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丨曹軍:鄉村旅遊做活富民大文章

2020-12-24 長城網

封面人物

曹軍,唐山遷安市大五裡鄉山葉口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2020年6月,獲得河北省鄉村振興「領頭羊」榮譽稱號。

800米高山旱滑道創唐山市域之最;全長950米、落差40米的森林休閒漂流,沿原始峽谷溪流隨坡就勢,跨涵洞,穿林海,躍巨石,盡覽走山路看不到的風景……在山葉口景區,可以玩得盡興,同時各類農家院餐飲住宿、智慧生態停車場等齊全的配套服務,也保證了遊客住得舒坦。景村聯建,山葉口村正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旅遊」道路。

村莊景區化

東、西、南三面環山,山上長滿松樹等樹木,樹下散落著許多五彩石,清泉繞山而行……山葉口村作為典型的山區村、旅遊村,現有山場面積5100畝,2013年山葉口景區被列為國家4A級景區,經地質專家考證,遍地的五彩石是38億年前海底的鵝卵石、泥沙經過高溫高壓以及地殼運動形成的,有「海底五彩琥珀」的美稱。

然後如此獨特的旅遊資源並沒有給山葉口村帶來多大實惠。除了個別沿街農戶開起了小飯店,山葉口村村容村貌依舊老舊,配套服務跟不上。

曹軍正在工作。本人供圖

如何借勢景區發展,做活富民大文章成為曹軍上任以來的頭等大事。

「我們要把村莊當做景區去打造。」曹軍從村裡實際出發,明確了「村莊景區化、農業旅遊化、農宅特色化」的發展思路。

曹軍全面動員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高標準開展「五清三建一改」工作,全村累計出動人力520人次,大型車輛52車次,共清運垃圾1773立方米,清理違章建築13處,修繕殘垣斷壁3處,對全村道路和牆體立面進行美化亮化工作。

同時多措並舉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利用村委會舊址,投資300餘萬元改建了山葉口黨員幹部培訓中心。整合基層幹部教育培訓優勢資源,為培訓基層黨員幹部提供基礎保障,同時也滿足景區培訓接待需要。建成200平方米農產品加工基地,面向村民收購核桃、板慄、花生等,既解決了村民農產品外銷問題,又可通過手工加工成「三酥食品」,面向遊客、網絡銷售,供應培訓基地食品,實現再增值。

山葉口村黨群服務中心。本人供圖

「景村聯建」富村莊

「布穀北往春耕聲聲明,鴻雁南歸秋收粒粒香。」山葉口景區入口處,布穀餐廳古樸的大門外懸掛著這樣一幅對聯。這是山葉口景區的餐飲中心,上下兩層可接待400人同時就餐。這個餐飲中心是從兩戶閒置民宅進行租賃,並利用河北省美麗鄉村樣板村獎補資金而建。民宅戶前5年享受每年4000元補償,以後每5年遞增20%。「這都寫進了合同裡。家裡的老房子閒著也是閒著,交給村裡,景區給蓋上了新房,我也有了固定收益,忒好!」村民付立欣說。

「我們將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遊發展相結合,積極培育創新型鄉村生態體系。」在曹軍的帶領下,山葉口村整合資源,和山葉口景區走景村連體、合作共贏之路,雙方在多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盤活閒置的房屋,積極流轉山地……在更好服務景區發展中,山葉口村抓住機遇壯大集體經濟,促進村民增收。

布穀餐廳。本人供圖

村莊的旅遊產業逐漸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全村先後成立了4家體驗型乾果加工農戶、1家粗糧加工合作社,發展各類農家院餐飲住宿約30餘家,其中唐山市星級農家鄉村酒店12家,國家級金牌農家樂3家。2019年山葉口村累計接待遊客60萬人次,年旅遊綜合收入達5200萬元,帶動了人均增收達2000元。

「景村聯建」模式讓山葉口景區和山葉口村的發展相得益彰,建好景區有力帶動了鄉村餐飲、商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周邊配套完善,也為景區吸引、留住了更多客源。

「下一步我們打算建開心農場、小吃街等項目,同時實施更加精細化、專業化管理。」對於村莊的旅遊事業發展,曹軍幹勁十足。

相關焦點

  • 潮州赤鳳水口村做活山水文章,助推鄉村發展
    赤鳳鎮水口村地處潮安北部山區,近年來,當地在興辦特色產業的同時,利用優美的自然環境優勢打造鄉村景點,取得明顯成效。水口村主村道長約一公裡,既是進村的交通要道,也是最有鄉村特色的自然景觀帶。道路兩邊山林茂盛,景色優美。
  • 秀美鄉村 引客富民(圖)|鄉村旅遊|餘干縣|蔡美芳|董德亮|楊埠鎮|...
    如今,餘干不但成功脫貧摘帽,還在旅遊產業發展上有聲有色,讓人刮目相看。近年來,餘干縣提出打造「湖光山色最美縣」的發展目標,瞄準全域旅遊蓄勢發力,立足生態優勢,盤活旅遊資源,緊抓景區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旅遊產業實現從無到有、由小做大、由弱變強。
  • 如何推進鄉村振興?南平市延平區:做活山水文章
    11月20日,南平市第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延平區開幕,大型山水畫境實景演出《延平問海》驚豔亮相,中國龍舟公開賽10周年龍舟精英邀請賽暨南平市第四屆運動會在延平湖擂鼓開賽,為閩北大武夷旅遊格局「南水」添光溢彩。
  • 湖北蘄春株林鎮:擦亮「會龍池」品牌,做活鄉村旅遊文章
    在湖北省蘄春縣株林鎮會龍池村,優越的自然環境吸引外來客前來建民宿,修農莊,盤活了村級休閒旅遊資源,許多村民通過村級文旅產業直接受益。 株林鎮會龍池村位於株林鎮東北部,是屏風寨景區的核心區域,人文底蘊雄厚,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 立足鄉土特色 做活山水文章——福建南平延平區以示範帶引領鄉村...
    中國龍舟公開賽10周年龍舟精英邀請賽暨南平市第四屆運動會、南平市第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近期相繼在南平市延平區舉行。做活山水大文章,正成為延平區鄉村振興的「解題方程式」。延平區委書記趙明正說:「近年來,延平區利用生態銀行、水美經濟、科技特派員等抓手,探索巨口鄉古厝生態銀行、王臺鎮科特派機制、爐下鎮水美鄉村等鄉村振興示範帶,以帶促面,打造具有延平特色的鄉村振興樣本。」不久前,第三屆中國延平鄉村藝術季在延平區巨口鄉開幕。
  • 遼陽多業融合做活「旅遊+」文章
    原標題:多業融合做活「旅遊+」文章——遼陽市弓長嶺區加快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核心提示遼陽市弓長嶺區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先後榮獲「中國礦泉水之鄉」「中國溫泉之城」「中國最佳冰雪溫泉旅遊勝地」「全國首批特色小鎮」「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等稱號。
  • 【學習十九大】王超:以鄉村旅遊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編者按:他們既是湖南旅遊產業建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又是觀察者和思考者。湖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聯合紅網啟動「學習十九大·湖南旅遊工作巡禮」系列報導之三——「大咖談旅遊」,聽聽在湖南全域旅遊基地建設路上,專家學者、旅遊企業掌門人、行業代表有何看法。
  • 山東諸城桃林鎮:做活「四篇文章」助力鄉村振興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欒雪 通訊員 郭永梅 王承先 濰坊報導諸城市桃林鎮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積極做活生態、產業、文化、基礎設施「四篇文章」,全面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 做活一篇水文章
    如何平衡「小我」和「大我」的利益,成為擺在當地基層幹部面前的現實考題。經過一次次擺事實講道理,大部分養殖戶表示支持,但仍有顧慮,「只要村裡決定一幹到底,我們也會支持,畢竟我們的子孫後代們還要在這裡生活。但別又是一陣風,走走過場。」最大的阻力來自幾個養殖大戶。
  • 幸福河湖 | 涵養「水理念」,做活「水文章」
    我們創建幸福河湖,必須涵養「水理念」,做活做足「水文章」,把建生態和抓發展、保水質和奔小康緊密結合起來,走出一條具有山區特色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2008年衙前河風光二是全域做活水文章。創建幸福河湖,要為全域旅遊、鄉村振興提供支點和拐點。
  • 旅遊丨打造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的東安樣板
    ——農旅融合,美麗鄉村做活美麗經濟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3日訊(通訊員 唐明登 譚利梅)黨的十九大把鄉村振興戰略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並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頂層設計。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步走」的時間表,並對具體的振興鄉村行動明確了目標任務,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
  • 彭水縣委書記錢建超:持續做好特色旅遊富民這篇文章
    「而其中緣由,離不開彭水縣持續做好特色旅遊富民這篇文章。」大力發展生態旅遊,突出品牌引領上遊新聞記者:結合這次阿依河景區被列為5A級旅遊景區,彭水縣在發展旅遊業做了哪些工作,又取得了哪些成效?2019年,彭水縣持續做好特色旅遊富民這篇文章,全年接待遊客超過300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超過160億元,7500多戶貧困農戶通過旅遊產業增收。
  • 江西婺源篁嶺村的鄉村旅遊扶貧富民實踐
    摘要 婺源篁嶺是近年江西鄉村旅遊最耀眼的新星,進行了一系列鄉村旅遊發展和鄉村旅遊扶貧富民的精彩實踐。通過農民房屋產權整體置換明晰鄉村旅遊開發經營權,通過老建築寄養搬遷重建復興古村鼎盛期的風貌,通過原住民返遷就業及兼業創業實現扶貧富民。
  • 王東明:堅持深度融合 做好旅遊富民這一大文章
    這些年,我們以優化旅遊產業布局為突破口,強化成都增長極地位,推動成德綿廣眉樂、成渝旅遊經濟帶建設,支持川西北、川南、雅攀西、川東北四大特色旅遊經濟區錯位發展,加快11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打造大成都、大峨眉、大攀西、大巴山等重點旅遊目的地,初步形成全省旅遊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格局。四川民族地區特別是藏區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 「打好三大攻堅戰」做活林田文章 開闢農業旅遊新亮點
    「墅外桃源」生態文化旅遊項目佔地270畝,其前身是韓家墅村新果園,在原有園林基礎上升級改造為集採摘、自然景觀遊覽、兒童娛樂、村民文化中心、青少年體能及自然科學培訓為一體、以文化交流為主線的生態遊樂園。「墅外桃源」生態採摘園是韓家墅村整合原有林田資、做活「林田」文章,因地制宜發展現代化農業的一大舉措,投入少、見效快。不僅能夠打造具有特色產業、自然生態協調發展的示範精品,也能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把韓家墅村建設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家園。
  • 做活旅遊文章,推動旅遊和扶貧深度融合,幫助貧困群眾增加收入...
    近年來,北山村以千畝古櫻花為突破點,先後建成國家級登山步道,擴建進村公路,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遊客和登山族前來遊玩,並連續成功舉辦四屆櫻花節,許多貧困戶在家門口就實現了脫貧增收。「來玩的人多了,家裡種的筍子、紅薯與玉米每年都可以賣個上千元。」北山村村民劉水香說起村裡的變化喜笑顏開,「以前哪想得到,這個小山村還能引來這麼多遊客!」
  • 溧陽戴埠:做活山水文章,打響南山品牌!
    今年,我們將重點圍繞高端休閒經濟、鄉村旅遊、現代農業等領域做文章,力促綠色動能轉化,著力把全域環境打造成戴埠最具核心力的資源和最有競爭力的品牌。近日,戴埠鎮鎮長張餘亮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闡述了新一年的工作思路。戴埠鎮是溧陽市旅遊名鎮,南山竹海、御水溫泉、美岕山野溫泉度假村等知名旅遊品牌都在戴埠區域內。
  • 東平:做活「七篇文章」實現「撐杆一躍」
    記者近日在泰安市東平縣採訪時,從濟南自駕來旅遊的王成興奮地說。泰安市委副書記、東平縣委書記張濤介紹,東平縣立足實際,堅持黨建統領,堅守「民生改善、生態環保、穩定和諧、廉潔從政」四條底線,做活「產、城、山、水、鄉、土、路」七篇文章,強化「改革、環境、實幹」三個保障,努力實現東平「撐杆一躍」。 高質量的發展在於高質量的產業。東平縣以「三強」企業培植為抓手,堅持「企業集中、產業集聚、生產集約」,實施「十百億企業培育工程」,提升產業層次。
  • 鄉村旅遊的11大賣點
    景區旅遊需要差異化,鄉村休閒同樣也需要差異化。鄉村振興一直是國家級重要戰略,在這一戰略的東風下,國內鄉村旅遊產業也是搞得如火如荼。然而,不少從事鄉村休閒旅遊的經營者都有個通病,一說到鄉村休閒旅遊的賣點就不約而同給出「吃農家飯、住農家屋」,這答案基本上是全國統一。這真是「病」,此病不治,就難以讓農旅項目走上正軌。
  • 旅遊市場日趨細分與垂直,廣東旅遊景區寫好「情書」做活愛情文章
    旅遊產業高速發展30年後,整個市場開始細分、專業與垂直,大眾旅遊開始向小眾旅遊分化,大而全的旅遊景區該如何轉身轉型?8月25日是七夕節,也是中國傳統民間愛情節。但是今年七夕,廣東不少景區卻迎來了客流高峰,這些景區都在近年來上馬了愛情產品,寫好「情書」,做活愛情文章,獲得了市場豐厚的「感情」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