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擊穿七層甲板擊沉的頂級戰列艦

2020-12-16 ALEX俊赫

【話說軍世】義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流傳的故事也很多,其實義大利普通民眾愛好和平,但戰爭畢竟是殘酷的:義大利最好的戰列艦被擊沉,1254名隨艦同沉。

決心「從良」:結果戰列艦被擊沉

在1943年7月,義大利決心投靠盟軍,尤其是義大利海軍出海,想要投降盟軍的行為,讓德軍決定「幹掉」它們:1943年9月9日,羅馬號以及其他戰列艦組成的義大利艦隊出海逃亡,結果6架德國轟炸機前來攻擊。

對於二戰的飛機對艦攻擊來說,俯衝投彈和魚雷是比較有威脅的攻擊方式,尤其與英國擊沉「固定靶標」提爾皮茨號不同,義大利艦隊是在寬闊海域上可以躲避的,結果德國轟炸機扔出炸彈很特別,與常見炸彈自由落體式的下落方式不同,這顆炸彈的下落軌跡似乎是可以控制的,結果羅馬號直接就被命中了。

炸彈直接命中後桅右舷,不僅甲板裝甲被直接砸穿,這顆炸彈擊穿了7層裝甲後,在軍艦底部炸斷了龍骨還毀了右舷主機,第二顆炸彈更加精準的命中了艦橋和第二主炮塔之間,隨後不久彈藥庫殉爆,羅馬號和艦上的1254名官兵都沉入了大海。

理念領先世界:德國滑翔制導炸彈創歷史第一

擊沉羅馬號時,德國轟炸機投擲確實不是普通炸彈,而是「弗裡茨X」制導炸彈,德國從1939年就開始設計,是世界上最早的制導武器之一,彈體長度達到3.2米,總重達1.57噸的「弗裡茨X」制導炸彈,由1400千克航空穿甲彈和制導組件組成,採用無線電指令制導方式對於30米大小的靶標,命中率高達90%,攻擊時,可以500米X300米的範圍內修正落點,可以從8000米的高空投擲。

這次擊沉,讓羅馬號成為了「世界歷史上實戰中被制導炸彈擊沉的首艘戰艦」,同時也預示著,戰列艦依靠厚實核心裝甲防護自己的被動防護方式,以及射程有效的防空火炮,在飛機搭配精確制導武器面前,已經十分脆弱。

「弗裡茨X」制導炸彈在擊沉羅浩戰列艦之前,還重創了英國著名的厭戰號戰列艦,炸彈直接擊穿了6層裝甲,威力可見一斑。

歐洲最好的戰列艦之一:羅馬號戰列艦

羅馬號是義大利在二戰中在建造完成的一艘戰列艦,屬於維託裡奧·維內託級戰列艦的改進型,其主炮口徑、裝甲防護、噸位排在當時歐洲戰列艦的前列,具有同英法德同時代戰列艦海戰決戰的實力。

羅馬號擁有9門15英寸(381毫米)主炮,採用經典三座三聯裝主炮塔布局,12門6英寸(152毫米)副炮,滿載排水量超過4萬5000噸,防護裝甲總重量達到了1萬3545噸,主裝甲帶最厚處達360毫米,甲板裝甲最厚處有219毫米,防護能力還是很不錯的。

但是羅馬號和義大利在二戰中的命運息息相關,1942年9月正式服役的它,僅僅服役了5個多月就因為義大利倒向盟國,遭到了德國空軍的「報復」,來自曾經軸心國「盟友」的「復仇」炸彈恨意格外濃,最終擊沉了自己。

相關焦點

  • 中國飛豹戰機發射飛彈能擊沉日本大和號戰列艦麼
    那麼架空一下,假如大和號戰列艦穿越了,來到了2000年的中國外海,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殲轟-7A飛豹戰機,攜帶標準的反艦武器——鷹擊-83式空艦飛彈,能否一舉擊沉這艘滿載排水量72800噸的巨艦呢。大和號戰列艦是人類創造出的最龐大、最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它以大口徑艦炮為主要戰鬥武器,多門威力巨大的大口徑艦炮和厚重裝甲,具有強大的攻擊力和防護力。標準排水量6.4萬噸,滿載排水量7.2萬噸,比中國的遼寧號航空母艦還要大一圈。1941年12月,這艘超級戰列艦正式完工,艦體全長260米,艦寬39米。
  • 穿越二戰:7千噸的052D驅逐艦,能擊沉7萬噸的大和號戰列艦麼?
    那麼我們架空一下,假如日本大和號戰列艦穿越了,來到了2020年的中國外海,中國海軍的主力驅逐艦—052D飛彈驅逐艦,攜帶標準的反艦武器——鷹擊-18式反艦飛彈,能否一舉擊沉這艘滿載排水量72800噸的巨艦呢?戰列艦這種武器是大炮巨艦時代的產物,厚重的裝甲和超大口徑的巨炮是戰列艦的王牌。
  • 5萬2900噸戰列艦:被7艘航母艦載機轟炸,最終被炸出5米大洞
    【話說軍世】雖然戰列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逐漸失去了主力艦的位置,但是除非同級別戰列艦圍剿,或航母加艦載機成外「幾乎沒有敵手」的戰列艦,對於海上交通線還是有著極大的威脅的,有這樣一艘盟軍視為「眼中釘」的戰列艦,盟軍出動報貨航母在內的艦隊,圍攻了半年多,才最終擊沉。
  • 數據最強戰列艦:大和號沉沒時,核心裝甲是否被擊穿
    【話說軍世】說到戰列艦,雖然說在二戰後戰列艦這一件艦種開始被海軍所淘汰,不過實際上到1992年,美軍才退役了依阿華級戰列艦,時間還是相當久的,而作為戰列艦中噸位最大的大和號,也是裝甲防護數據最為「誇張」的一型戰列艦,在被美軍艦載機擊沉時,它和核心裝甲是否被擊穿了呢?
  • 唯一被擊沉的「Big7」戰列艦:0.14英寸的「傲嬌」
    被擊沉的Big7:炸飛炮塔,遭「剖腹」斬斷在1943年6月的一天,這時的美軍已經佔領了瓜島,而在兩個月前,舊日本海軍的核心人物:聯合軍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則剛剛被美國海軍擊斃,一個月前北非戰場上的德國和義大利軍隊投降了,而此時,舊日本海軍為主不多的戰列艦中,作為曾經「Big7」之一的陸奧號卻詭異的沉沒了
  • 俾斯麥號:擊沉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但不是戰列艦的巔峰之作
    大西洋海戰的實戰,也當仁不讓地印證了,俾斯麥號戰列艦以接近驅逐艦的高航速,特別適合進行海上遊擊作戰,襲擾盟軍有水面艦艇護航的運輸船隊。 在丹麥海峽遭遇戰中,俾斯麥號戰列艦在海戰中發揮非常出色,一發380mm主炮炮彈擊穿了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甲板裝甲,由此殉爆了彈藥庫,一舉擊沉了英國海軍引以為豪的滿載排水量4.8萬餘噸的巨艦,包括霍蘭中將在內的1418名官兵陣亡,同時重創了英國海軍最新服役滿載排水量4.4萬餘噸的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
  • 如果超級戰艦大和參加瓜島夜戰,能否一舉擊沉美軍兩艘戰列艦?
    對於此次海戰驚心動魄的過程,軍迷們一直津津樂道,甚至提出如果日軍出戰的不是老舊的"霧島"號,而是號稱史上最強戰列艦的"大和"號,那麼交手結果會完全不同,2艘美軍戰列艦恐怕無法全身而退,那麼這個假設是否成立,不妨分析一二。
  • 薩沙談:美軍飛機三小時擊沉超級戰列艦大和號
    圖片:雷伊泰灣海戰中,武藏號被美軍飛機擊沉,大和號也受了相當的損傷。此戰其實已經證明了,超級戰列艦在敵人空襲下也難以自保!當時日本航母和其他戰列艦已經被全部擊沉,只剩下這艘龐大的超級戰列艦了。如果他放在30年之前的一戰,足可以殲滅盟軍一隻艦隊。可惜,時代變了!
  • 戰爭巨獸之殤,走向末路的大艦巨炮,是誰埋葬了戰列艦
    當這些大艦巨炮的信徒悲哀的發現由於地球曲度的影響,戰列艦的消亡已經無法避免,被無數人寄予厚望的電磁炮與雷射炮也無法掀起戰列艦家族復興的號角,所以這些人將他們的目光轉向了太空,高呼著無遮無攔的宇宙空間,將會是戰列艦夢寐以求的戰場。但是是什麼淘汰了戰列艦?是航母麼?也許,但不全是。如何擊沉一艘戰列艦?
  • 戰列艦發展史(四):戰列艦時代!
    日本在一戰之前就建造了「扶桑」級無畏艦,一戰開始後又建造了「伊勢」級無畏艦、「長門」級戰列艦等多款戰列艦,「長門」級戰列艦充分借鑑了「日德蘭海戰」的經驗將其滿載排水量設計為了3.2萬噸、4座雙聯裝406毫米主炮最大射擊仰角高達30度,適合進行遠程火力打擊。
  • 它是大和級戰列艦改裝的航空母艦,首航僅十幾個小時就被擊沉
    同時,美國還在快速擴充海軍力量,第二級快速戰列艦南達科他級一口氣要建造四艘,第三級快速戰列艦衣阿華級的設計也將要完成。為了縮小和美國海軍的差距,日本海軍在1939年制定的丸四計劃中列入了兩艘大和級戰列艦,即便加上這兩艘戰艦,日本在戰列艦數量上仍然不佔優勢,但日本實在拿不出更多的錢來繼續擴充戰列艦數量,除此之外日本人也沒什麼更好的辦法。
  • 夕日海上霸主--戰列艦
    在此次海戰中,雙方的200多艘軍艦在日德蘭半島的海峽上互相猛烈射擊,數十艘戰列艦排列成戰鬥隊形,以大口徑艦炮轟擊對方,情景壯觀慘烈。至6月1日凌晨海戰結束,英國有3艘戰列巡洋艦、3艘巡洋艦和8艘驅逐艦被擊沉,損失艦艇總排水量達11萬噸;德國有1艘老式戰列艦、1艘戰列巡洋艦、4艘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被擊沉,損失共5.2萬噸。
  • 雷霆海戰十大戰列艦排名 你已擁有多少艘
    七、喬治五世級戰列艦 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King George V class)是英國於1930年代末建造的一級戰列艦,也是二戰前英國建造的最後一級戰列艦。 六、黎塞留級戰列艦 從敦刻爾克級開始,法國戰列艦採用了一種非常奇特的布局方式:2座四聯裝主炮全部布置在前甲板,後甲板無主炮,只層疊布置數個副炮塔。
  • 戰績全靠「蹭」:大和號戰列艦最終被現實打臉
    【話說軍世】頂著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這一光環,1945年大和號戰列艦看著自己巨大的身軀,再看看手中的戰績列表,比剛服役時僅僅多了幾行字而已完全驕傲不起來。根據美軍的記錄,甘比爾灣號護衛航母在這場結局大反戰的海戰中,是被日本海軍金剛號戰列艦擊沉的,大和號誤認為擊沉戰績,是因為當時大和號炮術長觀察到了起火情況,以為炮彈擊中,不過實際情況是當時甘比爾灣號在遭到攻擊後釋放的煙霧,這是個誤會。
  • 二戰時期,兩艘巡洋艦能像遊戲那樣,高爆彈硬剛並擊沉戰列艦?
    但是巡洋艦「擊沉」戰列艦的案例還是有的,只不過並不是硬剛,而且也不是巡洋艦用炮彈擊沉的,而是戰列艦迫於政治壓力下選擇自沉的,不過這個功勞也可以算在巡洋艦身上。 在歐戰爆發後,德國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的3號艦「斯佩伯爵號」就遊弋在大西洋隨時對海上的英國商船進行洗劫,而英國第一個倒黴的是5000多噸的商船「克萊門特號」,遭到襲擊之後英國的商船感到十分的恐懼
  • 英軍3萬6000噸戰列艦「以大欺小」:3分鐘擊沉重巡洋艦
    【話說軍世】在艦炮當道的時代,在除去航空母艦以外的海軍水面艦艇戰鬥力排行中,戰列艦作為主力艦,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把交椅」,面對戰列艦巡洋艦和重巡洋艦,不論是火力還是裝甲防護,都更高一籌,在二戰中,英軍3萬6000噸戰列艦曾經「以大欺小」,僅用了3分鐘,就用主炮擊沉了義大利2艘重巡洋艦
  • 「密蘇裡」號戰列艦過巴拿馬運河 無數水兵上甲板看風景
    這是1945年10月期間,美國海軍「密蘇裡」號戰列艦通過巴拿馬運河時候的場景,無數水兵湧上「密蘇裡號」的甲板,觀看巴拿馬運河的水閘運作和沿途風景。和「密蘇裡」號戰列艦一起過巴拿馬運河的還有一艘美海軍航母。巴拿馬運河是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航運要道,至今仍然在發揮重要作用。
  • 聚焦戰列艦:日本大和號沉沒終結大艦巨炮時代[圖]【2】
    原標題:聚焦戰列艦:日本大和號沉沒終結大艦巨炮時代[圖] 甲午戰爭前的「鎮遠」號   戰列艦名稱源自隊形   為了有效實現擊沉敵艦這一戰術目標,從17世紀開始,世界上的主要海軍國家開始有意識地建造風帆戰列艦
  • 7萬噸戰列艦:410毫米主裝甲,2萬噸裝甲總重,同級對手難以擊穿
    【話說軍世】戰列艦的發展在二戰時計入到了高峰階段,同時也進入了尾聲階段,主要原因是海上力量投射能力更強大的航母的出現,不過單就戰列艦而言,還是發展到了驚人的階段,其中的代表作就是有著多項「戰列艦之最」的大和號戰列艦。
  • 美軍戰列艦抵近射擊後結果是這樣
    舊日本海軍建造的世界最大戰列艦「大和」號裝備了9門460毫米的巨型主炮,這或許是軍迷最為津津樂道的事,不過,「大和」號厲害之外,不僅僅是此巨炮,其防禦力也遠遠凌駕於其之前的其他戰列艦之上。 舊日本海軍在「大和」號之前建造的戰列艦是1920年下水,1921年服役的長門級二號艦「陸奧」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