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臺灣生態保護典範金瓜寮溪(圖)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在臺灣 「八八水災」一周年之際,關於「如何保護自然」、「人不與自然爭地」的反思頻繁見諸媒體,更常聽於民眾日常閒談。相比於選舉議題呈現「媒體熱炒,民眾冷對」的情形,環保議題才是各界共同關心的焦點。

  臺灣多山,自從9·21大地震改變了整個地質結構,每逢颱風大雨,不時從各山區傳來災禍,人們多心懷忐忑。常在災難時跑在救災第一現場的慈濟志工陳女士對記者嘆息說:「誰也不知道那一座座看起來秀麗安靜的大山什麼時候就要翻臉無情,向人類討債。」近五六年來,推進環保行動,尋求自然與人和諧相處之道成了臺灣最夯的社會議題。

  在臺灣朋友的推薦下,8月5日,記者頂著大太陽從臺北市區趕到臺北縣坪林鄉,沿金瓜寮溪進入山谷探訪臺灣人心目中生態保護的典範。

  抓一隻魚最高罰款15萬

  坪林自明末清初開墾,以種植茶葉聞名,所生產的「文山包種茶」在臺灣享有「南烏龍、北包種」美贊。現在,除了美麗茶園外,還有臺灣唯一的茶葉博物館,每年舉辦「包種茶節」,是臺北人探訪茶業文化的好所在。

  而近年來,茶鄉坪林新增加一個特產 「水中螢火蟲」,是坪林人的驕傲。景區導遊說完這個美麗的名字,還故意賣關子說:白天也可以看到「水中螢火蟲」。

  當我們滿頭大汗經過坪林古街,遠遠聽到笑聲從溪流一側傳來,只見坪林吊橋上,一家老小正拿麵包扔到溪裡,順著麵包掉落的地方,看到了成千上萬隻的溪魚在爭食!這是記者平生看到最多、最集中的溪魚!導遊說,這裡有臺灣80%的淡水魚種。

  更有趣的是,旁邊石頭上停留著一隻鳥,靜靜看著溪裡歡快的魚兒。它是覺得魚太大吃不下,還是也不忍心破壞魚兒的自在歡快?

  說話間,溪流中不時發出光亮閃入我們的眼睛。「那就是『水中螢火蟲』」!導遊開心地說,「土名叫 『古花』的一種魚,喜歡在水中翻身跳躍,身上的魚鱗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像是螢火蟲在水面一閃一閃。」

  原來,坪林鄉北勢溪和金瓜寮溪是臺北市的水源,也曾經被批評因村民捕魚、電魚、毒魚沒有保護好水源質量,於是,前任鄉長梁金生決定封溪護魚。他提出,如果那些逐年減少的原生態魚種能存活,就說明水源是乾淨的。從2002年起,坪林鄉實行封溪護魚,禁止各種捕捉溪魚的行為,一旦違反,處以3萬(新臺幣)到15萬的罰金!

  導遊說,更難得的是,原本喜歡抓溪魚的村民們不但帶頭遵守,還自發組成護魚隊,日夜巡邏,勸導捕魚者。

  經濟作物「還地」給原生態

  沿金瓜寮溪前行,經過兩個村莊和數片茶園,頓然周圍的空氣涼爽下來,我們進入了十公裡的水源保護區。記者看到,路邊眾多告示牌中最顯眼的紅色警告牌,禁止一切捕捉溪魚的行為。

  隨後的道路分成三條:最寬的是機動車道,最窄的是溪流邊樹林中的步道,另一條則是自行車道。遊客願意選擇哪種與自然親近的方式?導遊說,最經典的走法是,從臺北開車30分鐘到這裡,下車從車後廂拿出自行車,騎一段後,將自行車鎖在路邊,走步道觀魚賞蕨,走到寬敞處可以閒坐泡茶,而夏天則可以下水遊泳。

  果然,我們一路上看到遊客基本都是這樣的玩法,在樹木遮陰的步道上,三五成群的遊客聽著潺潺水聲,看著清澈見底的溪流中自在的魚兒,還有120多種的蕨類出現在你眼前,等你認識它。

  我們一路上遇到的遊客有:父母帶孩子來遊泳、認識植物和魚類的,幼兒園老師帶小朋友親近自然的,基金會組織家庭環保親子遊的,還有情侶檔攜手同遊的。看到水中的魚群和相互追逐的孩子們,我恍然有誤入桃花源之感。

  據當地茶農陳先生說,因茶葉市場飽和,他們早就不再增加新的茶園,甚至把茶園恢復成原始自然景觀,這樣既保護水土又可以吸引遊客來親近自然,甚至還成了大中小學校課外學習基地。

  村民自發愛鄉護溪

  因為對自然生態的保護,讓坪林這個古老茶鄉煥發了另一種新生機,不能捕魚,不再擴建茶園的村民們收入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

  在我們準備返程時,正好遇到「坪林鄉生態保育協會」沿溪在清除外來魚種。鄉裡的民代王成意說,因為遊客多了後,有人會帶外來魚種來放生,這些外來魚種繁殖快而且會吃掉原來的魚,也會破壞生態。隨著環保生態意識深入民心,他們勸導人家捕魚的工作少了,但是又增加了新任務。

  導遊說,坪林護魚有成,是臺北縣的典範,全臺灣各鄉鎮已經有70多條溪實行封溪護魚,但是並非都能得到很好地執行,除了有賴於民眾的愛鄉護溪意識提高外,還需要「政府」有成熟的配套政策輔導經濟轉型。(記者 葉秀月 文/圖)

相關焦點

  • 探訪金瓜寮溪
    在臺灣朋友的推薦下,8月5日,記者頂著大太陽從臺北市區趕到臺北縣坪林鄉,沿金瓜寮溪進入山谷探訪臺灣人心目中生態保護的典範。  抓一隻魚最高罰款15萬   坪林自明末清初開墾,以種植茶葉聞名,所生產的「文山包種茶」在臺灣享有「南烏龍、北包種」美贊。
  • 臺灣新寮溪秘境瀑布封閉9年 橋梁修繕後「重生」
    中新網6月22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宜蘭縣冬山鄉的新寮溪第二層瀑布,曾因氣勢雄偉,被稱為秘境美景,但在2009年10月的「芭瑪」風災過後,由於橋與步道遭到損壞,被迫封閉了9年。臺灣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長時間對瀑布進行整修,採用生態工藝,把吊索橋改為挑高吊橋。
  • 寨寮溪累累傷痕何時撫平?
    由於長年無序採砂,位於瑞安市的省級風景名勝區寨寮溪核心景區,被糟蹋成了「千島湖」。2007年5月,都市報曾刊發了《寨寮溪,無法承受挖掘之痛》一文,披露了這種情況。   寨寮溪風景名勝區位於瑞安西部的飛雲江中遊流域,景區面積174.8平方公裡,共有200來處景觀。這裡的潭、瀑、澗、灘、溪、流、巖、石、洞、壑、泉等景觀要素齊備,而且擁有華南野生金絲猴、百年烏龜、雉雞等珍禽異獸。   1992年4月,寨寮溪被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 溫州:江心嶼、楠溪江、寨寮溪景區,風景這裡獨美
    寨寮溪景區寨寮溪景區是南雁蕩山的餘脈,以寨寮溪為中心,以瀑潭連串、灘溪蜿蜒、山林華茂為特色。寨寮溪的溪流,蜿蜒曲折溪而依山順勢;溪水清澈明淨溪畔綠洲石灘,竹樹搖曳;兩岸群山逶透迤,翠谷縱橫,既有橋流水人家」的江南田園風光,又不乏濃鬱的浙南山鄉野趣。南麂山列島由52個島嶼組成,海洋風光秀麗,生態保持良好。南麂列島分大沙岙、三盤尾、竹嶼百嶼三大景區,擁有景點75處。
  • 溪頭自然教育園區:臺灣生態旅遊的典範
    它因位於北勢溪源頭而得名,海拔1,150米,面積約2,500公頃。溪頭自然教育園區屬於臺大實驗林場,是一處理想的森林浴場。而溪頭妖怪村正坐落於園區出入口旁,是以「妖怪文化」聞名全臺灣的個性化鄉村。 溪頭簡史溪頭自然教育園區的歷史可追溯到清末時期,當時溪頭只是「溪流源頭」的山林小村。
  • 寨寮溪——峰巒綿亙,溪流縱橫,幽谷灘林處處
    寨寮溪風景名勝區位於溫州市瑞安市境內,處於洞宮山脈的南側,是南雁蕩山的餘脈。峰巒綿亙,溪流縱橫,幽谷灘林處處,構成了豐富的自然景觀。寨寮溪總面積達到174.8平方公裡,全區由九大景區組成,以寨寮溪景區為中心區,南有玉女谷和九珠潭景區,東有龍潭和回龍澗景區,西有飛雲湖和漈門溪景區,北有騰煙瀑景區,東北有花巖景區。
  • 【周末悅讀】溪頭自然教育園區:臺灣生態旅遊的典範
    它因位於北勢溪源頭而得名,海拔1,150米,面積約2,500公頃。溪頭自然教育園區屬於臺大實驗林場,是一處理想的森林浴場。而溪頭妖怪村正坐落於園區出入口旁,是以「妖怪文化」聞名全臺灣的個性化鄉村。 溪頭簡史溪頭自然教育園區的歷史可追溯到清末時期,當時溪頭只是「溪流源頭」的山林小村。
  • 【地圖收藏419】1786《臺灣汛塘望寮圖》
    大家好,這裡是後宮地圖三千,本期【地圖收藏】系列為大家帶來的是1786《臺灣汛塘望寮圖》,喜歡你就關注一下唄~
  • 到新寮瀑布戲水消暑
    (圖/王以瑾攝影)  新寮瀑布是冬山河的源頭,屬新寮溪,共有10層,目前整修完成的步道  氣勢驚人這種字眼是用不在新寮瀑布上,它是屬於典雅文靜型,瀑水如同少女髮絲般垂掛在巖壁上,瀑底有一池淺潭,清澈見底;新寮溪曾經因為採礦而受汙染,溪內魚蝦數目大幅減少,這幾年社區居民與礦場努力之下,才將魚兒找回來,現在隨處可見溪哥
  • 「臺灣見聞」之剝皮寮街區,老臺北的時代記憶
    剝皮寮歷史街區內保存有相當完整的清代街型、清代傳統店屋、日治時代市區改正後的立面以及光復後改建面貌,其建築空間見證了艋舺市街的發展,對於都市紋理的延續深具意義。作為艋舺地區唯一留下的清代漢人街道,熱映的臺灣電影《艋舺》中,趙又廷、阮經天等黑幫少年風行的地方,就是在剝皮寮老街取景拍攝。
  • 廈門周邊自駕遊線路紅色歐寮生態之旅
    歐寮一個具有優質生態資源,紅色底蘊深厚的小村落。它坐落在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南勝鎮,比鄰漳浦車本村。一山之隔,世代聯姻。歐寮的群山與晚霞站在海拔800多米的歐寮的至高點,遠望群山,連綿不絕。山頂上的土樓形狀的廟宇,寄託著歐寮人都這片土地的熱愛。
  • 再造鄉愁的典範案例:臺灣桃米生態村
    而啟發他回鄉帶領原住民重建故鄉的契機,是造訪臺灣南投縣一座名為「桃米村」的生態村莊。在「社區營造」理念的實踐中,這座埔裡鎮最貧窮的村子在十年中蛻變為臺灣最知名的觀光經濟型生態村。「如果不是訪問桃米生態村,我不可能回家鄉做這件事。如果不是桃米已經提供了10年的經驗,我也沒有信心做這件事。」陳統奎這樣說。
  • 攬勝國內景觀:神秘莫測的寨寮溪,歷史悠久的仙巖
    寨寮溪位於瑞安市西南、西北部山區、飛雲江中遊,在高樓鎮境內,距溫州市區80多公裡,屬於雁蕩山脈,因在飛雲江流域東部,故可稱東雁蕩山,或東雁。總面積約63.97平方公裡,是國家森林公園。這裡有良好的植被、獨特的潭瀑群景觀、優良的水質、豐富的植物資和珍貴的猴群,既幽價原始,又瑰麗多姿,業已開發的有「寨寮泛舟」、「九珠凝碧」、「花巖疊翠」、「龍潭滾雪」、「潦門筏趣」、「甘潦煙虹」、「銀洞通幽」、「巖庵驕楓」、「龜洞瞰秀」和「五雲旭照」等十個景點。景區內山山水水,天生麗質,未是人工雕琢。
  • 臺灣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高屏溪
    臺灣高屏溪一段  高屏溪又稱下淡水溪或是淡水溪,發源於玉山山脈東麓和中央山脈的秀姑巒山西麓,主要流經地區包括高雄縣12個鄉鎮及屏東13個鄉市,而它自旗山到林園工業區出海,正好是高雄縣與屏東縣分隔,因此得名.高屏溪全長171公裡,流域面積約3257平方公裡,主要支流包括旗山溪,隘寮溪,濁口溪,荖濃溪及武洛溪;上遊有流經高雄縣桃源,六龜,美濃(屬荖濃溪);流經茂林鄉的濁口溪;三民鄉,甲仙鄉,杉林鄉,旗山鎮的楠梓仙溪(旗山溪),以及屏東霧臺的隘寮溪,流至嶺口匯集,統稱高屏溪,是臺灣島第二長河和流域面積最大的河川。
  • 探訪臺灣溼地保育,讓田裡留下人與自然共舞的腳印
    臺灣溼地的命運也跟其他許多地區一樣,經歷過經濟迅猛發展時期過度開發利用帶來的嚴重損毀;但如今,臺灣溼地的風光之美、生物多樣性之豐富、人與自然之和諧已成為寶島的一張名片,其溼地資源保護、恢復、監測以及生態科普教育等方面的做法與理念值得借鑑。9月2日-11日,《中國綠色時報》記者受邀赴臺,分別探訪了濱海灘涂、河流及稻田等不同類型的自然溼地和人工溼地,去感受溼地保育與農業生產、社區生計之間如何良性互動。
  • 寨寮溪 兩百公裡飛雲江 這邊風景獨好
    曹凌雲 文/攝飛雲江從高樓營前到灘腳約18公裡,被稱為寨寮溪。這一段江流蜿蜒曲折、時湍時緩、忽開忽合,江岸邊是綠洲石灘、竹樹搖曳,許多人說:「走遍兩百公裡飛雲江,風景這邊獨好。」我用兩天的時間遊走了寨寮溪,發現「這邊」不僅有綿亙的峰巒,縱橫的翠谷,深幽的灘林,還有生長萬物的廣袤田園,蘊藏豐富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的古老村落。東源村,守護著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傳承人東源村依山傍水,古老而偏僻,關於它有很多說法,但「木活字」是它久遠光陰中最深厚綿長的話題,是它從歷史深處一路走來卻未曾改變的清晰背景。可以這麼說,「木活字」是東源村的另一個名字。
  • 看"古早味"與"剝皮寮":體會臺灣文化創意(組圖)
    時光打磨的舊日風華  如果說將近30年以前的羅大佑還被認為是「憤青」和叛逆的話,今天的臺灣,有很多人和他走在了一起。一些越來越少見的老建築、老街區,也被臺灣人當做傳家寶收藏、保護和利用起來,從而成為臺灣的一種文化現象和時代風潮。剝皮寮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就是一個成功的例證。
  • 臺灣食農自然教育深度交流探訪,誠邀您的參與!
    【現任】   北庭環境生態設計工作室負責人   棲蘭國家公園催生聯盟理事   宜蘭社區大學講師   羅東林管處林業文化園區志工隊活動組組長   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教育人員(101環署訓證字第EP309002號)   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分會雙連埤環境教育基地顧問
  • 臺灣南寮驚見超大石斑魚 重60公斤比5歲男童大(圖)
    臺灣南寮驚見超大石斑魚 重60公斤比5歲男童大(圖) 2011年04月08日 19:33:00  來源:
  • 我們的家鄉木灑溪,封溪保護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