明五臟之間,五大系統之間生理功能上的相互滋生,相互促進關係!與膽相表裡心(火):主血脈,具有推動氣血,溫煦的功能!與小腸相表裡脾(土):主運化,為後天氣血生化之源!與胃相表裡肺(金):主呼吸,將氣體經由宣發和肅降傳導致至全身!與大腸相表裡腎(水):主水液,具有調節水液代謝的功能!
  • 中醫基礎理論——藏象學說
    體內的內臟可以分三類:五臟,六腑和奇恆之腑五臟(心、肝、脾、肺、腎)與現代醫學不同的是中醫的五臟指的是人體的五個系統,包括臟器和功能,而不是臟器本身。除了「三焦」每個腑都有各自相表裡的髒(表裡的意思可以理解為配偶,一個髒配一個腑),因為三焦是包羅全身臟腑的一個大腑,是全身的氣道和水道,他是一個「孤腑」。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奇恆之腑的形態像腑,但功能上又內藏精氣象髒,所以另立一類。
  • 2000年中醫傳承,重點在陰陽五行、還是臟腑經絡?8個字值得理解
    2000年中醫傳承,重點在陰陽五行、還是臟腑經絡?8個字值得理解。中醫,是我們民族優秀的文化傳承。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裡,為守護我們民族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如果從《黃帝內經》算起,中醫已經傳承了2000餘年。那麼,它到底具有什麼特色,才能這麼多年曆久不衰呢?這就要說說中醫的代表理論了。有人說,中醫理論的核心代表,就是陰陽五行,也有的認為臟腑經絡才是它的精華。確實,從基礎理論來看,中醫的學說思想,都從陰陽五行衍生而來,也離不開臟腑經絡學說的支撐。
  • 為什麼中醫總說「五臟六腑」,而不是「六髒六腑」?圖說中醫:【心...
    為什麼中醫常說心為君主之官,不受病,可是生活中卻有那多人得心臟病? 為什麼中醫總是說五臟六腑,而不是六髒六腑? 今天我們就來拆解一下吧。 在古中醫裡,說到「心」這個字,通常是指我們的靈魂之心。
  • 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都代表什麼?是什麼意思?
    生辰八字裡也有五行。在十天幹中,甲、乙屬木,丙、丁屬火,戊、己屬土,庚、辛屬金,壬、癸屬水。十二地支中,寅、卯屬木,巳、午屬火,申、酉屬金,亥、子屬水,辰、戍、醜、未屬土。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五行相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 中醫理論的「中醫藏象說」
    藏象學說是研究*各個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它是在歷代醫家在醫療實踐的基礎上,在陰陽五行學說的指導下,概括總結而成的,是中醫學理論體系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它以臟腑為基礎。臟腑是內臟的總稱,按照生理功能特點,分為五臟、六腑和奇恆之腑;以五臟為中心,一髒一腑,一陰一陽為表裡,由經絡相互絡屬。
  • 第二節 十二經脈的分布和表裡關係
    具體從以下三方面敘述。  頭面部:手三陽經止於頭面,足三陽經起於頭面,手三陽經與足三陽經在頭面部交接,所以說:「頭為諸陽之會」。  十二經脈在頭面部分布的特點是:手足陽明經分布於面額部;手太陽經分布於面頰部;手足少陽經分布於耳顳部;足太陽經分布於頭頂、枕項部。另外,足厥陰經也循行至頂部。
  • 中藥的升降沉浮指什麼?升降浮沉的具體含義
    相對於西藥來說,一些中藥的副作用相對小一些,所以生活中一些朋友更喜歡中醫治病的療法。說到中醫治病,就不得不提中藥。可能一些人也聽說過中藥的升、降、沉、浮,那麼具體是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就來聽聽中醫的詳細介紹。
  • 中醫講「五色入五臟」,說說食物顏色與臟腑養生之間的關係
    人類的各種食物顏色各不相同,傳統中醫認為「無色入五臟」,是與中醫的「五行」相對應的。也就是說,不同顏色的食物,它的養生保健功效各有偏重,《黃帝內經》中記載:「色味當五藏:白當肺、辛,赤當心、苦,青當肝、酸,黃當脾、甘,黑當腎、鹹。」今天我就來具體說說食物顏色與臟腑養生之間的關係。
  • 立夏三候具體指什麼 立夏三候含義到底是什麼
    立夏三候具體指什麼 立夏三候含義到底是什麼時間:2020-05-05 23: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三候具體指什麼 立夏三候含義到底是什麼 中國的民俗文化中,有關節氣的說法是早期人們比較重視的,在我們今天的文章內容中,我們就要來看看有關立夏的知識,在生活中我們接觸的立夏三候具體是什麼意思
  • 2014年中醫綜合考研大綱|中醫考研大綱 教育學_網易教育
    3.中醫學的基本特點(1)整體觀念:即對機體自身整體性和內外環境統一性的認識,體現於中醫的生理、病理、診法、辨證和治療等各方面。(2)辨證論治:是中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證的概念,辨證與論治的含義及其相互關係,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的含義及運用。
  • 中醫基礎理論——心與小腸
    心臟有規律的搏動,推動血液在全身脈管中運行,脈管也會隨之搏動產生「脈搏」,中醫通過「脈診」來了解氣血運行是否正常,作為診斷疾病的手段之一。中醫把五臟與五行對應,心五行屬火,是陽中之太陽,與四時之氣的夏氣相通應,心陽在夏季最旺盛。心的生理功能概括為一句話:主血脈,藏神,其華在面,開竅於舌。下面就為大家一一解釋其中的意思。
  • 中醫中常說的陰陽到底是什麼?
    中醫中常說的陰陽到底是什麼?易經中講陰陽運動是萬事萬物的運動規律,太極圖就是陰陽運動哲理的縮影~陰陽五行學說貫穿於經絡,臟腑,精,氣,血,津,液等理論指導著中醫的診斷和治病!陰陽之間的對立制約使事物保持動態平衡,人體內環境中臟腑氣血津液在相互鬥爭與制約中保持動態平衡時則身體健康,中醫稱為陰平陽秘~人體內中臟腑氣血津液在相互鬥爭與制約中失去動態平衡時身體就會出現亞健康和疾病~陰陽是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相互關聯的~不但互根而且又不斷資生促進和助長,比如氣為陽,血為陰,血依靠氣運化的水合精而生成~
  • 清楚陰陽學說與中醫養生的關係
    中醫是一門醫學也是一門哲學,中醫中最重要的陰陽觀念可以說涵蓋世間萬物,解釋了萬物生長變化的規律。但很多人讓認為陰陽過於抽象,有點搞迷信,不科學,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醫是一門實實在在的以效果為目地的醫學。陰陽是個抽象的概念。《黃帝內經》說:「陰陽者,有名而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