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中,最火的莫過於陳凱歌懟李誠儒的段子:李誠儒看不上陳凱歌的《無極》,直接戳中陳凱歌逆鱗,一通酣暢淋漓的埋汰下來,可謂是「殺人誅心」,
卻讓人聽了很不是滋味兒。
這分明是「公報私仇」的擠兌人嘛!還字正腔圓、激昂慷慨,金句不斷、妙語連珠,坐在藝術之顛、向芸芸眾生投來憤怒的蔑視。
說實話,我也看不上陳導的《無極》,15年後我依然看不下去。這藝術水平和觀眾口碑,終究不是自信和損人能撐起來的。
作為一名觀眾,說一下我的看法,陳導拍段落情節、生活故事確實厲害,要說時代大戲、歷史情懷乃至藝術高度,那只在《霸王別姬》裡面,
《霸王別姬》之後、陳導都講不好大故事,很多大的概念、優秀元素裝進一部作品裡面,成了一個不倫不類的四不像,金玉其外、水米其中,
比如《無極》。
當然,一通批評只是開場。有兩句話咋說的: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網際網路時代,《演員請就位》這齣大戲,直接讓網絡播放量、觀眾轉贊評來說話,編劇、製片人、影評人都來參與,雖然可能有暗箱操作,不過觀眾和民意始終還是主流,不僅是對演員的一場殘酷競賽,更是對導演的真實檢驗,
好嘛,走出光環、圈子和溫室,站到市場陽光下,直接面對觀眾和資本:不要在大眾面前談藝術,不要在資本面前說情懷,剝開重重外衣,資本還是要聽觀眾的,
導演,你聽誰的?
陳凱歌說四位導演在私下常有聚餐、關係不錯,當然友誼歸友誼,至於藝術、資本和觀眾面前,總要分出個高下來,就像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的電影票房排行榜,冠軍只有一個。
誰是最受資本歡迎的?誰是最有藝術高度的?誰是最受觀眾喜愛的?
雖然見仁見智,但是在大數據面前,結果就是一個。
演員們在賽道上拼殺衝刺,導演之間暗裡競爭更為激烈,你要向職業交待、你要向請你過來的薪水交待、你要給觀眾交待,
對於68歲的老藝術家陳導而言、更需要給自己一個交待,資本只是要賺錢、追逐眼前利益即可,觀眾多數只是娛樂、生活和工作的補充而已,一個優秀的導演、即使已經到了生命的終點,也才算走到藝術生涯的中場、世界認不認不認可你?藝術史上會不會有你的位置?觀眾還會看你的作品多久?
這麼多年來對自己的定位和認識到底準不準確?
所以陳凱歌會白天拍戲、晚上寫劇本,68歲了比20出頭的年輕人還能熬,幾天時間就能出不錯的作品,心血、功力都在裡邊,演員和導演在短時間高強度的競賽要求下、競爭之激烈對比好萊塢甚至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是,綜觀《演員請就位》一二兩季,陳凱歌做執行導演沒得說,統籌調度、臨場應變、調教演員都是一流,但編劇是硬傷、掌控欲過強、而且自負容不得批評,技巧、勤奮和專注當然值得敬佩,但時代感、歷史感甚至陳凱歌自詡的哲理思辨、藝術高度都談不上,加工出的成品很配不上優秀的工具,
甚至直到現在還停留在《霸王別姬》的遺蹟裡,細心的朋友會發現第一季的《海洋天堂》裡面的魚缸、第二季剛播出的《f小調幻想曲》裡的鏡子,都是《霸王別姬》中用過的老技巧。
而且陳導對自己水平的過度自信,明顯的表現出了對實力演員的排斥感,比如怒批溫崢嶸用力過猛、比如開炮王智演技浮誇,背後就是操控欲過強、容不得自己掌控範圍之外的主見和張力,想想陳凱歌與之前的合作夥伴《霸王別姬》編劇蘆葦、恩師大哥西影廠老廠長吳天明的關係和他們對陳凱歌的評價,不言自明。
《霸王別姬》原著小說作者李碧華和蘆葦看過陳凱歌的《邊走邊唱》就說,不能讓陳凱歌幹預編劇,陳凱歌雖然雅好寫作,並且學富五車、侃侃而談,但經他手的作品實在不敢恭維,思維浪漫、邏輯跳躍、片面追求大和解,常常把作品整成大雜燴,情節轉折莫名其妙,不夠豐滿、甚至看不出來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就像《無極》。
陳導也不太容得下不同意見,就像《無極》上映前、那時還是北漂小女生的柳巖採訪陳導,一句無心問話就招來雷霆暴怒,還用上魯迅祝福孩子的經典段子,巧合的是、今年又拿出來嘲諷李誠儒,我們承認、陳導拍片很用心、付出了相當多的心血和精力,但如果你花那麼多時間功夫、出來就是一個沙雕,別人調侃一下有錯嗎?
用上魯迅的段子,文藝而且高妙,很體現藝術修養,就像陳導調侃李誠儒的段子,一大串術語名詞兒很是高明晃眼,讓人不禁想到多年前洪晃講的一個段子,東方西方、藝術哲學、歷史邏輯洋洋灑灑幾個小時,最後無非就為撩妹上車,又整一大堆冠冕堂皇、煞有介事的,無非就是你說我不好、報復擠兌人唄。
身材高大、濃眉英挺、聲音洪厚而且極富穿透力,嚴肅不苟又笑容可掬,邏輯嚴密、能言善辯,確實是一位德高望重、公正威嚴的老藝術家形象,可在《演員請就位》的現場、卻又有點刻意討好流量明星,比如對曹駿好話說盡、卻把A卡發給陳宥維,在發S卡時又太過精緻、故意照顧得票低的流量明星,一直推崇演技、尊重專業,卻與流量小生彎腰獻桃,與慷慨激昂、義正言辭的形象真有點九不搭八,反倒是一直給人印象平淡的趙薇把S卡給了顏值不高、演技過硬的辣目洋子。
上一場《演員請就位》,陳凱歌與趙薇言笑宴宴下面、可是滿滿的火藥味。趙薇早年是偶像演員、愛情戲演了太多,總感覺趙薇的作品限制在愛情題材內、許多作品感情渲染太重,殊不知《劇場》實在太過驚豔、對某些現象的刻畫簡直入木三分,有著很強的衝擊力、煙火味兒,而且給人帶來深刻的反思;再看陳導的《f小調幻想曲》,名字就太過矯情,把現實中活生生的激烈衝突和解成一個溫情喜劇,而且《演員請就位》一二季中的許多作品,陳導都拍成了喜劇,細節情緒都寫實逼真,故事串起來卻沒了煙火味兒。
之前聽過趙薇的《我和上官燕》,如今再聽、裡面確實有生活,趙薇不同於現在真人秀包裝意義上的偶像,話不多、卻在《劇場》裡面說了,有情懷、有深度、有思想,不像我們的陳導,總會把一大堆高級概念、大詞彙乃至哲學高度、藝術花樣,搞成一鍋溫吞平淡的大雜燴,最後索然無味、乏善可陳。
不能不說,沒了《霸王別姬》,陳導的地位至少要下降一半,陳凱歌批李誠儒,字裡行間的西皮二黃、梨園子弟分明是在批自己的《霸王別姬》,也許陳導以為自己在霸王別姬之上早已超越升華,而且自己也是緊跟時代,那《無極》可以說是時代潮流中的畸形產物嗎?
趙薇在《劇場》中對導演、編劇、演員、投資人都有入木三分的表達和演繹,不知道陳導為何頗有反感,難道是忌諱別人說說自家夫妻包攬導演、編劇、選角、出品,只是描述一種普遍現象,誰都知道影視行業競爭激烈、有些環節面臨的情勢非常殘酷,藝術表現而已、敏感什麼嘛?
張藝謀曾說起,他和陳凱歌共同的老大哥吳天明說,張和陳後來拍的片子,吳天明都不怎麼看,《霸王別姬》編劇蘆葦說,第五代導演剛出道時,對編劇等各個環節的主創人員都有足夠的尊重,大家精誠協力,這才換來當時的一批好作品,包括《霸王別姬》、《紅高粱》等,而隨著一些人成名之後,開始變得太過自負,自然難再出非常優秀的作品。
總歸落到一句話,作品還是要交給觀眾來評價,不夠的、會有藝術界來補充,觀眾口碑曾經把你送上巔峰、也會讓你回歸凡塵。
在此,對陳導的付出表示敬佩,同時也希望陳導對有些問題來點真正的反思。
已就位的導演們,加油!
#陳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