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網訊 記者9月22日獲悉,由番禺區農業農村局主辦,番禺區職業技術學校承辦的番禺區2020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近日在番禺區農科所舉辦開班儀式,番禺區農業農村局、番禺區職業技術學校有關負責人以及來自各鎮街水產養殖戶、農村信息員共110名學員參加了開班儀式。
培訓班現場
本次培訓班為期15天,採用理論授課及生產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課程內容豐富且有極強的針對性,使學員們開闊了眼界,掌握了新技術,啟發了新思路,讓學員們清楚認識當前農業發展的新形勢和新方向,增強了發展現代農業的信心。
據了解,2016年至2019年番禺區累計培育新型職業農民486名,2020年番禺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主要任務是培訓水產養殖戶50人和農村信息員60人。
按照「科技興農、人才強農、新型職業農民固農」的戰略要求,番禺區通過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著力培育一支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為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在番禺,怎樣才能成為一名新型職業農民?
2019年7月15日,番禺區新修訂的《廣州市番禺區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辦法》指出,新型職業農民是指以農業為職業、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的現代農業從業者。主要包括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和引領帶動型職業農民。認定程序方面,對已參加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學員,通過自願申報方式,經村、鎮審查,經過區新型職業農民認定工作專家審核,區新型職業農民認定領導組完成認定。
除了參加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學員(出勤率85%以上)外,要被認定為新型職業農民還需要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年齡在18-60周歲左右,以本市戶籍的現代農業從業者為主,外地戶口人員在我區承包耕地剩餘承包年限不低於3年。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生產經營能力和專業技能,收入來自農業部分達到一定水平。
(二)類型規模標準
1、生產經營型:是指以農業為職業,佔有一定的生產資源,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有資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的農村勞動力。包括專業大戶戶主、家庭農場主、農家樂經營者、農民合作社帶頭人、農業企業經營管理者、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經營管理者、大型漁船船主和船長等。
⑴種植業:
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0畝以上。
蔬菜:種植面積5畝以上。
果樹:種植面積10畝以上。
花卉:種植面積20畝以上。
其它經濟作物:種植面積5畝以上。
⑵養殖業:
禽類養殖:禽類年存欄500隻以上。
水產養殖:水產養殖面積20畝以上。
特種養殖:50隻(尾)以上。
⑶其他類型: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經營管理者等。
2、專業技能型:是指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中較為穩定地從事農業勞動,並以此為主要收入來源,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農業勞動力,主要是農業工人、農業僱員等。
3、社會服務型:是指在社會化服務組織中或個體直接從事農業產前、產中、產後服務,並以此為主要收入來源,具有相應服務能力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人員,主要包括農村信息員、農產品經紀人、農機服務人員、動植物防疫員、農資經營店銷售員等。
4、發展帶動型:是指經過專業教育和實訓培育,願意從事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年輕化、專業化、知識化群體。主要包括大中專畢業生、返鄉青年農民工,復轉軍人等。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通訊員 蔣蕾蕾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 肖桂來 通訊員 蔣蕾蕾
【來源:大洋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