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花鳥魚」生態鏈 雲南劍川劍湖溼地管護局開展紫水雞科研工作

2021-01-08 雲南網

  為構建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劍湖「花鳥魚」生態鏈,保護好劍湖溼地的生物多樣性,促進社區的經濟發展,1月4日,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管護局邀請10位鳥類專家,對劍湖紫水雞數量進行了同步統計調查。

  紫水雞是鶴形目秧雞科的鳥類,中型涉禽,共有13個亞種,此前在大理全州僅有少量分布。近年來,劍川縣高度重視劍湖保護治理工作,成立劍湖管護機構,加強資源保護,開展綜合整治,強化生態項目治理等,使劍湖溼地生態環境持續好轉,為紫水雞等鳥類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數據顯示,2016年劍湖紫水雞數量677隻,此後逐年增多,到2019年則達到了1478隻,佔大理州同步調查數量2078隻的71%,佔雲南省同步調查數量2291隻的65%,為全國最大的種群。

  此次調查發現,紫水雞數量又有所增加,達到1646隻,數量呈現增長的趨勢。數據出爐,為劍川縣劍湖構建「花鳥魚」生態鏈,保護好劍湖溼地的生物多樣性提供了相關數據。

  「花鳥魚」生態鏈指的是依託劍湖溼地自然資源,開展劍湖高原鰍等土著魚類的擴繁、紫水雞保護研究和海菜花、魚類的混養示範。

  目前,劍湖海菜花已自然恢復3片近600畝,紫水雞科研保護、劍湖高原鰍等土著魚類的擴繁正有序推進。

  雲南網記者 黃興能 通訊員 張望星

相關焦點

  • 雲南劍湖溼地迎來最佳觀鳥季 多種珍稀候鳥現身
    新華網發(劍湖溼地管護局 供)近日,雲南劍湖溼地管護局巡護人員在日常巡護中,監測並拍攝到了黑鸛、鴛鴦、黑鳶、普通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還有骨頂雞、普通鸕鷀、赤麻鴨、灰雁等大量候鳥到來,劍湖溼地進入冬季最佳觀鳥時間。黑鸛。新華網發(劍湖溼地管護局 供)黑鸛為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鳥中大熊貓」之稱,近3年都在劍湖溼地拍攝到黑鸛亞成鳥。
  • 生態雲南 | 雲南劍湖溼地迎來最佳觀鳥季 多種珍稀候鳥現身
    生態雲南 | 雲南劍湖溼地迎來最佳觀鳥季 多種珍稀候鳥現身 2020-11-30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萬隻越冬候鳥飛抵雲南大理 灰鶴數量破歷史紀錄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雲南大理的劍川劍湖溼地位於我國西部候鳥遷徙的主要通道上,這裡既是候鳥遷徙的集結點和停歇地,也是雲貴高原上水鳥越冬的重要棲息地。隨著冬季的到來,劍湖溼地迎來了近3萬隻越冬候鳥,經科研人員監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灰鶴種群數量達到33隻,創保護區建立以來最高紀錄。 隨著候鳥遷徙高峰的到來,這幾天,灰雁、赤麻鴨等大量候鳥來到雲南大理劍湖溼地越冬,當地保護區工作人員也加大了巡護力度。近幾年隨著劍湖溼地鳥類棲息環境不斷得到改善,來這裡越冬的候鳥種類和數量持續增加。
  • 【豔遇大理】風情萬種紫水雞
    雲南大理,遍地「五朵金花」,紫紅色的三角梅爛漫蒼山洱海,聞名遐邇的紫皮獨頭蒜盛產洱源西湖,於是,招來了「世界最美水鳥」紫水雞翩翩起舞。是什麼原因讓大理這般大紅大紫?除卻氣候、土壤、水源等地理特質,恐怕還有「風水學」的神秘面紗等待揭開,不然,「紫氣東來」作何解釋?紫色,代表尊貴與典雅。中國傳統中,紫色代表聖人,帝王之氣,如北京故宮又稱 「紫禁城」。
  • 雲南劍川縣:保護治理並行 共創生態之美
    「正好趕上國家的脫貧好政策,工作再難開展,也要把山上的群眾搬下來,不僅僅是為了讓他們脫貧,也是為了保護好一方水土。」  老君山是豐富的水源林涵養地,周邊的老君山鎮、金華鎮、羊岑鄉等10萬餘人的生活用水都來源老君山,劍川劍湖的水源也在此。山上布滿原始森林和高山草甸,動植物繁多,具有科考、經濟開發等多重價值,保護好老君山的綠水青山,未來就是金山銀山。
  • 玉龍雪山管護局下半年重點抓好十方面工作
    原標題:玉龍雪山管護局下半年重點抓好十方面工作7月8日,玉龍雪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提出,在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思想、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基礎上,要結合保護地整合優化、規範化建設、提升科研監測能力等新形勢新任務,強措施、補短板,真抓實幹促發展,下半年重點抓好十個方面的工作。
  • 【生態文明@溼地】好熱鬧!大理劍川劍湖溼地迎來近3萬隻越冬候鳥
    【生態文明@溼地】好熱鬧!大理劍川劍湖溼地迎來近3萬隻越冬候鳥 央視網消息:近年來,隨著雲南大理劍湖溼地生態環境持續好轉
  • 玉龍雪山保護區管護局成功引入玉龍尾鳳蝶種源
    原標題:玉龍雪山保護區管護局成功引入玉龍尾鳳蝶種源近期,玉龍雪山保護區管護局與雲南大學國際河流與生態安全研究院開展的玉龍尾鳳蝶保護繁育項目,種源引入成功,進入幼蟲培育階段。尾鳳蝶,鱗翅目鳳碟屬,鋸鳳蝶亞科昆蟲,為典型高山蝶類,生活於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區河谷、溝渠周邊,包括7個種2個亞種,主要分布於雲南、四川、西藏、陝西等省區。玉龍尾鳳蝶屬其中的一個種群,因主要分布於麗江市玉龍縣而得名,是《國家重點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中二級保護動物,國際易危品種。玉龍尾鳳蝶是珍稀高山類群,具有重要的生態、科研和觀賞經濟價值。
  • 雲南太好看「鳥」!不接受反駁
    北海溼地的上空成群的赤麻鴨不時飛過鴨鳴聲此起彼伏走在岸邊棧道或是乘坐遊船之上紫水雞遊弋於湖面時而覓食時而翩翩起舞時而梳理羽毛納帕海溼地生態環境日益向好目前記錄到鳥種類179種每年越冬候鳥數量達5萬餘只據納帕海管護局及西南林業大學劉強老師團隊監測記錄顯示納帕海已成為國內黑鸛種群最大最集中、最為重要的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
  • 世界瀕危物種中賊鷗現身劍湖溼地
    經專家鑑定,這種鳥為雲南省鳥類新紀錄中賊鷗掠過湖面中賊鷗自由自在地浮在水面□通訊員 張望星 段海成12月7日,劍川縣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工作人員在日常巡護過程中監測到中賊鷗的身影專家分析,此次在我國內陸地區雲南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到中賊鷗,可能是中賊鷗在遷徙過程中,因為一些惡劣的天氣等原因偏離自身遷徙路線,才來到這裡,也就是所謂的迷鳥。下一步,保護區工作人員將加大監測力度,確保中賊鷗在劍湖溼地安全越冬。
  • 轎子山保護區管護局走村訪寨找到1900株植物「活化石」
    近日,由雲南轎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牽頭,對轎子山保護區周邊的中屏鎮、九龍鎮、烏蒙鄉3個鄉鎮進行調查走訪,共發現攀枝花蘇鐵種植1900株。
  • 雲南此高原湖泊,風景秀麗遊客很少,是中國紫水雞數量最多的地方
    芒果旅行日記:雲南西北有個高原湖泊,自然原生態未商業化,風景秀麗遊客卻很少,周邊有多個白族村莊,民族風情濃鬱,是個可以讓人心情平靜的地方。這個高原湖泊是中國紫水雞數量最多的湖泊,位於214國道旁,在大理和麗江之間,屬於瀾滄江水系,湖水流入雲南的黑惠江,最後匯入瀾滄江。
  • 雲南竟然擁有這麼多國家級溼地公園!你還不想去洗洗肺嗎?
    日前,雲南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雲南省第三批省級重要溼地名錄》的通知,將尋甸橫河梁子、寧蒗瀘沽湖、德欽雨崩等16處溼地列為第三批省級重要溼地,意味著雲南不僅能明確溼地的保護管理和執法範圍,更可以為有效開展溼地保護執法、管理等工作奠定結實的基礎。
  • 大理洱源東湖的海菜花、金線魚、土鯽魚在昆明開賣了
    何謂「花-魚-鳥」墊腳石廊道修復示範科研項目? 「魚」則是大理裂腹魚(大理弓魚)、土鯽魚等土著魚。為搶救保護弓魚,在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支持下,大理江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洱源龍潭建起第一個科研基地保護和培育弓魚。
  • 雲南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局長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12月19日,雲南省紀委省監委通過其微信公眾號「清風雲南」通報,據文山州紀委監委消息:雲南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局長朱世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朱世新簡歷朱世新,男,1966年12月出生,漢族,雲南文山市人,大專文化,1984年1月參加工作,1990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雲南劍川:劍湖溼地進入冬季最佳觀鳥時間
    新華社昆明11月23日電(記者丁怡全)記者從雲南省劍川縣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了解到,目前,劍湖溼地進入冬季觀鳥最佳時間。劍湖溼地管護局近日監測並拍攝到黑鸛、鴛鴦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此外,骨頂雞、普通鸕鷀、赤麻鴨、灰雁等大量候鳥來到劍湖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