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一側重專業閱讀能力,到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對接雅思,英語...

2020-12-24 芥末堆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韓寶成教授

芥末堆 子航 3月20日 報導

2018年,教育部考試中心醞釀多年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發布。這是首個面向中國學習者的英語能力標準,也被稱為有可能是中國英語教學和測評領域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改革。在這之後,中國英語能力考核標準將發生什麼變化,而這又將對教學帶來何種影響?

3月17日,在由雅思考試主辦方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舉辦的「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與語言建設論壇」上,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韓寶成教授,做了以「中國英語能力考核之變」為主題的演講。

在演講中,韓寶成從中國英語教學發展歷程、新時代人才需求特點、新時代人才培養與測評三方面回顧了中國高校英語教學的發展歷程、變化,並講解了應如何在新的標準下改進和提升英語考試和教學。

從1978-2019,英語教育四十年變革

在《外語教學與研究》雜誌1978年的第二期目錄中的第一篇文章,叫《提高外語教育水平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而奮鬥》,這是1978年8月份召開的全國外語工作會議的紀要。第二篇文章是許國璋先生寫的《論外語教學的方針與任務》。

外語屆很多同仁回顧過去幾十年發展歷程,很少人提到這次文章。但我們看這個會議的紀要,這一句話非常重要:「加強外語教育是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整個民族科學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水平的外語教育是先進國家,先進民族必須具備的條件,為什麼開展外語教育,一個國家發展到先進水平,必須具備這樣的特質或者特色,提高到這個位置上。」

《論外語教學的方針與任務》

還有一句話,「即使將來實現了四個現代化,還要學習加強與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即使我們到了現代化,實現了這一天,發展到這個程度,也不是外語不重要了。所以搞好外語教育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是長遠之際。怎麼做好這些事情呢?」

具體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 第一點:加強基礎教育,中小學外語教育,當時把語文數學外語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基礎教育是基礎和關鍵。

  • 第二點:要大力辦好高等學校的公共外語教育,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大學外語教育,第一是中小學,第二是公共外語教育。

  • 第三點:談的是集中精力辦好一批重點外語院系。

  • 第四點:語種的布局,要有戰略眼光,要有長遠的規劃。

1978年剛改革開放,會議能把外語教育提到這樣一個重要的位置上來,我覺得這些參會人是非常有戰略眼光的。現在談國家語言能力建設,國家語言能力的內涵是什麼?國家語言能力的內涵就是這幾個方面,40年前已經講的很清楚了。

但40年發展過來,也不是那麼一帆風順,其中有兩個重要的事情要提一下。這些都是關乎國家語言戰略與規劃,國家語言能力建設最重要的方針和政策。

  • 第一個關鍵點是:90年代初,在討論英語要不要進入義務教育,並必須成為一門課程,曾經有過猶豫,但後來還是把它作為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課程對待。

  • 第二個關鍵點是:在2014年綜合改革全面鋪開以後,提到外語在高考當中所佔的比重。開始有地方講,這個不應該這麼重要,應該語文最重要,外語不應該這麼重要,要不把高考分降到120,要不降到100,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聲音。當然最高層最後還是決定,語文數學外語同等重要,即保持了1978年國門剛剛打開以後,這種對外開放的這種勇氣和決心。

今年紀念雅思進入中國30周年,我們談語言能力建設,一定要回顧這些重要的文件。

公共外語教育變化

除了中小學要重視外語教育,第二點談的就是高等學校公共外語教育。許國璋先生在期刊上談的就是論外語教育的方針和任務。

「外語教學對國家來說不是小事,是關乎國家利益的事情。」許國璋先生提到,過去搞外語教育主要培養翻譯幹部為主,是外語類院校,現在應該變成培養各行各業掌握外語的人才。這是指我們要大力重視高校當中非外語專業這個公共外語建設的問題,這也是許國璋先生在1978年發出的呼籲。

現在要檢討的是,大學外語教學在當下國際化國際競爭這麼強的情況下,是不是更加受到重視了,還是有一點不太受重視。我提出這個問題來,讓大家去思考。

既然我們順著改革開放這樣一種思路走下來,在這個文件當中都提到重視公共外語教育,所以談中國外語教育英語考試這個考核能力之變,還是把重點放在公共外語,不談中小學,不談英語專業教育,因為這一塊最大,影響最重要。

1980年公布了《公共英語教學大綱(理工科用)》,其中提出了解決基礎階段語專業閱讀階段之間的銜接。當時外語基礎很差,主要解決閱讀的問題,這是當時對高等教育中大學外語的定位。教育部在1985年發布的修訂版的公共英語大學教學大綱中提出三個層次,即培養較強的能力,有一定的聽和譯的能力,還有初步的寫和說能力。並將整個教學分六個階段,對第四學期和第六學期結束的時候提出搞統一測評。這也是四六級考試的由來。

1986年公布了《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文理科本科通用)》,提出打好語言基礎;以英語為基礎獲取專業需要的信息。

1987年正式推出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最初的考綱中提到主要考核學生應用語言的能力,也考核學生對語法結構和詞彙用法的掌握程度,因為四六級考試的考核目標是與教學目標對應。

1989年,大學英語六級正式開考,這時雅思引入了中國,並在中國落地。這讓學生有機會不到其它地方考國際化的考試,在中國境內可以參加雅思考試。對照雅思考試和當年的四六級考試,還是有一個很大的區別,這也容易理解。因為四六級考試主要呼應大學英語教學,雅思考試是服務我們的學生走出國門,到英語為工作語言和學習語言的國家接受進一步高等教育。

1999年,教育部公布了《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提出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聽說寫譯能力,使他們用英語進行交流信息。這裡措詞有所變化,我們可以看到,大綱還是把閱讀獲取信息放在第一位,但是加強了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書面表達的能力。大綱同時提出了專業英語的概念,四年不斷線的概念,即一二年英語基礎階段,三四年要搞專業英語的教學。

值得注意,這裡的四級為各類高校英語達到的基本要求,這裡的四級是CEB4,不是CET4,就是第四個學期。教學大綱中提出,四級是必須達到的要求,為了滿足這個要求,四級考核成績和畢業證掛鈎。大綱規定,普通的大學生畢業的時候英語達不到四級,不是21世紀當代大學生,英語要足夠好,四級考試要通過。這時,四級考試就變成了畢業證和它銜接的一個重要的評量工具。

2003年,教育部對1999年的大綱進行了修訂,改名為《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提到的教學和測量目標的變化,包括加強聽說能力,重視閱讀理解能力,訓練基本的翻譯和寫作能力。這次相對以前的教學目標有所調整,把聽說溝通交流等口頭溝通能力放到最前。所以我們看到當年很多學校在建機房,搭建各種輔助學生提高聽說能力的一些硬體設備。

直到2007年教育部公布《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正式版時,教學目標改成了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雖然把聽說能力放在後面,但是鑲嵌在其中,視為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一部分。

十年後,新一屆的教指委2017年制定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指南》這樣一份文件。雖然這份文件到現在沒有正式出版,但我們都知道這份文件。其中措詞變成了,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這都是隨著時代發展,體現出高等教育國際化,學生在語言方面應該具備的這種能力的緯度的拓寬。

簡單總結一下,過去幾十年,高等教育大學外語教學和測量的目標,從80年代提出的,相對微觀具體側重在專業閱讀能力,發展到今天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上這樣一個變化。這個變化是動態漸進的,這也是和我們整個教育教學的條件相有關的,因為當年我們的師資和教育教學條件不是那麼好,所以做不到。

去年金豔、楊惠中寫了一本書叫做《走進中國特色的語言考試道路: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三十年的啟示》,提到「1987年到2017年四六級考試累計數據表明,累計有3700多萬名學生達到四級要求,其中1600多萬名學生達到六級要求。

這個水平是什麼水平?其中有一個指標是閱讀速度,即四、六級學生的閱讀速度分別達到每分鐘70到100詞和每分鐘90到120詞,這是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英語閱讀能力,而80年代我們學生的閱讀速度只有每分鐘17個詞。可以看出來這篇文章總結凝練的時候特別把閱讀這一項拿出來,說明大學英語教學一直服務於教學,尤其是獲取信息這個層面是一直強調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也檢討反思英語測評怎麼搞。首先從能力方面思考怎麼去做,大家知道2014年國家啟動綜合改革項目,其中很重要的內容建立國家外語能力測評體系。在去年推出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中,英文名稱China’s Standards of English Language Ability (CSE),包含聽說讀寫譯五個緯度的要求。

同時,教育部準備基於量表啟動完善現有考試體系,將來有可能推出叫National English Testing System (NETS)的考試系列。雖然量表中將能力分九級。但這並不意味著有九個考試,會根據具體需求設計考試。但是考試怎麼設計,量表是一個很好的參照點和基準點。

與此同時,教育部考試中心與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共同開展了中英合作項目,雅思、普思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對接研究工作。大家通過官方發布的對照表可以體會到雅思得5.5分,相當CSE是5級,雅思口語6分,相當CSE6級。

回顧過去30年來,中國高等外語教育,特別是大學外語教育發展的歷程,教育和測量的目標有了改變,從比較具體的閱讀能力,到今天以CSE為代表的聽說讀寫譯非常全面的技能要求。

新時代人才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政治局學習會議上提出,培養大批了解國情,具有國際視野,熟練運用外語,通曉國際規則,精通國際談判的專業人才。這是我們我們新時代人才培養發展的要求,即人才培養要國際化,要有國際視野。

從前年開始,教育部啟動雙一流高校建設。無論是一流高校還是一流學科建設,都離不開語言發揮的作用,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去年在第十屆中國大學教學論壇上提出,我們要培育一流本科,建立一流專業,只有這樣才能培養一流人才。在國際範圍下,語言這個橋梁做不好,一流的學科,只能在國內一流。

社會發展也對我們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所提出了要求。在國際方面,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5年發布的報告中談到,用人單位對我們培養的學生提出的要求,就是我們培養的是過時的技能,呼籲培養學生未來具備的關鍵能力。這些關鍵能力是什麼呢,第一條就是SOFTS  SKILLS。而所有的溝通,大部分溝通靠語言完成。

當我們看Communication,傳統意義上是interperson-skills、Verbal&written skills。但是今天和未來把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概念應該放大,除了包括interperson-skills和Verbal written  skills,還應包括Critical thinking skills這樣理解溝通的能力。這是從國家和社會層面提出的要求。

再看從課程層面的一些要求。首先看大學英語,大學外語教學,雖然《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指南》沒有正式印發,但老師都知道,這其中題出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和使學生在工作和不同生活場景中,能夠有效使用英語學習生活和社會交往。

在語言專業方面,國家頒布了相應標準提出了要求,例如紮實的外語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具有很好的人文素養、具有國際視野、跨文化溝通的能力,創新能力,跨學科的知識等。總的來講,學生不能拘泥於比較片面、傳統意義上的聽說讀寫,否則無法應對未來社會的發展。

綜合來看,在未來社會人才的培養,除了國家需求,社會發展,課程要求,未來學生還應該具備國際視野、協同合作的能力,跨文化理解和表達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些技能,也不是分開的,也離不開語言,我們把這幾項稱之為國際化人才的關鍵能力。

新時代人才培養與測評

當我們認識到這些人才培養的目標,也就成了我們課程設置的目標或者測評的目標,那麼具體怎麼去做呢,這是我要談的新時代人才培養與測評。

第一點完善課程設置,人才培養首先從課程設置抓起。從英語教學來講,如何開設課程呢?

English as a Mother Tongue (EMT)和我們沒有關係,我們談的是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SL),或是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EFL)。在我們體系下,ESL或者EFL還是不太一樣的,當我們談EFL的時候在基礎教育角度更加強調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EGP),高等教育則走向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

ESP分出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和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 (EOP);EAP分出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 (EGAP)以及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 (ESAP),還可以這樣細分下去。

其實這樣一種分類,是上個世紀70年代,隨著高等教育國際化,歐美國家大量招收國際學生,面對如何讓語言不夠好的學生很快融入當地高等教育,那是課程設置裡提出的要求。國內大學英語教學大家也在爭論到底應該怎麼搞,是EGP還是EAP,學者之間互相爭吵,頭兩年是EAP,後兩年是EGP。

其實我們看,EGP和EAP是有互相包容關係的,到底是EAP還是EGP,結合自己學校的辦學特點和你的定位設計你的課程。不能有一個統一的一把尺子說了算,一定要結合自己的辦學特點,

那麼從語言應用的角度來看大學英語教學側重點在哪裡。Language Use Domain分成Personal domain、Public Domain、Occupational Domain、Educational  Domain幾方面。

高等教育階段,我們教育放在Educational Domain,但是做到Public Domain也要具備一定的語言基礎。此外,Personal domain和Public Domain之間還有相互的關係,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側重點,這是課程設置的另外一個需要考慮的、當然你要關注EAP和EGP,從內容和教學方法上有一些區別,因為學生接觸的語類是不太一樣的。這是課程設置我要談的兩點建議。

第二點怎麼開展教學。我提出開展整體外語教學,什麼叫整體外語教學。具體來講,語言當你看它用於溝通和交流的時候,很多情況下聽說不分的,讀寫不分,讀說不分,讀寫不分,是一種Integrated的方式,包括Iisten to speak read to speak、Iisten read to speak Iisten read to speak、read to write listen to write,你看到很多具有綜合型的特點。為把語言學好,有學者建議,聽說讀寫技能可以分不一樣,但是學的過程中,有效掌握這些技能,建議整合起來學。

那麼怎麼去做到,既然有這樣的課程,測評應該怎麼做呢?還是回到老話題,語言是怎麼用的,我們就應該怎麼教它;語言是怎麼用的呢?我們應該怎麼去考它。

當我們看語言應用的時候一定是發生了不同的DOMAIN,我們剛才說Language Use Domain有Personal domain、Public Domain、Occupational Domain、Educational  Domain,你仔細看雅思考試主要是Educational  Domain和Occupational Domain的,有學術模塊和移民和就業的模塊,實際把下面這兩個模塊側重點在這兩個上面。這是我提的第一個建議。

最後回到今天跟大家報告的主題,中國英語能力考核之變。我們回顧了歷史,也展望了未來,當下和未來的社會,對我們人才培養所提出的要求那麼語言建設,語言能力建設毫無疑問是最重要的一環。

作為報告的結束,再回過頭來看許國璋先生在30年前寫的這篇文章。這篇文章提出三級英語教學的模式,三級英語教學這個名稱是我自擬,模式是南美洲的一個教授提出,觀點有可取之處。第一級,中小學學好普通英語;第二級是大學學好分科英語;第三級研究生階段,學好專業英語。30幾年前許先生把這個事情已經講的很清楚。

  • 第一,叫學好普通英語。當學生中學畢業的時候,學生達到這樣一個水平,拿起一張英語報紙看,當年沒有別報紙之,只有中國日報,看15分鐘,第一版的主要信息,都抓住了,得其大意,三分之二也是大意,一半也是大意,你要抓住大意,能講出來,叫學好普通英語。這八幾年許先生提出的,有人講這一句話太高了,達不到,目標看上去高,那是一個努力的方向。

  • 第二,叫學好分科英語。即學化學的能拿起普通化學史看,寫國際法的拿起國際化的書看,一本書看一個小時,就能講出特色,用英語講。這個要求很高,什麼叫讀懂?不能查字典,查字典是讀不懂,讀的慢影響理解,這個要求是不是高了,你中小學基礎沒有打好,你達不到,作為一個大學生本科生,你應該具備這樣的一種能力。不管學那個專業,拿起專業的書籍,就能看懂,講清楚,這就是EGAP的目標。

  • 第三,什麼叫學好專業英語呢?他說化學是分科英語,那麼高分子就是專業,學好高分子專業英語,那這個工作在大學本科三四年級開始了,或者讀研究生開始了。你進入高分子專業學習,你要把專業英語學好,專業英語就是我們說的ESAP,它講的非常清楚。

最後一段我要申明,上面定的測試目標,僅是個人想法,沒有經過實驗,只是建議,不是結論。具體應該怎麼做,要有切實可行的測試辦法,要變成標準化的考試,需要有一些設計。

回到雅思上,結合許先生30年前談的分科英語和專業英語測量,雅思裡面就照顧這個特點,實際就是EGAP和EGP,雅思的口語是EGP,和個人生活相關;要測聽力是EAP和EGAP之間。雅思考試和其它考試有很大的不同,從設立之處我們看到一定要考聽說讀寫四種重要的語言技能,很全面,不同的應用目標,設計了不同的模塊,這是一個非常可行的一種方式。

談雅思考試與中國30年,我想大家還是回到考試設計上來講,這會對我們的高等外語教育,高等教育會有一個很重要的啟示。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從單一側重專業閱讀能力,到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對接雅思,英語...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與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韓寶成教授芥末堆 子航 3月20日 報導2018年,教育部考試中心醞釀多年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發布這讓學生有機會不到其它地方考國際化的考試,在中國境內可以參加雅思考試。對照雅思考試和當年的四六級考試,還是有一個很大的區別,這也容易理解。因為四六級考試主要呼應大學英語教學,雅思考試是服務我們的學生走出國門,到英語為工作語言和學習語言的國家接受進一步高等教育。1999年,教育部公布了《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提出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聽說寫譯能力,使他們用英語進行交流信息。
  •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今天與雅思正式完成對接 量表八級對應雅思8分
    【新民晚報·新民網】1月15日,中國教育部考試中心與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聯合發布雅思、普思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以下簡稱「量表」,英文縮寫為CSE)的對接研究結果,標誌著中國英語語言能力標準與國際考試接軌,中英在教育領域的合作進入新階段。
  •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不僅對接雅思,而與各個層次的英語學習有關
    近日,中國教育部考試中心與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聯合發布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與英國雅思、普思考試的對接研究結果,標誌著中國英語語言能力標準與國際考試接軌,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簡稱CSE)的四級到八級可分別對應雅思總成績的4.5分到8分。
  •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今天與雅思正式完成對接 量表八級對應雅思8分
    【新民晚報·新民網】1月15日,中國教育部考試中心與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聯合發布雅思、普思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以下簡稱「量表」,英文縮寫為CSE)的對接研究結果,標誌著中國英語語言能力標準與國際考試接軌,中英在教育領域的合作進入新階段。
  •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與雅思普思考試對接結果發布
    1月15日上午,教育部考試中心與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聯合發布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與英國英語考試雅思、普思考試的對接研究結果,今後,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四級到八級分別對應於雅思4.5分到8分。基於量表,我國正在研發高等教育階段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考試,未來更多學段的考試將分步研發並推出。
  •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發布,對接託福雅思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發布,對接託福雅思 作者:ischooledu 發布時間:
  • 雅思、普思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對接結果發布
    普思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CSE)對接結果 中國教育部考試中心於涵副主任表示,「雅思和普思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對接研究工作順利完成,體現了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應用價值對接結果在多個方面都將體現積極意義:中國的教育機構可根據學校和專業特點,參考國際交流中對英語考試成績的要求,參照對接結果和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具體能力描述,制定清晰的學生英語能力培養目標,並改進教材、教學方法和課堂教學活動設計;考生通過參照雅思、普思考試成績對應的聽說讀寫各項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描述語,可準確了解自身優勢與不足,確定英語學習目標;招生或用人單位
  • 雅思、普思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對接結果正式發布
    中國教育部考試中心與英國文化教育協會15日在京聯合發布雅思、普思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對接研究結果,標誌著中國英語語言能力標準與國際考試接軌,中英在教育領域的合作進入新階段。
  • [深度解讀]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與雅思、普思對接結果發布的意義
    15日,中國教育部考試中心與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聯合發布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與雅思、普思考試的對接研究結果,標誌著雅思和普思成為率先完成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對接的英語能力測評考試。從小學起,各學段的英語學習者都可以利用雅思、普思成績了解自身英語能力是否達到所處學段要求。
  •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與雅思、普思考試對接結果發布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與雅思、普思考試對接結果發布啦。日前,中國教育部考試中心與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聯合發布雅思、普思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以下簡稱「量表」)的對接研究結果,標誌著中國英語語言能力標準與國際考試接軌,中英在教育領域的合作進入新階段。
  •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發布:六級相當於雅思6分
    封面新聞訊(記者 張崢)1月15日,教育部考試中心與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聯合發布雅思、普思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CSE(以下簡稱「量表」)的對接研究結果,標誌著中國英語語言能力標準與國際考試接軌。按照「量表」對標結果,CSE四級相當於雅思4.5分,CSE六級相當於雅思6分。
  •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與託福成績對接!
    上周,中國教育部考試中心(NEEA)攜手ETS(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託福官方),共同發布了《託福iBT考試分數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對接報告》。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簡稱「量表」,英文簡稱「CSE」。
  •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對接雅思!四級對應4.5分!
    近日,官方消息稱,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與英國雅思、普思考試對接了,託福考試與量表對接的研究正在開展。基於量表,我國高等教育階段的英語能力等級考試正在研發中......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與雅思、普思對接!
  •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對接雅思:四級對應4.5分,八級對應8分
    據澎湃新聞1月15日消息,中國教育部考試中心與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聯合宣布,雅思、普思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英文簡稱CSE)對接研究工作順利完成。這標誌著,中國英語語言能力標準與國際考試接軌,中英在教育領域的合作進入新階段。
  • 我國英語能力標準與雅思對接
    原標題:我國英語能力標準與雅思對接昨天(1月15日),教育部考試中心與英國文化教育協會聯合發布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與英國英語考試雅思、普思考試的對接研究結果。今後,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四級到八級分別對應於雅思4.5分到8分。基於量表,我國正在研發高等教育階段的中國英語能力等級考試。去年4月,《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簡稱CSE)對外發布,這是首個面向中國學習者的英語能力標準,根據中國英語學習者和使用者的英語語言能力從低到高分為一至九個等級,歸為基礎、提高、熟練三個階段。
  • 託福成績正式對接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101分達到量表八級
    多知網12月11日消息, 在「2019託福中國年會」上,ETS發布了託福考試成績對接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研究成果。  據ETS 英語語言學習和測評高級研究科學家Spiros Papageorgiou介紹,對接結果呈現了託福考試各技能和總成績對應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相關等級的臨界分數。
  • 託福成績完成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對接 託福101分等於「八級」
    【新民晚報·新民網】繼雅思之後,今天中國教育部考試中心與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宣布,託福iBT考試成績已經完成和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以下簡稱「量表」,英文縮寫為CSE)的對接研究成果。託福考試總成績101分相當於量表八級。
  • 託福成績正式對接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101分對應第八級
    12月11日,教育部考試中心與ETS美國教育考試中心發布託福考試成績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CSE)的對接結果。託福37分、57分、74分、87分和101分,分別對應CSE的第四至八級。在閱讀、聽力、口語和寫作方面,每項分數也有與CSE對應的等級。
  •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對接雅思結果發布:四級對應4.5分,八級對應8分
    中國教育部考試中心於涵副主任表示,「雅思和普思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對接研究工作順利完成,體現了量表的應用價值,樹立了語言測試與量表對接研究規範,有助於探討不同地區英語學習者語言學習規律與學習模式,為教育開放做了一件大事,助力『中國標準』走出去,為語言教育領域貢獻了中國智慧。」
  • 英語流利說定級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完成對接
    4月2日,人工智慧在線教育機構流利說(NYSE:LAIX)宣布旗下AI英語老師提供的「定級測試」完成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CSE,China’s Standard of English Language Ability,簡稱CSE)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