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南陽繁華背後的市井老巷,美食老店扎堆,進了出不來!

2020-12-06 大萌逛吃南陽

地道的南陽人只要說起小吃街

那絕對少不了廣場南街

一整條街都遍布美食

烤串、小吃、奶茶...應有盡有

但是要說讓人記憶最深的

那非這些店莫屬了

近段時間,因為工作繁忙

大頭好久沒有出來閒逛

今天,得了空

雖說這天兒凍的人直呲牙

但是大頭我還是要出去覓食

怕是去了廣場南街又要胖上幾斤

///

× 人間的煙火氣×

15年前,新華城市廣場還叫做新華商城,被坊間稱為南陽漢正街。造就了眾多百萬富翁,八卦陣的結構,許多不熟悉的人,走進去繞彎子就出不來。一旁的廣場南街也是陪伴咱們南陽人多年的記憶。

南街一眼望去只有路口的幾個小推車和凌亂的店面,並不足以吸引人,越往裡走,卻越感覺比起外面的車水馬龍,這裡有著更貼近人間的煙火氣息。

路邊熟悉的柿花粉攤,大娘依舊掛著親切的笑容。轉角的煎餅店,包子呼哧呼哧冒著熱氣。作為從小吃到大的地方,廣場南街始終有種莫名的親切感。

無論你是否住在這兒,相信當你站在這條狹窄的街上,一定能讓你感到家鄉的溫暖親切。今天大頭就用美食,帶大家重溫這座城市最真實溫暖的一面。

× 街頭的好滋味×

南街活色生香的煙火氣,

從那些我們曾經排過長隊的小吃店裡,

就能嗅出一二。

·燒烤/金記魷魚專賣店·

油炸燒烤一類的小吃,是每條小吃街的主流,廣場南街當然也不例外。金記魷魚專賣店是多少南陽人從小吃到大的味道,幾串烤魷魚就吃的心滿意足。

南街路口的這家金記是大頭在外地上大學時候最想念的味道,每逢路過聞見油炸和孜然的香氣,就想起小時候每次叫嚷著要吃烤魷魚的樣子。

他們家默默在路口堅守了將近30年,見證著新華商場的發展。

魷魚須跟魷魚頭一直2塊5一串,魷魚尾3塊一串,生蠔個頭不小,也是良心價,海鮮這玩意兒吃的就是個新鮮。

魷魚整齊的擺在烤盤邊,金師傅熟練的翻滾著串,烤到色澤微微變紅,外皮緊緻,熟悉的香味陣陣撲鼻而來,饞的讓人直吞口水。

烤好的串拿在手裡還有些燙,但絲毫擋不住大頭立刻想吃的嘴,心急火燎的用牙齒扯下一片魷魚肉,鮮味兒在嘴裡放肆亂竄。大口咀嚼間還有汁水溢出,在嘴裡打轉。

·甘梅薯條·

在烤魷魚旁邊的甘梅薯條是大頭的最愛,別的地方吃不到這個味兒。金姨老是給你盛到往外溢。

「金姨,來一大份薯條」

「好嘞妮兒,要番茄醬不要?」

雖然時間在金姨的臉上留下了歲月的印記,但不難看出年輕時的金姨,絕對是美女裡的數。這麼多年,金姨的笑容就仿佛是店裡的招牌,看到就倍感親切。

從紅薯條下油鍋到完成裝碗,一氣呵成。酸甜的甘梅粉混著紅薯的香甜氣息陣陣飄出。一口下去,香脆軟糯。大頭老是讓金姨多加番茄醬,別有一番風味兒。

·南陽第一家長沙臭豆腐·

2001年前後,廣場南街北路口,來了南陽第一家賣臭豆腐的,是一對年輕外地夫婦推著三輪車,後來演變成了轉角門面,是南陽第一家臭豆腐店

還記得小時候,一次性的塑料杯裝著六塊臭豆腐,湯汁吃完也捨不得扔。大頭老是再花三毛錢買個白饃蘸著吃,便是莫大的美味了。

而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小吃種類繁多。老闆無奈的說生意明顯沒有之前好了,但是這個味兒永遠是南陽人心裡的老味道,是無法改變和抹去的。

·張大叔的餅店·

順著十四小往前走,有家不起眼的餅店。張叔做餅已有二十多年了,每日四五點就開始忙碌的準備食材用料,為的是食客能吃上新鮮熱乎的餅子。

店面雖小,樣數可不少。有煎餅、烙饃、手抓餅、千層餅、菜盒...還有甜口兒的豆沙酥餅,紅豆餅。

吃一張張叔多年技藝攤出的餅,中間軟糯,邊緣焦脆,就是平凡一天最美好的開始。

大頭去的時候已是晚上,雖然天氣惡劣,但排隊買餅的食客們還是絡繹不絕,帶著熱氣騰騰的美味,趕著歸家吃晚飯,結束忙碌的一天。

大頭覺著,一座城市,正是有著這些大街小巷裡默默堅守的老店,才變得有血有肉。正所謂,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烤/金記魷魚專賣店

·吃不完的美味·

南街的小吃太多,除了大頭提到的,還有老米線店、肉夾饃、壽司、章魚小丸子、海鮮辣滷、韓餐壽司、砂鍋粉面...

大頭在外讀書的這幾年,最想念的,莫過於此。食物有時不僅僅是填飽肚子的東西,而是回憶的承載體。相信很多南陽人跟我一樣,這些從舌尖落在心尖的老味道,是難以忘記的。

× 城市風景線×

現在每天走在南陽大街上,

映入眼帘的都是,

鋼筋水泥混合而成待開發的建築,

反之有煙火氣息的市井越來越少。

南陽的發展需要做出做出犧牲,全新的南陽也會更加讓我們驕傲,但,沒有地攤、沒有夜市、沒有小店的城市必將是冰涼且死氣沉沉的。

大頭覺得一個城市的靈魂在底層,舊的東西往往是沉澱下來的情懷。是這座城市最貼心最溫暖的存在。

高逼格的網紅店再多,大多也只會像流星一顯,轉瞬即逝。因為它永遠拉近不了人和城市的距離。

看著一望到底燈光閃爍的南街,

車來人往,

儘管是雨天看不清每個人的樣子,

但仍能透過那些自在愜意的畫面,

看出這座城市的煙火氣。

來廣場南街,再胖10斤我也願意。

///

ps:大頭去拍攝的時候,小推車的老闆都很害怕我們是記者要曝光她們,城市的飛速發展讓她們的生活變的更加艱難,適當的保留地攤經濟,給底層人民一點溫暖,不僅群眾生活更加便利,整個城市也將活力滿滿。

大頭の本期話題

徵集在南陽,你心目中的必吃老店或者是無法忘懷的店,亦或是新開的店鋪,好玩的好吃的都可以告訴我哦!

廣場南街美食街

大概地址| 臥龍區工業南路新華城市廣場旁

/

相關焦點

  • 民生路北5裡,鬧市區夾縫生存的老巷
    第一次來這的你,很容易迷失在一個挨一個的小吃攤裡,稍不留神就會吃個滾瓜肚圓。即使與市中心各大美食商圈比鄰而居,北五裡也有足夠的人潮支撐。 北五裡雖不是繁華熱鬧的焦點,卻默默承包了周邊居民的一日三餐。用老巷裡的市井氣,滋養著這裡的人們。
  • 南陽老店,古鎮情緣
    康熙御膳房等景點,後面則有新河神廟、狀元胡同等遺址,倘若你來古鎮旅遊,十有八九的要走書院路,也必定會經過古鎮永和商店。曾祖父的經商算是為一家老小在南陽鎮上紮下了根,這也應是古鎮永和商店的前身了。我從小就與祖父母相依為命,自從我記事起,祖父就是古鎮永和商店的店主,且是一位威望極高的「老江湖」,要知道,我的祖父先後在南陽供銷社、魯橋供銷社工作多年,在十裡八鄉都是一位出了名的生意精,祖父退休後又在古鎮上做起了生意,不可否認,是他老人家讓「古鎮永和商店」的名聲大振。
  • 扎堆沉浸在商品街一整天,記錄三亞zui純粹的市井煙火氣息
    這份炸的有點幹硬了不知道是不是扎堆跟老闆聊天影響瞭然鵝一直都不做外賣也就成了扎堆經常來商品街的原因之一啦森|林|大|腰|子商品街三巷17號這家店雖說沒開多久卻在美食林琅的商品街混出了大名頭:要知道偶遇一位推烤地瓜車的大叔有多不容易那是要靠緣分才能吃得上的很慶幸扎堆在今天的行程結尾遇上了超開心(p≧w≦q)
  • 老成都的市井味 落戶冰城哈爾濱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專屬的味道,成都的味道叫「市井」。我們記憶中的老成都樣子是那些穿起褂褂兒拿著挑子的剃頭師傅;瓦房屋簷下的藤椅邊,蓋碗茶裡泡的三花兒;牛皮紙做的印刷海報;還有街邊邊上逮貓,跳躬,打彈子的小孩兒.....而有拈頭成都市井火鍋,則是在那條老巷裡,還原了80、90年代風格的一家火鍋店。
  • 在冰城體驗老成都「市井」火鍋 尋找屬於自己的有拈頭style
    而有拈頭成都市井火鍋,則是在那條老巷裡,還原了80、90年代風格的一家火鍋店。有拈頭成都市井火鍋,名為「市井」就是希望將成都市井文化呈現給食客,它起源於成都的市井街道之間,還原老成都火鍋,復古的裝修裝飾,以及個性鮮明的服務特色,是成都人間煙火味濃鬱的火鍋美食。
  • 老街老巷,尋覓老城記憶
    「來西寧旅遊之前在網上看了很多攻略,都說水井巷是一定要來的地方,來了之後發現這裡正在升級改造,有些遺憾。以後有機會再來青海,我們一定要來看看這個『百年老巷』。」山西遊客劉欣說。12月4日,記者來到水井巷商業文化旅遊街區改造現場,3棟商業樓及戲臺主體已完工,雖然此時的西寧已入深冬,但施工人員仍然在忙著施工。
  • 臺灣老店扎堆上海競展祖傳秘方
    原標題:臺灣老店扎堆上海競展祖傳秘方  中新社上海10月1日電 (記者 李佳佳)上海臺商廟會今年十·一長假「捲土重來」。繼去年搜羅臺灣六大夜市小吃集體登「滬」後,今年則主打「老字號」,開辦經典老店直通車,讓上海市民飽餐之餘也有機會領略臺灣小吃背後的文化。
  • 桐廬東門碼頭 再現市井繁華
    桐廬東門碼頭 再現市井繁華商賈雲集,富庶繁華;喧鬧的古街,悠長的漁歌,是桐廬縣城一代人的回憶。如今桐廬旅遊碼頭重新面向百姓和遊客開放,遊客可乘坐遊船夜遊富春江,還可以在岸邊音樂餐吧享受美食,封印了一代人的城市記憶再次融入市井生活,桐廬碼頭文化得以續寫。
  • 南陽美食攻略—豫菜中的南陽風味小吃
    南陽的風味小吃眾多,唐河火腿、新野板面、鎮平燒雞、博望鍋盔、社旗胡辣湯、社旗橋頭黃悶雞、南召白土崗辣子雞、閻天喜餃子。  具有鮮明特色的南陽珍餚四處傳播。 來到了南陽,就不能不嘗嘗這滿街的美食。說滿街,一點都不為過,南陽除了正宗大菜,民間還有許許多多的美食店鋪,大都隨意的開在路邊,讓人隨時隨地的換換口味,美餐一頓。
  • 龍南古街老巷你知道幾個?循著它們一起走進那段舊時光!
    一條老街一段歷史幾代人的記憶撫摸斑駁的老牆漫步在交錯的老巷喚起那舊日的時光……  黃道生、大劉屋、司馬第、鎮龍臺、槐花樹下、下豆行……這些龍南古街老巷,你知道幾個?  有人說,老街,是人生旅途中的一個驛站,也是流經內心的一條潺潺小溪,因為它繫著情,繫著愛……無論是那略帶青苔的瓦簷,還是那斑駁的老牆,都能夠讓如今深處繁華都市的我們體會到一瞬間的寧靜與安詳。
  • 江安古街老巷裡,藏著滿滿的人間煙火氣
    關於童年的,關於生活的,充滿趣味的,多姿多彩的,不妨和小編一起,去探尋江安的古街老巷吧~江安,有著久遠的歷史文化,也有著別樣的寧靜悠遠。行走在古色古香的小巷弄,沉澱許久的古樸氣息便會撲面而來。江安的古街老巷,以一段不長的路隔開了兩個世界。
  • 南陽老街消亡史,老城區改造後,還有多少老街能保留?
    近日來,南陽多雨,雨多白河新,興致忽起,便沿河閒逛,不知不覺便晃到了河街口。望著永慶門,才突然意識到,隨著近幾年南陽城市的發展,城中村改造計劃的推行,像河街這樣的老街竟已是越來越少。河街很出名的特色美食店就是這家擺記餃子館了。 如果你喜歡美食,關注了不少本地美食推廣號或者抖音,那麼它的出鏡率可以說是非常高。縱然下著雨,店內客人也是滿滿的,幾位相聚的朋友就坐在門口傘下吃點餃子來點燒烤。
  • 藏在較場口背後的老街,一進去就穿越到20年前!
    你看,這裡的一切,分明就像是老電影鏡頭裡的樣子。扎堆的二手家電市場記錄逝去的古老風態如果說上世紀的破舊風情,是這裡的建築特色;那扎堆設立的舊貨家電市場,就是這裡區別於別處的市井風情藏匿於較場口腳下的美食「天堂」承包了八方好吃嘴的胃身處重慶這座美食之都,每個咔咔角角都藏著美食,這裡也不例外
  • 走街青年|繁華背後,藏著這條市井又小資的小巷子!
    再往巷子頭走,裡面藏了個濃縮版的臺灣美食天堂。by 未停風景還有臺南肉臊飯,肉香濃鬱,一點也不膩,再來一杯冬瓜茶,簡直完美!回頭看,白色背景布般的陰霾天空下,IFS現代化的建築和穿巷子老舊的居民樓形成鮮明的對比,有種繁華與市井衝撞的強烈美感,只怪Y君技術太差,無法拍出眼中所見那樣美感的畫面。
  • 外地人沒去過的武漢老街小巷:鮮衣怒馬裹挾市井煙火,妙哉
    鮮衣怒馬裹挾市井煙火,想要了解一座城市,還真得走街串巷,儘可能地朝最深處探索。換言之,就是去找有地方煙火氣的不一樣的城市風貌。城市之旅,最地道的美食小吃在哪裡,在當地人的生活中,在一座城市最市井的地方。
  • 松江首屆「蕩」馬路節來了!馬路邊有意思的地方,小松替你盤點啦
    廟前街 廟前街的美食多得數不過來 近幾年還有各大餐飲品牌入駐 不斷為廟前街的人氣加持 當然,我們熟悉的那些老店都還在~
  • 松江首屆「蕩」馬路節來了!馬路邊有意思的地方,小松替你盤點啦→
    中山中路是90年代松江繁華的商業街區這裡還保留著老底子松江人弄堂生活的影子如今鹿都、平高兩大商業廣場在這裡齊聚第一食品、松江商城、餘天成、廟前街……中山中路是時代記憶與市井百態的光影交織廟前街廟前街的美食多得數不過來近幾年還有各大餐飲品牌入駐不斷為廟前街的人氣加持當然,我們熟悉的那些老店都還在~
  • 海口老街市井的尋味與印記
    如果說回憶裡的舊時味覺印記可以觸碰到人們柔軟心底,那麼徵服一個異鄉姑娘的海口老巷,也許首先是騎樓斑駁老牆上散發的南洋的旖麗風情、露臺與窗楣、浮雕與廊柱沉靜的美,浮光裡淺淺的暖調傳達而出雅致精巧的氣質。海南食遊記亦在本周末的午後鑽進了海口老巷來一次吃吃逛逛的尋味之行。由鐘樓慢慢逛進中山路,穿行而過翻新的風情街,水巷口飄揚的辣湯香味在午後也分外撩人。
  • 澳門最純樸的市井老街!超人氣緬甸美食、數十間老字號食店, 一定要來試一試!
    也有外來的東南亞美食數百年來,澳門沒有戰亂也沒有城管,不存在強拆加上澳門地方小,都是街坊支持所以一個街邊檔開個幾十年做個兩三代也是常事>步行只要行十來分鐘就能到達第一次來到三盞燈你可能會詫異這兒怎麼破破爛爛的完全不像澳門該有的繁華樣子但這種破爛正是澳門的歷史記載著曾經市井的點點滴滴
  • 南陽牛羊肉湯合集來了!老店?新店?傳統特色?統統函括~
    一個早餐吃出豪華感,有品質又不貴,誰不喜歡呢!一般喝牛肉湯,大家選牛肉都是熟牛肉,但是來他們家喝湯大頭瘋狂安利生肉!這一口嘗下去,大早上毫無食慾的味蕾瞬間就被喚醒!口感細嫩爽滑這個標籤就是為它量身定製的!牛肉下鍋涮的時候師傅火候掌握的很好,入口細嚼無渣,整個舌尖都是牛肉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