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位於雲南省龍陵縣的松山戰役遺址雕塑公園。新華社發
浙江在線08月26日訊 (浙江日報記者 黃宏)
【老兵檔案】楊金繼,男,武義人,1923年出生,1938年入伍,參加棗宜會戰等多場戰役,之後加入中國遠徵軍,在廣西一帶和日軍對峙。1944年參加雲南松山戰役,在陣地戰中負傷。1980年在金華退休。
【烽火歲月】
今年92歲的楊金繼腿上留著一個深深的傷痕。在1944年松山戰役中,他的大腿被子彈打穿。
1938年,15歲的楊金繼在武義參軍。「當時沒敢告訴我父母親。母親知道後,一路追到金華,給我送行。」他說,那一天他記得非常清楚,就在母子話別時,日軍飛機轟炸金華城,母子倆就躲在婺江邊的草叢中。入伍不久,楊金繼就讀軍校。1942年,他所在的部隊被編入中國遠徵軍。
在楊金繼的抗戰記憶中,松山戰役是最慘烈的一仗。1944年6月4日,中國遠徵軍進攻位於雲南龍陵縣臘勐鄉的松山,歷時95天。這次戰役,中國軍隊損失慘重,但全殲日寇,打破了滇西戰役僵局,也拉開了大反攻的序幕。
說起這場戰役,楊金繼慢慢閉上眼睛,似乎回到了殘酷的戰場。他說:「死的人太多了,包括我在內,我們連一天就換了4個連長。」
當時,日軍在松山構築了牢固的工事,日寇躲藏的地下室用500磅的航空炸彈都炸不穿,一般的炮火更是對這種工事產生不了多大的作用。於是,遠徵軍想到了一個巧妙的辦法:先將地道挖到日寇碉堡的地下,埋入大量TNT炸藥。隨著巨大的爆炸聲,日軍碉堡被炸塌。抗戰部隊趁機一擁而上,一舉攻克陣地。然後,部隊就地構築工事,防止日寇反撲。
果然,日寇在當晚就組織部隊,進行瘋狂反撲。「當時,連長王富國奉命增援。我帶另一個排防守側翼。」第二天,楊金繼接到上級命令:「趕緊回來,有任務。」原來,連長王富國在激戰中中彈身亡,於是楊金繼被任命為代理連長。
楊金繼剛上陣地,日寇又一輪衝鋒開始了。血戰一小時後,抗戰部隊將日寇的進攻壓了下去。在混戰中,楊金繼的右腿被敵人的子彈射穿,血流不止。經過簡單包紮後,楊金繼命令當時只有18歲的一名排長接替他的位置,當代理連長,然後楊金繼被人送下陣地。
「戰地醫院在很遠的地方。我被送下陣地,其實就是找個傷兵比較多的平地,往那裡一放,就沒人管了。」楊金繼說,因為得不到及時救治,有不少傷兵就死在了那塊平地上,「熬得過就活下來,熬不過就死掉了,就看你熬不熬得過。」
不知道等了多長時間,突然來了一輛彈藥車,楊金繼被拉到保山野戰醫院接受治療。「那一天,接替我的兩個代理連長,也全都戰死了。」楊金繼說。
在去往野戰醫院的途中,楊金繼看到王富國的新婚妻子。「她問,我們家連長怎麼樣了?我沒敢回答。我把所有值錢的東西全掏了出來,塞到她手中,對她說,這是王連長託我交給她的。」
到了野戰醫院,醫生見楊金繼傷得這麼重,要把他的大腿鋸掉。楊金繼急了,吼道:「你要砍我的腿,我就跟你拼命。」所幸他的傷口最後沒感染,大腿保住了。在醫院休養了一段時間,因為戰事緊張,楊金繼傷還沒痊癒,就一瘸一拐地再次來到前線參戰。等到戰役結束離開戰場時,他那個原本177人的連,最後只剩下17人。
1945年8月,楊金繼隨部隊攻打桂林。他們還沒抵達桂林,日本就宣布無條件投降了。
「離家時,父母親都在;八年抗戰過去,父親已經去世了。」直到現在,楊金繼還為沒能給父親盡孝嘆息不已。
【老兵感言】我經歷過殘酷的戰爭,想起死去的戰友,感覺我們現在生活幸福,每個人都應該好好珍惜現在和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