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品牌研究公司鉑慧(Prophet)發布2018年中國品牌相關性指數。該指數調查了13000多名中國消費者對橫跨30個行業的249個品牌的觀點和看法。2018年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相關性最高的十強品牌是支付寶、Android、微信、華為、微軟、淘寶、英特爾、美團、QQ和天貓。相比2016年,這個榜單變化巨大。2016年的調查顯示,前50個品牌中本土品牌僅18個,而2018年則達到了30個,有人說這是因為「相信國貨已經成為一種信念」!
隨著國產品牌品質和功能完善,「新國貨」備受認可,在手機領域華為已經搶佔了三星的大部分市場;在各類智能設備中,小米米家也已在多個領域超過了飛利浦,中國新時代的年輕人正賦予國產品牌更大的信心和支持,雖說新國貨仍面臨諸多挑戰,但新國貨已經崛起了!
都說這幾家歡喜幾家憂,這市場的容量就這麼大,既然新國貨已經崛起,那必定是是也有一些品牌在國內錯失風口!我們都知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蘋果公司也來賺了不少錢,但2018年蘋果新機沒有了往日的輝煌,銷量一降再降,導致蘋果公司沒有完成預期的目標,加之和高通專利之爭,蘋果的道路開始艱難了起來,有人就說蘋果蔫了!
一直被視為全球第一大手機廠商的三星,手機以及旗下曾一度被國民所追捧,實力可見一斑。目前,三星在美洲和歐洲的市場銷量幾乎年年高升,家電產品也受到了美洲人民的強烈歡迎。據三星電子官方的聲明,三星海外銷售額高達90%,可在中國市場,三星明顯是帶不動的,而且還是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
要說蘋果蔫了三星帶不動了,很多程度上是因為,像華為、小米等一線手機品牌的原因,可一直在抄襲從未被超越的臉書,要抄微信了!這就有點不可思議了,此前扎克伯格公布了臉書下一步的改革框架,從方向來看,基本上是在模仿中國的模式!
在2017年,國務院正式宣布每年的5月10日為中國品牌日,這意味著中國國家品牌戰略計劃的正式開啟。品牌化,這既是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型的關鍵節點,也是由中國智造向中國創造升級的必經之路。一條走向全球的民族振興之路已然清晰,發揮工匠精神、掌握高端製造、講好中國品牌故事,這是諸多業內人士的目標與共識。當中國的品牌形象在世界屹立,方可到達振興的彼岸!
所以,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大家留言告訴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