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美麗的白洋澱!

2020-12-12 叮噹媽咪輔食記

嘎子印象是一個以抗日戰爭時期的白洋澱為大背景的新建景區,是白洋澱旅遊一顆嶄新的明珠。抗日戰爭時期,有一支活躍在白洋澱的水上遊擊隊,雁翎隊,雁翎隊打日寇、鋤漢奸、端崗樓,打伏擊,功績卓著,被冀中軍區評為抗日先進集體。

王家寨水鄉民俗村位於白洋澱的東部,緊鄰荷花大觀園,東距郭裡口村3華裡,與郭裡口村隔水相望,白洋澱王家寨民俗村佔地面積2.5公頃,水域面積22.5公頃。這裡風景秀美,景色宜人,民風淳樸,是一個集白洋澱旅遊、度假、餐館、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休閒度假的理想去處。

荷花大觀園佔地2000多畝,水域面積1560畝,這裡栽植著366種荷花,品種多而美,景色雅而奇,大觀園內有五區(迎賓區、服務區、餐飲區、採蓮區、觀景區)、四園(精品荷園、靜心園、垂釣園、民俗園)、三港(泊船港、觀魚港、休閒港)、二灘(沙灘浴場、休閒灘)、一山(觀景山)。園內有十裡環園路、百頃荷花塘、千丈賞花橋、萬米船航道。

有「北國江南、北地西湖」之譽的白洋澱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省中部,舊稱白羊澱,又稱西澱。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衝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上匯水形成。現有大小澱泊143個,其中以白洋澱較大,總稱白洋澱。

白洋澱水上遊樂園陸地面積為四萬三千多平方米,水域面積2000多畝。景點內集娛樂,觀賞,獵奇,餐飲住宿於一體,是旅遊業多元化的產品。

白洋澱之窗位於河北省安新縣白洋澱之風景秀麗的鴛鴦島上。此館以祥實的歷史資料,珍貴的歷史照片和豐富的實物,真實的展示了白洋澱悠久的歷史文化,生動的再現小兵張嘎和澱上神兵「雁翎隊」的光輝足跡,詳細的介紹獨具特色的澱區文化,樸實淳厚漁民生活,充分地展現白洋澱的自然資源和水鄉美景。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大的湖泊旅遊勝地——白洋澱
    白洋澱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旅遊勝地,2001年被國家命名為中國第四大淡水湖。白洋澱早在2001年就被批准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十大名村、海東中華園林城、中國最美水鄉、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曾獲「中國20大歷史文化名村」美譽,由於它歷史悠久、生態環境優美,不僅是觀光旅遊,更是鄉村休閒度假享受。水鄉古村、民俗文化,白洋澱獨具一格。它記載了豐富的生活文化知識,善變的歷史和不平靜的現實,這使它成為有歷史沉澱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白洋澱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你了解那裡嗎?
    白洋澱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你了解那裡嗎?下面小編帶你了解一下白洋澱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主要位於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白洋澱有大小兩個範圍:狹義或小白洋澱是周圍澱泊裡最大的澱,廣義或大白洋澱是以狹義白洋澱為主體的。
  • 北國江南白洋澱,這裡蘆葦婆娑,荷花吐豔,風景絕美
    白洋澱風景區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這裡湖光山色,風景非常優美。被譽為華北明珠,也有「北國江南、北地西湖」之譽。白洋澱風景區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這裡湖光山色,風景非常優美。被譽為華北明珠,也有「北國江南、北地西湖」之譽。
  • 中國名湖——冀中白洋澱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冀中白洋澱。【名稱由來】這個湖由許多個大小形狀不ー的澱泊所組成,其中以白洋澱為最大,因以其名為全澱的總稱。古名雍奴澤,又稱西澱。【地理位置與環境】位於河北省中部安新、高陽、任丘、雄縣、容城五縣之間。
  • 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美麗湖泊白洋澱,你了解多少?
    白洋澱位於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雄安新區)境內,是中國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之前又稱為「西澱」。曾經有一部電視劇《小兵張嘎》說的就是在白洋澱發生的故事。白洋澱景區有大小湖泊一共143個,其中算白洋澱的面積最大,所以景區名就叫做白洋澱景區。
  • 美麗河北:白洋澱坐船轉轉,有一種浪跡江湖的感覺
    白洋澱是中國海河平原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省中部。以前稱為白羊澱和西澱。因電影《小兵張嘎》在海內外聞名。它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與滹沱河衝積扇交匯處扇緣凹陷地處積水形成的。目前有大小湖泊143個,其中以白洋澱為大湖,所以統稱為白洋澱。面積336平方千米。有豐富的水生資源,淡水魚有50多種。
  • 白洋澱的戰鬥英雄
    今天閒來整理一下以前拍的照片,看到了白洋澱景區的照片。這還是前年去那玩的時候拍的。隨記。白洋澱是國家級5A景區。景區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保定市安新縣(雄安新區)境內,舊稱白羊澱,又稱西澱。因電影《小兵張嘎》而馳名中外。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衝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上匯水形成。
  • 去白洋澱尋小兵張嘎
    白洋澱,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境內,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由永定河和滹沱河衝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匯水而成,有大小澱泊143個。澱內壕溝縱橫,河澱相通。有「北國江南」之美譽。白洋澱因電影《小兵張嘎》而聞名,想必你也知道「荷花澱派」,白洋澱現又劃入雄安新區,你想去看一看嗎?你最好夏季去,因為那時你會看到最美的白洋澱,品嘗白洋澱的美食。我去白洋澱是在夏季。提前預約了白洋澱內的農家樂,小住了兩天。
  • 保定市安新白洋澱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白洋澱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省中部,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衝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上匯水形成,從北、西、南三面接納瀑河、唐河、漕河、瀦龍河等河流。平均蓄水量13.2億立方米。現有大小澱泊143個,其中以白洋澱較大,總稱白洋澱。
  • 盛夏七月是河北白洋澱最美季節,荷花睡蓮競相開放,楚楚動人
    太陽照在荷花上豔麗多彩,給水面上增添了許多的詩意。又到了賞荷的最佳季節。大美中國哪裡去?白洋澱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省保定市安新縣境內,共有143個澱泊,被3700多條溝濠連接,澱澱相通,
  • 白洋澱,澱上波光蕩漾,水鳥互唱,蘆葦婆娑,構成了一幅生態美景
    白洋澱的蘆葦,更是一絕,一人多高的蘆葦,船隻進入蘆葦蕩,根本從外面看不出來,難怪以前能依靠蘆葦蕩打遊擊,打鬼子。這裡曾經是英雄雁翎隊伏擊日寇的主戰場,鐫刻著鮮明的紅色印記。這裡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143個澱泊星羅棋布,3700條溝壕縱橫交錯,是天然的遊擊戰場。
  • 白洋澱紀行(一)
    在百裡荷塘,煙波浩渺,碧波蕩漾,蘆葦叢生,荷花怒放、鷗鷺翩飛的白洋澱,我們踏浪而來,走進了現代版宋詞裡描繪的絕美意境,夢回千年,如痴如醉,流連忘返。雖然是第一次踏上這片神奇美麗的土地,但是白洋澱的名字卻早已隨著孫犁筆下的「荷花澱」、紅色電影《小兵張嘎》、神出鬼沒的水上遊擊隊——「雁翎隊」,深深地刻在我的骨子裡。白洋澱位於雄安新區,是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現有大小澱泊143 個,由白洋澱、燒車澱、羊角澱、池魚澱、後塘澱等總稱白洋澱,面積 336 平方千米,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 國家5A級景區(十一),河北白洋澱景區
    國家5A級景區(十一),河北保定市安新白洋澱景區白洋澱位於中國河北省雄安新區安新縣、雄縣和容城縣之間,是華北最大的淡水湖,屬於華北平原北部海河流域。白洋澱匯集了上遊自太行山麓發源的9條河流之水,形成一片由3700多條溝渠、河道連接的146個大小湖泊群,總面積有366平方千米,湖群中島嶼和湖畔分布有36個村莊,傳說很久以前,一個中秋之夜,天上的嫦娥偷吃了仙藥,朦朧中飄然離開月宮,就在她即將落入凡間的時候,突然驚醒,隨身的寶鏡跌落下來,摔成了大大小小的143塊,變成了大小不等的143個澱泊。
  • 保定最適合旅遊的景點,不去一定會後悔,不是易水湖也不是白洋澱
    保定最適合旅遊的景點,不去一定會後悔,不是易水湖也不是白洋澱眾所周知,河北省保定市是一個人間地靈的地方,保定市是一個旅遊的好去處,古蹟眾多,具有很多風景優美且文化底蘊濃厚旅遊景區,吸引著國內外許多遊客慕名而來。
  • 河北曾經的第一大湖,比如今最大的白洋澱大數倍,50年前還存在
    河北省大部分地區都位於華北平原上,這裡的氣候相對乾旱,湖泊較少,最大的湖泊是白洋澱,面積約366平方公裡,不足青海湖的1/10,只相當於太湖的1/7左右,白洋澱與保定市和滄州市的交界處,屬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水系的湖泊群,是143個相通的小型湖泊的總稱,其平均年蓄水量13.2億立方米。
  • 「天當被,地做床,蘆葦是屏障」,於蘆葦蕩中穿行,品白洋澱文化
    白洋澱風景區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於河北保定市安新縣(雄安新區)境內,又稱西澱。因電影《小兵張嘎》而馳名中外。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衝積扇交匯處的扇緣窪地上匯水形成。2007年,保定市安新縣白洋澱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保定適合旅遊的景點:不去一定會後悔,不是易水湖也不是白洋澱
    保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也是中國第一座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市。保定是值得觀光的景點很多,易水湖是其中之一,易水湖位於保定市易縣西南部,景色優美,山水之間有北方的小桂林支撐,上圖可以感受到夏日易水湖的美景
  • 冀地十大景05—安新白洋澱景區
    交通可乘坐高鐵至白洋澱站下車後,乘坐16路公交車到白洋澱旅遊碼頭Tips:切勿乘坐三輪車,景區禁行營運三輪車。門票門票:白洋澱景區40元荷花大觀園/白洋澱文化苑50元鴛鴦島/異國風情園40元荷花澱休閒島/元妃荷園20元遊船:一人劃100人民幣/快艇260人民幣/小遊艇170
  • 白洋澱:汩汩清流入澱來
    上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上遊攔蓄來水、大規模開採地下水、人類活動等因素,這座華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陷入水量減少、水位下降、水質汙染的窘境。未來,經治理後,青葦綠樹、洌灩水光、白鷺歡躍紅荷間的美景,將吸引更多人一睹白洋澱新風採;「清水流花蘆葦蕩,木船蓮蓬野鴛鴦」的優美畫面將再現眼前。
  • 鄧輝、卜凡 | 歷史上冀中平原「塘濼」湖泊群的分布與水繫結構
    北宋修建「塘濼」的自然地理基礎,是分布在冀中平原上的白洋澱、文安窪、團泊窪為代表的三個大窪地,以及分布在這些窪地內的天然湖泊和河流。北宋朝廷利用這些窪地和湖泊,開挖渠道,修築堤壩,開闢水口,導引水源,調控水位[72],把位於今大清河以南,海河水系各河流的水源幾乎全部導入了各區湖泊,把原有湖泊群儘量擴大,並將其串聯成為相互連通的湖泊水面,形成了歷史上冀中平原上最大的湖泊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