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為鄉村振興「蓄」人才 精準培訓新型職業農民

2021-01-12 騰訊網

東北網12月24日訊農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的助力。近年來,大慶市堅持狠抓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市農業農村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努力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戰略取得實效。

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肇源縣義順鄉的蘇日格家庭農場主要從事生豬、肉牛、肉鵝養殖和玉米、水稻種植。2019年出欄生豬1450頭、肉牛110頭、肉鵝3萬隻,糧食總產量39萬斤,純利潤100萬元,家庭人均純收入25萬元。帶動周邊48戶農戶發展肉鵝、生豬養殖,吸納就業200餘人。

如今,新型經營主體已成為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並帶動了農民脫貧致富。

據了解,市農業農村局根據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堅持把加快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指導各縣(區)加強宣傳引導,積極鼓勵和支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努力培育示範典型,不斷提高發展質量。

目前,全市種植大戶已發展到3539個,農戶家庭農場發展到67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741個;已成功培育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5個,培育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規範社14個,培育市級農民合作社規範社19個;培育省級示範家庭農場25個。

精準培訓新型職業農民

農民利用冬季農閒時節參加培訓已經成為常態。在肇源縣近日舉辦的農業培訓會上,全縣有400多名種植戶參加了學習培訓。

黑龍江雲方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講師王於佳說,農業技術交流講座主要圍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幫助農戶節省成本創造收益;二是解決種植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讓農戶更省心、省時、省力。

近年來,市農業農村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要求,切實加大培訓力度。

科學設置培訓內容。重點圍繞農村政策、生產技能和新知識、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新裝備的應用設置內容,力求實用。同時,適應當前發展需要,專門開設創新創業、網際網路+、農業品牌化建設、市場營銷等新內容,以滿足新型職業農民加快進入市場的需要。

拓展豐富培訓形式。通過聯合高校、專家和基層培訓載體,多種形式推進培訓。同時,通過線上「雲上智農」學習軟體,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微信群,靈活培訓形式,有效解決了線下培訓覆蓋面窄的問題。

優化師資力量。市農業農村局組織聘請省農科院、東北農大等國內行業知名專家納入大慶農業專家庫,利用農閒時間深入大慶巡迴指導培訓。

打造田間學校。加大農民田間學校選育力度,建設各類實訓基地、創業孵化基地、農民田間學校18處,就地就近開展產業培訓,特別是將大慶市縣區建設的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規劃形成田間學校,為基層農民提供交流學習平臺。

扶持培育新型農產品電商人才

在林甸縣東興村東興鄉,村民養的寵物貓賣到了全國20多個省市。一場兩個小時的直播,最高紀錄是賣出了90隻小貓。

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慶市一些農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很多人開始化身主播,通過線上直播,解決銷售難題。

農村電商在疫情期間讓更多村民跳出傳統銷售模式,走上電商路。在大慶市,電商已紮根農村、服務農民、賦能農業,成為助推鄉村經濟振興的有力引擎。

電商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大慶市把培養扶持電商人才作為農村人才的重要一環。去年4月,大慶市專題舉辦農產品電子商務培訓班,將全市從事農業電商的基層新農人100多人集聚到一起,邀請了黑龍江生物科技職業學院的兩位教授為大家授課。課下,還組織農民電商從業人員參觀了大慶市電商產業園,進一步了解線上業務及後臺處理程序,切實提高大家對電子商務的認知度。

市農業農村局還通過以會代訓的方式,開拓農民事業。近年來,市農業農村局多次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加哈洽會、農博會等展會,達到推介產品、打造品牌、提升農民市場意識的目的。

此外,大慶市還認真落實人才激勵機制,以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為重點,全面提升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培育水平。

相關焦點

  •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助力鄉村振興
    6月23日,在烏達區綠農永勝農民專業合作社,一堂生動有趣的葡萄種植實訓課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傳授種植經驗的就是烏蘭淖爾鎮農業生產致富帶頭人郭金奎。為了提升新型農民職業技能,加快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推動我市高效農業發展,市農牧業局開展了此次新型職業農民實訓活動。
  • 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精準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 「新農人」領跑鄉村...
    原標題: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精準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 「新農人」領跑鄉村致富路11月底,江蘇南通啟東市王鮑廟橋村忠輝果蔬專業合作社「當家人」倪忠輝在北京捧回了「全國勞動模範」的榮譽獎章。「能獲此殊榮,要特別感謝南通科技職業學院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培訓班上學到的知識,幫助我更好地帶著大家走上了致富路。」倪忠輝說。
  • 貴州正安:「新青校」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助力鄉村振興
    「2015年,我家被列為精準扶貧戶,在新時代青年農民學校(以下簡稱「新青校」)產業導師包遠明的帶領下,也將目光瞄準了自強村的中蜂養殖。由於勤奮好學,技術要領掌握很快。」蜂農楊甫玉說,當初,師傅(包遠明)分了5蜂群給我,我像護著「金雞蛋」一樣,根據時節、環境、花源帶著蜂群在周圍幾個山頭輪轉管護,經過大半年的努力,從5群發展到30群,還產出了純正優質的蜂蜜。
  • 讓新型職業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2018年2月8日河北新聞網)新型職業農民是以農業為職業、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生產經營並達到相當水平的現代農業從業者。在人們印象裡,對傳統農民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伴隨著農業現代化的不斷發展,農業正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農村越來越成為大有作為的地方,「農民」一詞逐漸從「身份」轉變為「職業」,一批新型職業農民脫穎而出,讓讓農村生機勃勃。
  •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重要抓手
    新型職業農民是振興鄉村、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主體。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對於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加快構建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體系。這為我們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 建湖縣顏單鎮社區教育中心培優「職業農民」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江蘇網12月8日鹽城訊 今年以來,建湖縣顏單鎮社區教育中心立足「大力發展社區教育,全面提升居民素質」辦學特色,緊緊圍繞農業農村工作發展主線,通過就地培訓,吸引提升等方式,分層分類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發展壯大一支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建立人才庫,聚攏「領頭雁」。
  • 固鎮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訓2020年下半年實施方案
    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以服務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和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以滿足農民需求為核心,以提升培訓質量效能為關鍵,根據鄉村振興各類型人才的需要,加強統籌謀劃、完善政策措施
  • 培訓農民近萬人,319名田秀才獲職稱!青島打造鄉村振興新模式
    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培訓高素質農民近萬人,319名「田秀才」「土專家」獲得專業技術職稱、每年涉農引才聚才2萬人……12月11日,青島市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推進暨「鄉村振興人才配置」現場會議在萊西舉行。為此,青島市鄉村振興人才工作專班以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為目標,在萊西市試點搭建鄉村振興人才配置網絡平臺,促進人才與崗位、人才與項目、人才與技術的精準對接、充分對接,讓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展現身手、實現價值。建立人才與崗位匹配機制。農業企業用工規模小、季節性強,而農村勞動力流動雜亂無序、人崗對接缺位錯位問題突出。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人才
    全會再次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大量「三農」人才支撐。國家統計局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農業生產經營人員31422萬人,其中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人員佔91.8%,高中或中專的佔7.1%,大專及以上的僅佔1.2%。人才匱乏、素質不高長期困擾「三農」工作的開展和鄉村社會的發展。
  • 新型職業農民和傳統農戶有何不同
    > 華中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 張安錄 1.新型職業農民,「新」在何處 光明智庫:新型職業農民是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動力。對比傳統農民,新型職業農民「新」在以下幾點:具備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的先進理念;具備現代農業所要求的能力素質;能夠獲得較高的收入,是新農業生產的繼承人與開拓者。 目前,隨著國家對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力度的不斷加大,大量優秀人才加入了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數據顯示,全國農村實用人才總量目前突破2000萬人,其中新型職業農民超過1500萬人。
  • 我省積極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吉林日報訊(韓永林)近年來,省科協堅持開展服務「三農」工作,深入實施科技推廣和科普服務,積極推動農民科學素質的整體提升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引領農業產業發展,為服務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貢獻力量。加強實用人才培養,為農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 「新型職業農民」是這樣煉成的!先參加培訓、再申請認定……
    據了解,2016年至2019年番禺區累計培育新型職業農民486名,2020年番禺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主要任務是培訓水產養殖戶50人和農村信息員60人。按照「科技興農、人才強農、新型職業農民固農」的戰略要求,番禺區通過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著力培育一支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為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在番禺,怎樣才能成為一名新型職業農民?
  • 澧縣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跟蹤服務
    1月5日,澧縣農業農村局總農藝師陳國與科教股主任湯海濱一行到小渡口鎮、復興鎮進行新職職業農民培育工作跟蹤服務工作。在與兩個鎮的學員座談中,學員們積極發言,認為通過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進一步開拓了大家的視野,增添了幹事創業的勇氣,增強了做好一名新職農民的信心,為鄉村產業振興出力。陳國認真傾聽了大家的想法與產業發展思路,要求大家要立足實際,充分揮發新型職業農民的帶頭作用,促進當地的農業產業發展。
  • 射陽縣農業農村局召開2018年度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學員跟蹤服務座談會
    中國江蘇網11月17日鹽城訊 11月14日,2018年度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學員跟蹤服務座談會在射陽縣興橋鎮政府四樓會議室舉行,鹽城生物工程高等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張國山、射陽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喬幹群出席。張國山在致辭中對射陽農業農村局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他介紹了該校在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張國山表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是以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社會服務型為重點,對農民進行職業化、規範化、專業化、標準化的培育,使之成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型職業農民。
  • 唐仁健:推動農民教育培訓工作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
    會議強調,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立足新階段、貫徹新理念、把握新格局,落實落細中央決策部署,發揮好農廣校體系主力軍作用,推動農民教育培訓工作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作出應有貢獻。會議指出,40年來,農廣校已經發展成為農民教育培訓的主體力量、「三農」政策宣傳的重要窗口、農村農民服務的有效渠道。
  • 玉泉區農牧和科技局緊抓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實訓基地建設
    玉泉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要求,採取「一點兩線、全程分段、實訓服務」的培育模式,根據鄉村振興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通過就地培養、吸引提升等方式,分產業、分層次、分階段培育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育壯大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 「田秀才」成人才「正規軍」 青島首評新型職業農民職稱
    青島新聞網7月9日訊(記者 丁淑華)不論學歷、無論文要求,「土專家」、「田秀才」也可評為人才「正規軍」。近日,青島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市農業農村局聯合發布了《關於開展青島市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試點工作的通知》,正式啟動青島市首次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試點工作。
  • 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關於做好2020年市政府實事項目新型職業農民...
    (據「中國上海」網站)   各區農業農村委:   根據2020年中央1號文件,上海農村工作會議有關精神,以及《上海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2020年市政府實事項目建設進度計劃》文件部署要求,以上海都市現代綠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為重點,積極推進我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提高本市農民科技文化技能素質
  • 新型職業農民的概念及特點 需要什麼樣的培訓?
    在培育過程中,什麼樣的內容是新農民們所急需的?要知道,讓長期從事農業耕作的農民坐進教室在黑板上講種養殖技術是不現實的。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學者米松華、朱奇彪等人認為,我國新型職業農民職業化培訓應採取分區域、分產業、分模塊進行靈活多樣培訓,實現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從臨時型、短期型、技能型、就業型向規範型、終身制、職業型、創業型培訓轉型。
  • 新型職業農民——農民中的plus
    隨著農業現代化,科技化,信息化的高速發展,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是未來農業轉型升級、農村全面發展、農民穩定增收的必要條件,新型職業農民的興起不可阻擋。11月30日,烏拉特前旗2020年高素質農民培育種養大戶精英培訓班在大千酒店順利開班 ,來自全旗各蘇木鎮的161名學員參加培訓。開班第一講由農牧和科技局黨委書記為學員們講授了《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課。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培育培訓工作進行了動員安排,深刻闡述了高素質農民的重要性和重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