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萬噸戰列艦:410毫米主裝甲,2萬噸裝甲總重,同級對手難以擊穿

2020-12-19 ALEX俊赫

【話說軍世】戰列艦的發展在二戰時計入到了高峰階段,同時也進入了尾聲階段,主要原因是海上力量投射能力更強大的航母的出現,不過單就戰列艦而言,還是發展到了驚人的階段,其中的代表作就是有著多項「戰列艦之最」的大和號戰列艦。

7萬噸「大殺器」:410毫米超厚主裝甲,2萬多噸裝甲防護

作為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戰列艦在二戰時秘密的建成完工,是舊日本海軍原本留著與美國海軍海上決戰的秘密「大殺器」,不過,其實連日本海軍自己都沒有想到,聯合艦隊成功偷襲珍珠港,一手將航母推上了海戰主力核心的位置,而手中的戰列艦,瞬間就「不那麼香了」。

作為超級巨艦,大和號戰列艦滿載排水量達到7萬2810噸,裝備有3座三聯裝94式45倍徑460毫米口徑艦炮,單發炮彈重達1.5噸,每門炮備彈100發。

在大和號6萬5000噸的標準排水量中,裝甲重量高達2萬1266噸,已經超過了船殼的2萬0212噸,在所有已經建成的戰列艦,裝甲重量都是驚人的數據,另外還有1629噸的防禦板,炮塔正面的裝甲厚達驚人的650毫米,炮座也有560毫米,按照設計要求,整體重要部位都可以經受460毫米大炮的打擊。

其中作為戰列艦防護的核心部位的就是主裝甲帶了,水線處的主裝甲帶厚度達410毫米外加20度的外傾角,其內部的重要位置中,彈藥倉還有最厚處270毫米的裝甲防護,同樣有25度的傾角,這樣的防護數據,在戰列艦的艦炮對射中,即便重要的側面裝甲被擊穿,重要位置已經有著很強的防禦能力,進一步削弱穿甲彈對於內部的毀傷。

同時代戰列艦對比:理論上,美軍戰列艦遠距離無法擊穿

在同時代的戰列艦中,大和號不論是艦炮還是裝甲的數據都是最高的,同為二戰中的戰列艦,英國喬治五世級主炮僅356毫米,主裝甲為381毫米,德國俾斯麥號主炮380毫米,主裝甲為320毫米,主要可以對大和號造成威脅的應該是美國的依阿華級戰列艦。

依阿華級戰列艦航速達到33節,是最快的戰列艦,裝備有3座三聯裝406毫米艦炮,根據美軍的數據,依阿華級的MK7型406毫米50倍口徑主炮,在3萬碼(約27.4千米)距離上,能擊穿324毫米垂直裝甲防護,194毫米水平裝甲,在2.5萬碼(約22.8千米)距離上,能夠擊穿382毫米垂直裝甲防護,在數據上,在20公裡以上遠距離對戰中,美國戰列艦理論上無法擊穿大和號主裝甲。

不過在18.3公裡左右的距離上,阿華級的406毫米主炮就能夠擊穿508毫米裝甲,此時依阿華級已經有能力擊穿大和號了,美軍也曾在戰後測試中用406毫米主炮擊穿過大和號的裝甲板,使用的是與大和號主炮防盾基本相同660毫米裝甲板,不過並沒有提及距離。

不過,在實際的幾次戰列艦對戰中,交戰距離都在20公裡左右,1940年卡拉布利亞海戰中,厭戰號擊中愷撒號,距離約為2萬6400碼(約24公裡),1941年丹麥海戰中,俾斯麥號擊中胡德號,距離大約為12.5英裡(約20.1公裡)。

1944年蘇裡高海峽海戰中,美國海軍採用了T字橫隊經典戰法,在後的戰列艦,距離為20公裡左右,戰前的戰列艦距離為14公裡,六艘戰列艦利用雷達優勢,「暴揍」日軍山城號戰列艦。

戰列艦交戰距離比較近的海戰,應該是美軍的傳奇戰列艦華盛頓號,在1942年11月瓜達爾卡納爾海戰的第二次海上夜戰中,7分鐘發射了75發406毫米主炮彈,命中了日軍霧島號戰列艦9發,射程在12650碼到8400碼之間(約11.6公裡至7.7公裡之間)。

來自俊赫君的胡說:

雖然大和號的防護能力超群,不過二戰的諸多海戰證明,戰列艦雖然水線位置的核心防護能力很強,但是水平裝甲防護是個大問題,在艦載機逐漸主宰海戰的二戰背景中,戰列艦已經註定成為時代交替的背影,而以大和號為代表的鋼鐵怪獸們,也都逐漸成為了海上鋼鐵堡壘的時代象徵,被後人提起。

相關焦點

  • 數據最強戰列艦:大和號沉沒時,核心裝甲是否被擊穿
    其水平甲板裝甲的厚度相對要薄弱了一些,上甲板最厚處為55毫米,中甲板裝甲厚200毫米,在接近舷側邊緣處還帶有7度的傾角,整體設計上,已經儘量考慮了戰列艦對戰時的扛彈性。是否被破防?大和號沉沒時,核心裝甲被擊穿了麼在1945年4月7日的最後一戰中,大和號並沒有見到過對方的戰列艦或者戰艦,因此,其水線位置的主裝甲帶,也就不存在被戰艦主炮彈擊穿的問題。
  • 5萬2900噸戰列艦:被7艘航母艦載機轟炸,最終被炸出5米大洞
    被7艘航母艦載機轟炸:抵近到機炮掃甲板,裝甲未被擊穿 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唯二」的正規戰列艦 1944年4月,英軍集結了2艘攻擊航母、5艘護航航母和2艘戰列艦在內,共計29艘艦艇的大艦隊準備對提爾皮茨號展開空襲,因為7艘航空母艦的存在,這次圍攻的力度並不比圍攻俾斯麥號的陣勢弱
  • 定遠艦裝甲板重現人間,重18噸!怪不得被稱作鐵甲艦而不是戰列艦
    文/山峰甲午戰爭中沉沒的清朝北洋水師「定遠」艦正在進行打撈工作,一塊重達18.7噸的護防裝甲板在時隔126年之後重見天日。這種說法可以說也算不錯,但嚴格來講,又是有問題的,主要的癥結是出在「戰列艦」這個詞的定義上。中國從清末年間我國開始創建西式海軍,就沒有能建立自己的艦船分類標準體系,很多名稱都是借用外國名詞,尤其喜歡借用日本的艦種漢語名詞。廣義上的「戰列艦」在民國時代稱為「戰鬥艦」,是指主戰軍艦。
  • 被擊穿七層甲板擊沉的頂級戰列艦
    決心「從良」:結果戰列艦被擊沉在1943年7月,義大利決心投靠盟軍,尤其是義大利海軍出海,想要投降盟軍的行為,讓德軍決定「幹掉」它們:1943年9月9日,羅馬號以及其他戰列艦組成的義大利艦隊出海逃亡,結果6架德國轟炸機前來攻擊。
  • 長門號戰列艦的「妹妹」:10門410毫米主炮,慘被自己人擊沉
    長門號戰列艦的姊妹艦,10門410毫米主炮,沒能進入「七大戰艦」其實在二戰開始之前,日本原本有機會擁有12艘戰列艦,長門級戰列艦之後,原本日本還建造了兩艘戰列艦,也就是加賀級戰列艦,整體比長門級有所放大,火力防護也有加強。
  • 裝甲厚457毫米:開始戰列艦的前無畏艦時代,北洋水師可惜錯過
    君權級戰列艦:裝甲厚達457毫米1889年英國還是建造一型一等戰列艦,也就是君權級戰列艦,共有8艘,該級艦滿載排水量達到了1萬5220噸(其中最後一艘胡德號達到1萬5590噸),全艦長125米,寬22.9米,比二戰時代長度超過200米的戰列艦還是短一些的,設計最大航速超過17節,該級艦皇家橡樹號曾跑出過
  • 大和號戰列艦的裝甲防禦有多強?美軍戰列艦抵近射擊後結果是這樣
    兩艦的建造時間前後隔了20年之久,因此,「大和」號的防禦力遠超「陸奧」號,後者的垂直裝甲(舷側防禦)和水平裝甲(甲板防禦)分別是305毫米和176毫米,對此,前者的垂直裝甲和水平裝甲分別是410毫米和230毫米,約厚了1.3倍。據說「大和」號的裝甲厚度能夠承受460毫米巨炮從20至30千米的距離射出的炮彈的衝擊。
  • 穿越二戰:7千噸的052D驅逐艦,能擊沉7萬噸的大和號戰列艦麼?
    而現代化的驅逐艦由於主要採用反艦飛彈作為攻擊武器,使用的火炮對戰列艦的威脅不大,二戰時期,各國的艦隊級驅逐艦的火炮口徑一般是在130毫米左右,二戰以後的現代化飛彈驅逐艦的主炮也大多在127和130毫米之間。考慮到戰列艦的裝甲動輒數百毫米厚,因此驅逐艦上搭載的火炮,基本不可能對戰列艦構成嚴重的威脅。因此現代驅逐艦和二戰戰列艦交鋒時,火炮可以忽略不計。
  • 圖紙上的巨艦:排水量8萬噸,巨炮8門,日本超級大和戰列艦
    由於總體國力不可能和英美媲美,因此日本海軍的思路是用質量彌補數量差距,簡單說就是要建造最強大的軍艦,通過更大口徑的火炮和更厚重的裝甲實現對敵軍的碾壓。在這樣的思路下,就有了大和號戰列艦這樣的怪物。大和號是日本海軍最大的戰艦,滿載排水量超過7萬噸,比如今我國的山東號航母還大。
  • 戰列巡洋艦的正面對決:倒黴的被擊穿了厚重主炮塔,殉爆而沉
    【話說軍世】由戰列艦和巡洋艦「混血」產生的戰列巡洋艦,雖然艦體是巡洋艦的,但是主炮卻是戰列艦級別的,一般而言,主炮塔的防護是全艦最堅固的重點位置,但是有一艘戰列巡洋艦卻偏偏是被擊穿了厚重的主炮塔而導致沉沒。
  • 裝甲怪獸:四聯裝炮塔戰列艦
    排排坐:海軍史上戰列艦主炮塔數量排名》,擁有七座炮塔的戰列艦存在,而戰列艦的主炮塔最大只有四聯裝,建成的戰列艦主要有三種:法國敦刻爾克級戰列艦,擁有2座四聯裝主炮塔,都是330毫米火炮,且全部布置在了艦體前部;法國黎塞留級戰列艦,擁有2座四聯裝主炮塔,共計8門380毫米主炮,也是全部布置在了艦體前部,這樣的布置方式被認為後部火力缺失,不過法國人炮塔前置的布局,也是為了縮短裝甲帶縮小噸位,以保證攻守能力均衡。
  • 二戰最弱的新式戰列艦:主炮口徑最小,裝甲不如戰巡
    【話說軍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列艦在技術層面走上了巔峰,不過在戰術層面卻走下了「神壇」,說到二戰時最「弱小」的戰列艦,很多人會想到德國袖珍戰列艦,不過該艦定位很特殊,1940年2月就被變回重巡洋艦了,因此,實際上應該是法國的敦刻爾克級戰列艦。
  • 英軍3萬6000噸戰列艦「以大欺小」:3分鐘擊沉重巡洋艦
    【話說軍世】在艦炮當道的時代,在除去航空母艦以外的海軍水面艦艇戰鬥力排行中,戰列艦作為主力艦,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把交椅」,面對戰列艦巡洋艦和重巡洋艦,不論是火力還是裝甲防護,都更高一籌,在二戰中,英軍3萬6000噸戰列艦曾經「以大欺小」,僅用了3分鐘,就用主炮擊沉了義大利2艘重巡洋艦
  • 中國飛豹戰機發射飛彈能擊沉日本大和號戰列艦麼
    大和號戰列艦是人類創造出的最龐大、最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它以大口徑艦炮為主要戰鬥武器,多門威力巨大的大口徑艦炮和厚重裝甲,具有強大的攻擊力和防護力。標準排水量6.4萬噸,滿載排水量7.2萬噸,比中國的遼寧號航空母艦還要大一圈。1941年12月,這艘超級戰列艦正式完工,艦體全長260米,艦寬39米。
  • 7萬噸裝甲艦,被俯衝轟炸機灌頂,魚雷機擊沉,美軍記住一個教訓
    戰列艦這種武器是大炮巨艦時代的產物,厚重的裝甲和超大口徑的巨炮是戰列艦的王牌。從航空母艦出現以後,飛機對軍艦的巨大優勢就逐漸挑戰了戰列艦海上霸主的地位。在航空母艦出現之前,海軍的王牌就是擁有厚重裝甲和巨炮的戰列艦,誰的裝甲更厚重,誰的火炮射程更遠口徑更大,很大程度上就會佔據上風。而大和級戰列艦實際上就是這種思想指導下,日本海軍造成的最強軍艦。從紙面數據看,大和級是絕對的戰艦王牌,當年的戰列艦裡幾乎沒有對手。大和號的滿載排水量為72810噸,火力空前強大。
  • 戰列艦主炮有多大威力:406毫米炮彈對陸傾瀉,直接轟平陣地
    戰列艦主炮有多大威力:406毫米炮彈對陸傾瀉,直接轟平陣地 在建成服役的戰列艦中,大和號戰列艦的460毫米艦炮 而依阿華級戰列艦的406毫米主炮,其使用的MK8穿甲彈威力同樣驚人,彈體重量達1.2噸,可以在18公裡的距離上擊穿508毫米的等效裝甲防護,即便是打到27公裡處,依然有擊穿381
  • 海戰稱雄:巡洋艦、驅逐艦混戰,3萬噸戰列巡洋艦直接進入清場
    巡洋艦、驅逐艦混戰,3萬噸戰列巡洋艦直接進入清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一心想要與英國在制海權上一爭高下的德國,建立了龐大的公海艦隊,其中也有著數量眾多的戰列巡洋艦,不過在一戰中的一場重要海戰中,卻是英國戰列艦「耀武揚威」,打的德國艦隊四處逃散。
  • 戰列艦305毫米主炮不如副炮射程遠:法國第一代無畏艦
    戰列艦主炮沒有副炮射程遠:13.5公裡與16公裡孤拔級戰列艦滿載排水量達2萬5579噸,全長166米,共有6座雙聯裝主炮塔,艦首和艦尾各為兩座主炮塔呈背負式布置,艦體中部還有兩座主炮塔呈左右對稱布置於兩側,總計擁有12門305毫米主炮,另有22門副炮,最大航速約21節(約39公裡每小時)。
  • 唯一被擊沉的「Big7」戰列艦:0.14英寸的「傲嬌」
    「Big7」戰列艦中的「偽裝者」:0.14英寸的「傲嬌」陸奧號戰列艦是長門級戰列艦的二號艦,1920年下水,「出廠設置」狀態下的標準排水量為3萬2720噸,現代化改裝後的標準排水量高達3萬9130噸,試航時的航速曾經達到26.7節,改裝後依舊後25節的航速,而當時「Big7」戰列艦中,英國兩艘納爾遜級的航速只有
  • 13萬噸超級戰列艦,傾盡整個歐洲都無法製造
    如今世界上噸位最大的艦艇,為美國海軍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滿載排水量高達恐怖的11.2萬噸,但是早在「福特」級誕生前70年,德國就提出了更加瘋狂、噸位更大的超級戰列艦——H級戰列艦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