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準備赴美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並未停止其併購的腳步。兩位接近恒生電子人士稱,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阿里巴巴金融(以下簡稱「阿里金融」)正密謀收購恒生電子的母公司恒生集團。目前,阿里金融已經對恒生集團完成了初步盡職調查,雙方籤署了排他協議,將進一步深入接觸。
恒生電子作為中國領先的金融軟體和網絡服務供應商,在多個金融細分行業的IT系統都佔有相當的市場份額,尤其是在公募基金的系統上,幾乎處於壟斷的地位。
據21世紀經濟報導,3月16日,阿里巴巴集團公告將啟動在美國上市融資的計劃;同一天,與阿里巴巴集團同在杭州城的恒生電子(600570.SH),收到控股股東杭州恒生電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生集團」)的書面通知,稱恒生集團公司將籌劃重大戰略事宜。恒生電子從3月17日開始停牌。
兩位接近恒生電子人士,私下告訴說: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阿里巴巴金融(以下簡稱「阿里金融」)正密謀收購恒生電子的母公司恒生集團。目前,阿里金融已經對恒生集團完成了初步盡職調查,雙方籤署了排他協議,將進一步深入接觸。
阿里巴巴集團公關部門表示對此說法不發表評論。一位接近阿里巴巴集團決策層的人士私下表示,「(這消息)瞎掰的,明顯是A股炒概念。這事不都是傳了兩三年,還信這個?」
恒生電子作為中國領先的金融軟體和網絡服務供應商,在多個金融細分行業的IT系統都佔有相當的市場份額,尤其是在公募基金的系統上,幾乎處於壟斷的地位。而眾所周知,阿里系控股了天弘基金。這會讓其他使用恒生電子IT系統的公募基金顫抖嗎?
恒生電子於1995年由8位工程師一起創立,2003年末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在TMT行業它或許不是大名鼎鼎,但在金融業,尤其在公募基金領域,幾乎人人都知道恒生電子——因為恒生電子的系統,在公募基金領域幾乎是壟斷地位。
恒生電子2012年年報上寫:「公司在基金、證券、保險、信託資管領域核心市場佔有率分別達到 93%、80%、90%、75%,在證券帳戶系統、證券櫃檯系統、銀行理財業務平臺、信託核心業務平臺、期貨核心系統的市場佔有率分別達到57%、43%、85%、41%、42%。」
前述接近恒生電子人士告訴記者,阿里金融這次出手非常快,迅速跟恒生集團的股東接上線,幾天就做完了初步盡職調查,並迅速籤下排他性協議,即現在開始,恒生電子暫時不能接洽其他擬收購方。
2012年末,恒生電子曾經停牌,隨後傳出:阿里巴巴集團和恒生電子集團近日籤署了重大戰略合作協議,兩家公司將在金融支付,國際數據交換,IT後臺安全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不止如此,也有其他金融資本私下接觸恒生集團,考慮的也是收購恒生集團。這背後的原因,除了恒生電子在金融軟體領域的絕對領先地位,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恒生電子的股權極其分散。
公開資料顯示,控股股東恒生集團僅持有恒生電子約20.6%的股份;第二到第六大股東都是公募基金,它們持有恒生集團2%-5%的股份。而恒生集團的股權也很分散,恒生集團有15個主要股東,大股東黃大成持有其15.6%的股權。
一位一直跟蹤恒生電子的人士私下告知,恒生電子的股權結構一開始就非常分散,當年IPO時,甚至沒有實際控制人,於是才做出「恒生集團」這一層結構,這樣,恒生電子的原始股東多轉為恒生集團的股東,恒生集團控股恒生電子,恒生集團成為恒生電子的實際控制人。由於股權分散,各股東又意見不一,恒生集團的內部鬥爭厲害,不少股東心生去意。該人士認為,恒生電子原本可以有更好的表現。
(責任編輯:DF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