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題目中的「寶寶巴士」指代裡面的奇奇和妙妙這兩隻熊貓。
其實,熊貓作為中國的象徵,這個卡通形象應該在很早的時候就出現了,早到現在提起來就能讓小編想到一些往事,我記得那時候有種餅乾叫「熊貓餅乾」,小時候畫畫,也喜歡畫熊貓,繼往開來,熊貓這個IP在動畫裡出現的次數也是相當高的,已知的動畫片就有如下這些:
《功夫熊貓》, 《熊仔之菲熊不可》, 《熊仔之雄心壯志》, 《動物合唱團》, 《熊仔》, 《熊貓寶貝》, 《咪咪找媽媽》, 《快把動物放進冰箱》, 《魔豆傳奇》, 《熊貓博士和託託》, 《音樂熊貓兒歌》, 《巴布熊貓》, 《音樂熊貓故事》, 《熊貓手札》, 《熊貓和小鼴鼠》,《寶寶巴士》……
這麼多的關於熊貓的動畫片,儘管21世紀福克斯有《功夫熊貓》這樣的大作,但在國內影響力最大的並不是它,而是《寶寶巴士》裡的奇奇和妙妙。
作為僅向低齡兒童輸出的動畫片,《寶寶巴士》為什麼比《功夫熊貓》更為廣大小朋友和家長們所熟知?試分析如下:
一,最直觀的,還是形象,《寶寶巴士》裡的兩隻熊貓,奇奇和妙妙,就比功夫熊貓阿寶更漂亮可愛。
二,所代表的意義廣度,功夫熊貓阿寶只代表功夫,難道中國只有功夫嗎,那只是西方世界的一貫認知罷了,反觀《寶寶巴士》裡的奇奇和妙妙,可以是科學家,可以是醫生,可以是……更多角色,以現在的中國來看,功夫只是一方面,更多家長,包括整個社會大部分人都希望孩子們掌握的不是功夫,而是科學或藝術等等硬核的知識和技能,這就是觀念的改變,與時俱進。看待中國的眼光不能只是一成不變的功夫,而是各行各業的並肩前行。
《寶寶巴士》裡的奇奇和妙妙,作為兒童啟蒙的重要形象,無疑受到中國大眾的喜歡,不僅是喜歡,它還承擔著中華民族復興的啟蒙作用,這兩隻熊貓,才是代表了孩子們的未來。
三,持續的傳播,番劇的力量,《功夫熊貓》雖然是大製作,創下了那麼高的票房,但它只是一時的,而《寶寶巴士》則是持續地,源源不斷的,在每天新增的少兒群體裡得到廣泛的喜歡和支持,所以這裡似乎有一個哲學上的關係問題,細水長流的不斷積澱最終勝過一個「爆款」,就好比日本動漫的《海賊王》,可以持續製作這麼多年,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就算它也沒幾部大電影,但它的影響力遠遠大於一兩部電影。
動畫《寶寶巴士》持續的傳播,這也秉承著一個很重要的人生哲學——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所以,小編很看好我們的動畫IP《寶寶巴士》裡的奇奇和妙妙,它一定會陪伴我們的孩子,你們的孩子,甚至孩子們以後的孩子。
感恩,動畫《寶寶巴士》加油,中國動畫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