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上九天攬月!嫦娥五號創5個中國首次,俄羅斯專家動情歡呼

2020-12-18 北方熱點縱橫

12月17日凌晨,在驚心動魄的900秒之內,嫦娥五號返回器猶如流星劃破夜空,穩穩降落在指定區域。

在皚皚白雪上,返回器"灰頭土臉"的,仿佛剛剛挖煤歸來。所有中國人都鬆了口氣,還好還好,嫦娥五號終於平安到家了。

12月17日下午,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率隊,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此次探月任務的有關情況。吳豔華表示,從嫦娥五號11月24日離開祖國懷抱起,一直到她平安歸來的23天裡,成功創造了5個"中國首次"。

"五妹妹"平安返回祖國後,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了一眾航天工程師。而這些工程師,都清一色給出了好評。俄科學院航天研究所科研負責人列夫·澤林內的第一反應是:"中國真的太棒了。"

嫦娥五號返回器

澤林內稱,在嫦娥五號的任務全過程中,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在月球上軟著陸,和帶著土壤樣品進入軌道。這一系列動作表明,中國不想在太空中留下垃圾

澤林內還感慨稱:"中國朝著目標穩步前進,並且有足夠的資金做任何項目,中國有可能成為該領域內的領先者。"

俄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所長阿納託利·彼得盧科維奇則動情歡呼稱:"成績太好了,這次所有任務都完成得非常順利,沒有任何故障和事故,每一步都走得特別穩當。"

該研究所的另一位專家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則表示:"在本世紀中,中國先行一步,在其他國家之前積累了經驗,這足以打開月球寶藏的大門。"

除了俄羅斯航天專家外,美國的航天專家也關注了嫦娥五號的任務全程。華盛頓大學科學家布拉德·喬立夫則表示:"中國同行完成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這些樣本將成為航天事業的寶庫。"

嫦娥五號著陸現場

我們看到的是,23天裡嫦娥五號讓世界驚嘆。但我們看不到的,是數十年以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努力。

在戰火紛飛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人類的航天事業開始起步。在劍拔弩張的冷戰時期,美國、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航天事業迅猛發展。

對於中國來說,要追趕這兩個國家的成就,長路漫漫。

但從2003年,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順利升空起,中國人進入太空不再是一個美夢;而從2007年嫦娥一號探測器升空起,中國人將月壤帶回地球也不再是空想。

事實上,早在15年前,不少國家已經許下了雄心壯志。日本說,要在2025年建立月球基地;印度說,要在2020年把太空人送上月球;美國說,要在2020年建立月球"多國空間站"。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升空

那一年,中國航天人也許願了。我們說:"按照計劃,2020年時,要把月壤樣品帶回地球。"如今2020年即將結束,"願望膠囊"開封時,只有中國如期完成了預定目標。

2004年,"嫦娥工程"問世。2020年,嫦娥五號把寶貴的月壤帶回地球。耗時16年,中國航天人把關鍵技術收入囊中。月球大門,終於對中國完全敞開。

文/大魚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上九天攬月不再只是豪情
    2020年12月1日,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個尋常的日子,然而對於中國航天事業以及億萬華夏兒女翹首以盼的登月夢而言,它卻是個歷史性的時刻,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一時刻以及嫦娥五號創造的「登月」神話。毋庸置疑,嫦娥五號是中國數千年登月夢裡濃重炫麗的一筆!
  • 可上九天攬月,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壤,為何令我們如此激動?
    1994年,歐陽自遠首次提出了探月的構想,並且在十年後成為了中國探月工程的總工程師。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順利進入月軌並傳回了月球的三維影像。1969年的7月20日,美國阿波羅號代表全人類第一次登上了月球,並將月球的土壤帶回了地球,其中0.5克月巖被重重保護了起來,送到當時位於貴陽的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歐陽自遠的手中。4個月內,集結了全國天體化學科研之力,月巖已經被完全解剖,關於月巖的14篇論文中在國際上發表了。這既給了歐陽自遠信心,也給予了整個中國信心。
  •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中國航天航海技術邁上新臺階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這首詞寫毛主席重上井岡山所見的景色及由此發生的感情。毛主席從1927年10月上井岡山到1929年1月離開井岡山,在這裡生活和工作了十四個月,到1965年5月,時間已過去38年。當新中國建立,人民當家做主後,毛主席重上井岡山,激情滿懷,寫下這首《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 嫦娥五號幾個首次?棒!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 回顧嫦娥五號探月...
    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 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高光時刻 央視新聞 eet 快科 發表於 2020-12-17 17:49:49   你曉得嫦娥五號幾個首次嗎?權威準確的數據是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五項!
  • 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未來中國還將實施火星取樣返回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攜帶月球樣品順利回家,首次實現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嫦五「挖」回來的月球樣品將如何利用?月球樣品是否會分享給美國NASA?載人登月何時能安排?為回應社會關切,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
    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   過去的23個日夜,嫦娥五號完成了1次對接、6次分離,兩種方式採樣、5次樣品轉移,經歷了11個重大階段和關鍵步驟,環環相連、絲絲入扣。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對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具有怎樣的意義?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怎樣儲存、研究?17日下午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權威專家第一時間作出解讀。
  • 嫦娥五號出發,力爭實現中國航天史上5個「首次」
    2020 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第三步的首次任務。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組成 ,包含15個分系統。
  •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嫦娥帶回的月壤到底值多少,專家這麼說
    實現偉大的航天夢一直是我們中國人不懈奮鬥追求的目標,以前偉人說的,「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是遙遠的夢,但是今天我們終於可以說做到啦。嫦娥飛天是值得我們中國人驕傲的一件事情,我們不僅成為了即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採集到月壤並返回地球的國家。
  • 【傳習錄】嫦娥五號回家,中國航天將創造更多精彩
    習近平總書記在賀電中指出,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將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貢獻。帶著月球上的「土特產」,嫦娥五號順利返回地球,億萬國人無比自豪。
  • 中國「嫦娥」上九天攬月
    萬眾矚目的嫦娥五號,要去月球(送)挖(外)土(賣)了。2020年11月24日早上4:30,中國嫦娥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搭乘長徵五號火箭,也就是俗稱的胖五,去往月球。實際上,嫦娥五號並不是孤立的,嫦娥四號的時候發射了鵲橋中繼星,這是為嫦娥五號發射提供通訊服務的。而嫦娥五號,不僅在配置上升了級變成了四件套,在難度上也翻了番。
  • 九天攬月星河闊:揭秘嫦娥五號的3個關鍵數字
    記者摘取二、五、六3個關鍵數字,揭秘嫦娥五號任務。採集約2千克月壤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中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4個器組成,包含15個分系統。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探測器將經過20餘天的在軌飛行,採集約2千克的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俄羅斯專家評價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完成:真太棒了!
    俄羅斯專家評價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完成:真太棒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
    國新辦17日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指出嫦娥五號任務作為中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中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成就,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珍藏版)
    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由此,規返組合體便可與上升器緊密對接。整個對接過程在21秒內完成,1秒捕獲、10秒矯正、10秒緊鎖,步步緊扣。隨後,上升器將月球樣品容器轉移到了返回器上。這是我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12月6日12時許,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順利在軌分離。
  • 嫦娥五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
    ■工作人員在搬運嫦娥五號返回器 新華社圖專家解讀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44年來再獲月球樣品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過去的23個日夜,嫦娥五號完成了1次對接、6次分離,兩種方式採樣、5次樣品轉移,經歷了11個重大階段和關鍵步驟,環環相連、絲絲入扣。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對我國航天事業發展具有怎樣的意義?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怎樣儲存、研究?
  • 【中國科學報】嫦娥五號挖回的「土」有啥用?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整個工程任務轉入科學研究的新階段。  當天下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作為世界上第三個從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我國在此次任務中獲得的月球樣品將有三類用途。
  • 嫦娥五號23天內完成5個「中國首次」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賈璇) 12月17日下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等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首次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首次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首次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 嫦娥5號在太空飛行多久、共幾天
    11個飛行階段,23天歸家歷程  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嫦娥五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組成,共有15個分系統,承擔著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的重大任務。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戰,對於嫦娥五號自身來說,這次任務的完成實現了中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即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首次地外天體的起飛、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首次攜帶樣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地球。
  • 嫦娥五號:您的「快遞」到了!來自月球,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嫦娥五號挖土成功!中國航天裡程碑,滿分實現四個「首次」。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戰,對於嫦娥五號自身來說,這次任務的完成實現了中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即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首次地外天體的起飛、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首次攜帶樣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