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攀枝花婦女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實施的關鍵之年。一年來,全市婦兒工委辦各成員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綱要》要求,從解決婦女兒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著力推進婦女兒童事業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婦女兒童事業取得明顯進步。總體上看,目標任務總體進展順利,主要指標呈現持續向好發展態勢,為本輪「兩綱」終期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婦女兒童事業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一)經濟穩步增長。2018年,全市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民生保障持續加強。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173.52億元,同比增長7.5%;全市常住人口123.6萬,與上年基本持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9.49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10元,同比增長8.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08元,同比增長8.9%。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為婦女兒童事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經濟條件和社會環境。
(二)經費投入逐年增加。隨著全市經濟的持續發展,帶動了各項事業經費投入的持續增加。全年地方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25.30億元,同比增長1.40%;醫療衛生經費支出11.22億元,同比增長17.86%。
二、婦女兒童各領域發展齊頭並進
(一) 婦女兒童健康狀況明顯改善
1.婦女衛生保健保持較高水平。2018年,全市婦女常見病篩查率87.65%,高於目標值7.65個百分點;孕產婦死亡人數1人,與去年持平;全市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為99.93%,其中城市99.94%、農村99.92%,分別比目標值高出2.93、2.94、4.92個百分點;孕產婦系統管理率、孕產婦愛滋病檢測率和孕產婦梅毒檢測率分別為96.41%、100%、100%,高於目標值6.41、20、20個百分點。全市孕產婦衛生保健提前達標。
2.兒童生命質量不斷提高。隨著建設區域性醫療衛生高地目標逐步實現,全市兒童生命質量不斷提高。一是「兩降兩升」。2018年,嬰兒死亡率3.76‰,同比下降1.78個千分點;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6.08‰,同比下降0.39個千分點,連續多年達到目標要求。2018年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率、聽力篩查率分別為97.70%和80.40%,分別比去年高出0.70、13.96個百分點。二是兒童疫苗接種全面普及。2018年全市卡介、脊髓灰質炎、百白破三聯製劑、含麻疹類、乙 肝、A肝、乙腦、流腦等十多種疫苗接種率均達99%以上,連續多年達到目標要求。
(二)婦女兒童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1.性別差距逐步減小。2018年,全市女性受教育權利得到進一步保障,女性平等接受各級各類教育。全市在園兒童、小學、初中、普通高中、職業學校等各類學校中女生佔比分別為46.26%、48.18%、47.68%、51.79%、39.20%,總體佔比穩中有升;由就業培訓中心和民辦職業培訓機構舉辦的職業技能培訓中女性所佔比例為44.70%,比去年提高了1.70個百分點。
2.兒童教育穩步發展。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優化教育環境,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全市教育事業得到協調發展。2018年全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為98.20%、96.80%、95.60%,高於目標值23.80、1.80、5.60個百分點。
(三)婦女兒童社會福利水平提高
1.婦女參加社會保險人數保持穩定,脫貧人數增多。一是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鎮職工失業保險的女性分別為12.42萬人、24.26萬人、6.54萬人,與上年基本持平。二是城鄉居民收入穩步上升,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女性脫貧人數進一步增多。全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0.75萬人,其中女性0.33萬人,比去年減少0.12萬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15萬人,其中女性0.48萬人,比去年減少0.13萬人。
2.兒童福利事業不斷完善。2018年,全市不斷完善兒童福利事業,加大對城鄉困難家庭兒童的救助力度,保障貧困家庭兒童和殘疾兒童的基本生活。全市設有兒童福利機構2個,兒童福利指導中心6個,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1所,殘疾人康復中心5所,收養兒童人35人;康復救助0-6歲殘疾兒童184人,比去年增加64人。
(四)婦女兒童生存環境不斷優化
1.生活環境不斷改善。2018年,全市環境汙染治理財政投入5.93億元,全年空氣優良天數357天;城市和縣城汙水處理率93.47%,城市和縣城生活垃圾無害處理率100%;農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88.30%,提前達到目標求。
2.文化環境不斷優化。2018年,全市建有兒童之家380個,比去年增加8個;社區服務中心203個,比去年增加3個;持有證書的專業社會工作者437人,比去年增加68人;公共圖書館少兒文獻13.20萬冊,比去年增加1.11萬冊。
(五)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
1.嚴厲打擊針對婦女兒童的違法犯罪行為。2018年,全市繼續對各類婦女兒童的違法犯罪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全年共破獲強姦案27起,破獲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婦女賣淫案件21起。
2.深入開展對婦女兒童的法律援助。2018年,全市婦女法律援助工作站68個,獲得法律援助372人,比去年增加17人;231個未成年獲得法律機構援助,比去年增加22人;未成年人犯罪人數佔同期犯罪人數的比例為3.47%,比去年下降了0.82個百分點。
三、仍需關注的問題
(一)婦幼健康仍有薄弱環節。2018年,全市婦女兒童健康狀況雖然得到了明顯改善,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累積生育需求集中釋放,出生人口數量增加,孕產婦特別是高齡孕產婦增加。2018年孕產婦貧血患病率8.83%,比2017年提高1.53個百分點,發生妊娠期合併症、併發症的風險增大;嬰兒出生缺陷率98.17/萬,比去年提高了9.9個萬分點。婦幼健康服務面臨新挑戰。
(二) 婦女參與決策和管理的水平仍然較低。2018年,市、縣兩級政府工作部門領導班子配有正職女幹部的比例為9.38%、14.17%,比去年分別下降了6.24、1.80個百分點。職工代表大會中女性比例為27.80%,比去年減少了4.70個百分點。村委會主任中女性比例5.16%,與去年基本持平,但距大於10%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三) 婦女就業壓力仍然較大。就業是民生之本,婦女實現就業才能保障婦女其他各項權利的實現。2018年,全市女性就業人員25.17萬人,比去年減少1.52萬人;婦女就業人員佔全部就業人員的比例為40.23%,比去年減少1.07個百分點;城鎮單位女性就業人員5.98萬人,比去年減少0.05萬人;城鎮登記女性失業人員0.73萬人,比去年增加了0.02萬人。
四、對策及建議
(一)加強婦幼衛生保健工作,提高婦幼健康水平。一是加大婦幼衛生經費投入,優化衛生資源配置,健全婦幼保健三級網絡建設,做好衛生宣傳與健康教育。二是加強服務機構建設和人才培養,強化婦幼健康服務機構建設,加快婦幼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三是加強高危孕產婦管理,篩查危險因素,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的危重孕產婦轉診、會診網絡,健全運行管理機制。
(二)強培養、重鍛鍊,不斷提高婦女幹部的參政熱情。重視女幹部的培養和選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需要,通過幹部教育培訓、掛職鍛鍊、輪崗交流等手段,統籌考慮後備年輕女幹部的挖掘和培養,努力提高部門、縣(區)黨政領導班子後備幹部中女幹部的比例。嚴格落實有關規定和要求,推動婦女廣泛參與基層民主管理,進一步提高農村婦女的參政議政水平,增加基層女幹部數量。
(三)開展豐富多樣的就業培訓,提升婦女就業競爭力。一是大力開展技能培訓,根據婦女的文化層次、技能水平,搜集和篩選出一批適合婦女再就業的項目,不定期舉辦婦女就業培訓班,幫助失業待業婦女儘快掌握一技之長,逐步形成「市場引導培訓,培訓促進就業」的新機制。二是大力開展創新創業培訓,採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開展文化科技培訓工作,組織婦女學文化、學科學、學管理、學營銷,學習現代市場經濟發展所需的各類知識,使培訓內容日益豐富,培訓規模不斷擴大,培訓層次逐步提高。通過培訓,激勵女性自強自立,增強創業意識和開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