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住在海邊的人們,都是靠著打漁為生,這各種各樣的海鮮產品都應有盡有,而且種類多種多樣,最重要的都是自己打漁捕撈的,真是讓人羨慕。但是住海邊的人卻不是這樣認為的,比較海鮮都吃太多,都吃膩了,這時的他們反而覺得住深山老林的農村人比較好,畢竟住農村的,這最多的就是山林,這山貨也是非常豐富的,但是除了山貨,還有很多小溪,這一條小溪的魚兒就夠你吃了。
這不國慶假期都快到了,很多人都會計劃著這個時候出了自駕遊或者出國遊等,但是對於小編來說,卻選擇回一套老家,畢竟出門在外打工,而且又是住在深山的農村裡面,這路途遙遠,一年到頭也就是國慶跟過年這個時間放的假期比較長,再提前請幾天年假,這樣就不會遇上路上塞車還有車費上漲等問題。到了深山農村的家裡後,最想念還是小溪邊的野味,雖然大城市裡面什麼河鮮跟海鮮都吃過了,但是這種小溪的野味卻在城市裡面吃不到。
於是小編就往家裡後山的小溪走過去,果真看到了這種魚兒。於是用竹簍捉了些上來,當你們看到這種魚的時候,可能會覺得這種魚個頭實在太小了,應該要把它放生才是,等到它長大點再抓豈不是更好。但是你們想錯了,這種魚兒長成這樣就算大的,一般也就20釐米左右,因為身上有大理石的紋理,所以我們農村人都叫它「小石斑魚」,但是這個跟我們海裡那種大石斑魚區別就大了是吧。
這種小石斑魚生活在深山的小溪,而且都是純野生的,由於深山農村沒有被開發做樓盤或者工廠或者農家樂,而且也沒有人對它進行養殖,所以這種小石斑魚品質是非常好的。對於這種小魚我們農村人都非常喜歡吃,而且它的做法也是很講究的,一般就直接做成紅燒或者熬湯。另外一種就是抓得太多,由於農村沒有冰箱,所以我們會將它製作成魚乾,這樣的存放上幾個月是沒有問題的。
這做法就是先把魚兒的魚鰓、內臟等去除然後清洗乾淨,然後放在炭火上面慢慢的烘乾,這中間要經過反覆多次的翻面,直到把它烤到焦幹就好了。這要吃的時候再把它用水洗一下,然後再用開水泡一下,這水不用倒掉,直接下辣椒燉成湯,這樣做出來的魚的肉質仍然非常的鮮嫩,而非常的鮮美。我們老家都是這麼吃的,這樣的吃法才是最正宗的,小編一次能吃兩斤。
由於這種小石斑魚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這一般外面能買到的價格都要120塊錢左右,但是價格不是問題,這問題是這種純野生的小石斑魚並不是任何地方都有的,想吃也是沒那麼容易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品嘗過這樣的小石斑魚呢?關注小編,跟大家一起分享下,這魚還有什麼吃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