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發現》 20160205 江西吉水大墓

2020-12-13 吉安頻道

1、凡本網註明「中國江西網訊」或「中國江西網」、「大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江西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江西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註明「中國江西網訊[XXX報]」或「中國江西網-XXX報」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江西日報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江西網·XXX報」。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中國江西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不授權任何機構、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截取、複製和使用。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繫,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繫方式:中國江西網 電話:0791-86849032

相關焦點

  • 尋根往事:江西吉水毛澤東祖籍地之行(上)
    韶山沖毛氏始祖毛太華,出生於江西吉水縣八都鎮龍城,後歷經戰亂,輾轉遷往湖南湘潭。元末明初時,紅巾軍起義,吉水飽受各派武裝之害。為避戰亂,青年毛太華離開龍城西至雲南瀾滄衛謀生。後明軍平定雲南,就地招募一批軍士擴充隊伍,毛太華應招入伍,屯墾戍邊,娶妻生子。
  • 江西吉安舉辦「吉水十大文化名菜」廚藝大賽,美食帶動餐飲旅遊!
    2020年4月24日,江西吉安,吉水縣舉辦「吉水十大文化名菜」廚藝大賽,83道具有吉水地域特色美食輪番上桌,吸引了眾多美食愛好者前來品嘗,美食「煙火氣」帶動了當地的餐飲旅遊!4月24日,江西吉安,吉水縣舉辦「吉水十大文化名菜」廚藝大賽,83道具有吉水地域特色美食輪番上桌,吸引了眾多美食愛好者前來品嘗,美食「煙火氣」帶動了當地的餐飲旅遊!4月24日,江西吉安,吉水縣舉辦「吉水十大文化名菜」廚藝大賽,83道具有吉水地域特色美食輪番上桌,吸引了眾多美食愛好者前來品嘗,美食「煙火氣」帶動了當地的餐飲旅遊!
  • 江西吉水大東山,峰巒高聳,氣勢磅礴,一個值得去的勝景之地
    江西吉水縣大東山風光。那時的大東山,不像如今農莊餐館林立,非常落寞,只有主峰上孤零零的「江西七O六臺」發射鐵塔和一座四層樓房聳立在東山之巔,告知這裡還有人們工作和生活存在。這是一座1984年建成並投入使用的電視轉播臺,又稱「江西七O六臺」。大東山南麓的般若古剎大門。
  • 《西漢海昏侯墓大發現與墓主劉賀傳奇》新書首發
    人民網香港6月22日電(記者陳然)20日下午,歷史紀實文學《西漢海昏侯墓大發現與墓主劉賀傳奇》於香港中環舉行新書首發式暨圖片展。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現是轟動歷史及考古領域的話題,此書與本次考古發現緊密相關,在內地已熱銷逾10萬冊(簡體版書名:《千古悲催帝王候——海昏侯劉賀的前世今生》)。
  • 投石問路,探索新疆之一:三道海石堆大墓
    中的巨大的石堆墓,當地人稱「三道海子古墓」目標特性:阿爾泰山間河流、溼地及神秘的石堆大墓。特徵描述:阿爾泰山中不僅有美麗的湖光山色,而且有大量的古代遊牧民族的文化遺存。據史料記載,成吉思汗帥蒙古大軍西徵中西亞東歐,此地是必經之路。因此,這裡留下了許多與成吉思汗有關的傳說和大量的歷史遺蹟。
  • 江西新幹大洋洲商代大墓:開啟南國記憶的鑰匙
    近日,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項目負責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趙輝等考古專家一行20餘人,專程來到江西新幹大洋洲商代大墓遺址,對江南發現如此發達的青銅文明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大洋洲商代大墓的發掘開啟了一段南國記憶,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意義非凡。
  • 江西古村被譽為廬陵民居博物館,距離吉水縣城僅5公裡,古韻很濃
    吉水縣自隋朝建縣以來已1300餘載,是江西十大文化古縣之一,廬陵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歷來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自古就是「文章節義之邦,人文淵源之地」。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至今在吉水的許多地方能得到充分體現。
  • 《溧陽大墓》今晚亮相央視十套《探索·發現》欄目~
    近日,央視記者來到我市青龍頭墓地、古縣城址等地實地拍攝了我市考古發掘現場及成果,並製作成專題節目——《溧陽大墓》。該專題片將於今晚在央視十套《探索·發現》欄目2019考古進行時播出。墓地北倚周家山、烏龜山,西靠丁家山、屏峰山,東南小河蜿蜒,目前共發現並清理漢墓28座,時代跨度為西漢中期至東漢中晚期,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瓷器、金銀器等珍貴文物。古縣城址位於我市天目湖鎮古縣村,據初探可能存在城址遺蹟待深入發掘。
  • 踏訪南通狼山名人墓
    在狼山風景區裡散布著多座名人墓葬,包括唐代詩人駱賓王、抗倭英雄曹頂、韓國詩人金滄江、前清狀元、大實業家張謇、辛亥英烈白雅雨和蘇繡藝術大師沈壽。金應,生卒年不詳,廬陵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文天祥書吏,追隨文天祥二十餘年,忠心耿耿;文天祥被元軍扣押時,其一起被執,不離不棄;卒後被文天祥親自埋葬於通州(今南通)狼山。
  • 踏訪南通狼山名人墓
    在狼山風景區裡散布著多座名人墓葬,包括唐代詩人駱賓王、抗倭英雄曹頂、韓國詩人金滄江、前清狀元、大實業家張謇、辛亥英烈白雅雨和蘇繡藝術大師沈壽。金應,生卒年不詳,廬陵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文天祥書吏,追隨文天祥二十餘年,忠心耿耿;文天祥被元軍扣押時,其一起被執,不離不棄;卒後被文天祥親自埋葬於通州(今南通)狼山。劉南廬,生卒年不詳,福建人;清乾隆三年(1738年)來到南通,搜尋古蹟、訂正史實,用七年時間撰寫出《南通州五山志》,為南通的文物調查和保護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 江西古人發現西漢古墓,墓中女屍突然「嘆氣」,嚇壞眾人
    現如今我國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我國對於古時候的文化的考察以及探索的工作也變得越來越重視。探索歷史不僅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我國歷史的文化,同時還可以去將我國歷經千年的傳統文化給還原以及傳承下去。現如今我國去探索古時候的文化的方式,主要有兩種,第1種是大量的去查閱一些歷史史書,第二是對古時候的文物進行考察以及研究。
  • 江西吉安一個縣,縣城位於贛江邊,高鐵過境,擁有桃花島景區
    江西的「母親河」贛江,流經吉安市,在吉安市區的下遊,就是吉水縣了。這個吉水縣有什麼特色呢?今天就來簡單了解一下。吉水縣城位於贛江和恩江交匯處,因合行洲渚間,形若「吉」字,故而得名「吉水」。(吉水縣城衛星圖)吉水縣的陸運交通也十分便利,區位優勢十分明顯。
  • 河南又發現一王級大墓!
    河南又發現一王級大墓!近日,在洛陽徐陽墓地考古學家又發現一座王級大墓這也是徐陽墓地考古發掘的第二座王級大墓天子腳下,為何會有外族久居;中原腹地,怎會出現西北戎人特有的「頭蹄葬
  • 海昏侯墓:漢代列侯「標本墓」發現記
    「之前發現的漢代列侯墓,不是主墓被盜掘一空,就是沒了墓園。長沙馬王堆雖是列侯墓,但它卻是以戰國楚制埋葬的,不具備典型性」,對此,信立祥一直很遺憾。海昏侯墓的偶然出現,讓這位年近七旬的考古專家圓了心願。小山包的大發現  海昏侯沉睡的地方位於江西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的一個小山包。
  • 吉水10月7日最新招聘信息!
    司機,B2照 江西吉安市,吉水縣龍華這邊。 聯繫方式:15727612870 郭有根 10-03招聘信息1.吉水金誠新材料加工有限公司人員招聘 吉水金誠新材料加工有限公司 1、操作工:數名,男性,22-55歲,吃苦耐勞,能適應三班倒工作時間。
  • 吉水10月5日最新招聘信息!
    江西樺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江西樺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江西樺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江西樺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因擴大生產需招聘以下人員:                                1操作工,5名,男性,18-45歲,初中以上學歷,能適應兩班倒工作制,吃苦耐勞,綜合工資4200-6000            2.品管兩名,年齡22-40,
  • 《海昏侯大墓考古發掘現場》紀錄片更新 旁白亮了:人之將死,大嚼香瓜
    沒錯,這一本正經的賣萌旁白,出自央視《探索發現》欄目的嚴肅紀錄片——《2017考古進行時 海昏侯大墓考古發掘現場》。(我是傳送門) 2016年,經過考古隊5年的發掘,劉賀這個被壓在地下兩千多年的男人得以重見天日,江西南昌觀西村也熱鬧起來。這部已更新到第7集的紀錄片,就記錄了海昏侯墓從發現到發掘、確定墓主人,再到提取文物的全過程。
  • 江西吉安「彩禮最高」的地方,不是吉水和峽江,而是這個小縣城
    相信大家也是都有注意到了,隨著人們錢包變得越來越鼓,彩禮水平也是逐漸在上升,然後再加上一些攀比的因素在內,也是讓一些地區出現了「天價彩禮」,江西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作為國內「天價彩禮」的一大發源地,江西的彩禮一直都是受人們注意的,那麼你知道,在江西吉安市內,哪一個地方彩禮最高嗎,讓多數人想不到的是,峽江與吉水沒有當選,而是被永豐這個小縣城排在了第一位。
  • 吉水打造首個田園綜合體旅遊項目
    中國吉安網訊(胡淑蘭)遊客服務中心主體完工、飛牛牧場、農事採摘、水上運動、彩虹花田、牧野風情等項目正在加緊推進,環湖民宿木屋正在做樣板房……近日,吉水春天文創觀光農場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施工建設。這是該縣推進全域旅遊打造的首個田園綜合體旅遊重點項目。
  • 香港在宋朝已經很繁榮,並不是一個小漁村,新界五大族多為江西籍
    1988-1989年間,香港考古人員在大嶼山東灣挖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還有一個製造和使用石斧的大型工場,從中發現了石斧胚、未使用的石斧和打磨石斧使用的礪石等。香港青銅時代遺址分布得更廣,在大灣、萬角咀、二浪、銅鼓洲、南丫島、大浪灣等地都有發現。出土文物有兵器、實用器和禮器,還有製作這些青銅器的工具,這一點說明在香港地區出土的青銅器大部分都是本地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