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隱秘的角落》:原著7.5,劇版8.9,它到底神在哪兒?

2020-12-16 文娛小仙女

在成年人眼裡,小孩子永遠是簡單的,即便小孩會撒謊,那謊言也是能馬上戳穿的。他們根本想像不到小孩子的詭計多端,哪怕他們自己也曾當過小孩。——朱朝陽

上一次9分封神的國產網劇還是3年前潘粵明的《白夜追兇》,沒想到3年後的影視寒冬,2020年6月16日,觀眾猝不及防迎來了《隱秘的角落》,開篇9.2,播完8.9。

文藝男神秦昊先是「夫憑妻貴」,因為媳婦伊能靜上了一檔大熱綜藝《浪姐》,被封「披荊斬棘的姐夫」。主演的劇集開播後也熱度空前,瞬間成了「禿」然帶你爬山的「成年陰影」。

「我還有機會嗎?」「帶你去爬山!」隨著《隱秘的角落》火爆,也都成了網友口中的「致命警告」。外行的熱鬧看夠了,內行的門道也不遜色。秦昊的中戲96級明星班老同學,現在的國際影星章子怡都在微博給《隱秘的角落》打call,稱其是媲美英劇、美劇的「中劇」。

《隱秘的角落》單看製作班底就已經是「王炸」級別,由韓三平監製,辛爽執導,「無冕之王」秦昊、「三料影帝」王景春領銜,榮梓杉、史彭元、王聖迪3位靈氣小演員特別主演(幕後採訪透露這幾個角色用了一年時間從2000多名孩子中甄選出來)。

演技派張頌文、「大娘子」劉琳也貢獻了非常精準且生活化的表演,非常契合國內首部「家庭懸疑劇」的氛圍。

嚴格來說這部劇更像家庭倫理劇而不是推理懸疑劇。因它並不像常規的推理劇把懸念集中在抽絲剝繭分析案情、尋找兇手之上(比如「唐探」系列電影和網劇),而是重在凸顯角色善惡之間的選擇,人物命運的走向

劇情主線圍繞南方沿海小城的三個孩子在六峰山景區遊玩時無意間用相機記錄了一次精心籌劃的謀殺案,他們卻沒選擇報警,而是和殺人犯做交易,孩童和成人的致命博弈,由此展開

一口氣追完12集,又花了接近3小時讀完紫金陳18.8萬字的原著《壞小孩》,才決定來寫這篇劇評。相對於小說的狗血陰暗,劇版柔和很多,某些橋段甚至帶有童話般的色彩,開放式結局為觀眾在陰暗恐懼之餘,留下了一絲溫暖和希望。

這部國產懸疑神作,到底好在哪裡?為什麼原著7.5,被詬病「文筆差、不合常理、無聊」,而劇版8.9,讚譽無數,直接封神?今天就給大家深度扒一扒劇版的高級審美視聽語言和入木三分的人物塑造。或許,這就是劇版「叫好又叫座」的原因所在。

一、視聽語言:樂隊出身的「跨界導演」帶來小眾先鋒「陰」樂,過硬的攝影審美和視覺效果打造名副其實「電影質感」

1、 我們「聽」到了什麼?

本劇的導演辛爽早期曾組建搖滾樂隊JOYSIDE,並籤約摩登天空,對音樂頗具造詣,所以我們才能在《隱秘的角落》中聽到那麼多的小眾先鋒音樂。片尾曲歌單裡,能看到電子音樂人Anti-General、獨立音樂人木瑪、新銳作曲藝術家丁可的作品,也有樂隊後海大鯊魚、Joyside、發光曲線、P.K.14、The Bad Molds,堪稱獨立音樂大賞。

導演曾在湖南衛視《幻樂之城》節目中表示:「和做電影的原理一樣,劇情不是MV,涉及到劇情,就要遵循劇作的科學,對我來說就是遵循這個科學,讓觀眾看到一個完整的作品。」

這個搖滾出身的音樂人,是真的抱有一種對影像的熱愛,所以才能成為《幻樂之城》節目合作次數最多的導演,如今再次憑藉《隱秘的角落》出圈,也算實至名歸。

導演選曲風格不落窠臼,犀利直接。相對於現實主義風格的鏡頭語言,本劇的配樂在營造懸疑和詭異氛圍方面功不可沒,彈幕都在呼喚「陽間的曲子」。音效的功能主要是製造氣氛,同時也可以成為劇集中細微意義的來源。

《小白船》也因為這部劇搖身一變成了恐怖「陰樂」,而這首由朝鮮兒歌《半月》翻譯而來的童謠,確實被當做安魂曲使用。在劇中每當有涉及到殺戮和死亡的鏡頭,《小白船》音樂也會適時響起,營造出詭異陰森的氛圍。

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六峰山,三個稚嫩孩童唱起美麗歌謠,卻在無意中錄下了身後的兇殺案,從那一刻起,這首《小白船》也成了貫穿全劇,帶有死亡詛咒氣息的「致命安魂曲」,同時用「童謠」隱喻「青少年犯罪」的敏感話題。

2、我們「看」到了什麼?

《隱秘的角落》劇集風格明顯帶有「黑色電影」的質感。調性是人物的偏執和悲劇宿命,有些悲觀的語氣,凸顯角色處境的黑暗面,主題圍繞著暴力、殺戮、貪慾、背叛和欺騙。

片頭充滿抽象和藝術感的黑白動畫,隱喻了整部劇的情節和結局,起到了烘託情境,營造氛圍的作用。三個白色小人代表劇中的三個孩子,從蜷縮的純潔嬰兒長成孩童,他們目睹了六峰山的兇殺案,被捲入了詭異的迷局。身後偷窺的黑色人偶代表張東升,像個魔鬼般如影隨形。

三個孩子面對未知的恐懼和危險倉皇逃竄,直到最後留下一個孤獨的身影,蜷縮在隱秘的角落不停哭泣。這個幾十秒片頭設定中的黑暗迷宮很像經典電影《盜夢空間》的「彭羅斯臺階」,也有點類似遊戲「紀念碑谷」。藝術感和懸念隱喻堪稱滿格!

近兩年隨著影視行業的進步和技術的提升,具備「電影質感」的優秀劇集層出不窮,《長安十二時辰》、《龍嶺迷窟》都曾在豆瓣斬獲高分。而《隱秘的角落》呈現出的攝影審美和視覺效果也完全不遜色於之前的精品網劇。

定位在南方小城的故事背景,散發著潮溼氣息的畫面,極富衝擊力的色彩,粗糙且帶有一絲野性的真實質感,共同營造出壓抑的氛圍,最終指向關鍵人物的罪惡行徑。

罪惡源起張東升的「禿頭」場面,在觀眾面前展示出角色猝不及防的醜陋脆弱,帶著詭異恐怖和一絲可笑的反差。沒有一句臺詞,陰森偏執的人物的感覺就出來了。據說這個設定是秦昊自己的靈感,畢竟原著小說中可沒有這樣的描述。

另外一個印象深刻的鏡頭就是朱朝陽被王立綁架到冷庫後,張東升尾隨、反殺、藏屍。這一幕是朱朝陽徹底黑化的開端。他背對著鏡頭,被綁在原地,代表死亡和罪惡的黑暗,和代表仇恨和殺戮的血紅燈光,閃爍交替,不斷變換。

不到14歲的稚嫩少年,繼六峰山事件後再次親眼目睹殺戮和死亡,一場新的罪孽闖入生命,無法抗拒和躲避,甚至因為自身生命受到威脅,開始默認對方的「殺人邏輯」。這個極富象徵意義的鏡頭語言,無聲宣告了朱朝陽這個角色的徹底轉變。

二、人物塑造:超越原著,打造耐人尋味的「圓形人物」

1、「朝陽東升」本是一體,這點從兩人名字的設定和笛卡爾這位數學家的「心形線故事」中便可窺見端倪,甚至看似稚嫩的朱朝陽,實際比斯文敗類張東升段位更高。

兩個角色都是高智商理科男,數學天才,還都曾講述同樣的故事(笛卡爾),他們物質條件欠佳,性格中都有懦弱隱忍和壓抑的成分,黑化只在一念之間。

數學家笛卡爾在劇中的結局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悽美的童話版本,一個是背叛的暗黑版本。到底選擇童話執念,還是殘酷現實?是否可以用罪惡的方式換取新生,一切重新開始?這都是擺在兩個相似角色面前的沉重命題。

對於張東升的人物處境,劇中先是透露嶽父母的無視,妻子的厭惡,刻畫上門女婿面臨中年婚姻危機,平日裡忍氣吞聲、做飯買菜的「家庭婦男」形象。辦公室同事們說他「顧家」,實際就是窩囊。

也正是因為張東升是上門女婿,離婚就一無所有。面對生活徹底崩塌的風險,如此巨大的現實威脅,他要捍衛婚姻,捍衛自己不能失去的東西。在問出那句「我還有機會嗎?」的時候,他渴望得到肯定,但現實不遂人願,至此殺意已決。

他自己內心的理由正如這句對前來談判的孩子們說的話:「你們有沒有特別害怕失去的東西?有時候為了這些東西,我們會做不願意做的事情。」

第一集開場就是酷似《閃靈》的鏡頭,鬱鬱蔥蔥的群山遠景,接下來就是風平浪靜的三人爬山溫和互動。殺人惡魔並未隱藏在黑暗中窺伺,而是如希區柯克電影裡的設定:光天化日之下,致命的危險凌空而來。

老夫妻墜崖之後的驚叫瞬間,鏡頭切到巖石上猛然抬頭的蜥蜴,冷血動物的隱喻,點明人物性格特質。接下來張東升裝模作樣的呼喊和在警察面前影帝級別的表演也就不足為奇了。

劇版張東升這個角色和小說最大的不同就是除了冷血之外,還「有人味兒」,秦昊本人採訪說看了小說本來是要推掉,畢竟原著張東升人物扁平,發揮空間不大。但導演請了四位編劇改後的劇本把張東升角色向「圓形人物」靠攏,也就俘獲了秦昊的心。

圓形人物是指文學作品中具有複雜性格特徵的人物。這類人物在小說中往往都是多義與多變的人物。這類人物的特點是性格有形成與發展的過程。

圓形人物基本特徵:圓形人物的塑造打破了好的全好、壞的全壞的簡單分類方法,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去刻畫人物形象,更真實、更深入地揭示人性的複雜、豐富,具有更高的審美價值。這種塑造人物的方法給讀者一種多側面、立體可感的印象,往往能夠帶來心靈的震撼。

他會在每次殺人之前問一句:「我還有機會嗎?」,其實也在給對方機會;他會和自己的妻子說想要個女兒「眼睛大大的,頭髮齊齊的」,就像劇中的普普一樣;他會在普普給自己貼創可貼的時候心軟;他在別人誤解普普是自己女兒的時候不加解釋。

最後他真的把錢給了普普和嚴良,不是颱風肆虐,或許他們就遠走高飛了,免於最後的死亡。張東升的願望就是「一切可以重來」,劇版的他,不像原著那麼「扁平地壞」。

2、朱朝陽作為原著中的幕後「大BOSS」,在改編後的劇集中適度隱藏了邪惡的一面。畢竟觀眾都知道,原著中的「弒父」情節和設局讓好友消失,太過暗黑,根本沒法過審。

劇中朱朝陽個矮瘦弱,父母離異,父親再婚生了個視若「掌上明珠」的女兒,對他徹底無視。母親控制欲極強,覺得「學習最重要」,甚至沒有基本的人際交往意識。他在學校被同學排擠,打籃球被欺負、水杯裡被放橡皮渣,甚至班裡第二名私下都diss他「假正經」。

面對親情和友情的極度缺失,他不想失去父愛,不想失去友情,最後卻全部都失去了。他被張東升的殺戮罪惡浸染,被個人心中的強烈仇恨驅使,徹底黑化。

在「蒼蠅」那集,目睹父親包裡藏著錄音筆之後,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得到的父愛就像是一碗帶著蒼蠅的甜品。噁心驅使他摒棄感情,用深沉的心機刺痛對方,在「冷庫生死劫」之後,他甚至開始認同張東升的價值觀。

朱朝陽曾控訴父母的自私,其實他也同樣自私。自始至終,作為一個高智商學霸,他沒有相信過任何人。嚴良和普普的出場,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就是兩個典型的「流浪兒童」。嚴良偷東西,普普病痛虛弱,被罵「壞小孩」的他們,卻有著頑強且原始的生命力。

他倆忽然出現在學霸同學家門口,朱朝陽本能地猶豫、恐懼、提防,這一切都是自私基因、趨利避害的表現。但他還是動了惻隱之心,也是在校園中被排擠的孤獨驅使,最終留下了他們。

起初心細如髮的朱朝陽還會偷偷藏起家裡值錢的首飾,在衣柜上做記號,早餐之後,戒備心逐漸放下,慢慢進入友誼階段。再到目睹命案、妹妹墜樓,三人徹底進入裹挾著罪惡的秘密階段,從友誼變質為共犯。猜忌滋生,為後來的「背叛」埋下伏筆。

原著中朱朝陽先是借張東升的手弒父,再是冷靜布局最終毒殺後的現場,除了他自己,無人生還(確實極其陰暗)。

劇集裡對這個角色的「背叛」做了說明,他在衛生間忽然提起備份存儲卡,張東升就在門外,恰好聽到,結果從嚴良手裡拿到的卻是一張空卡,信任崩塌後迅速起了殺心。

真正的備份從始至終,只在朱朝陽自己手中,他誰都不信,也誰都不會保護。嚴良和普普以為朱朝陽是可以信任的聰明朋友,結果他卻在關鍵時刻背叛了所有人,他就是高階版的張東升。

劇版的結局也並非表面上看起來的「歲月靜好」,普普的角色從哮喘發作,張東升打急救電話的猶豫鏡頭後,就消失了;嚴良在最後的開學禮堂戲中身著白衣,帶著虛幻的光芒出現在朱朝陽的臆想中,和「退休也不跳廣場舞」的老陳溫馨互動,種種反常的線索都暗示了這些角色的死亡。

結合原著中朱朝陽短時間內寫就的「虛擬日記」,細思極恐。劇集拍出來的或許都是朱朝陽隱藏了關鍵罪行的臆想,真正的現實卻隨著當事人一個個死亡,變成永遠塵封的秘密。

3、《隱秘的角落》僅僅是「朝陽東升」這兩個角色的設定就已經超越了原著《壞小孩》,畢竟這倆在劇中都是典型的「圓形人物」,極富層次感和發揮空間。而小說裡的張東升卻是個沒有善惡抉擇,沒有溫情善意的扁平「工具人」。

更別提其他的人物塑造,哪怕是個戲份不多的配角都異常出彩,比如那個和「大娘子」組CP的景區馬主任,寥寥幾場戲就把感情的變化生動細膩地詮釋出來,你以為是奮不顧身的愛情,其實是權衡利弊的現實。

總之,劇本過硬,全員演技在線,甚至還有「影帝教學班」給三個小演員講戲,人物都立住了,最後高分「爆款」也是水到渠成。

結語:

每個人的靈魂深處,都有一處隱秘的角落。暗無天日,塵封已久,卻會在合適的情境下,被罪孽和仇恨喚醒,開出一朵致命的惡之花。

社會、學校和家庭的任務,就是保護孩子在心智不成熟的時期,儘可能遠離黑暗,趨近光明。

原著中的朱朝陽說:「成年人眼裡,剛出生的嬰兒到十幾歲的學生,他們都一概視作小孩。幾歲大的小孩當然很簡單,撒的謊也很容易識破,可是到了十幾歲,小孩已經不再單純了,可是他們還是把小孩想像得很簡單。」普普說:「成年人更壞,你被你同學故意栽贓,我和耗子哥(劇中嚴良,小說名丁浩)都被成年人多次冤枉過。」

小說中的孩子眼裡,成年人「又蠢又壞」,但他們自己也最終走向罪孽和仇恨的深淵,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是純粹的暗黑版。

劇版《隱秘的角落》選擇了童話版本,設置了一心想收養嚴良的樸實民警老陳;一直不靠譜,但最後一刻卻拼盡全力救兒子,囑咐他「好好活下去」的父親朱永平;甚至殺戮最多,無法回頭的張東升都說「你可以相信童話」。

其實無論故事的結局如何,是童話還是現實,都是作為觀眾的解讀自由。就像劇集的主題可以是青少年犯罪、原生家庭或者人性善惡。

這個世界光明和黑暗並存,每個人心中都存在隱秘的角落,但最終是被仇恨和罪孽浸染開出惡之花,還是被善念壓抑變成童話?

像連接兩個關鍵人物「朝陽東升」的數學家笛卡爾的故事,也像劇版這個開放式的結局是美麗童話還是殘酷現實,全部取決於每個人不同的選擇。

觀眾看得懂隱藏的暗黑版結局,但依然選擇相信童話。就像20世紀法國人道主義作家羅曼·羅蘭在《米開朗基羅》中所寫:「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看透生活的真相,卻依然熱愛生活。」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VS《壞小孩》:在神髓層面遵從了原著
    《壞小孩》對標的是日本通俗小說家東野圭吾的社會小說,而《隱秘的角落》對標的則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從東野圭吾到是枝裕和,我認為這中間是一種極大的提升。先講一個笑話:這幾天網劇《隱秘的角落》風頭無兩,許多人看完劇之後就去找原著小說《壞小孩》去讀。有網友不知道去哪裡找,就有人介紹說是微信讀書。一會兒又回來說根本找不到,甚至還貼圖證明。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解析什麼意思?隱秘的角落三個小孩結局是什麼
    它的出處則是源自近期爆紅的犯罪題材網劇《隱秘的角落》,系秦昊飾演的一位殺手在劇中的臺詞。這部12集的電視劇自上線以來便好評如潮,豆瓣評分高達9.0。前幾天這部劇迎來了大結局,不少影視自媒體還給出了諸如「國產犯罪翻身之作」的評價。
  • 《隱秘的角落》「暗黑」版大結局解析 三個孩子最後結局分別是什麼
    隱秘的角落結局6月25日,由秦昊、王景春主演,榮梓杉、史彭元、王聖迪特別主演的《隱秘的角落》以9.0分完美收官,播出期間兩周登上微博熱搜榜50次+,#隱秘的角落#微博話題閱讀超30.5億次,成績十分亮眼。大結局播出後,網友紛紛解析劇中的細節與「暗黑版」結局。
  • 隱秘的角落原著小說結局是什麼?朱朝陽原型人物簡介
    隱秘的角落原著小說結局是什麼?朱朝陽原型人物簡介時間:2020-06-27 13: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隱秘的角落原著小說結局是什麼?朱朝陽原型人物簡介 近日,隨著網劇《隱秘的角落》的熱播,原著小說《壞小孩》的關注度也在不斷的上升。
  • 《隱秘的角落》角色介紹 小說原著結局是什麼?
    近日,隨著網劇《隱秘的角落》的熱播,原著小說《壞小孩》的關注度也在不斷的上升。近日,原著小說《壞小孩》的編劇紫金陳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自己就是朱朝陽的原型,一起來看一下。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原型是誰   《隱秘的角落》這部劇是由韓三平監製,辛爽執導的國內首部家庭懸疑劇集,這部劇是由秦昊、王景春領銜主演榮梓杉、史彭元、王聖迪、張頌文、劉琳等主演,主要講述的是沿海小城的三個孩子在景區遊玩的時候無意之間拍攝到一場謀殺案並開始冒險的故事。
  • 豆瓣8.9分神劇!《隱秘的角落》取景地,不僅好看而且好吃
    最近的神劇你追了嗎?!《隱秘的角落》,豆瓣分數從上線到完結,一直維持在8.9分以上。無論是朋友圈、公眾號還是微博,統統是霸屏的節奏,堪稱是今年夏天最熱網劇~別看它只有十二集,但劇情節奏緊湊、畫面精良,老少戲骨演技精湛!
  • 《隱秘的角落》大熱,中劇「爬山」突圍?
    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記者周自揚、鄧瑞璇、楊淑馨)7月24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大熱,中劇「爬山」突圍?》的報導。 「去爬山嗎?」「您看我還有機會嗎?」「一起唱《小白船》嗎?」這些來自網劇《隱秘的角落》的臺詞,當下仍是最火的網絡流行語。
  • 隱秘的角落老陳和嚴良死了麼 結局細節解析
    《隱秘的角落》結局細節解析先來回顧一下,這三個小孩做了哪些觸犯法律的事情。第一,目睹殺人過程,沒有報警,反而去和殺人犯做交易。目睹殺人過程沒有報警本身不算違法,頂多算是道德問題。但是以他人違法證據來敲詐勒索本身已經構成了犯罪,要視勒索的錢財數量進行量刑。第二,向警察作偽證,這個行為肯定是違法了。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是什麼意思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有彩蛋嗎如何解析
    《隱秘的角落》原著小說中,朱晶晶的確是被朱朝陽推下樓去的,電視劇裡雖然一開始沒這麼演,但通過結局的內容卻可以推測出,這一切並沒有那麼簡單。結局表達的很隱晦,但卻和之前一直提到的笛卡爾故事的現實與童話對應上了,原著中,朱朝陽雖然是大boss,卻利用日記洗白了自己,而日記中的內容所對應的就是笛卡爾故事的童話。
  • 《隱秘的角落》:細思極恐的第二個結局
    本文有劇透本文有劇透本文有劇透《隱秘的角落》是今年目前評分最高的一部國產懸疑劇,它的結局也很有意思。整部劇就如同笛卡爾的故事,是童話與現實的共存。你是選擇相信童話?還是走進現實?當童話版本以東升之死、少年獲救結束,另一個版本卻在告訴觀眾,普普和嚴良已經死了,主角團最後活下來的只有朱朝陽,而所謂的第一個結局,只是他精心編造的童話。《隱秘的角落》原著小說《壞小孩》在紫金陳的原著小說《壞小孩》中,朱朝陽就是藏得最深的那個壞小孩。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劇情解析 一起來看看
    而《隱秘的角落》這部劇,其實就是朱朝陽美化了自己之後的日記。劇中嚴良最後去學校的那一幕,非常詭異,可見那只是朱朝陽的想像,因為真的嚴良已經死了。      王瑤之死      不得不說王瑤是一位好母親,雖然在自己的女兒朱晶晶死後,為了給朱晶晶找到真正的兇手所採取的手段過於極端,但是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 《隱秘的角落》和原著《壞小孩》的區別 聽說原著壞小孩更黑暗?
    《隱秘的角落》和原著《壞小孩》的區別《隱秘的角落》獲得口碑、評論的雙豐收,邏輯嚴密的故事、出色的導演和演員,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奇詭的環境中,也將其原著《壞小孩》推到了觀眾面前。那麼,《隱秘的角落》和原著作品《壞小孩》相比,有什麼不同呢?
  • 《隱秘的角落》被贊可抗衡美劇 這部懸疑劇為何爆紅?
    微博截圖  《隱秘的角落》豆瓣評分也一直穩定在9.0分,成為今年以來評分最高的國產劇。  作為一個稍顯小眾的懸疑題材劇,《隱秘的角落》為何能這麼火?準確地說,《隱秘的角落》講的是三個孩子的故事,而他們的表現又比實際年齡成熟,如果演員演不好,整部劇可能就垮了。但三個小演員不僅接住了戲,還賦予角色不同的個性。
  • 《隱秘的角落》原著作者是寧波人 劇中寧市對應的正是寧波
    這個梗源自剛上線不久的網劇《隱秘的角落》,開頭一段爬山戲,一下子就把觀眾震到了——女婿和嶽父嶽母一起爬山,在山頂拍照時,女婿假裝幫兩個老人擺姿勢,然後猛地一推,兩個老人就這樣跌落山崖。這樁突如其來的命案,被對面山頭的三個小孩子意外拍進了相機裡,故事就這樣展開。開播以來,《隱秘的角落》口碑爆棚,目前的豆瓣評分仍高達9.0分。大家對這部劇不吝讚美之詞。
  • 《隱秘的角落》角落講的是什麼 劇情大結局是什麼意思?
    《隱秘的角落》角落講的是什麼電視劇《隱秘的角落》講的是朱朝陽、普普和丁浩三個孩子在景區遊玩時,無意間拍攝到了張東升謀殺嶽父嶽母的畫面,張朝陽曾提出過要報警,但普普卻提出用這段錄像勒索張東升。雙方之間開始了一場對峙的故事。
  • 朱朝陽原型是紫金陳什麼情況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原型是誰
    自《隱秘的角落》開播後,豆瓣評分一度高達9.1分,可以說是國產劇之光了。劇中的朱朝陽、嚴良、普普,特別是朱朝陽的形象氣質,很契合原著——一個因為父母離婚而極度敏感又壓抑的小孩,聰明絕頂,心思縝密無人能及。那麼,你知道朱朝陽的原型是誰嗎?
  • 《隱秘的角落》入選美媒最佳國際劇,評語是…
    《隱秘的角落》入選美媒最佳國際劇,評語是… 2020-12-24 0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隱秘的角落》結局的秘密,暗黑少年的瘋狂暑假
    這個6月,12集的網劇《隱秘的角落》被瘋狂刷屏,豆瓣評分高達9.1,據說章子怡看了,都狂贊不已,讓我這樣難得追劇的人也有些心動,一口氣看下來,居然震驚了。 先說劇情,改編自紫金陳小說《壞小孩》,情節緊湊,一波三折,節奏讓人喘不過氣來,果然是全程無尿點。
  • 從《隱秘的角落》熱播,看視頻平臺的突圍之路
    與之相比,近年來的幾部爆款網劇都相形見絀,比如優酷的《長安十二時辰》豆瓣評分8.3,點評人數37萬;騰訊愛奇藝同步播出的《慶餘年》76.3萬人參評,豆瓣評分8.0;為愛奇藝狂攬1200萬會員的《延禧攻略》31萬人參評,豆瓣評分為7.2。歷經近3年時間的打磨,《隱秘的角落》的成績的確足夠亮眼。
  • 隱秘的角落電視劇有那些彩蛋 最全細節劇情解析大揭秘
    《隱秘的角落》這部劇終於結束了,這部劇改編自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在豆瓣上30萬人給出了9.0分的評分,拿下今年國劇最高分。  可能很多網友對其進行了二刷,也慢慢發現了裡面很多細思極恐的彩蛋。下面,就讓大隊長來為大家盤點一下吧。  第二集,電視機裡紫薇與小燕子對話的臺詞為:「小燕子,你快下來,你不要爬這麼高,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