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燈塔為鄉村振興培育後備人才

2020-12-14 遼寧頻道

  7月30日一大早,燈塔市沈旦堡鎮周官堡村村民王加厚與同事一起落實防汛各項準備工作。作為燈塔市選拔的村級後備幹部,王加厚從本月初正式到鎮政府報到上崗,開始為期兩年的掛職。此前一直從事邊貿生意的王加厚正在努力成為一名稱職的村幹部。

  與王加厚一同走上工作崗位的,還有39名後備幹部,他們來自燈塔市14個鄉鎮(街道),通過自願報名、村裡推薦、鎮裡選拔面試等環節,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帶頭人。

  2012年以來,燈塔市積極創新村級幹部培養機制,分批次選拔農村優秀人才進行掛職培養,充實到基層黨組織,以解決村(社區)黨組織後繼乏人問題。

  今年以來,為切實加強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著力解決村(社區)黨組織後繼乏人問題,燈塔市用好「選」「育」「管」「勵」四字訣,全面加強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建設。

  突出政治標準「選」。燈塔市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原則上每個鄉鎮(街道)每年選拔2至3名人選,作為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培養對象。重點從班子軟弱、幹部年齡較大、黨員隊伍結構老化的村(社區)中選拔;重點從帶富能力強的村民、復員退伍軍人、經商務工人員、鄉村醫生、社會工作者、「大學生村官」和有發展潛力的現任村幹部等群體中選拔。

  豐富培養方式「育」。燈塔市委組織部將村級後備幹部培訓納入全市教育培訓計劃,並實行定人幫帶,到鄉鎮(街道)掛職的方式進行實踐鍛鍊,納入鄉鎮(街道)統一管理,掛職鍛鍊時間一般為兩年,參與鄉鎮(街道)黨的建設、鄉村振興、環境整治等中心工作,提高工作能力。

  實施動態調整「管」。燈塔市堅持日常考核與年度考核相結合,鄉鎮(街道)黨(工)委每年對後備幹部進行一次年度考核和評議,按照優秀、稱職、基本稱職和不稱職對後備幹部評定等次,考核結果報市委組織部備案。實行「優勝劣汰、能進能出」機制,動態管理。

  完善保障機制「勵」。燈塔市堅持備用結合,在換屆期間,優先把條件成熟的後備幹部作為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人選,及時推選到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崗位。在屆中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出現空缺時,及時使用在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後備幹部。根據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後備幹部崗位實際、承擔工作任務量、考核評議等情況發放工作補貼,原則上每月不少於2200元,補貼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工作補貼可分成基礎補貼和績效補貼,由鄉鎮(街道)統一管理。

  據了解,本次選拔的40名村級後備幹部主要來自班子軟弱、幹部年齡較大、黨員隊伍結構老化的村(社區),選拔的範圍以帶富能力強的村民、復員退伍軍人、經商務工人員、鄉村醫生、社會工作者、「大學生村官」和有發展潛力的現任村幹部為主。

  目前,燈塔市首批選拔的40名村級後備幹部已經全部上崗,分赴農村信訪、綜治、動遷等重點崗位掛職併到對應的村裡擔任副書記或書記助理等職務,既培養了為民服務的能力,又能得到黨員群眾的認可和擁護,實現雙向掛職、雙向鍛鍊,使後備幹部能夠儘快熟悉農村工作、進入角色,成為鄉村振興的帶頭人。

相關焦點

  • 武勝縣中心鎮:引領鄉村振興,培養本土人才是關鍵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要認識到,人才振興與鄉村振興之間是雙向良性互動關係。
  • 念好鄉土人才「三字訣」 吹響鄉村振興「衝鋒號」
    原標題:念好鄉土人才「三字訣」 吹響鄉村振興「衝鋒號」   鄉土人才成長於農村,植根於農村,是聯繫群眾、
  • 貴州省正安縣:培養鄉村振興領軍人才
    當年6月,正安縣委組織部經過多次調研,決定以「導師制」為基礎,探索興辦新時代青年農民學校(簡稱「新青校」),助力脫貧攻堅。「校為農而辦,村因農而興,『新青校』建設就是為了有力破解農村後備人才斷層、鄉村振興人才匱乏等難題,全面夯實基層黨組織建設。」正安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蘭介紹。打造「不走的扶貧工作隊」,農民導師是「首要一環」。
  • 英山縣激發人才活力為鄉村振興打造「智囊團」
    近年來,英山縣積極實施能人回鄉、培育鄉土人才,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注入強勁動能,讓一朵朵「人才之花」在鄉村「枝繁葉茂」。從脫貧攻堅轉入到鄉村振興中,該縣繼續培植涵養各類能人,充分激發人才活力,打造鄉村振興的「智囊團」。人才興則事業興,人才強則鄉村強。
  • 培育近萬名鄉村振興「好青年」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特別是廣大土生土長的農村青年。而優秀青年人才返鄉創業的內生動力,才是真正實現鄉村振興的有力「推動器」。近年來,團山東省聊城市委緊密圍繞助力鄉村人才振興發展,針對鄉村振興「好青年」的「選、育、服、管、用」五大環節,持續精準發力,為聊城鄉村振興發展培育了一支近萬人的「生力軍」。
  • 讓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今年全國脫貧攻堅任務即將完成,在實現全部脫貧摘帽的基礎上做好鄉村振興的接續工作至關重要。鄉村振興關鍵是人才振興,人才興則農業興,人才強則農村強。通過構築吸引外出人才回流農村、加強培養本土人才、輸送鄉村振興人才的人才體系,讓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打造引鳳「強磁」,優化造血功能。
  • 鄉村振興人才哪裡來
    朱啟臻無論是產業興旺,還是生態宜居或鄉風文明,沒有人才支撐一切無從談起,所以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鄉村的人才振興要明確三個問題,鄉村需要什麼人才?鄉村人才哪裡來?鄉村人才如何發揮作用?我們重點討論鄉村人才哪裡來這個問題。
  • 仁懷市大壩鎮:「四大工程」推動人才與產業發展雙重振興
    仁懷市大壩鎮充分發揮村級組織領軍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示範作用,堅持選優配強、著力培育結合、強化管理考核,打好「組合拳」,以「四大工程」推動人才與產業發展雙重振興。嚴格執行「村級推薦、鎮級遴選、聯審聯查」程序,傾心打造村級組織領軍人才「四庫全書」(後備黨員庫、後備人才庫、後備幹部庫、後備頭雁庫),通過遴選,2名入選市級組織領軍人才,7名納入鎮級領軍人才,19名納入村級組織領軍人才。   三是計劃明。
  • 【一把手 話人才】以人才集聚引領鄉村振興發展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核心在人才,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以率先打造全省鄉村振興示範縣為契機,立足縣情實際,多措並舉,大膽實踐,堅持「引、育、用」並重,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集聚各類人才在鄉村廣闊天地施展才華。
  • 推進人才振興 助力鄉村發展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鳳凰城街道不斷壯大人才隊伍,推進人才振興。在黨建示範片區實施黨建+人才陣地工程,建設東潘「新鄉賢」人才服務站、南樓「傳幫帶」黨員素質教育班、雙高「黨建+田園」實踐教學點、趙莊「五好」文明商戶實踐站、常家「巾幗」婦女文化學習站等五處人才聯培基地。
  • 聚焦惠州鄉村振興②:選拔2205名鎮村幹部,注滿基層「人才池」
    黃新政這樣的青年人才返鄉,得益於惠州創新性地實施鎮村幹部「大儲備」工作。針對鄉村「頭雁」質量不高、村民小組幹部脫管等基層難點問題,2019年9月開始,惠州拉開了鎮村幹部「大儲備」序幕。為此,惠州開發出「農村外出人才建檔立卡系統」,對鎮村「三級五類」人選進行系統儲備,「靶向」動員返鄉任職。
  • 大慶為鄉村振興「蓄」人才 精準培訓新型職業農民
    東北網12月24日訊農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的助力。近年來,大慶市堅持狠抓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市農業農村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努力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戰略取得實效。
  • 仁懷蒼龍街道「雙培養」工程奏響鄉村振興三部曲-新華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關鍵在人。仁懷市蒼龍街道黨工委按照遵義市「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升級版要求,根據「基層黨建聚力年、脫貧攻堅決勝年、重點項目突破年、幹部作風提升年」四個年景定位,持續抓基礎、強基礎、實基礎,抓實村級組織領軍人才和村級後備幹部「雙培養」工程,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奏響鄉村振興「三部曲」。
  • 凱裡:念好黨建「四字經」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凱裡市堅持黨建引領,聚焦「聯、育、聚、扶」著力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為鞏固提升脫貧攻成效、實施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目前,凱裡市49個先進村與59個後進村結成對子,6個企業幫扶8個出列貧困村,88個市直部門聯繫166個行政村,建成省級示範黨支部1個、州級示範黨支部2個、市級示範黨支部14個,培育村集體經濟示範村13個。
  • 貴州凱裡市念好「四字經」助推鄉村振興
    凱裡市念好「四字經」助推鄉村振興一是念好「聯」字經,構建全域幫帶鏈條。採取「城鄉聯、村企聯、村村聯」等方式,構建「1+1」「1+N」聯建機制,在資源利用、產業發展上實現優勢互補、協作共贏,推動形成「1+1>2」協作效應。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人才
    全會再次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大量「三農」人才支撐。國家統計局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農業生產經營人員31422萬人,其中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人員佔91.8%,高中或中專的佔7.1%,大專及以上的僅佔1.2%。人才匱乏、素質不高長期困擾「三農」工作的開展和鄉村社會的發展。
  • 未來三年,重慶鄉村振興主抓這些事
    製圖/丁龍重慶日報消息,為深入實施《重慶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重慶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進一步突出重點、聚焦難點、形成新增長點,我市近日發布了《重慶市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實施方案
  • 周至:讓農村人才活水激蕩鄉村振興
    為深入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及科技創新工作,8月13日至14日,周至縣農業農村人才發展論壇在周至萬畝獼猴桃示範基地惠秦果業有限責任公司舉辦,農村人才與專家學者等170餘人交流研討,為鄉村振興提供有針對性的實踐建議。
  • 重溫「五大」振興理念 做好脫貧攻堅 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體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打好「產業興旺」這座基石。「麥金黃,杏初嘗,鐮刀豐收滿野忙。」大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 日照莒縣:啟用 「毋忘在莒」人才綠卡 招募鄉村振興合伙人
    莒縣召開「毋忘在莒」人才綠卡啟用暨鄉村振興合伙人招募新聞發布會,介紹《莒縣「毋忘在莒」人才綠卡實施辦法》和《莒縣鄉村振興合伙人招募支持辦法》。據了解,《莒縣「毋忘在莒」人才綠卡實施辦法》主要是對縣內企事業單位引進培育的各類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及團隊,以及其他為莒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實行系列優先優待綠色通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