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楊金繼憶松山戰役:一天犧牲3個連長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這是位於雲南省龍陵縣的松山戰役遺址雕塑公園。新華社發

    浙江在線08月26日訊 (浙江日報記者 黃宏)

  【老兵檔案】楊金繼,男,武義人,1923年出生,1938年入伍,參加棗宜會戰等多場戰役,之後加入中國遠徵軍,在廣西一帶和日軍對峙。1944年參加雲南松山戰役,在陣地戰中負傷。1980年在金華退休。

  【烽火歲月】

  今年92歲的楊金繼腿上留著一個深深的傷痕。在1944年松山戰役中,他的大腿被子彈打穿。

  1938年,15歲的楊金繼在武義參軍。「當時沒敢告訴我父母親。母親知道後,一路追到金華,給我送行。」他說,那一天他記得非常清楚,就在母子話別時,日軍飛機轟炸金華城,母子倆就躲在婺江邊的草叢中。入伍不久,楊金繼就讀軍校。1942年,他所在的部隊被編入中國遠徵軍。

  在楊金繼的抗戰記憶中,松山戰役是最慘烈的一仗。1944年6月4日,中國遠徵軍進攻位於雲南龍陵縣臘勐鄉的松山,歷時95天。這次戰役,中國軍隊損失慘重,但全殲日寇,打破了滇西戰役僵局,也拉開了大反攻的序幕。

  說起這場戰役,楊金繼慢慢閉上眼睛,似乎回到了殘酷的戰場。他說:「死的人太多了,包括我在內,我們連一天就換了4個連長。」

  當時,日軍在松山構築了牢固的工事,日寇躲藏的地下室用500磅的航空炸彈都炸不穿,一般的炮火更是對這種工事產生不了多大的作用。於是,遠徵軍想到了一個巧妙的辦法:先將地道挖到日寇碉堡的地下,埋入大量TNT炸藥。隨著巨大的爆炸聲,日軍碉堡被炸塌。抗戰部隊趁機一擁而上,一舉攻克陣地。然後,部隊就地構築工事,防止日寇反撲。

  果然,日寇在當晚就組織部隊,進行瘋狂反撲。「當時,連長王富國奉命增援。我帶另一個排防守側翼。」第二天,楊金繼接到上級命令:「趕緊回來,有任務。」原來,連長王富國在激戰中中彈身亡,於是楊金繼被任命為代理連長。

  楊金繼剛上陣地,日寇又一輪衝鋒開始了。血戰一小時後,抗戰部隊將日寇的進攻壓了下去。在混戰中,楊金繼的右腿被敵人的子彈射穿,血流不止。經過簡單包紮後,楊金繼命令當時只有18歲的一名排長接替他的位置,當代理連長,然後楊金繼被人送下陣地。

  「戰地醫院在很遠的地方。我被送下陣地,其實就是找個傷兵比較多的平地,往那裡一放,就沒人管了。」楊金繼說,因為得不到及時救治,有不少傷兵就死在了那塊平地上,「熬得過就活下來,熬不過就死掉了,就看你熬不熬得過。」

  不知道等了多長時間,突然來了一輛彈藥車,楊金繼被拉到保山野戰醫院接受治療。「那一天,接替我的兩個代理連長,也全都戰死了。」楊金繼說。

  在去往野戰醫院的途中,楊金繼看到王富國的新婚妻子。「她問,我們家連長怎麼樣了?我沒敢回答。我把所有值錢的東西全掏了出來,塞到她手中,對她說,這是王連長託我交給她的。」

  到了野戰醫院,醫生見楊金繼傷得這麼重,要把他的大腿鋸掉。楊金繼急了,吼道:「你要砍我的腿,我就跟你拼命。」所幸他的傷口最後沒感染,大腿保住了。在醫院休養了一段時間,因為戰事緊張,楊金繼傷還沒痊癒,就一瘸一拐地再次來到前線參戰。等到戰役結束離開戰場時,他那個原本177人的連,最後只剩下17人。

  1945年8月,楊金繼隨部隊攻打桂林。他們還沒抵達桂林,日本就宣布無條件投降了。

  「離家時,父母親都在;八年抗戰過去,父親已經去世了。」直到現在,楊金繼還為沒能給父親盡孝嘆息不已。

  【老兵感言】我經歷過殘酷的戰爭,想起死去的戰友,感覺我們現在生活幸福,每個人都應該好好珍惜現在和平的日子。

相關焦點

  • 92歲老兵憶松山戰役:血戰之後全連只剩下17人
    楊金繼老人今年已經92歲,記者見到他時,楊老正躺在金華中心醫院急診住院部的病床上,三個女兒陪在身邊細心照料。  旁人眼中的這位和藹老者,曾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遠徵軍的一名中尉連長,從慘烈的松山戰役中撿回一條命,而這場松山戰役,正是紅極一時的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南天門戰役的原型。
  • 十名四川抗戰老兵到訪雲南松山戰役遺址祭奠戰友
    圖為老兵向戰友敬禮 陳靜 攝中新網龍陵4月2日電 (陳靜)2日,來自四川的10名中國遠徵軍老兵抵達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松山戰役遺址,與數十名志願者一起,為在這裡犧牲的7000餘戰友送上鮮花,告慰英靈。當日,原本晴朗的松山下起了大霧,能見度僅有不足五十米,不一會兒便下起傾盆大雨。「當年松山戰役時就是這樣,由於山間霧大,戰友們看不清日軍的方位,作戰受到很大影響。」曾經參加過松山戰役的抗戰老兵廖沛林回憶起當年的戰事,感概萬分。
  • 參加過「松山戰役」的抗戰老兵朱興祥老爺爺「走了」
    12月13日上午11時許,參加過「松山戰役」的原遠徵軍第十一集團軍71軍88師263團、黃埔18期畢業生,抗戰老兵朱興祥在保山板橋鎮唐家村家中安詳離世,享年98歲。目前,隆陽區在世的抗戰老兵僅剩下11人。
  • 雲南松山戰役遺址建遠徵軍雕塑群 緬懷抗戰英烈
    雲南松山戰役遺址建中國遠徵軍雕塑群 緬懷抗戰英烈  【解說】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8周年紀念日,中國遠徵軍雕像群在雲南省龍陵縣松山抗戰遺址揭幕。12位中國遠徵軍老兵和部分遠徵軍將士後人走進松山抗戰遺址,重拾歷史記憶,緬懷抗戰英烈。
  • 老兵楊良平去世:經歷抗戰全程,松山戰役加入敢死隊攻克主峰
    老兵楊良平去世:經歷抗戰全程,松山戰役加入敢死隊攻克主峰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9-04-16 12:49 來源
  • 【不能忘卻的紀念】中國遠徵軍老兵回憶松山戰役
    【不能忘卻的紀念】中國遠徵軍老兵回憶松山戰役   滇緬戰役是亞洲反法西斯戰場從失敗走向勝利的轉折性戰役之一。而其中的松山之戰更是最為關鍵的一戰。松山之戰過去整整70年了,我們的記者有幸訪問到松山腳下僅剩的一名中國遠徵軍老兵,讓我們一起通過他的回憶重溫這場悲壯的勝利。
  • 電影《血戰松山》取材抗戰史上最慘烈的戰役
    電影《血戰松山》取材抗戰史上最慘烈的戰役   由著名公益慈善活動家、海峽兩岸和諧發展基金會理事長任安利先生投資的電影《血戰松山》於10月28日在京舉行首次新聞發布會。
  • 二戰中松山戰役:激戰95天後,日軍被全殲(圖)
    1944年,滇西緬北戰役中的密支那戰役打響,中國遠徵軍展開了3個多月的對日作戰。最終,戰爭勝利,但近萬中國軍人長眠在這裡。留緬遠徵軍老兵李光鈿。  1944年6月4日,松山戰役打響。中國遠徵軍71軍新28師將松山團團包圍後,接連發動4次進攻,激戰近一月,遠徵軍始終無法突破防線,且死傷巨大。  隨後,遠徵軍第8軍接替71軍攻打松山。雖然遠徵軍依靠飛機和炮火,對日軍的松山防禦工事進行輪番轟炸,但摧毀程度非常有限,戰事異常慘烈。遠徵軍付出巨大犧牲後,終於攻下黃土坡等日軍陣地。前幾次進攻,5個步兵團,打得僅剩1個團。
  • 松山戰役中有一位溫州人 所隸屬軍團成抗戰劇原型
    抗戰遺址: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臘勐鄉松山  歷史回放:松山戰役是抗日戰爭滇西緬北戰役中的一部分,中國抗戰遠徵軍於1944年6月4日開始進攻,至9月7日克復松山,苦戰了95天,先後投入第71軍、第8軍共5個步兵師約6萬人,火炮200門,以陣亡官兵8000餘人為代價,取得勝利。
  • 98歲遠徵軍老兵拜謁中山陵 曾參加抗戰70年閱兵
    這位參加過今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的老兵,當天穿著閱兵式的定製服裝,胸前佩戴著抗戰勝利紀念章,神氣十足。幫助98歲老兵謁陵來了8個「武師」志願者前幾天,南京1213志願者聯合會負責人文心結識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是從廣西南寧趕來的98歲中國遠徵軍老兵熊壽明。在今年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上,熊壽明作為抗戰老兵,坐在抗戰老同志乘車方隊的第二排。
  • 劉秀麟 宦國鐸記憶抗戰:松山——父親的戰場(上篇)
    劉棟臣,抗日將士,原中國遠徵軍第8軍82師直屬工兵連連長,松山坑道大爆破戰術方案提出者及實施者,為全殲松山日軍作出了一定的貢獻。松山戰役,可能是在中國最無名的地方發生的最有名的戰役。松山戰役(包括密支那、騰衝戰役)是中國軍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取得全勝的攻堅戰。
  • 87歲抗戰老兵:打松山不少弟兄眨眼間就沒了(圖)
    原標題:87歲抗戰老兵吳漢文:打松山,不少弟兄眨眼間就沒了(組圖)老兵檔案姓名:吳漢文年齡:87歲民族:漢族籍貫:重慶秀山所屬部隊:中國遠徵軍第8軍103師307團經歷戰役:長沙會戰、常德會戰、松山戰役等口述實錄「我們當時年紀比較小,拿不動槍,簡單訓練後就開始做後勤工作,機靈點的還要在戰壕裡傳遞信息
  • 雲南92歲抗戰老兵魏連志辭世 曾參加松山戰役和騰衝光復戰
    中新社昆明1月13日電 (繆超)曾擔任中國遠徵軍20集團軍運輸獨立營第24分隊隊長的抗戰老兵魏連志日前在雲南騰衝家中與世長辭,於13日出殯,享年92歲。魏連志去世後,目前雲南騰衝在世的抗戰老兵僅剩13位。
  • 雲南龍陵紀念滇西抗戰勝利70周年 多位老兵重回松山戰場
    雲南龍陵紀念滇西抗戰勝利70周年 多位老兵重回松山戰場 2014-09-03 15:56:38繆超 攝   中新網龍陵9月3日電 (記者 史廣林)9月3日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9周年紀念日,也是滇西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8名抗戰老兵齊聚龍陵松山,參觀抗戰遺址、革命先烈故居,重拾歷史,緬懷英烈。  龍陵縣地處雲南省西部邊陲,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國滇西抗戰的主戰場,為滇緬公路交通咽喉。
  • 87歲抗戰老兵:打松山不少弟兄眨眼就沒了(圖)
    老兵檔案  姓名:吳漢文  年齡:87歲  民族:漢族  籍貫:重慶秀山  所屬部隊:中國遠徵軍第8軍103師307團  經歷戰役:長沙會戰、常德會戰、松山戰役等  口述實錄「我們當時年紀比較小,拿不動槍,簡單訓練後就開始做後勤工作,機靈點的還要在戰壕裡傳遞信息。
  • 中國遠徵軍老兵回憶松山之戰:苦戰百日 全殲日軍
    「苦戰100天,發起總攻9次,中國軍隊傷亡1萬6千多人,終於全殲日軍,奪回松山。可以說,松山是將士們的鮮血染成,忠骨鑄就。」在95歲遠徵軍老兵劉中柱的心裡,松山戰役是他這輩子最深刻的記憶。  1941年,21歲的青年劉中柱還在重慶當印刷工人,日本法西斯的鐵蹄雖未踏上戰時陪都的土地,但密集的戰略轟炸使重慶人民飽受巨大苦痛,劉中柱的不少工友被炸死。
  • 憑弔松山抗戰古戰場
    我的雲南之旅本來到這裡就結束了,但是臨時增加了一天的內容,司機小李可以開車帶我去騰衝附近的松山古戰場,松山之戰是滇西抗戰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戰,拉開了滇西大反攻的序幕,難得來一次雲南我決定多留一天。國內關於松山抗戰研究最好的一本書是餘戈寫的這本《1944松山戰役筆記》,另外就是我早年看過的一套鳳凰衛視拍攝的一套《血戰松山》的紀錄片。
  • 松山抗戰遺址獲批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據龍陵縣統戰部一位負責人介紹,近幾年來,龍陵縣圍繞「依託邊境抗戰資源優勢、打造海峽兩岸交流品牌」思路,堅持以松山戰役遺址為龍頭,把龍陵抗戰文化納入「文旅揚縣」發展戰略,重點打出宣傳、紐帶、活力、共贏「四張牌」,統籌推進抗戰遺址遺蹟資源保護開發。
  • 遠徵軍老兵:黃埔18期99人參與松山戰役,打完只剩下20多個同學
    遠徵軍老兵:黃埔18期99人參與松山戰役,此戰過後只剩20多個同學文|歷史的故紙堆黃天,1923年9月8日出生於湖南湘潭烏石鄉萬老衝村。1941年3月開始學習兵器,射擊、測量、兵法、戰術、通訊、英語、日語等多門課程。1943年10月畢業分配到中國遠徵軍第8軍,被任命為榮1師2團3營重機槍3連少尉排長,奔赴雲南文山再次受訓,學習美式槍械的正確使用方法,三個月後,他所在的2團,全部被派往馬關中越邊境老河口駐防。
  • 松山戰役:一場人與堡壘的戰爭
    2015年3月29日 龍陵縣松山戰場 星期天 晴 3月30日補記  29日上午,本報尋找樂山抗戰老兵滇西行暨井研抗戰老兵「滇西戰地訪問團」一行來到了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松山戰役主戰場遺址,祭拜了當年在松山戰役中為國捐軀的遠徵軍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