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利工程建造
根據蘆葦的生長特性,在田間建設配套的水利工程設施,包括提水站,灌溉,排水,橋梁,涵洞等配套系統,根據田間的地形,地貌等,進行工程控制面積在33.366.7hm2之間,做到快速排灌。
二、水分管理
蘆葦是挺水植物,一生中需要大量的水。研究結果表明,在蘆葦的一生中,生理需水量約為700m3。在蘆葦灌溉中,研究了「淺春,深夏,秋季乾燥」的灌溉系統,即在春季蘆葦萌發前先灌溉淺水,以加速土壤融化,提高地溫,促進蘆葦萌發並排乾水分。解凍後保持土壤溼潤後,蘆葦發芽並生長後,灌溉淺水5cm。 5月中旬以後,蘆葦進入了生長期的高峰期,生長速度加快,需水量增加,應採用深水灌溉,水層應保持在3050cm。 8月中旬之後,蘆葦進入生殖生長期,減少了水分需求,排乾了土壤以保持土壤溼潤,促進了蘆葦的成熟和秋芽的發育。
三、合理施肥
蘆葦是主要生產秸稈的經濟植物。它一生需要更多的養分供應,合理的施肥以及保持土壤營養的全面平衡是蘆葦生長和增產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蘆葦進入全盛時期的五月中下旬進行施肥。施肥品種主要為氮肥,結合磷鉀肥,施肥量一般為300375kg / hm2。施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施肥的重點應放在低產量的蘆葦田上,因為低產量的蘆葦田有很大的增產潛力,肥料很容易發揮作用。
其次,蘆葦田的施肥與農田施肥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必須結合蘆葦田的性質,配備良好的工程設施和最佳的灌溉系統,融合後蘆葦會吸收水和肥料。
第三是減少土壤鹽分,防治重度鹽分和土地上的雜草,防止流失。
第四,施肥前應分析施肥地的土壤,並著重施用不能滿足蘆葦生長要求的養分類型,並與其他肥料品種結合使用,以保持土壤營養平衡,即彌補了其他方法的不足,也就是說,採用測土施肥的方法來減少肥料的浪費。
四、疾病,昆蟲和雜草的預防
蘆葦害蟲主要是蚜蟲,通常發生在六月和七月之間。在嚴重的年份,將噴灑40%羥甲烯丙酮的800%-1500倍。但是,在預防和控制中,必須首先進行預測,以確定預防和控制的時間。二是採取現場預防和重點防治的原則,避免大規模防治所造成的人員和藥品浪費。
近年來,東亞蝗蟲的發展也有趨勢,應注意預測和加強控制。雜草的危害主要包括A木,an木,草苔等,應根據不同草種及其生物學特性進行科學防治。首先,可以採用生物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其中2,4-D丁酯可以在春季噴施春草,並與灌溉相結合,達到消滅效果。第二個是調查草害的發生並在重點地塊上進行斑點控制。第三是噴灑農藥時要注意防止對周圍植物和蘆葦的植物毒性。
五、蘆葦收割
成熟的蘆葦要在12月凍結時,及時收割。在收割過程中,無論是手動收割還是機械收割,均應保留5釐米的茬和部分落葉,以確保秋芽不被破壞,落葉可倒回到土壤中以保持土壤養分平衡。
六、冬季管理
蘆葦收穫完成後,應儘可能少燃燒蘆葦田中的枯枝落葉和落葉,以減少養分流失。如果通常在35年期間將燃燒池燃燒一次,則收穫後即可達到燃燒池時間。蘆葦發芽前兩年,可根據具體情況對沼澤進行處理。對於當年病蟲害嚴重的田地,可以在冬天燒掉池塘,或者在春季灌溉的第二年將腐爛的漂浮草集中並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