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板上釘釘的延遲退休,意味著什麼?

2020-12-11 半月談網

近日,多位學者表示,「十四五」期間實施延遲退休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兒。這意味著熱議多年的延遲退休,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延遲退休與我國老齡化現狀有什麼關係?男女退休年齡是否要調成一樣?何為「漸進式」延遲退休?就業市場中「35歲歧視線」怎麼破?思客為你一一解答。

1

為什麼要延遲退休?

早在15年前,學界其實就已經有了關於延遲退休年齡的討論。我國官方層面首次提出延遲退休,是在2013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當時的表述是「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

7年之後,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對於延遲退休的表述從「研究制定」變成了「實施」,延遲退休距離正式推出開始進入倒計時。

在老齡化倒逼之下,一拖再拖的延遲退休政策走到了必須儘快出臺的關口。2019年,我國65歲及以上老齡人口達1.76億,佔世界同年齡組人口的23.0%,大大高於我國總人口的世界佔比(18.2%)。

但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可以說是世界上法定退休年齡最低的國家之一。現行的退休制度是20世紀50年代頒布的,男性年滿60歲退休,女幹部年滿55歲、女工人年滿50歲退休。其年齡設置稍低,早已不適應我國的發展現狀。

且到了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養老保險的贍養比為3∶1,退休年齡卻一直沒有改變。同時,我國的老年人口撫養比快速上漲,也將使得養老金支出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表示,此前「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難以如期推進,甚至很多勞動者尚未達到退休年齡便實際退出就業市場,這加劇了勞動力短缺趨勢,加大了養老金支付的壓力,也降低了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因此,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抓手之一,其重要性不容低估。

2

何為「漸進式」延遲退休?

「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指從延遲退休政策執行的那一刻起,每過一年或幾年調整一次,每次延後退休年齡幾個月,逐漸延遲到預期的退休年齡。國際上比較流行的做法有兩種,一種是每年延遲三個月,四年能延遲一歲;另一種是每年延遲四個月,需要三年時間延遲一歲。

放眼全球,這種「漸進式」延遲退休的做法,在國際上已有成熟經驗。在2008年金融危機襲擊歐洲、2010年歐洲發生債務危機時,歐盟十幾個成員國在2010年一年之內都延遲了退休年齡,使用的幾乎全是漸進式延長的辦法。

實施延遲退休在世界範圍內是一個異常謹慎的過程,更是一個系統性、精細化的政策安排。「十四五」規劃建議中也特別突出「漸進式」的要求,「十四五」期間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將遵循「小步慢走、彈性實施、強化激勵」的思路,以小幅調整的方式逐步推進。

當然,延遲退休推行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難點和阻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有一些非腦力勞動群體雖然能在觀念上接受,但身體方面還需要一個適應期,這個適應期在其他國家也同樣存在。

3

男女退休年齡是否要調成一樣?

對於延遲退休,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便是,男女退休年齡是否要調成一樣?

目前討論較多的主要有兩種方案。第一種是統一將男女的退休年齡調到60歲,再同時延長男女退休年齡。第二種是男女退休年齡各自延長,但是女性延長步伐保持比男性快,最終男女退休年齡實現統一。

從國際的情況來看,男女同齡退休的國家佔多數。聯合國2002年對166個國家的調查數據顯示,有64.74%的國家和地區實行了男女同齡退休制度,2015年這一比例進一步上升到66%。

「女性50歲退休,事實上還有提前退休和內退的。」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楊立雄表示,女性50歲退休是對人力資源的浪費,「男性和女性的退休年齡差得很遠。如果延遲的話,不如先把女性職工和女幹部的年齡統一到55,再慢慢提到60歲,和男性平行,再一起延遲退休。」

對此,鄭秉文也表示,對於當前男女退休年齡不一致的情況,我們應當改變一下,讓男女在同樣年齡退休。從預期壽命來講,女性的預期壽命長於男性,各國都是這樣的情況,這是一個重要的生理現象;從文化背景來講,絕大部分發達國家認為女性退休年齡低於男性是一種性別歧視。這兩個因素對我們來說,值得思考。

4

就業市場中「35歲歧視線」怎麼破?

經歷了長達15年的討論,延遲退休有望最終落地。人們卻驀然發現,在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之前,先得度過35歲這道坎。

我國當前的就業市場中,年滿35歲被視為已經觸碰了「年齡紅線」,相當多的崗位明確排除了35歲以上的年齡群體。

如果35歲的人會遭遇就業困難,那麼40歲、50歲的人要在職場上找到舒適感就更是一道難題。所以,這就像推倒了多米諾骨牌——「35歲現象」可能加劇就業市場中的「4050」待業現象。

對此,蔡昉表示,開發老年人力資本、提高勞動參與率,已經成為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的一個必然的政策選項。但就目前而言,我國的就業市場還未做好迎接這些大齡求職者的準備。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破除「35歲歧視線」呢?這需要用好政府與市場「兩隻手」。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大齡求職者,全社會不僅要下功夫開發人力資本,而且要合力提高勞動參與率。

在立法層面,有必要針對就業年齡歧視,作出禁止性的規定。在培育市場方面,各行各業要在構建終身學習機制和開展職業生涯規劃上未雨綢繆,企業應重視打造適於各年齡層融合發展的企業文化。在構建社會共識方面,政府需要引導全社會持續關注大齡求職者,營造對各年齡層富有親和力的就業市場氛圍。

與此同時,一些專家和業內人士均表示,希望政府在制定此次延遲退休政策時能有更大的彈性,能夠更加尊重個人的意願。

比如,實行領取養老金「早減晚增」計劃,越延遲退休獲取的養老金越多,從而給老年人更多可供選擇的機會;讓有就業意願和就業能力的老年人實現其繼續勞動的願望,也可以使不願繼續工作的老年人享受更多的閒暇時光。

畢竟延遲退休方案牽涉的是每一個個體的切身利益,除了要考慮宏觀大局,或許還應該多傾聽普通人的聲音。

參考資料:

《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要考慮哪些問題》,中國青年報,2020年12月8日

《邁過「35歲歧視」這道坎》,央視網評,2020年12月8日

《「十四五」新詞典:延遲退休為何「漸進式」?》,光明日報,2020年11月24日

《女性60?男性65?延遲退休為何延、怎麼延?》,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11月24日

《延遲退休近了!這屆打工人要幹到65歲?》,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11月12日

相關焦點

  • 多位學者稱延遲退休已板上釘釘,意味著什麼?
    近日,多位學者表示,「十四五」期間實施延遲退休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兒。這意味著熱議多年的延遲退休,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延遲退休與我國老齡化現狀有什麼關係?男女退休年齡是否要調成一樣?何為「漸進式」延遲退休?就業市場中「35歲歧視線」怎麼破?思客為你一一解答。
  • 延遲退休已板上釘釘,專家:男女延遲到同一年齡為好!?
    多位學者表示, 十四五期間實施延遲退休 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至於更多的細節, 比如是否要讓男女延遲到同一年齡退休,
  • 「板上釘釘」的延遲退休,要怎麼推進?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將「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據相關媒體的報導,多位學者已表示,「十四五期間實施延遲退休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兒」。那麼,「板上釘釘」的延遲退休,要怎麼推進呢?第一個焦點的話題,是男女的退休年齡是否統一?能否實現「性別公平」?我國當前退休年齡政策始於1951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男性年滿60歲,女性幹部年滿55歲、女性工人年滿50歲可退休」。
  • 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什麼意思?漸進式延遲退休什麼時候實施?
    延遲退休一直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因為關乎到所有人的利益。有的人希望能早點退休,能安享晚年,而有的還想繼續工作,這樣才顯得有價值。在十四五規劃目標中,延遲退休會正式落實,人社部也發布消息稱會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那漸進式延遲退休是什麼意思?方案什麼時候實施?為大家整理漸進式延遲退休時間表如下:
  • 延遲退休板上釘釘!專家呼籲男女都65歲退休
    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最終"延退"方案雖尚需時日,但坊間已多有討論具體延退細節。 這就意味著 60 後一小半趕上了 70 後一大半趕上了 至於 80 後、90 後、00 後 延遲退休是什麼, 就當沒聽過吧 …… 不少網友表示,
  • 延遲退休65歲,75歲回本,77歲的人均壽命,意味著什麼?
    近段時間,延遲退休成為了熱點討論的話題,相信大部分人對延遲退休都持有反對的態度,畢竟多數人的利益受到了延遲退休的波及,只有極少部分人在其中獲益。那麼,如果實施延遲退休,退休65歲,75歲回本,77歲的人均壽命,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 延遲退休板上釘釘 專家:男女延至同齡為好!35歲「歧視線」如何破?
    原標題:延遲退休板上釘釘,專家:男女延至同齡為好!如何延?35歲「歧視線」又如何破? 摘要【延遲退休板上釘釘 專家:男女延至同齡為好!35歲「歧視線」如何破?】因此一些網友提出,在實施延遲退休之前能否先消除各種或明或暗的35歲招聘年齡的限制。延遲退休已是必然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公布。其中提到,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 我爸,社保交滿20年,60歲退休恰好趕上延遲退休,咋辦?3個方法
    我爸,省吃儉用十幾年,終於還有5年就60歲,可以退休了。種花種菜、詩在遠方,想想心裡都美滋滋,生活也更有盼頭。然而聽到,多位學者表示「十四五」期間實施延遲退休已是「板上釘釘」,心裡不乏地開始擔憂,退休會不會趕上延遲退休。
  • 延遲退休引熱議!延遲退休後,有人吃虧,有人受益,你是哪類?
    而針對這一現象,延遲退休是很多國家都在進行的一個方案,這樣可以保障勞動力的穩定。不然,老人太多了,而年輕勞動力卻較為短缺,按照普通的年齡退休,社會的勞動力會嚴重不足,所以延遲退休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延遲退休不僅是為了有更多的勞動力,也是為了減輕養老的壓力,老人越多,國家需要發放的養老金也就越多,負擔也就越重。
  • 社科院談延遲退休:女性退休年齡低於年齡男性是一種歧視
    如今,延遲退休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對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男女退休都應該實行漸進式退休,也有人認為男性和女性的退休年齡應該一致。近日,中國社科院有關專家表示,對於當前退休年齡,我覺得男女應該同齡退休。
  • 我國退休年齡已不符國情?延遲退休被抵制,專家提出「新方案」
    據2019國家衛健委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人的人均壽命為77歲,延遲退休就意味著多數人只能享受到10年左右的養老福利。而且長期奮鬥在一線的職工們,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都希望早點退休在家安享晚年。沒有等到「提前退休」,反而要延遲退休,這讓大部分人都接受不了。
  • 延遲退休真的要來了!對於護士來說意味著什麼?
    「研究」了8年之後,延遲退休這一次真的要來了 近日,新華社授權發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其中再次提出「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 為什麼要實施延遲退休?延遲退休對我們個人有什麼影響?
    我國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中明確指出將「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也就是說延遲退休,基本上是確定了。那麼為什麼要實施延遲退休?老年人口多,就要實行延遲退休嗎?其實還是背後養老金的壓力比較大,不延遲不行啊,部分省市老齡化比較嚴重的省份目前養老金已無結餘了,如果不做調整,往後的支出缺口會越來越大,財政也扛不住。我們現行養老金制度就是利用當前工作人員上繳的養老金加國家補貼,給退休後的老人發放養老金。
  • 延遲退休,真的要來了
    最近,「延遲退休」的話題很火。 所謂延遲退休,就是延長退休年齡。目前國際上的通行做法有兩種,一種是每年延遲三個月,四年能延遲一歲;另一種則是每年延遲四個月,需要三年延遲一歲。
  • 延遲退休如果執行,65歲退休和60歲退休有什麼區別?
    關於延遲退休這個問題實際上到今天為止還沒有確定執行的時間表,當然我們也不能夠知道延遲退休究竟是否會延遲到65歲,辦理退休,那麼實際上很多人這個65歲,就是所謂的一個猜測而已,當然就算延遲退休要執行,他也不會是一刀切,他一定會按著漸進式的方式,小步慢延這樣的模式來進行,因為人社部很早之前就已經說過相關的情況
  • 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什麼意思?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表
    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相關推薦 2025年延遲退休政策是真的嗎
  • 2022年延遲退休確定了嗎?漸進式延遲退休如何實行?
    延遲退休一直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因為關乎到所有人的利益。有的人希望能早點退休,能安享晚年,而有的還想繼續工作,這樣才顯得有價值。在十四五規劃目標中,延遲退休會正式落實,人社部也發布消息稱會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那漸進式延遲退休是什麼意思?方案什麼時候實施?為大家整理漸進式延遲退休時間表如下:
  • 延遲退休恐怕真的要來了! 
    」,看到「實施」兩字,大家都懂的,意味著延遲退休真的要開始了。 建議表示,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延遲退休,也是迫不得已。眼下,我國人口老齡化已在不斷加劇,老年人口所佔比例也越發大,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表示,老齡化的衝擊之下,提高法定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已經刻不容緩。
  • 延遲退休要來!國人人均壽命77歲,延遲65歲退休合理嗎?
    據預測,2020年中國年齡65歲以上的的老齡人口數量上漲至1.67億人,可能單看數字沒有什麼概念,1.67億人意味著佔據了全世界總人口數量的24%接近1/4,而且早在前幾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數量就已經超2億了。
  • 2021要實施延遲退休?漸進式延遲退休延遲到多少歲?
    一、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是什麼意思?年齡延遲到多少歲?對於延遲退休,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人社部最近也推出來說,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時間表,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將會繼續落實。中國有可能是新新的退休年齡政策,將退休年齡6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