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構建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劍湖「花鳥魚」生態鏈,保護好劍湖溼地的生物多樣性,促進社區的經濟發展,1月4日,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管護局邀請10位鳥類專家,對劍湖紫水雞數量進行了同步統計調查。
紫水雞是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中型涉禽,共有13個亞種,此前在大理全州僅有少量分布。近年來,劍川縣高度重視劍湖保護治理工作,成立劍湖管護機構,加強資源保護,開展綜合整治,強化生態項目治理等,使劍湖溼地生態環境持續好轉,為紫水雞等鳥類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數據顯示,2016年劍湖紫水雞數量677隻,此後逐年增多,到2019年則達到了1478隻,佔大理州同步調查數量2078隻的71%,佔雲南省同步調查數量2291隻的65%,為全國最大的種群。
此次調查發現,紫水雞數量又有所增加,達到1646隻,數量呈現增長的趨勢。數據出爐,為劍川縣劍湖構建「花鳥魚」生態鏈,保護好劍湖溼地的生物多樣性提供了相關數據。
「花鳥魚」生態鏈指的是依託劍湖溼地自然資源,開展劍湖高原鰍等土著魚類的擴繁、紫水雞保護研究和海菜花、魚類的混養示範。
目前,劍湖海菜花已自然恢復3片近600畝,紫水雞科研保護、劍湖高原鰍等土著魚類的擴繁正有序推進。
雲南網記者 黃興能 通訊員 張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