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水就有魚,農村一些山頂上的小水塘真的有魚嗎?它們從哪來的?

2020-12-13 湘村小之草

看到這就常想起農村中的一些俗話,如「有水就有魚。」「千年魚籽,萬年草籽。」雖然不知道魚籽能不能真的存活千萬。但在農村,到秋冬季卻經常有池塘的水完全乾掉,塘底泥土也幹到裂開的情況出現,可到了第二年,池塘內總又會出現無數的魚蝦等水生動物。看來魚籽既便不能存活上千年,幾年還是肯定可以的。

在我家也有像問題所講的幾個新水塘,那都是七幾年新挖的,一共有三個水塘,全在半山腰以上,挖在兩山中間的最高處。在開始幾年還很小見到有魚,因這幾個小山塘每到秋季時,都因得供應下面十幾畝的水稻田,所以年年會出現一次底朝天。但像田螺、黃鱔、泥鰍這些水生動物還是可以看到。大概過了七八年,那幾個水塘之內的魚卻多了起來,像蝦米、鯽魚、苦扁屎、遊鰾子等我們當時常見的小魚,在這新水塘之內全有出現。

看來農村老俗話「有水就有魚」,還是非常靈驗的。而其原因我想有以下幾點:

1、魚有溯水而上的習慣。

在我們常見的魚中,大都有溯流產籽的習慣,在動物世界裡就經常講到一些魚類得歷經千辛萬苦,溯流產籽的事。而在農村也常常能看到,特別是春夏雨水季節,雖然它們並不說是要去溯流產籽,但卻使終有追逐流水的愛好,特別是那些小魚蝦,就經常可看到它們溯水玩耍。如鯽魚、苦扁屎、小蝦、泥鰍等。

2、自然界的活動帶來的。

自然活動主要是像鳥或者風造成的。像很多鳥和野雞,經常會在水塘、水草叢抓食小蟲、小魚的事情,而魚的卵又多產在這些水草叢中。那它們就有一定的機率將這些水草上的卵帶入更高處的水塘。另還有像青蛙,就更容易觸到魚卵並帶入其它水塘之外了。

3、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可說是最容易最快速的了,當然,這說的還是我們故意放養的。但也有其它不知道的情況下帶去的,如拔草、洗東西都有可能將魚卵帶入新挖的水塘。在以前,農村還經常有清塘泥的情況,而這些塘泥清出來之後,基本會當成有機肥,並用在其它耕地或山上的旱土等地方,這可一下子就將魚卵帶得四處都是了。這些魚卵就可能在下一次的雨季來臨時繁殖生長。

而這些有意或者是無意的動作,都是魚類能夠到處存在的原因,也是自然界之所以一直非常奇妙的原因之一!大家說,還有哪些現象會使得山腰的水塘會自然出現魚類?

相關焦點

  • 農村水塘有一種會上樹、能爬山的魚,是真的嗎?是什麼魚呢?
    問:農村水塘有一種會上樹、能爬山的魚,是真的嗎?是什麼魚呢?二那麼這裡說的在農村水塘裡會上樹能爬山的魚是不是彈塗魚?彈塗魚是有的,還真的有這麼一種。不過說真的農村老俗話沒見過,只在書中看到。說彈塗魚的一生,很多的時間不是在水裡度過的,而是陸地。但似乎這種說法不是全對,有一段資料是這樣介紹彈塗魚的,可以看如下圖內容。
  • 在農村為什麼新挖的水塘就有魚,到底魚是從哪裡來的?
    ,吃著自己種的菜,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還可以去河裡釣魚,其實,大家有沒有發現過一個問題,為什麼農村裡新挖的魚塘還沒有投放魚苗就會有魚呢?難不成這些魚是從地裡面自己跑出來的嗎?一個養魚多年的老人告訴我們幾個原因一、土層中的魚卵 魚卵的生存能力特別強,如果水塘原來是魚塘的話,有的魚類會在沒有水的時候藏到土層下面休眠,或者是原來的魚卵在土層中
  • 山頂的水池時間久了就有小魚,為何?「水過百天自生魚」有道理嗎
    摘要:山頂的水池時間久了就有小魚,為何?「水過百天自生魚」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喜歡種種花、養養魚。尤其是在城市裡,不少人家中都有一個魚缸,而裡面所養的魚價格都不便宜哦!以前農村的小孩子在夏天的時候,也喜歡去小河、水塘裡面撈魚。在我們這裡的大山上有一個天然的小水池子,其是在一個巖洞裡面,一年四季都不會幹涸。尤其是在夏天的生活,這裡的水非常的清涼。不少人在山裡幹活,如果口渴了就是到這裡來直接打水喝,甚至要比放在冰箱裡面的水還很涼爽。
  • 為什麼池塘有水就有魚?魚是怎麼來的?還有2個你對魚的誤解
    但有趣的是有很多天裡的水塘在沒有人為幹預的情況下,也會出現於為什麼?池塘有水就有魚?魚是怎麼來的呢?觀賞魚首先是引進來的水裡面有小魚卵,我們都知道,放入池塘的水是河邊的水,而水裡就存在一些微生物,特別是有水草的水了,常常會附著一些細小的魚卵。
  • 為什麼農村隨便挖個水塘,不久就會自己有魚?說出來你都不一定信
    導語:為什麼農村隨便挖個水塘,不久就會自己有魚?說出來你都不一定信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對這個場景一定非常熟悉,就是沒有人用的水坑,裡面一直有水而且有時候還能在裡面看見小魚。哪怕是沒有人去管,那些小魚也活得很好,這是為什麼呢,在農村裡面挖水塘裡面就會有魚是為什麼?今天告訴你!魚是生命,不是隨意冒出來更不是憑空就會出現的。所以很多人會對水坑裡面有魚感到好奇,吸引很多人發問。現在對於水塘裡面的魚,沒有人放魚苗,但是就是有魚。
  • 在農村挖了水塘後停半年以上,不放魚苗裡面也會有魚,這麼神奇嗎
    首先是要看水塘挖在什麼地方,一般來說凡是挖了水塘停一段時間(半年以上)裡面就有魚的地方,應該本就處於水源豐富、離江河湖泊不太遠的低洼之地,至少附近有適合於此種魚類的環境,如果挖的水塘與外界水體絕對沒有連接,而附近有魚生存的環境
  • 在農村為什麼挖水塘,過幾天就會自己有魚?說出來你都不一定相信
    導語:在農村為什麼挖水塘,過幾天就會自己有魚?說出來你都不一定相信大家在農村的時候有沒有看到,有的時候剛挖了一個池塘但是不久之後出來裡面就會有魚。我小時候覺得這種現象非常奇怪到底這些魚是從哪裡來的呢?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個疑問。
  • 農村挖個水塘就出魚,魚苗都從哪來?「萬年魚籽」的說法你聽過嗎
    如果有在農村生活過的小夥伴,一定會有過這樣的經歷:夏天下大雨之後,農村很多低洼的地方就會積水,不少農村的小孩子都會利用這些低洼的地方挖一個大坑。原本是出於好玩,可這樣的行為還會給人帶來一些意外的收穫:如果是有稀泥的地方,坑裡又有蓄水,就會冒出來不少的小魚兒。
  • 農村裡隨便挖的水塘,為什麼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還有魚出現?
    在農村就存在這樣的現象,為了能夠更好地灌溉農田裡的作物,就會挖水塘,這樣的話在有需要的時候就能更快地作業了。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在很多這樣的水塘中,會莫名其妙地出現很多的小魚,那麼這些魚到底是怎麼來的,總不會無端生出來的吧。
  • 池塘裡沒有魚,過段時間突然有魚,魚是哪來的?
    首先,我們要把前提說一下,那就是一個沒有魚的池塘,也沒有人放魚,過了一段時間,池塘裡突然出現了魚。魚是哪來的?許多原本有魚的水域的水會與沒有魚的池塘的水互通,而魚就是順著水來到了沒有魚的池塘的。許多農村的小夥伴肯定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就是持續的大雨過後,在路邊的淺溝裡,甚至是路面上都能撿到大魚。這就是魚被衝出來的證據。
  • 新挖水塘中的魚是怎麼來的?
    在有些時候,挖個水塘不久後,那裡可能就有魚出現。魚肯定不是從石頭裡蹦出來,它們是通過某種途徑出現在水塘中,以前看過一部紀錄片有講到過水塘中的魚是怎麼來的。魚基本上都是卵生動物,並且是體外受精的。雌魚和雄魚把受精卵產在水裡,然後,這些受精卵就會自我發育成魚。諸如天鵝、鸕鷀等水鳥會在水體中捕魚,在此期間,魚卵就有可能粘附到它們的腳上和羽毛上。隨著水鳥在不同水體之間的移動,一個水體中的魚卵就有可能會被帶到另一個水體中,這些魚卵就會在新的水體中逐漸孵化成魚。因此,一個水塘被挖出來後,很有可能是水鳥或者其他水生昆蟲把魚卵帶到水塘中,由此才會有魚出現。
  • 山上從沒養魚的水坑,為什麼時間久了會有小雜魚?魚是哪來的?
    導讀:山上從沒養魚的水坑,為什麼時間久了會有小雜魚?魚是哪來的?夏季的雨水比較多,尤其是在南方地區的六七月份正是汛期。一到下雨以後,有些河流、水庫就會漲滿水,而在水中還會有很多的大魚。這段時間南方就出現了多地持續降雨,而且還因為洩洪了,好多地方在馬路上、大街上都能抓到魚,並且還是一些大魚。而在農村的一些大山上,有一些大的水坑,之前也沒人放過魚,或者是在裡面養魚,但是過一點時間以後,在水坑裡面居然也能發現一些小雜魚,那這些魚是哪裡來的呢?老俗語「萬年魚籽」有道理嗎?看完也就懂了!
  • 農村乾涸的池塘,有水後過一段時間就有小魚,魚是從哪來的?
    該池塘是個封閉式的,周圍都是莊稼地,裡面的水分就是靠降雨,如果遇到降雨少的年份,該池塘也會幹涸,記得5年前這個池塘就是處於乾涸狀態,這幾年雨水多了一些,池塘的水也逐漸增多,現在最深處估計有2米左右,具體該池塘是怎麼來的,也模糊不清,只是知道已經存在很多年,據村裡面的老人說,當時是人為挖土導致,比如有些人蓋房子,地基較低,就會來這裡挖土,不過現在已經管理很嚴格。
  • 水塘裡明明有很多魚,為什麼抽乾水後幾乎都消失了?可算是知道了
    他們只有依靠自己在魚塘裡養殖的辦法,才有鮮嫩的魚可以食用,因此,在那些地方就會出現很多水塘,人們會把剛孵出的小魚放進去養殖。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養殖的過程中,人們會看到成群的魚在裡面跳來跳去,但把魚塘裡的水弄乾後,裡面的魚竟然消失了大半,這究竟是什麼原因所導致的?首先,池塘裡的水是慢慢被抽乾的,而人們會把水抽到沒有為止。
  • 沒人放魚的農村池塘裡,為啥也有魚呢?老農說有3個來源!
    剛挖好的魚池裡,沒有放過魚苗,為啥會有魚呢?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生活在農村的老人常掛在嘴邊一句話:哪裡有水,哪裡就有魚蝦。可能自然界天然形成的水塘中,我們還能理解這個說法。但是蓄水池裡,也沒人放魚,也能網到小魚,這就讓人不解了。
  • 為什麼野塘裡總是有魚?魚不會是水裡長出來的吧!
    這個問題有點廣了,我認為魚從哪裡來這個問題有兩個解釋,一個就是問:魚是怎麼進化來的?另一個是在問:為什麼大多數有水的野塘都有魚,魚是從哪裡來的?下面我們就分別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的。不管它們是如何形成的,裡面大都有魚。那麼,為什麼沒人放魚苗,會有魚存在呢?俗話說「千年魚籽,萬年草籽」,這是民間對於野塘為什麼有魚的解釋。實際上這種解釋是不科學的,因為魚卵在沒有水的情況下是不能存活的。那麼,野塘的魚是哪裡來的呢?有以下兩種可能。第一,野塘本身就有水有魚,只是由於氣候原因,野塘僅剩下少量的水,這些水中就會有魚生存,魚卵當然也在其中。
  • 魚爬上岸!農村水塘,夜晚成群野魚爬上岸,被村民撿獲
    在農村,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經歷:夜晚拿著手電筒出去,在河塘邊的泥灘上,抓螃蟹、青蛙甚至泥鰍等。 這些因為,這些泥灘上雜物多、蟲子多,因此這些螃蟹、青蛙會爬上岸覓食、嬉戲..
  • 池塘中為何有水就有魚,魚又是從哪裡來的?看完恍然大悟
    一些生活現象非常的奇怪。比如說,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在一些工地或者人家村裡面做房子的地方。由於工程的因素就會出現很多大坑,都是由土堆砌而成的,就像一個漏鬥一樣。不久天下大雨之後,坑裡面灌滿了水。假如說人們不去管他們,久而久之的他們就會成為一個小池塘。
  • 魚是怎麼產生的,池塘裡沒有放魚,但是過一段時間有小魚了?
    農村裡有句話叫千年草籽,萬年魚籽,這說的就是魚籽的生命力頑強。在農村長大的人,小時候應該都經歷過到水塘去抓魚的樂趣吧。那是我們回不去的童年,也是城裡人體會不到的經歷。小時候,我們就好奇,明明那個魚塘裡的魚已經放幹水,抓完魚了,可是過幾年,那水塘又有魚了。這是為啥呢?
  • 農村常吃的白鰱魚、花鰱魚,它們有同一種魚嗎?
    在水產類當中,我國傳統的四大家魚佔的比例最高,市場上常見的有白鰱、花鰱魚這兩種魚,有朋友可能會覺得這兩種魚是同一種魚。其實白鰱魚與花鰱魚,這兩種魚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們在四大家魚的分類上,就不是屬於同一類的魚。那麼白鰱與花鰱有哪些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