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一大早,燈塔市沈旦堡鎮周官堡村村民王加厚與同事一起落實防汛各項準備工作。作為燈塔市選拔的村級後備幹部,王加厚從本月初正式到鎮政府報到上崗,開始為期兩年的掛職。此前一直從事邊貿生意的王加厚正在努力成為一名稱職的村幹部。
與王加厚一同走上工作崗位的,還有39名後備幹部,他們來自燈塔市14個鄉鎮(街道),通過自願報名、村裡推薦、鎮裡選拔面試等環節,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帶頭人。
2012年以來,燈塔市積極創新村級幹部培養機制,分批次選拔農村優秀人才進行掛職培養,充實到基層黨組織,以解決村(社區)黨組織後繼乏人問題。
今年以來,為切實加強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著力解決村(社區)黨組織後繼乏人問題,燈塔市用好「選」「育」「管」「勵」四字訣,全面加強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建設。
突出政治標準「選」。燈塔市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原則上每個鄉鎮(街道)每年選拔2至3名人選,作為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培養對象。重點從班子軟弱、幹部年齡較大、黨員隊伍結構老化的村(社區)中選拔;重點從帶富能力強的村民、復員退伍軍人、經商務工人員、鄉村醫生、社會工作者、「大學生村官」和有發展潛力的現任村幹部等群體中選拔。
豐富培養方式「育」。燈塔市委組織部將村級後備幹部培訓納入全市教育培訓計劃,並實行定人幫帶,到鄉鎮(街道)掛職的方式進行實踐鍛鍊,納入鄉鎮(街道)統一管理,掛職鍛鍊時間一般為兩年,參與鄉鎮(街道)黨的建設、鄉村振興、環境整治等中心工作,提高工作能力。
實施動態調整「管」。燈塔市堅持日常考核與年度考核相結合,鄉鎮(街道)黨(工)委每年對後備幹部進行一次年度考核和評議,按照優秀、稱職、基本稱職和不稱職對後備幹部評定等次,考核結果報市委組織部備案。實行「優勝劣汰、能進能出」機制,動態管理。
完善保障機制「勵」。燈塔市堅持備用結合,在換屆期間,優先把條件成熟的後備幹部作為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人選,及時推選到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崗位。在屆中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出現空缺時,及時使用在各方面都比較優秀的後備幹部。根據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後備幹部崗位實際、承擔工作任務量、考核評議等情況發放工作補貼,原則上每月不少於2200元,補貼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工作補貼可分成基礎補貼和績效補貼,由鄉鎮(街道)統一管理。
據了解,本次選拔的40名村級後備幹部主要來自班子軟弱、幹部年齡較大、黨員隊伍結構老化的村(社區),選拔的範圍以帶富能力強的村民、復員退伍軍人、經商務工人員、鄉村醫生、社會工作者、「大學生村官」和有發展潛力的現任村幹部為主。
目前,燈塔市首批選拔的40名村級後備幹部已經全部上崗,分赴農村信訪、綜治、動遷等重點崗位掛職併到對應的村裡擔任副書記或書記助理等職務,既培養了為民服務的能力,又能得到黨員群眾的認可和擁護,實現雙向掛職、雙向鍛鍊,使後備幹部能夠儘快熟悉農村工作、進入角色,成為鄉村振興的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