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前天晚上小汐特意去品嘗了一下,現在開遍大街小巷、紅遍朋友圈的——深夜豆漿。
其實小汐對於豆漿興趣並不大,倒不是不喜歡喝,而是剛好鄰居就是賣豆製品的,只要走三十步的路程就可以免費喝到新鮮的現磨豆漿。但由於受了朋友圈的廣告效應、亦因自己現在投身於美食領域的寫作,好奇心和責任心推動著我向它驅車四公裡而來。
(但因為當晚忘記帶手機,所以圖片都是來自網絡,而且去到才知道點餐必須用手機,最後還是用了服務員的手機點的餐)
豆漿本來是屬於早晨的食物,突然被安排在晚上喝真有點不習慣。小汐和幾位朋友一共點了四碗分別是12元和9元的豆漿,一份油條、一份蒸面,埋單的時候付了61元。如果你說貴不貴不是看價錢,是看味道和品質是否值回票價,那就一起來看看它是否物有所值……
不得不說這家的生意還是挺好的,小汐到達的時候大約晚上十點鐘,已經只剩下兩張空桌。如上所說,當晚點了豆漿、油條和蒸面。豆漿12元能加三種配料,9元的只加一種,小汐加的配料是紅豆、西米、芋圓。必須公道的說豆漿味道很濃鬱,一喝就是天然無添加的現磨豆漿;芋圓Q彈;其它的紅豆和香芋也交足了功課。
但如果不另外加糖的話味道其實稍嫌淡了一點,而且,其實裡面的配料分量並不多。小汐看到深圳網友發的一張圖,裡面有超多的配料,(並且,不知道有沒有理解錯,好像還可以免費繼料的?)但小汐自己點的這幾碗,裡面的料真的沒有下圖的二分之一。
下圖是網友所發的,僅供參考(不知道為什麼會這麼多料)
這張圖才是接近小汐吃的那一碗。(要往底裡撈幾下才撈到滿滿一勺子)
但如果除去所有配料,那這碗豆漿的味道只是天然純樸,就是小時候喝到的味道,與在那個豆漿還是賣5毛錢一碗的年代的豆漿同款,但其實味道並沒有什麼特別吸引人之處。只是現今這個連喝水擔心有添加劑的年代,這種單純的味道變得尤為矜貴。
豆漿的另一個賣點是——碗底,每個碗底都有一句調侃又甜蜜的話語,這是一個小驚喜,對於初次品嘗的人來說。
還有就是它家的油條,炸得很縫松、酥脆、帶點砂糖在旁邊有點甜味兒,因為是新鮮炸的,所以在豆漿裡泡個幾秒鐘再吃會沒那麼上火,這也是大多數人喜歡的吃法。但如果拋開祛火不說,還是不泡的好吃,泡軟的了油條反而沒意思。
當晚還點了份雙蛋蒸面,味道就是潮汕地區一貫的風味,蒜蓉味較重,澆了很多的湯汁,面的質感還是不錯的。雞蛋有點多,最後還沒能吃完。
就在今年,在小汐住的那一帶,相隔約7分鐘的車程,就相繼新開了三間不同牌子的深夜豆漿。小汐發現有些美食與時裝挺像的,流行的時候大街小巷哪裡都能找到同款,但又可以像換季下架一樣不到一年半載就消失不見。不知道現在這股深夜豆漿熱潮是能一直屹立不到,還是會成為熱情退卻後剩下的一點回憶。
(論標題的重要性)總覺得這句「深夜的酒,不如的豆漿」比豆漿本身更有吸引力。深夜的酒歷經千年還有一大群人為它醉倒,而自己會否為這碗凌晨的豆漿再次驅車數裡前來?答案是……
(我是小汐,一個愛美食的上班一族)以上是小汐分享的「深夜的酒,真的不及凌晨的豆漿?12元一碗的豆漿到底貴在哪裡?」,點評內容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哦。謝謝你長得美麗又閱讀我的文章,更希望你能點擊關注我,或者點讚、收藏、分享以作鼓勵,你的支持對小汐意義非凡。大家若對本文有其它看法,也請在下方的評論區中留言分享,你的留意小汐都會一一回復。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