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勝縣中心鎮:引領鄉村振興,培養本土人才是關鍵

2020-12-17 四川民生報導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要認識到,人才振興與鄉村振興之間是雙向良性互動關係。如果沒有人才支撐,鄉村振興是一句空話,鄉村人才振興的關鍵,就是要讓更多人才願意回來、留得住、幹得好、能出彩,人才數量、結構和質量能夠滿足鄉村振興的需要。"

振興鄉村,培養本土人才是關鍵

在探索武勝中心鎮響田坎村脫貧奔康變遷之路時,黨員、幹部、群眾一致認為:要振興鄉村,培養本土人才是關鍵。

武勝縣中心鎮響田坎村戶籍人口2762人,10個村民小組,貧困戶103戶278人,轄區面積3.72平方公裡,黨員人數有73名,在家黨員26名。2014年,響田坎村評為省定貧困村,那時沒有修通鄉村公路,村民出行困難,生產物資進不去,農產品出不來,水利設施差,糧食收成靠天吃飯,農村電壓低且不穩,農產品初加工也只能擇時加工, 村集體經濟難創,業主引不進、引進留不住,本村畢業大學生、退役軍人、工匠師傅以及有志青年走出去回不來、回來的留不住,人才短缺、發展滯後、空心化日益明顯。

2015年,武勝縣委向響田坎村派出駐村工作隊,開始了該村脫貧攻堅戰之路,其間,該村"兩委"班子進行了多次調整。時至今日,響田坎村道路通了,水利好了,太陽能路燈有了,特色產業培育出來了,回鄉創業能人多了,村民住上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鄉村人氣逐漸"旺"起來了。全村103戶278名貧困戶順利搭上了"小康快車",村集體經濟年收入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超過15000元,村硬化公路6.2公裡,新建蓄水池7口,整治山坪塘3口,6個村民小組完成農網升級改造,村內引進業主3名,發展晚熟柑橘產業1000畝,幫助村民銷售農產品100餘次60000餘元,為村民提供了持續增收的道路。

廣開賢路,選好人才,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李漢青感嘆:響田坎村作為省定貧困村,群眾能夠順利走上小康路,怎樣選好育好用好村"兩委"班子是關鍵,響田坎村班子進行了多次調整,有本地老黨員,有引進外地大學生,有機關下派幹部。鎮黨委用開放的用人原則,堅持沒有最合適,只有更合適思路,外引內育,重點從畢業大學生、退役軍人、回鄉創業能工巧匠 、"土專家""田秀才"等中挖掘優秀人才充實到村後備幹部中,通過組織活動、農民夜校學習、"空中課堂"洗禮、幹部"一對一"定點聯繫、頂崗鍛鍊、急難險重任務檢驗等培育了一批熱愛基層工作、熱心家鄉建設的本土村後備幹部,通過村改整合,村現任黨組織書記黃波選系本村的農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的大學生,也是鎮機關優秀工作人員,在他的帶動下,響田坎村"兩委"班子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戰鬥力、凝聚力,村黨組織副書記夏俊龍,是在外務工退伍軍人,放棄了在外優厚的報酬毅然返鄉,村副主任劉小明原在外擔任企業管理,村文書劉奎原為代課教師,他們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家鄉建設,村"兩委"工作得到了黨員、群眾和組織一致認同。

育好人才,為鄉村振興增添動力

響田坎村"兩委"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育好村兩委成員和後備幹部,讓每個願意加入農村基層建設的返鄉能人留得住,能幹事,能出彩,有成就感、獲得感和群眾的認同感。響田坎村臨時黨支部成立以來,兩委班子成員主動以黨課、黨員大會、農民夜校,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等方式組織學習30餘次,極大增強大家幹事創業的熱情,投身基層建設的決心。同時在政策上加碼扶持,讓返鄉能人安心安業,並在發展產業上出臺了相關補貼扶持政策如發展晚熟柑橘、稻田+養殖、蠶桑養殖等,讓本土人才安心創業,帶領群眾致富;並且黨委政府非常重視本土人才的成長,組織他們到產業園現場學習交流、邀請成功的產業業主到村指導,因地制宜,讓產業活起來,調動返鄉能人的積極性,讓他們紮根家鄉建設,為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引領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優秀資源的下沉、黨委政府對人才的重視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契機,讓鄉村成為引才聚才的新高地,搭建平臺,完善人才培養機制,讓返鄉能人留得住,安下心,投身鄉村振興建設中來,為家鄉建設描繪藍圖。

(武勝縣中心鎮人民政府 羅嘉欣)

相關焦點

  • 【一把手 話人才】以人才集聚引領鄉村振興發展
    以人才集聚引領鄉村振興發展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委書記、二級巡視員 黃光富
  • 讓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今年全國脫貧攻堅任務即將完成,在實現全部脫貧摘帽的基礎上做好鄉村振興的接續工作至關重要。鄉村振興關鍵是人才振興,人才興則農業興,人才強則農村強。通過構築吸引外出人才回流農村、加強培養本土人才、輸送鄉村振興人才的人才體系,讓人才成為鄉村振興的「助推器」。打造引鳳「強磁」,優化造血功能。
  • 仁懷市蒼龍街道:「雙培養」工程 奏響鄉村振興「三部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關鍵在人。近年來,仁懷市蒼龍街道黨工委按照遵義市「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升級版要求,根據「基層黨建聚力年、脫貧攻堅決勝年、重點項目突破年,幹部作風提升年」四個年景定位,持續抓基礎、強基礎、實基礎,抓實「雙培養」工程,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奏響鄉村振興「三部曲」。建強一個戰鬥堡壘,吹響鄉村振興「銜接曲」。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
  • 仁懷蒼龍街道「雙培養」工程奏響鄉村振興三部曲-新華網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關鍵在人。仁懷市蒼龍街道黨工委按照遵義市「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升級版要求,根據「基層黨建聚力年、脫貧攻堅決勝年、重點項目突破年、幹部作風提升年」四個年景定位,持續抓基礎、強基礎、實基礎,抓實村級組織領軍人才和村級後備幹部「雙培養」工程,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奏響鄉村振興「三部曲」。
  • 貴州省正安縣:培養鄉村振興領軍人才
    這是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農村過去流傳的一句順口溜,反映的是農業農村人才緊缺的嚴峻現實。據悉,2017年正安縣外出務工人員17.3萬,佔勞動力總數的40%,勞動力斷層明顯。再大的事業,有人幹才能實現。破解農村人才瓶頸,是推動鄉村振興繞不開的必答題。
  •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人才
    全會再次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大量「三農」人才支撐。國家統計局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農業生產經營人員31422萬人,其中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人員佔91.8%,高中或中專的佔7.1%,大專及以上的僅佔1.2%。人才匱乏、素質不高長期困擾「三農」工作的開展和鄉村社會的發展。
  • 2020國考申論模擬題及答案解析:鄉村振興 關鍵在人才
    希望你們繼續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養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題目:習近平總書記對此強調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參考答案「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成為鄉村發展的巨大契機。
  • 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的地方實踐與經驗啟示
    我國地方各縣市黨委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原則,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建強鄉村基層組織,打造過硬幹部隊伍,補齊鄉村人才短板,強化領導核心、戰鬥堡壘、先鋒引領、人才支撐,充分發揮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發展的作用,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落實,統籌推進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發展。
  • 廣安武勝縣紀委監委以廉潔文化 繪就鄉村振興絢麗底色
    原標題:廣安武勝縣紀委監委以廉潔文化 繪就鄉村振興絢麗底色   「根植廉潔
  • 念好鄉土人才「三字訣」 吹響鄉村振興「衝鋒號」
    原標題:念好鄉土人才「三字訣」 吹響鄉村振興「衝鋒號」   鄉土人才成長於農村,植根於農村,是聯繫群眾、
  • 鄉村振興人才哪裡來
    朱啟臻無論是產業興旺,還是生態宜居或鄉風文明,沒有人才支撐一切無從談起,所以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鄉村的人才振興要明確三個問題,鄉村需要什麼人才?鄉村人才哪裡來?鄉村人才如何發揮作用?我們重點討論鄉村人才哪裡來這個問題。
  • 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什麼
    【關鍵詞】資源優勢  群眾幹勁  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識碼】A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新時代解決好「三農」問題的重要抓手。通過深入解讀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定位、目標任務、基本原則可以看出,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在於深挖各方優勢資源,提振群眾的幹勁。
  • 習近平要求鄉村實現「五個振興」
    二要人才振興。鄉村振興,人才是基石。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說到底,關鍵在人。習近平指出:「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要積極培養本土人才,鼓勵外出能人返鄉創業,鼓勵大學生村官紮根基層,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要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 實現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組織人才保障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堅持德才兼備、選賢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一條顯著優勢,也是實現國家根本富強的制度,我們要不斷完善人才發現、培養和激勵的制度機制,集聚更多更優秀的治理人才。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的重大決策部署。
  • 全國政協委員楊維剛:商貿流通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關鍵
    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湖南省委主委楊維剛中國日報5月27日長沙訊(記者 馮志偉)「商貿流通產業發展是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減貧脫貧、鄉村振興的關鍵。」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湖南省委主委楊維剛建議,要加強農村商貿流通專業技能人才培養。一是要推動商貿流通產業和技能人才培養耦合協調發展。夯實職業教育對培養農村商貿流通專業人才培養的基礎作用,推動農村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研究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雙才驅動」體系,職業教育助推農村商貿流通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 農村振興,引進人才是關鍵
    一方面推動了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另一方面導致了人才大量外流,出現了村莊空心化、人口老齡化、家庭離散化、基層組織鬆散軟弱、鄉風民風退化等社會問題,鄉村振興正面臨嚴重的人才短板。 因此想要產業發展,必然需要引入外來專業人才,特別是產業人才。可以引進「產業主任」,和村主任一起,形成「雙主任」。發揮優勢互補、內外結合的雙重功效。
  • 致力培養鄉村振興人才
    此次三方合作,將通過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產品賦能鄉村振興的人才培養,為數字農業健康發展、創新發展、科學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據悉,這是北京字節跳動「字節鄉村計劃」的一部分。「字節鄉村計劃」由之前的扶貧項目進行升級,加大投入,以「信息賦能鄉村」為核心,通過培養扶持新農人的方式,賦能鄉村組織建設,助力鄉村發展。從2017年至今,字節跳動扶貧已經直接幫扶超過2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通過「山貨上頭條」、「戰疫助農」、「抖音援鄂復甦計劃」等項目,累計幫助全國各地農村銷售農產品8.6億元,並打造了20款農產品品牌;「山裡DOU是好風光」項目已經在9個貧困縣落地。
  • 彩虹橋人才計劃助推鄉村振興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9日電(特約記者 趙偉)近日,由南開大學現代遠程教育學院、《農家書屋》雜誌社共同發起的專門針對農村青年的培養計劃——彩虹橋人才計劃開始全面實施。該項目旨在通過幫助農村流動青年「零學費、上大學、半工讀、穩就業」,實現「服務農村青年、帶動家庭致富、推動鄉村振興」的目標願景。《農家書屋》雜誌社彩虹橋人才計劃項目辦公室與南開大學現代遠程教育學院代表交換籤約蓋章文件。
  • 仁懷市大壩鎮:「四大工程」推動人才與產業發展雙重振興
    仁懷市大壩鎮充分發揮村級組織領軍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示範作用,堅持選優配強、著力培育結合、強化管理考核,打好「組合拳」,以「四大工程」推動人才與產業發展雙重振興。鎮級培訓注重培養後備人選的政策理論、組織管理和科技知識水平,村級培訓重點進行黨性教育,增強依法辦事、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為各類人才改思想、強知識、補技能。開展「雙帶」,即依託「千人幫千社、千企帶千社」、「百企幫百村」工程和加強本土人才聯絡服務,實現企業和鄉土人才「手拉手」幫帶,幫助培養對象開拓眼界,不斷提升領軍人才領辦企業的能力。
  • 張麗君:念好鄉村振興「一字訣」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描繪了新時代新農村建設的美好藍圖。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要念好「一字訣」,在人才上做文章、在產業下功夫、在民生上求實效,奮力實現將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圖景。選好鄉村振興「一隊人」。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人才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選準黨支部書記帶頭人。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要注重從農村致富能手、大中專畢業生、返鄉創業人員、退伍軍人等群體中發現培養人才選拔到黨組織書記崗位上來,選優配強黨組織帶頭人,充分釋放「頭雁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