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旌德縣將村級後備力量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來抓,緊盯村級後備幹部人才資源匱乏、「青黃不接」、選用不精準等問題,聚焦「選、育、管、用」四字訣,切實加強村級人才儲備和培養,著力打造一支素質優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適應實際工作需要的村級後備幹部隊伍,為新一輪村「兩委」換屆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提供了人才支撐。
突出政治標準,廣開渠道「選」。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精心儲備一批有知識、思路寬、想幹事、善作為的村級後備力量隊伍。嚴格選拔標準,加強人選政治審核把關,凡涉及「村霸」、涉黑涉惡等情形人員,一律不予納入村級後備力量。建立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人機制。拓寬選人渠道,打破行業、身份和地域等界限,注重從種養大戶、私營企業主、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農村致富帶頭人、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等7類重點人群中培養選拔,著力把政治素質高、事業心責任心強、致力於鄉村發展的各類優秀人才及時挖掘出來、儲備起來。近年來,通過個人自薦、群眾舉薦、組織推薦,嚴格審核把關,先後儲備村級後備力量287名。
突出能力建設,拓寬平臺「育」。對儲備的村級後備人才隊伍,注重在思想政治建設和能力建設上下功夫。建立幫帶培養機制,從駐村幫扶幹部、村級組織負責人中挑選導師,通過聯繫幫帶,做好村級後備人才的教育培養工作。建立實踐鍛鍊成長機制,注重實踐養成,引導村級後備人才在實踐中提升能力素質。根據工作需要,結合後備幹部特長,聘用其擔任村黨建專幹、扶貧助理員、計生專乾等,通過實踐鍛鍊和崗位交流,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使其成長進步。全縣68個村(居)共聘用51名村級後備幹部擔任黨建專幹、扶貧助理員、計生專乾等,為村級後備力量熟悉村級各項事務、積累工作經驗搭建了實踐成長平臺。
突出從嚴從實,強化措施「管」。從嚴加強村級後備力量隊伍的日常管理,進一步提升整體實戰能力和攻堅能力。建立分級管理機制,各村根據農村人才情況及村情實際按程序推薦後備力量,經各鄉鎮匯總後報縣委組織部備案,建立村級後備幹部信息庫。建立動態管理機制,要求結對幫帶幹部定期與結對的村級後備力量開展一次面對面談心談話。今年以來,全縣各級黨組織分別對村級後備幹部開展談心談話400餘次,了解村級後備幹部生活狀況、工作情況、思想動態,聽取他們的想法、意見及建議,確保其健康、快速成長,切實加強村級後備力量隊伍的管理。
突出關懷激勵,注重實踐「用」。聚焦後備幹部的作用發揮,在「用」字上做文章。突出激勵關懷,倡導村級後備幹部擔任各類協管員、專乾等職務,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實行「基本報酬+績效考核」的待遇構成機制,提升崗位吸引力。同時,對表現優秀的村級後備幹部,積極推薦作為各類表彰對象。注重選拔任用,對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群眾公認,能夠勝任的村級後備幹部,通過法定程序選拔到村級班子。在2018年換屆中,20多名表現優秀的村級後備幹部充實到村「兩委」班子當中,真正實現村級後備人才選得出、幹得好、留得下,為農村基層注入發展新動能。(金祖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