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更多的是持反對意見的人,比如一些從事重體力勞動,希望早點退休領養老金回家休息養老。還有更多人指出,延遲了退休制度,一定程度下會造成公司人員冗餘,老人不退位,新人沒有上升的機會。而且延遲退休在很大程度上也無法改變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專家提出的新方案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復旦大學的封進教授建議,實施「彈性退休制度」,即制定一個彈性的區間,比如63-67歲,職工可以選擇此區間內的任意一個時間退休,領取養老金。封進教授還指出,現在醫生、律師等職業都存在退休後「返聘」的情況,不但不用交社保,還可以邊拿工資邊領養老金。而這樣的政策也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從目前看來,延遲退休已經是一個必然趨勢,對於退休政策,你又持什麼態度?
延遲退休年齡最新消息
近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指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實施這兩個字,意味著著延遲退休將要從此前的研究層面,變成現實。
延遲退休年齡2021年開始執行是真的嗎?
延遲退休2021年會不會執行還並不知道,因為中央只是建議在十四五規劃期間會實施延遲退休,具體還需要等中央的通知。一般會現在幾個地區試點,試點之後然後再全國實施,這期間也需要等很多年,因此小編覺得2021年開始執行延遲退休年齡還是不一定的。
當前的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歲退休,女幹部年滿55歲、女工人年滿50歲才能退休的政策隨著人均壽命的大幅度延長,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我國老齡化的現狀。
相關數據表明,在現有養老金制度發放模式下,預計到2035年左右養老金將會耗盡,養老金是否有足額的額度發放勢必會成為當前人們最為關心的民生問題。
關於退休問題,現在也已經一錘定音了,我國將「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但是大家也明白一個問題,現在的男女退休年齡相差10歲,男性比女性晚退休10年,但是現實中,女性人均壽命卻比男性高。就拿2019年最新的人均壽命來說,雖然人均壽命為77.3歲,但是男性的人均壽命為73歲,女性的人均壽命為79歲,女性人均壽命比男性人均壽命大約多6歲,但是退休卻比男性早5年或10年,男女退休年齡與男女人均壽命出現了「倒掛」現象。
數據上面來說,男性和女性退休年齡差得很多,既然國家已經確定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就一定會涉及到男女退休年齡的調整問題,考慮到男女人均壽命的差距,是同步調整還是區別對待,是「一刀切」的強制實施還是更為靈活的彈性實施,現在來看仍然是個問號。
相關推薦
2022年延遲退休方案正式實施是真的嗎?延遲退休將影響哪些人?
延遲退休男女同齡為好?延遲退休方案2022年正式實施?
2025年開始執行延遲退休表?2025年延遲退休會影響哪些年齡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