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們都說,豬的全身都是寶,的確,對於中國人來說,最受歡迎的肉類應該就是豬肉了。在過去,家家都盼望著逢年過節可以吃上一份紅燒肉,也就是豬五花肉,如今,生活水平已經提高很多,人們在飲食方面也有了更多選擇,但談到養生食材,豬身上各個部位的營養價值,都能說出個一二來,尤其是豬肚。
老百姓常說:一副豬肚三副藥,雖然有誇張的成分,豬肚營養價值再高,它也只是食物,不可以替代藥品,但也通過這個說法使人充分感受到豬肚具有很好的滋補身體功效。那麼,經常吃豬肚可以養胃,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呢?醫生提醒,豬肚雖然有營養,但吃錯了可能反而會致病。
經常吃豬肚能養胃,果真如此嗎?
之所以會有這種說法,可能與我國自古流傳的「以形補形」養生之說有關。古人認為,身體哪裡有不足,可以通過多吃動物身上相同的部位來進行滋補,豬肚也就是豬的胃,在這種觀念的驅使下,就導致很多人認為經常吃豬肚對胃好。
若想得知這個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我們不妨先從豬肚的營養成分來著手分析。都說豬肚營養價值高,具體高在哪裡呢?根據研究顯示,豬肚裡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以及人體不可缺少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每一百克的豬肚蛋白質含量大約為15.2克,同時,還能為人體提供含量充足的鉀和磷,這個數據可以說是比較優秀了。
豬肚最突出的這些營養,都有哪些功效呢?蛋白質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它是人體的能量來源,它參與了人體運轉的各個方面,人的生長發育以及代謝都離不開蛋白質的作用。而鉀元素是人體免疫功能運轉所需的物質,鉀缺乏會使人渾身乏力,行動能力減弱,同時還會造成消化系統出現紊亂現象,影響人的食慾、引起便秘。磷元素和人的生長發育有關,如果人體磷缺乏,會對骨骼發育造成嚴重影響,導致骨質疏鬆以及血管硬化等問題。
由此看來,吃豬肚的確對身體好,它可以彌補人體多種營養物質,胃虛的人適當食用豬肚,可以起到很好的開胃效果。然而,經常吃豬肚或者豬肚補給過多,則會起到反效果,加重胃負擔,甚至會致病。
豬肚雖好,但經常吃或吃太多,不僅不養胃,還可能會致病
豬肚雖然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但它的膽固醇含量也不容小覷。同樣拿一百克豬肚來說,它含有將近170毫克的膽固醇,熱量更是高達110千卡,屬於高熱量、高膽固醇食物,這種食物是導致人肥胖的飲食根源,人體在攝入過多豬肚後,無法消耗它過高的營養,於是就會在體內堆積,引起肥胖、心腦血管方面的問題。除此之外,經常吃豬肚也會加重腸胃負擔,豬肚比較油膩且不容易煮爛,食用不當會造成消化不良等問題,經常這麼吃,胃遲早會出狀況。
因此,不要盲目相信豬肚的功效,豬肚吃多了會傷胃,導致疾病。根據我國居民的膳食指南建議,人每個月吃動物內臟不要多於2次,每次不超過100克,這樣的吃法才健康,也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