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妥的黑科技,美國繼魚鷹V-22後又一款傾旋翼機V-280建造完成

2020-12-15 花熊出沒

貝爾公司的新一代傾旋翼機V-280已經完成了製造,正在做試飛前的一系列工作。V-280與V-22B魚鷹有許多不同之處,最大的區別是旋翼不再隨著整個發動機艙進行角度調整,V-280隻是旋翼部分根據飛行姿態要求做進行變動。按照計劃,V-280勇士將在今年完成首飛。

V-280傾旋翼機的研製目的不是用以替換V-22B魚鷹,而是針對美國陸軍未來直升機的需求而研製,這是美國陸軍聯合多功能技術驗證機(JMR-TD)項目。2014年8月貝爾公司被選中研製新型機型用以取代目前普遍裝備的黑鷹直升機。

按照合同要求,貝爾公司的勇士V-280傾旋翼機將在今年完成首飛。依據美國陸軍的需求和世界軍用直升機的更新需求,軍用版的V-280將會有2000-4000架次的產量需求。美國另一款傾旋翼機MV-22B已經大量裝備美國海軍陸戰隊,美國空軍也裝備了少量的搜救型CV-22B ,另外日本航空自衛隊也採購了與美國海軍陸戰隊同一型號的V-22B機型。

貝爾公司的傾旋翼機不僅僅面向軍事用途,其目標也瞄準了商用領域。貝爾公司之前與義大利的阿古斯特維斯特蘭公司合作AW609傾旋翼機,後來貝爾公司出售了其中的股份。貝爾也想通過V-280項目拓展商業應用領域。

相關焦點

  • V-22「魚鷹」傾轉旋翼機,不打敵軍,專打「自己人」
    眾所周知,美國和日本是同盟國家,美國經常會給日本提供一些軍事武器,讓日本可以更加地強大,因此日本對美國很是信服。在最近幾年,美國也像往常一樣,給日本提供一些武器,其中就有接下來會談到的V-22「魚鷹」傾轉旋翼機。
  • 美國V-22魚鷹飛機事故不斷,各國搶著要,中俄也秘密研製
    美軍新一代傾轉旋翼機V-280完成了原型機組裝,實力更強大的V-44也即將推出,於是乎大家會聯想到國內的軍工行業,中國對傾轉旋翼機的研究比美國晚了大概40年,最近才展出一款名為「藍鯨」的傾轉旋翼機模型。
  • 揭秘美國魚鷹傾轉旋翼機的結構
    貝爾-波音 V-22 綽號:魚鷹,是由美國貝爾直升機公司和波音公司聯合設計製造的具備垂直起降和短距起降能力的傾轉旋翼機。
  • 中國的「魚鷹」,彩虹-10無人傾轉旋翼機
    作為珠海航展的常客,「彩虹」家族這次又高調亮相,為人們帶來了兩款最新型的無人機,一款是彩虹-7高空長航時隱身無人戰機,一款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帶了的彩虹-10無人傾轉旋翼機。其中,彩虹-10無人傾轉旋翼機造型別致,科技感十足,十分類似美國的V-22「魚鷹」傾轉旋翼機,引起了眾人的關注。
  • 大幅精簡配置,提升戰備率,美國魚鷹傾轉旋翼機的現狀與發展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MV-22系列魚鷹傾轉旋翼機一直都是美國海軍航空系統中最具有爭議的航空器之一。由此觀之,傾轉旋翼機這種美國「獨此一家」的新型武器裝備已經跨入了「成熟航空器」的殿堂,也無怪乎美國海軍陸戰隊始終保持對這種優秀航空器的熱情,當然,熱情背後,魚鷹也存在著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一組魚鷹傾轉旋翼機正在執行艦載任務本文正是要從美國海軍陸戰隊現役魚鷹傾轉旋翼機的近況說起,簡要梳理一下這種獨特航空器的發展與未來,下面請看正文。
  • 懸如皓月,動若流星——V-22魚鷹傾轉旋翼機技術細節
    # 寫在前面之前寫了魚鷹傾轉旋翼機研製背景和歷程的文章,不少讀者朋友們讀完之後表示不過癮——雖然對整個研製背景和過程進行了相當詳細的介紹,但是卻沒有對其設計和技術特點進行講解,希望我再寫一篇講技術細節的文章,因此我將手頭的V-22的相關資料重新整理了一遍,並進行了大量的翻譯工作,寫成了這一篇關於V-22技術細節的文章,與諸君共賞
  • 美國V-22魚鷹內部如此零亂
    V-22魚鷹直升機V-22魚鷹直升機是由達信貝爾直升機公司與波音公司聯合研製的雙發傾轉旋翼機,是在貝爾301/XV-15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早在1981年底,美國便提出了「多軍種先進垂直起落飛機」(JVX)計劃,並於1985年1月將這種飛機命名為V-22「魚鷹」。首架原型機於1988年5月出廠,1989年3月首飛,同年9月又進行了從直升機飛行方式轉換成定翼機飛行方式的首飛。
  • 傾轉旋翼機和高速直升機,中國陸軍該走哪條路?
    與此同時,與V-280競爭美國陸軍聯合多任務旋翼機項目的SB-1「挑釁」高速直升機實機至今未宣布首飛時間,試飛取得重大突破的V-280是否會就此捷足先登成為「黑鷹」的繼任者?中國「飛行陸軍」的建設又該從中得到什麼樣的啟示呢?
  • 美軍「海鷹」接班人亮相,各項性能超V-22「魚鷹」
    但是好消息一出,美軍那邊立馬也放出消息,替代現役海鷹艦載直升機的傾斜旋翼機不久將要量產服役。這個美海軍新式艦載直升機就是V-280,和美軍的V-22直升機相似,都採用的是寬臂傾斜式旋翼機。該款直升機是全球最大軍火商洛馬公司和貝爾直升機公司聯合研製的第三代傾斜式旋翼機,將會是V-22的突破款。事實上,我們完全可以將傾斜式直升機看成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的巧妙結合體。
  • 美制V-22「魚鷹」,不折不扣的「空中大力士」,直升機不可替代
    在現役眾多直升機中,美制V-22"魚鷹"是非常特別的存在。其獨特的傾轉旋翼設計,讓它既擁有普通直升機垂直起降和空中懸停的能力,又獲得了渦輪螺旋槳飛機的動力支持。因此,它的速度、航程、飛行高度和續航能力都非常出眾。它的出現,也讓美國陸軍及海軍陸戰隊擁有更為靈活機動的戰術特點。
  • 國產傾轉旋翼機即將問世?堪稱中國版魚鷹,比美軍原版性能強
    文/行人自從傾轉旋翼機面世以來,傾轉旋翼機的發展就一直備受世人的關注,在世界上的局部衝突當中,也經常能看見傾轉旋翼機的身影,傾轉旋翼機具有普通直升機所不能比擬的高速飛行性能和更加穩定的垂直起降能力,而一些航空工業發達的國家也一直將這種特殊的機型的研發視為重點。
  • V22傾轉旋翼機飛行表演高清大圖 目前僅美國有這樣的飛機
    V-22傾轉旋翼機(英語:Boeing Bell V-22,綽號:魚鷹,Osprey),是美國一型具備垂直起降(VTOL)和短距起降(STOL)能力的傾轉旋翼機。如今這款飛機已經大量裝備美國空軍,美國海軍,美國海軍陸戰隊等。今天我們看一些美國空軍裝備的V-22傾轉旋翼機的高清大圖。
  • 「中國版魚鷹」直升機公開 採用四傾轉旋翼(圖)
    國產「藍鯨」傾轉旋翼機模型亮相直博會布展現場。 人民網 翁奇羽攝第二屆中國天津直升機博覽會將於明日開幕。今日,在布展現場,此前備受關注的「藍鯨」傾轉旋翼機模型亮相。這款高速直升機被譽為「中國版『魚鷹』」,因酷似美國V-22「魚鷹」傾轉旋翼機而被網友及軍迷廣泛討論。從外形上看,「藍鯨」與「魚鷹」明顯不同的是,「藍鯨」採用的是四傾轉旋翼構型。V-22「魚鷹」傾轉旋翼機是一款中型運輸機,於2007年開始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擔任拯救及作戰任務。2009年,美國空軍也開始配備「魚鷹」。
  • 「魚鷹」之子!美軍新一代直升機曝光,一次搭載14名士兵與裝備
    2013年貝爾公司的設計方案在競爭中獲勝,2017年V-280旋翼機完成了首飛,經過反覆的修改V-280已經無限的接近美軍陸軍心目中的"未來垂直起降飛機"的形象。這款將要替代現役"黑鷹"的飛機擁有與後者差不多的艙容量,能很好地實現接駁。
  • V-22,不是凡鳥的「魚鷹」
    前言脆弱的控制系統、飛行時產生的強烈下洗氣流、難以克服的氣流渦環狀態和葉片失速,與此同時,速度極快、威力巨大、可垂直起降、能把部隊和補給送到敵人的防線後方……這就是V-22「魚鷹」,一款優缺點同樣明顯的超級飛機。在十幾年曲折的研發與試驗中,已有30多人死於飛機意外事故,而自2006年量產以來,僅公開報導中,V-22「魚鷹」就發生了至少70餘起事故!
  • 國產傾轉旋翼機研製取得重大進展,或將問世,具備魚鷹沒有的功能
    在10月底美軍「海豹」特種部隊遠程奔襲奈及利亞救援人質的行動中,CV-22B「魚鷹」傾轉旋翼機發揮了重要作用。面對傾轉旋翼機的優秀性能和廣闊應用前景,我國也已經在該領域奮起直追。近日空氣動力學學報的公開文章顯示,我國氣動專家已對傾轉旋翼機懸停狀態的複雜旋翼-機身流場展開深入計算流體動力學研究,為日後國產「魚鷹」的問世打下理論基礎。
  • V-22魚鷹都被這個大兵玩壞了,他知道「魚鷹」最危險是何時嗎?
    起初,筆者以為這名大兵託著一架小型無人機,定睛一看,媽呀,這不是大名鼎鼎的V-22「魚鷹」傾轉旋翼機麼!搞了半天,原來是借位拍照啊!說「魚鷹」大名鼎鼎,不僅因為它採用了獨特的傾轉旋翼布局,還因為「魚鷹」發生過很多次墜機事故,最近又發生了一次。
  • 直20成功後,中國要搞自己的「魚鷹」嗎?美國踩的坑,別再踩了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報導,貝爾公司生產的V-280型自3年前首飛以來,已經累積了約200小時的飛行時長。美國軍方對於傾轉旋翼機的需求仍然較大。有人會問,中國直-20直升機"模仿"黑鷹直升機取得成功之後,中國是不是會學著像美國一樣發展傾轉旋翼機?
  • 如虎添翼:俄羅斯空降部隊將裝備傾轉旋翼機 戰力大幅躍升
    俄羅斯空降部隊將裝備傾轉旋翼機 戰力將倍增提到傾轉旋翼機,很多人會想到美國的「魚鷹」V-22。近日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軍工企業將為俄空降部隊製造傾轉旋翼機。俄羅斯空降部隊在二戰前10年組成,是武裝部隊中一支精銳部隊。
  • 「中國版魚鷹」科幻曝光現場演示變形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2019天津直博會10月10日隆重開幕,在航空工業集團展區,一款裝備了16個螺旋槳的飛行器模型引人注目。據介紹,這是一款電驅動多槳傾轉高速旋翼飛行器,該飛行器綜合利用了傾轉機翼與分布式電驅動概念實現600千米/小時以上飛行速度的新型旋翼飛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