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去過福島的人

2021-02-07 食在十三


昨晚電視裡循環播報著今天北關東和東北將迎來本年最大降雪的消息,有了上次因暴雨被困在新幹線的經歷,一大早便拖著箱子在東京站登上列車。到達福島縣的郡山站時雪已很大,幸好東北地區的列車設計時就考慮極端天氣,所以還是跑得歡的。

「為什麼要去福島?」

「你不怕輻射嗎?」

「那裡離核電站那麼近不安全吧?」

哪怕已過去幾年,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事故陰影猶在。福島縣的觀光業一落千丈,哪怕福島縣每日公布各地輻射值自證安全,就像現在的三文魚拼了命說自己是無辜的,又有誰聽呢?

在郡山站換乘磐越西線前往會津若松,一個有著歷史傳奇的城市。歷史上,會津藩的藩主之位先後由多個家族接手,命運多舛。從地理位置來看,會津為奧羽諸藩門戶,在幕府時期可謂幕府防範奧羽諸藩的「前線」,因此藩主的安排對幕府來說尤為重要。在幕府安排第二代將軍德川秀忠四子保科正之接任藩主後,會津的政治形勢趨向穩定。後會津藩共傳9代藩主,並歸宗「松平」氏,松平家訓十五條的第一條便是需世代忠於幕府,松平氏在會津的經營對鞏固幕府在東北的統治起到重要作用。

近代倒幕戰爭即戊辰戰爭期間,會津藩遵從藩主家訓堅定捍衛幕府,成為與以薩摩藩(大致為今鹿兒島縣)、長州藩(大致為今山口縣)為主的新政府軍對抗的中堅力量。1868年的會津戰役中,在末代藩主松平容保的指揮下,會津傾城而出對抗新政府軍,但最終還是被新政府軍擊敗。因會津藩的「頑抗」,新政府軍戰後對會津藩採取了殘酷的處理,會津藩的戰死者被認為是「賊黨」不許下葬,遺體因長時間放置遭到風吹日曬、鳥獸啄食。即使後來因瘟疫流行而允許埋葬死者,新政府軍對遺體也採取了「凌辱」的處理方式。新政府同時對會津人採取蔑視的統治,會津人被稱為「會賊」,會津被稱為「白河以北一山白文」意思是一文不值。而性格剛烈的會津人在會津被併入福島縣後,依然保有極強的區域自豪感,直至今日還對長州及後續的山口縣保持「敵視」。1986年,山口縣萩市手工業者對會津若松市提出戰爭和解及締結為友好都市的請求,荻市代表說:

「再怎麼說 120年也過去了……」

但是會津若松市方面用一句話拒絕了:

「還有另一個120年沒過完。」

會津若松站外,茫茫大雪中佇立著少年的雕像,他們被稱為白虎隊。會津戰役期間,松平容保組建了青龍、朱雀、玄武、白虎四支部隊對抗新政府軍。其中,白虎隊全部由十六七歲的少年組成。1868年10月8日,白虎隊在戰敗撤退中望見若松城滾滾黑煙而誤以為城破,20餘個少年在絕望中切腹自殺,僅有一人倖存。

白虎隊的故事被會津稱為傳奇,在當地廣為傳頌,在他們的死亡地飯盛山建立了墳墓、紀念館。上世紀30年代,義大利墨索裡尼曾贈送了一尊青銅雄鷹鑄像以示紀念,上面用義大利文刻著:「致武士道精神」,現存放於白虎隊紀念館前。以現代人的倫理來看,組織未成年人參加戰爭顯然是個悲劇,而且對抗的是新政府軍,有逆時代而行的意味,但日本旅遊的經歷讓我深深覺得,子民為忠誠所作的付出及悲壯非常契合日本的倫理觀及價值觀,真是一個很「日本」的故事。

並未被攻破的若松城在戊辰戰爭後被拆除,一直到1965年該城以鋼筋水泥結構重建。若松城又稱鶴城,在車站稍遠處,須從車站坐巴士再步行過去,一路上暴雪紛紛擾擾,雪花落地、靜謐無聲。

城堡內幾無遊客,展示了會津歷史,戊辰戰爭,會津戰役的情況及少年白虎隊的悲慘經歷,當然也不忘推銷下土特產品——會津漆器。天守下,朱紅色的鳥居在雪中萬分醒目,鶴城的剛強讓人感到肅穆。

天冷豪雪、核電站事故,會津遊客稀少,諸多料理店打烊中。跑進一家營業中的鄉土料理店,透明玻璃後的廚房裡,一個師傅正在手打蕎麥,會津蕎麥(高遠そば)是福島的鄉土料理之一。

這家鄉土料理店真是個雜燴,會津和福島的鄉土料理應有盡有。

雖然這樣冷的地方鄉土料理多為碳水或高熱量料理,但旅行魔咒「來都來了」再起,一口氣點了三道,準備將自己撐飽。

會津地方料理味噌炸豬排,味甜到不可思議。段位比較久的上海日料玩家大概會覺得眼熟,不錯,滬上炸豬排店會津丸家的招牌菜就是這道。

福島東部的地方料理浪繪炒麵,麵條採用普通麵條粗3倍的極太面,這裡還添加了咖喱,麵條很有嚼勁,粗鄙是粗鄙的,但管飽是真的管飽的。

兩道料理攤在桌上,第三道料理只得移步到別桌,但他卻是來頭最大,全日本無人不曉的——喜多方拉麵。喜多方小鎮在會津以西半小時車程,由倉儲地發展而來,小鎮每百人擁有的拉麵店為日本最多,是日本第一拉麵之地。小小喜多方拉麵有多個流派,豬骨醬油為主,魚乾為輔,麵條多為手打的中太面,口味濃鬱,熱量滿滿。
雪越下越大,App上忽然傳來關東暴雪當地交通癱瘓的消息,決定離開會津,儘早趕到酒店。從在來線回到郡山站時,因暴雪引發新幹線大宮段線路故障,東日本新幹線全線趴窩。

積壓在站臺上的車輛靜靜地排著隊,暴雪繼續肆虐,人都等僵了。從下午等到上半夜,新幹線將將恢復通車,但山形方向半小時才來一班讓人心焦,親朋好友不知是哪裡來的消息:「電視裡說這次暴雪百年未遇,千萬小心「,「到了酒店務必報平安「紛紛過來慰問。被等待弄地心焦的我也沒多說,告訴親友放心不會有問題。但掛掉電話,回掉微信後終究還是無助。已沒有其他人肯在站臺上傻等,紛紛跑到人山人海的待合室休息,還有人乾脆退票回家。我在站臺上坐著,任由雪子打在臉上,時空好像停滯了。也不知過了多久,空曠的站臺響起了廣播,廣播的回聲悠遠而平靜,終於,期待已久的山彥號及翼號列車就要進站。原以為這樣的好消息會引起待合室到站臺的歡呼,但那標準日本語的報站聲,迅速淹沒在狂風和雪花之中,穿越整個車站,消失在無盡的黑夜裡。

相關焦點

  • 日本政府:誰搬家去福島誰就獎12萬!國民:我才不會去送死!
    從明年起,日本政府將推行一項政策:只要有家庭搬到福島核電站附近,就獎勵200萬日元(人民幣約12.5萬)。消息一出,日本社交媒體出現了大量討論。有網民指責日本政府:「那個地方能住人嗎?民眾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故後,附近12個市町村的居民被緊急疏散。明年3月,福島核事故的處理將進入第10個年頭。
  • 記者親測福島核輻射,如今的日本還能去旅遊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日前表示,中方一向高度關注日本福島核洩漏事故產生的影響,多次要求日本政府做好事故的後續處理工作。希望日本政府能夠就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消除核洩漏事故產生的影響作出負責任的說明。這不僅是對日本國民負責,也是對鄰國人民和國際社會負責。  但日本方面聲稱,福島輻射值處於正常水平。
  • 特別報導:載入歷史的福島50人
    一名婦女說,在福島核電站奮戰的丈夫通過電子郵件告訴她,「請繼續好好地生活下去,我有一段時間不能回家了。」另一搶救隊志願者的女兒稱,「聽說他(父親)自願去,我不禁流淚。在家裡,他似乎不是那種能做大決定的人。今天,我真為他感到自豪。我祈望他安全回來。」
  • 福島電站瓦礫清掃 超七成福島人對政府做法不滿
    【福島電站瓦礫清掃】據日媒30日報導,日本東京電力公司30日就發生氫氣爆炸的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反應堆發布消息稱,已經著手清掃掉落在反應堆廠房上方的房頂大型瓦礫周邊的細小瓦礫。8萬人死亡或者失蹤,由東電公司運營的福島核電站因海水灌入導致斷電,其4個核反應堆中有3個先後發生爆炸和堆芯熔毀,造成災難性核洩漏,福島至今仍有不少民眾處於「避難狀態」。福島核事故已過去5年,但核洩漏的影響依舊深遠。一些民眾認為,現實與日本政府「核事故影響有限」、「善後處理進展順利」的宣傳反差強烈,福島核事故處理需要多少年?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幾何?去汙染做到了什麼程度?廢物最終如何處理?
  • 福島,被誤解了太多年了
    提到福島時,腦子裡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蹦出來的想法,就是「核洩漏」。條件反射般,他們牴觸著所有和福島有關的一切人和物。九年多過去了,福島至今還一直活在核洩漏的夢魘下,無法掙脫。去商店裡採購商品,先看產地。如果出自福島,那就可以直接說白白了,或者避而遠之。就算是福島最出名的大米和水果,也不例外。
  • 同樣是核洩漏,車諾比至今無人敢去,福島旅遊業卻仍在發展?
    從整體輻射汙染來說,1986年4月26日的車諾比核事故和福島核洩漏事故是一個等級的。但是奇怪的是,同樣是核洩漏,車諾比至今無人敢去,而日本福島旅遊業仍在發展,這是怎麼回事呢?哪怕現在說整個地區整體環境輻射水平跟其他地方已經沒什麼區別,但除了好奇者,也不見得有多少人願意去。人們害怕在某些不知道的角角落落或物件還有致命輻射。
  • 日本福島核災食品專供中國人?日本人你的良心還安好嗎?
    也是越想越氣   因為自從福島事故發生後   日本政府從不作出正面回應   多次含糊其辭   更沒有給出調查真相   以至於不止是日本民眾
  • 日本福島成了外國人的旅遊景點,網友:給錢我都不去
    日本國家旅遊局的一名官員解釋稱,越來越多的人對能夠加深他們知識的旅行產生了興趣。今年早些時候一個寒冷的早晨,外國遊客聚集在東京火車站前,登上一輛開往福島縣的旅行車。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想法用不同的語言四處傳播,例如:原來它離東京出奇地近;日本的核電站還在運行嗎?當用來記錄輻射水平的個人測量器分發到這些遊客的手上,立陶宛28歲的上班族內裡斯·巴特克斯不確定地按下了操作按鈕。
  • 福島十日:去日本還能放心吃牛肉海鮮嗎
    從數據上看,福島農林水產品的安全性越來越高,近幾年不合格樣品的比例越來越低。不過,機制也有一些瑕疵,比如採樣的數量和頻率有些低,同時可能存在人為作假的空間。2、如果你是去日本旅遊幾天,且不去福島,那麼從常識、經驗判斷,進入到流通體系中的食品,可以認為是安全的。不過,最好對生長在山上的蔬菜(日本稱「野菜」)、野菜(日本稱「山菜」)、野蘑菇以及部分河魚長個心眼。
  • 日本補貼搬到福島核電站家庭12萬 福島核汙染處理的怎麼樣了現在有...
    據日本13日報導,日本政府決定從2021年夏天開始,為搬到福島核電站周邊的家庭發放2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5萬元)的補貼。該措施在日本網上引發熱議,有網友吐槽稱,「這金額還不至於讓我冒生命危險」。
  • 福島核輻射風險下中國人冒死遊日本,美日掩蓋福島核輻射風險的秘密考量
    我不想對遊客在中日關係如此糟糕的背景下遊日本上綱上線,但帶著自己的家人去玩命,就大有值得商榷了。網絡時代那些重大消息大家都視而不見,還鋌而走險?!我去年初曾微信朋友圈貼出一個帖子,談及日本福島核輻射的危險性,看來留意的人少。據報導,美國「裡根」航母艦隊七千官兵委託律師告日本東電隱瞞核輻射而導致官兵受到輻射染病,於2014年10首次開庭審理。
  • 去福島核電站「安家」,獎勵200萬日元,日網友:把政府搬過去吧
    具體獎勵政策為,福島內單身人士搬回,獲得80萬日元獎勵,福島外單身人士遷入,獲得120萬日元獎勵。福島原籍,選擇搬回家鄉的家庭將獲得120萬日元獎勵,從福島外遷入的家庭將獲得200萬日元獎勵。此外,主動遷入福島創業的人,還會獲得最多400萬日元的創業基金。
  • 我走到福島核電站一公裡處日本政府的話可信嗎?
    皮膚發癢,嗓子發乾,肺部感覺異常從東京站出發,《環球時報》記者乘坐特急列車一路向東北,目的地是福島縣磐城市,這裡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約50公裡。兩個半小時後,車窗外陸續出現「廢除原子爐」「核電站撤出福島」「要求核輻射損害賠償」等大字牌,提醒著記者已進入福島境內。列車到站後,記者立即去磐城市政府。
  • 堅決不去!200萬去福島「安家」,日本網友:首相官邸先搬過去吧
    日本的福島核電站的問題基本上已經是屬於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是我們這次要說的不是核洩漏的問題,也不是核汙水排放的問題,而是日本政府希望明年有民眾能夠「安家」福島周圍。這一消息剛放出,就瞬間在日本民間炸鍋開來!200萬日元搬去福島「安家」?
  • 讓你搬到福島 你去嗎?
    據日本共同社14日報導,日本政府決定從明年開始,向搬家到福島核電站周邊的家庭發放200萬日元(約合12.5萬元人民幣)補貼。該措施在日本社交網絡上引發熱議,有網友吐槽稱,「這金額還不至於讓我冒生命危險」。
  • 核事故將10周年 為何福島災民不願回鄉?福島核電站周圍能住嗎?
    #鏗鏘玫瑰請回答#震驚全球的福島核事故在核事故快要過去10年後的今天,還有大量福島人流連在外,失去家園。雖然當地的避難指示已經逐漸解除,但願意回到當地生活的人,仍然很少。截至2020年4月,解除避難指示的人口,只有1萬8千人,65歲以上就佔40%。人們不願意回去住的原因,我認為有四個:第一,擔心核輻射。很多地方還沒有完成去除核輻射的作業。
  • 日本獎勵民眾200萬日元「安家」福島,日網民:不去
    據日本共同社14日報導,日本政府決定從明年開始,向搬家到福島核電站周邊的家庭發放200萬日元(約合12.5萬元人民幣)補貼。該措施在日本社交網絡上引發大規模討論,有網友稱「為什麼讓大家住在那裡?不管大家的生命安全了嗎?」據悉,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核事故發生後,包括南相馬市、雙葉町、川內村在內的12個市町村的居民被緊急疏散。
  • 福島之花-中國青年報
    女中豪傑新島八重是在福島這塊土地上綻放的一朵奇葩。一個多世紀過去了,她所具有的那份勇敢、堅強和不為世俗所左右的堅定之心,於如今的日本則更顯彌足珍貴。對於經歷過「3·11」大地震及核事故的福島災民來說,痛失親人的傷痛可以用時間來撫慰,嶄新的家園也可以憑藉勤勞的雙手來重建,但惟獨那些形形色色的世俗目光,卻是無法通過自身努力來改變的。
  • 堅決不去!200萬搬去福島「安家」,日本網友:首相官邸先搬過去吧
    日本的福島核電站的問題基本上已經是屬於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是我們這次要說的不是核洩漏的問題,也不是核汙水排放的問題,而是日本政府希望明年有民眾能夠「安家」福島周圍。這一消息剛放出,就瞬間在日本民間炸鍋開來!
  • 福島「禁區」仍住11人
    日本福島縣地方官員15日確認,現階段,仍有11人「不畏」輻射依然固執居住在福島第一核電站方圓20公裡「禁區」內。生活在「禁區」裡的這11人來自6個家庭,5女6男,年齡最小的50多歲,最大的已逾90歲。去年3月11日大地震及海嘯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放射物質洩漏後1個月,日本政府把核電站方圓20公裡範圍設定為「禁區」,涉及總計9個町,要求所有人員撤離。這11人分散居住在4個町,「禁區」內另外5個町現已完全撤空。地方官員說,這些人不願撤離的原因不盡相同。有人因不願離開家園而拒絕撤離,有人因照顧他人而被迫留駐,有人以照顧寵物作為滯留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