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評論指出嫦娥五號不足,印度一片歡欣鼓舞,俄:確實非常客觀

2020-12-14 戰略國際觀察

據俄塔斯社12月3日報導,近日嫦娥五號著陸器成功降落月球,並開始採集月壤,很多國家對嫦娥五號的成功表示祝賀,畢竟這是幾十年來,人類再次有太空飛行器登陸月球,並採集月壤後返回地球。但是在其中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不乏各種調侃。一位印度網友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上佔據的面積很小,而印度的著陸器佔據了很大的面積,顯然即使在月球上印度人也更加厲害。

該網友表示,嫦娥五號才佔據了月球4平方米的地方,而印度的探測器砸到月球表面後,估計佔據了月球幾平方公裡的地方,這一點上印度完勝了。這裡就要說一些印度的月球探測器了。2019年7月份印度成功發射「月船二號」月球探測器,該探測器打算軟著陸到月球表面,結果在降落過程中失控,重重的砸在了月球上。很長時間印度都沒有找到「月船二號」的蹤跡。最終在NASA的幫助下,才找到了印度著陸器的蹤跡,發現其已經成為了碎片,並散落了很大的面積。嫦娥五號是正常降落在月球表面的,佔地面積只有4平方,如果從在月球上的散布面積來看,確實印度完勝。

這個留言引起了印度網友的歡欣鼓舞,雖然承認這純粹是調侃,但很多印度網友也陶醉於這種嬉笑怒罵,並認為這個留言的網友是巴基斯坦人。很多人也加入了類似的調侃中,紛紛表示還是印度厲害。印度一直將東方大國視為競爭目標,在很多領域都想與該國進行比較,但是結果往往都比較悲慘。東方大國也印度都自己建造航母,結果遼寧艦和山東艦都已經服役多年了,但是印度的航母到現在很沒有搞利索。新德裡喜歡與東方大國比較的做法讓很多人都看不過去,這一次的調侃很可能就是一名巴基斯坦的網友留下的。

俄網友加入進來從科學的角度分析,認為這個留言確實很客觀。一名俄網友表示,嫦娥五號只能在4平方米範圍內採集月壤,能夠探測的內容也很有限,但是印度的太空飛行器碎片能夠覆蓋幾平方公裡,影響更大。這樣一本正經的調侃不知道印度人看後是什麼感覺。顯然印度的很多操作都成為很多國家的笑柄。就好像印度戰機墜毀一樣,聽到這樣的消息,很多人都表示這才是正常操作,如果有一段時間印度沒有墜機外界才會感到意外。

嫦娥五號此次降落月球後,會採集兩公斤的月壤,其中一部分是內部的月壤,一部分是表面的。之後著陸器上升與返回器對接返回地球。此次探測存在很多的難點,軟著陸月球,然後上升對接是一大難點。如果這一次一切都順利的話,表明東方大國已經有載人登月的基本條件了。印度也一直雄心勃勃希望在航天上有所作為,但是印度的投資不夠,也沒有太清晰的規劃,想要追上東方大國似乎不太可能。

相關焦點

  • 歐宇航局評論嫦娥五號,措辭令五角大樓很不安:這是40年來第一次
    根據歐洲航天局在24日所發布的官方消息來看,對於嫦娥五號發射在即,歐洲航天局對於能夠參與探月工程表示感到榮幸。為了能夠追蹤嫦娥五號的飛行數據,法屬蓋亞那地面站已經做好準備,將負責確定太空飛行器的位置,並以此建立通信連結以驗證航天任務的執行情況。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
  • 俄航天集團公司祝賀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表面著陸
    中新社莫斯科12月2日電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當天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負責國際合作事務的副總裁薩韋利耶夫(Savelyev)代表公司向中方表示祝賀。
  • 嫦娥五號回家!美國求分享,印度不服氣,臺媒體人:臺灣也可以嗎
    嫦娥五號回來了!帶著月壤回來了!從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至今,全世界都在翹首以盼,希望早日目睹「最年輕」月壤的風採。吳豔華指出,早在2011年,美國國會就頒布了「沃爾夫條款」,該條款限制美國NASA、國務院科學委員會等官方機構與中國航天往來合作。所以,當下中美能否在探月工程上合作,還要取決於美國政府的政策。換言之,在美國想要「坐收漁翁之利」之前,還需解除自身對中國在這一領域的限制。
  • 嫦娥五號登月之後,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才輸給中國,這可能嗎?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成功登陸月球之後,對於中國來說,這是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對於整個人類命運共同體來說,這也是人類外太空探索史上一個重要節點。此前,嫦娥五號剛剛發射,國際上就出現了極為不和諧的聲音,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趾高氣揚要求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壤數據與全世界分享,其醜惡嘴臉暴露無遺。
  • 難度高於嫦娥五號!日本太空飛行器返航獲認可,俄:創造了新紀錄
    難度高於嫦娥五號!日本太空飛行器返航獲認可,俄:創造了新紀錄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中國在這段時間發射了嫦娥五號,並且現在已經進入到環月的軌道,等待最佳的時機回歸地球,這就完成了相應的任務。最讓人關注的就是從月球帶來的月壤,畢竟這是自美國之後第二次取得月壤。可見中國在航天航空方面已經有著非常大的發展,可以跟美國的航天技術所媲美。據悉,當日本方面看到中國的航天技術發展這麼好,於是也宣布了一個非常勁爆的消息,那就是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已經成功降落到澳大利亞南部。這一次可謂是滿載而歸,得到了小行星的地下物質樣本。
  • 嫦娥五號登月之後,印媒酸了:要不是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不會輸
    近日,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宣布,我國嫦娥五號飛船成功降落到月球表面,同時也表示著我國在航天事業中有取得了一次巨大的成就。然後有人歡喜有人愁,看到中國的成就,印度感覺到酸了。但是相比之下,中國自從2007年嫦娥一號發出之後,很快就迎來了嫦娥二號的發射以及到達現在的嫦娥五號發射。從兩國的探月飛船發射的頻率來看,這難道真的是疫情的影響造成的嗎?雖然印度此前發射了探測器月船1號、2號,但是好景不長,兩次發射的探測器都在太空中失去了聯繫,竭力地尋找以後最終也沒有找到蹤跡。
  • 「嫦娥一號」升空 海外華僑華人留學生歡欣鼓舞
    北京時間10月24日18時05分,中國「嫦娥一號」繞月衛星長袖一舞,自華夏航天城西昌扶搖直上,給世界帶來震動,給幾千萬海外華僑華人帶來巨大鼓舞與歡欣。  旅意華人:見證歷史時刻  義大利華人社團第一時間給中國國防科工委和國家航天局發去賀電。
  • 嫦娥五號從月球返航,印度上下眼紅巨大突破:國力差距無法彌補
    近日,我國嫦娥五號圓滿完成了在月球的探索任務,正在踏入從月球回地球的歸途軌道中。我國的著名航天局專家表示,嫦娥五號從月球返回地球的首要步驟,就是其上升器要在地球上科學家的遠程控制下與太空中軌道器進行交合,由於此過程關係重大,所以不允許有絲毫的差錯,同時這也表現出我國航天技術深厚的實力。我國嫦娥五號的成功探索之旅,使全世界各國目光聚焦於中國,都認為此舉是宇宙探索的一項偉大突破。
  • 嫦娥五號幾個首次?棒!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 回顧嫦娥五號探月...
    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漫漫風雪,跋涉而行,再寒冷的天也阻擋不住火熱的心。嫦娥五號,歡迎回家!   有網友通過社交媒體看到返回艙貼滿了類似暖寶寶的貼片,後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證實,返回艙表面貼的確實是暖寶寶。據此前直播介紹稱,這是因為返回艙內部的推進劑還有剩餘,擔心凍住後不好排出,所以貼暖寶寶給它暫時保暖。
  • 嫦娥五號創5個中國首次,俄羅斯專家動情歡呼
    12月17日凌晨,在驚心動魄的900秒之內,嫦娥五號返回器猶如流星劃破夜空,穩穩降落在指定區域。在皚皚白雪上,返回器"灰頭土臉"的,仿佛剛剛挖煤歸來。所有中國人都鬆了口氣,還好還好,嫦娥五號終於平安到家了。
  • 嫦娥五號探月滿載而歸!印度不服氣重大成果:早晚能反敗為勝
    據國家航天局最新消息,當地時間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嫦娥五號」探月返回器成功返回地球,滿載從月球取得的月壤標本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的預定地區降落,這意味著首次地外天體採用返回任務圓滿完成,這標誌著探月工程取得了重大階段性成功,為下一步深空探測和載人登月工程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嫦娥五號獲得巨大突破,印度再次敗下陣來,印媒又開始酸了
    印度看到嫦娥五號升空,又開始酸了 據環球時報新媒體報導,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日成功登月,還將把月球表面的土壤樣本帶回地球。這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重要的裡程碑,但看到中國登月的成功,印媒又開始酸了,想到自己國家曾經雄心勃勃的登月計劃——月球飛船。嫦娥五號獲得巨大突破,也是中國繼美國和蘇聯第三個將月球土壤帶回地球的國家。
  • 俄羅斯專家評價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完成:真太棒了!
    俄羅斯專家評價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完成:真太棒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引發全球熱議,俄航天專家:成績太好了
    就在12月17號凌晨1點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太空經過數日漂泊後,終於安全返回了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降落區域,而當返回器平穩降落在地面的那一剎那,也標誌著中國第一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軌道器或變軌探索金星,「嫦娥」與「維納斯」的約會
    但是,12月20日有消息稱嫦娥五號的軌道器開始改變軌道,這表明它正在執行一項新的擴展任務,有人分析說,很可能被送往金星。許多朋友可能想知道,尚未宣布嫦娥五號有這樣的任務!這是因為我國的嫦娥五號探月和取樣任務已完美完成,而先前制定的35項預備故障和事故保護程序均未執行。因此,剩餘了大量燃料,可以執行其他任務。
  • 探秘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
    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這背後有多少故事,多少艱辛,可能說也說不完。我們身後大屏上的這個主人公,是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近日他與我們分享了嫦娥五號從無到有的過程。他說,幹了三十多年的航天,第一次碰到有專家明確反對探測器方案。
  • 嫦娥五號,安全到家
    習近平在賀電中指出,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將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貢獻。對你們的卓越功勳,祖國和人民將永遠銘記。
  • 超越嫦娥五號?日本為了創造了航天技術的新紀錄,搶先返航!
    前端時間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引起了世界上很大的轟動,這對於人類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也得到了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認可。並且,只要嫦娥五號能在規定的時間裡返回地球,那麼,我國的探月任務也就完美的畫上了句號。這對於整個航空領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奇蹟。但是,日本卻搶先於我國一步,他們6年前發射的小行星探測儀,成功返回了地面,並且「滿載而歸」。
  • 嫦娥五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旋即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大家紛紛歡呼、擁抱,互致祝賀。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