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職業農民」是這樣煉成的!先參加培訓、再申請認定……

2020-12-15 瀟湘晨報

大洋網訊 記者9月22日獲悉,由番禺區農業農村局主辦,番禺區職業技術學校承辦的番禺區2020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近日在番禺區農科所舉辦開班儀式,番禺區農業農村局、番禺區職業技術學校有關負責人以及來自各鎮街水產養殖戶、農村信息員共110名學員參加了開班儀式。

培訓班現場

本次培訓班為期15天,採用理論授課及生產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課程內容豐富且有極強的針對性,使學員們開闊了眼界,掌握了新技術,啟發了新思路,讓學員們清楚認識當前農業發展的新形勢和新方向,增強了發展現代農業的信心。

據了解,2016年至2019年番禺區累計培育新型職業農民486名,2020年番禺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主要任務是培訓水產養殖戶50人和農村信息員60人。

按照「科技興農、人才強農、新型職業農民固農」的戰略要求,番禺區通過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著力培育一支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為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在番禺,怎樣才能成為一名新型職業農民?

2019年7月15日,番禺區新修訂的《廣州市番禺區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辦法》指出,新型職業農民是指以農業為職業、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的現代農業從業者。主要包括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和引領帶動型職業農民。認定程序方面,對已參加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學員,通過自願申報方式,經村、鎮審查,經過區新型職業農民認定工作專家審核,區新型職業農民認定領導組完成認定。

除了參加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學員(出勤率85%以上)外,要被認定為新型職業農民還需要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年齡在18-60周歲左右,以本市戶籍的現代農業從業者為主,外地戶口人員在我區承包耕地剩餘承包年限不低於3年。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生產經營能力和專業技能,收入來自農業部分達到一定水平。

(二)類型規模標準

1、生產經營型:是指以農業為職業,佔有一定的生產資源,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有資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的農村勞動力。包括專業大戶戶主、家庭農場主、農家樂經營者、農民合作社帶頭人、農業企業經營管理者、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經營管理者、大型漁船船主和船長等。

⑴種植業:

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0畝以上。

蔬菜:種植面積5畝以上。

果樹:種植面積10畝以上。

花卉:種植面積20畝以上。

其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5畝以上。

⑵養殖業:

禽類養殖:禽類年存欄500隻以上。

水產養殖:水產養殖面積20畝以上。

特種養殖:50隻(尾)以上。

⑶其他類型: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經營管理者等。

2、專業技能型:是指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中較為穩定地從事農業勞動,並以此為主要收入來源,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農業勞動力,主要是農業工人、農業僱員等。

3、社會服務型:是指在社會化服務組織中或個體直接從事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服務,並以此為主要收入來源,具有相應服務能力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人員,主要包括農村信息員、農產品經紀人、農機服務人員、動植物防疫員、農資經營店銷售員等。

4、發展帶動型:是指經過專業教育和實訓培育,願意從事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年輕化、專業化、知識化群體。主要包括大中專畢業生、返鄉青年農民工,復轉軍人等。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通訊員 蔣蕾蕾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 肖桂來 通訊員 蔣蕾蕾

【來源:大洋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農民參加培訓還有補貼?怎麼申請?2020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補貼政策
    為了解決這一現實難題,助力新農村建設發展,國家出臺了《「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其目的就在於培育優秀的農業人才,發展與壯大農業主體。根據目前的形勢來看,新型職業農業勢必將成為未來農業的主力軍,而為了進一步提升他們個人素質,各省市也是積極落實技能培訓,以提升農業工作者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而農民不光可參加培訓還有補貼拿,那麼補貼該怎麼申請?針對這些疑惑,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下。
  • 關於印發《五河縣2020年新型職業農民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項目由縣農業農村局會同縣財政局共同組織實施,由經認定的培訓機構承擔具體培訓任務。符合新型職業農民遴選條件的貧困戶、小農戶,優先確定為培訓對象。對培訓合格的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按照《安徽省農業委員會轉發農業部關於統籌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認定工作的通知》(皖農科〔2015〕125號)要求,進行新型職業農民認定,頒發《新型職業農民證書》。
  •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助力鄉村振興
    「給葡萄施肥要多次少量,這就和吃餃子一樣,再好吃也不能一頓吃撐了。」「只要依靠科學種植,一畝葡萄能賽過十畝農田的收入。」6月23日,在烏達區綠農永勝農民專業合作社,一堂生動有趣的葡萄種植實訓課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傳授種植經驗的就是烏蘭淖爾鎮農業生產致富帶頭人郭金奎。為了提升新型農民職業技能,加快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推動我市高效農業發展,市農牧業局開展了此次新型職業農民實訓活動。
  • 固鎮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訓2020年下半年實施方案
    上述各類培訓的對象當年不得重複;2019年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學員可以參加2020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議事協調機制,統籌謀劃、制定實施方案、落實責任要求,細化目標任務、工作措施和資金管理使用。農業農村和財政部門分工負責,密切配合。農業農村部門要發揮牽頭作用,加強本部門內相關單位的統籌協調,共同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
  • 申論熱點:新型職業農民
    務農勞動力文化水平仍然偏低,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超過九成,且參加過專門職業技能培訓的尚不足一成,農村「鄉土實用人才」缺乏。四是後繼乏人。在大學擴招及適齡人口下降的雙重擠壓下,農村新生代勞動力絕大部分在結束求學後選擇跳農門,從而使得現代農業的發展績效不佳。  第二,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成長環境有待改善。
  • 「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
    (三)規範認定、科學管理,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規範性規範認定管理。原則上由縣級以上(含)人民政府制定認定管理辦法,主要認定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以職業素養、教育培訓情況、知識技能水平、生產經營規模和生產經營效益等為參考要素,明確認定條件和標準,開展認定工作。
  • 新型職業農民的概念及特點 需要什麼樣的培訓?
    像徐淙祥這樣的農民,其實就是新型職業農民,他們是以農業為穩定職業,具有較高素質和社會責任的種植大戶、專業大戶、養殖大戶、農民經紀人或小型農業企業家等。  課題組的學者們在調查中發現,在45至55歲的農業經營者中,有過創辦企業經歷的比例達63.24%。
  •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山西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規劃綱要(2015...
    職業農民培訓堅持階段培訓與持續培訓相結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不僅要實現農民從業技能的提升,同時要對農民開展市場理念、經營管理、誠信道德、社會責任等全方位培訓,實行綜合考核、全面評價、嚴格認定。   5.堅持動態管理、跟進扶持。對認定的新型職業農民進行動態管理,建立完善以考核制度為主的動態管理制度,建立退出機制。
  • 黑龍江省啟動「現代青年農場主計劃」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原標題:我省啟動「現代青年農場主計劃」   記者日前從省農委獲悉,作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的一大重點,黑龍江省將按照國家部署啟動實施「現代青年農場主計劃」,首批培育目標是368名,期限3年(其中培育2年,跟蹤服務1年)。
  • 句容第二屆「十佳」新型職業農民評選揭曉
    句容市第二屆「十佳」新型職業農民評選決賽正如期舉行。經過激烈角逐,最終湯沄、汪厚俊、範亞君、郭強、謝廣勝、王君、彭航、毛洪文、葛亞偉、熊國雲等10名選手當選句容第二屆「十佳」新型職業農民。榮獲句容市第二屆「十佳」新型職業農民集體榮獲句容市第二屆「十佳」新型職業農民榮譽的,除頒發榮譽證書和獎盃外,還獲得項目補助10萬元,免費入駐全市農業對外各類推介會、優先參加全市農業各類培訓、沙龍、展銷等活動,同時享受其他農業相關配套資源傾斜政策;獲得2018年句容市優秀新型職業農民10人,除獲得證書+獎盃和項目獎補2萬元外
  • 大慶為鄉村振興「蓄」人才 精準培訓新型職業農民
    精準培訓新型職業農民 農民利用冬季農閒時節參加培訓已經成為常態。在肇源縣近日舉辦的農業培訓會上,全縣有400多名種植戶參加了學習培訓。 近年來,市農業農村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要求,切實加大培訓力度。 科學設置培訓內容。重點圍繞農村政策、生產技能和新知識、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新裝備的應用設置內容,力求實用。同時,適應當前發展需要,專門開設創新創業、網際網路+、農業品牌化建設、市場營銷等新內容,以滿足新型職業農民加快進入市場的需要。
  • 讓新型職業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2018年2月8日河北新聞網)新型職業農民是以農業為職業、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生產經營並達到相當水平的現代農業從業者。在人們印象裡,對傳統農民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伴隨著農業現代化的不斷發展,農業正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農村越來越成為大有作為的地方,「農民」一詞逐漸從「身份」轉變為「職業」,一批新型職業農民脫穎而出,讓讓農村生機勃勃。
  • 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精準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 「新農人」領跑鄉村...
    原標題: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精準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 「新農人」領跑鄉村致富路11月底,江蘇南通啟東市王鮑廟橋村忠輝果蔬專業合作社「當家人」倪忠輝在北京捧回了「全國勞動模範」的榮譽獎章。「能獲此殊榮,要特別感謝南通科技職業學院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培訓班上學到的知識,幫助我更好地帶著大家走上了致富路。」倪忠輝說。
  • 新型職業農民——農民中的plus
    隨著農業現代化,科技化,信息化的高速發展,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是未來農業轉型升級、農村全面發展、農民穩定增收的必要條件,新型職業農民的興起不可阻擋。11月30日,烏拉特前旗2020年高素質農民培育種養大戶精英培訓班在大千酒店順利開班 ,來自全旗各蘇木鎮的161名學員參加培訓。開班第一講由農牧和科技局黨委書記為學員們講授了《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課。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培育培訓工作進行了動員安排,深刻闡述了高素質農民的重要性和重在意義。
  • 當塗縣2020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水產養殖班...
    12月10日,在當塗縣農業農村局指導下,馬鞍山學院承辦的2020年當塗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已順利結班,50人均取得結業證書。8月28日,當塗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水產養殖班培訓工作啟動,當塗縣縣農業農村局科教股股長張木蘭,馬鞍山學院合作發展處副處長魯如雙,當塗各鄉鎮村學員50人參加開班儀式並共同上開班第一堂課。第一堂課由縣農業農村局科教股股長、高級農藝師張木蘭授課,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政策進行解讀。
  • 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具有深遠意義
    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具有深遠意義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1.30 星期二     江西省浮梁縣經公橋鎮歧田村村民程志遠是個老牌養豬專業戶,如今程志遠利用循環生態養殖:種植玉米
  • 智能化資源培訓服務新型職業農民
    近日,河北省現代農業職教集團、河北省現代畜牧業職業教育集團與北京智啟藍墨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優質智能化資源培訓包建設啟動儀式暨2019年工作會議」。  河北省現代農業職教集團與河北省現代畜牧業職業教育集團由河北省教育廳主管,分別由唐山職業技術學院與滄州職業技術學院牽頭承辦並於2018年10月成立。  雙方與北京藍墨大數據技術研究院籤訂協議,建立「人才培養大數據研究中心」,開展應用大數據的教學、管理、培訓和評價,以實現人才培養工具、內容和管理的大數據化。
  • 武威:我們要當新型職業農民
    原標題:「我們要當新型職業農民」本報記者範武平「它能裝多少農藥?」「飛一次能噴多少畝?」11月28日,武威新型職業農民農業技術交流研討會暨武威市第一屆飛防植保技術交流研討會召開,來自各縣區的部分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參會。培訓中,來自農技中心、農廣校的專家及標普農業、大疆植保無人機技術人員結合農業種植現狀、植保飛防、改良土壤環境、農藥安全使用等與新型職業農民進行交流。
  • 新型職業農民搭上"專業化快車"
    在和這些新型職業農民的交談中,記者發現,此次考察增長了他們的見識,觸發了觀念的轉變。「農民」對於他們來講不再只是一個身份,而是一份「職業」。哈市農科院副院長宋穎坦言:「這與平時的創新招生和培訓方式密不可分,我們根據哈市優勢產業、主導產業、特色產業開展選拔。我們首先從農業部《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庫》中遴選一部分優秀學員。其次是自願申報,由村鎮推薦到縣(市、區)農廣校,核實後選準、選對、選好參訓學員上報。經覆核後,優先選擇文化素質較高、具有一定產業規模、創新創業能力較強的學員參加培訓。
  • 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重要抓手
    新型職業農民是振興鄉村、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主體。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對於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加快構建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體系。這為我們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指明了方向和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