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鄰國:錫金——今天看來,中國默許印度吞併錫金是否錯了?

2021-01-11 網易

  2005年對世界而言,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年份,但在我國卻悄然發生著一件大事。

  

  4月18日,國家測繪局行業管理司正式下發《關於地圖上錫金表示方法變更的通知》,從此我國出版的地圖上不再把錫金標示為主權國家,隨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的初中義務教育《歷史與社會》教材也把我國的陸上鄰國從原來的15個改為14個。

  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信號,因為這意味著我們最終承認了錫金是印度的一部分。實際上,我們在2003年就在官方承認了印度對錫金的主權。而我們對錫金立場的改變,也意味著錫金的復國之夢幾乎徹底破碎。

  作為曾經的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小國,錫金在歷史上和我們有著密切聯繫。這個面積約7096平方公裡,人口60多萬的小國,位於我國、尼泊爾、印度和不丹之間,是名副其實的彈丸小國。

  

  歷史上的錫金名為「孟哲雄」,和西藏關係密切,在古代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勢力範圍。清朝盛極而衰後,佔據了南亞次大陸的英國殖民者不斷北上,錫金逐漸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歷史上的錫金名為「孟哲雄」,和西藏關係密切,在古代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勢力範圍。清朝盛極而衰後,佔據了南亞次大陸的英國殖民者不斷北上,錫金逐漸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二戰結束後,英國被徹底打回原形,不得不狼狽退出南亞次大陸,英屬印度也按照印巴分治方案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但錫金作為英屬印度時期的「成果」並未獲得妥善解決,這給了印度染指錫金提供了可能。

  雖然被英國殖民了幾百年,但獨立後的印度對殖民歷史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更惡劣的是,印度自詡為英屬印度繼承者,開始在南亞次大陸瘋狂推行殖民政策,尼泊爾、不丹等國家陸續陷入危險,錫金更是首當其衝。

  錫金之所以被印度盯上,一是因為錫金體量太小,吞併難度最小;二來是因為錫金地處印度雞脖子西裡古裡走廊北側,理論上隨時可切斷印度本土和東北六邦的聯繫,所以印度對錫金如鯁在喉,急欲除之而後快。

  

  1947年,印度與錫金籤訂《維持現狀協定》,隨後印度扶持錫金國家大會黨發起「不合作運動」,成立國家大會黨政府;1949年6月,印度軍隊入侵錫金,接管錫金政府。1950年12月,印錫籤訂《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錫金淪為印度的保護國。

  全面控制錫金後,印度開放錫金邊境,大量尼泊爾人瘋狂湧入,錫金人口結構被逆轉,社會矛盾也更加激化。

  1968年8月,錫金首都甘託克爆發反印示威遊行,要求廢除《印錫合約》,印度軍警野蠻鎮壓,錫金民眾傷亡63200餘人,國際譁然,錫金和印度的矛盾空前激化。

  1973年4月,印軍開進甘託克,接管錫金政府一切權力;隨後籤訂《錫金協定》,錫金政府名存實亡。

  

  1974年4月,印度操縱錫金舉行「大選」,錫金國民大會黨大勝,印度議會炮製所謂的《1974年憲章》,修改憲法規定錫金為印度的「聯繫邦」。

  面對愈演愈烈的民族危機,錫金在國際社會奔走求援但無濟於事,1974年6月20日11時,錫金「民族黨」在黨部大樓頂層懸掛五星紅旗,宣稱併入北方大國,惱羞成怒的印度全面開進錫金。

  1975年4月9日,印軍解散錫金國王宮廷衛隊,軟禁國王;4月10日,錫金議會廢黜國王,規定錫金成為印度的一個邦;4月14日,錫金舉行「公民公投」,佔大多數的尼泊爾人挾制民意要求「自願」加入印度,隨後印度議會通過決議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至此錫金徹底亡國。

  

  印度吞併錫金,公然違反國際法,但美蘇兩大超級大國卻置若罔聞。印度作為蘇聯的傳統盟友,一直都和印度情比金堅;而美國也在1971年後拋棄盟友巴基斯坦全面和印度交好,自然對印度的侵略行動視而不見;再加上錫金體量無足掛齒,不足以改變印度的實力,所以美蘇等國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錫金的亡國,卻完全改變了我國西南方向的國際形勢,我國不僅失去了一個重要緩衝國,國際聲譽更因此受損,所以我們一直是錫金復國的最大支持者。

  但問題是錫金太小、即便印度動蕩也不足以撼動印度大廈;而且流亡海外的王室已經物是人非,在錫金缺少號召力;更重要的是錫金的人口早已被印度換血,即便王室回歸也不可能在錫金掀起聲勢浩大的反印運動。

  

  當然,為了安撫錫金,吞併錫金後的印度給予了錫金當地民眾更多的經濟支持,這就讓錫金人更沒有欲望去反抗印度殖民統治了。

  而對於我們而言,我們自62年戰爭結束後,在數千裡邊境上全面壓制印度的局面沒有被徹底改變,尤其是阿克賽欽等戰略要地依然被牢牢控制,這意味著即便錫金被印度吃下,也改變不了中印兩國的大局。

  此外40多年後的我們雖然實力今非昔比,但錫金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區位沒有變,這和藏南一樣,是易攻難守之地,所以我們在經過權衡後,最終放棄了錫金。而我們的放棄,使錫金失去了最後的靠山,錫金復國之路也遙遙無期。

  且從當前的國際形勢來看,即便印度國內形勢風起雲湧,只要美俄等國不施加外部壓力,印度作為一盤散沙的國家難以從內部轟然瓦解,所以錫金實際上也沒有「富貴險中求」的可能。綜上,錫金復國的可能性可能僅存在於理論中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消失的鄰國:中國為何拒絕錫金歸附?被印度吞併的錫金現狀如何?
    如今的中國逐漸強大,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勢力可以欺凌我們,可是在我國周邊,有這麼一個國家,多次想要加入我國,但最終卻被印度無情侵佔。一、錫金的歷史細心的朋友也許發現老版地圖中錫金是獨立的國家,新版的地圖中錫金這個國家名字已經消失。
  • 印度為何吞併中國的鄰國錫金,竟然得到了美蘇的默許
    但是也有一個例外,竟然得到了美蘇兩個大國的默許,這就是印度在1975年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韙吞併錫金。先說說印度為何要吞併印度?印度自英國手中獨立後,一直以南亞次大陸的主人自居,總想著稱霸印度洋地區。一旦出現上述的情況,巴鐵再西部陳兵,整個印度都有可能分崩離析,可以說錫金對於印度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關乎生死存亡。印度是如何吞併錫金的?印度吞併錫金要從英國殖民印度開始,英國佔領印度後,同樣也是為了確保印度的安全,不斷地向北進行擴張,錫金成為了英國的目標。
  • 印度能吞併錫金,為什麼它不敢吞併尼泊爾、不丹,這個原因是關鍵
    而這個消失的國家便是今天我們要講的主角——錫金。其實這個國家已經消失了四十多年,只是我國在03年的時候才承認錫金屬於印度領土的一部分,至此,國際社會上再也沒有人承認錫金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了。錫金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 中國永遠的痛:印度吞併錫金始末
    1947年印度獨立後,中國內戰正酣,印度強迫錫金籤訂《維持現狀協定》。1949年6月,印度藉口「錫金境內可能發生混亂」,派兵進駐錫金。1950年12月,印度又趁韓戰爆發,中國以舉國之力抗美援朝之際,強迫錫金籤訂《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錫金從此淪為印度的「保護國」。
  • 印度當年能吞併錫金,卻為何不吃掉它三面包圍的尼泊爾
    4月10日錫金議會在親印派的主持之下,正式宣布將錫金國王罷黜,然後接受印度關於讓錫金進行全民公投自身是否加入印度的建議。按理說作為決定一個國家性質的決策,理應是土生土長的錫金人來投票。結果在投票的過程中,印度打著「平等」的口號,直接賦予了來自印度的移民,可以進行投票的權力。
  • 從錫金國到印度錫金邦,一個國家的消失需要多久?
    錫金國的出現如果翻開我國的地理教學課本,你會發現中國十五個陸上鄰國變成了十四個陸上鄰國。這裡消失的王國,便是錫金。它在以前是一個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山地小國,北接我國的西藏自治區,南臨孟加拉平原,東西兩側分別是不丹和尼泊爾兩個國家。
  • 印度吞併錫金!美蘇為什麼不制裁?
    弱國無外交,錫金被吞併的命運就是真實的寫照。1861年,英國佔領錫金全境,從此錫金就成了英國控制下的殖民地,直到1947年英國撤出南亞地區。此後一直到錫金被正式吞併,20多年時間裡,其實世界上對這個亞洲深處的小國所發生的事情並不了解,一方面,錫金實在太小太偏僻,身居喜馬拉雅山脈的一個小山國,有多少人能在世界地圖上在意到?另外,印度對錫金嚴格控制,錫金也沒什麼外交關係,外國人一般很難進入這個國家,所以能對這裡的事情稍微了解的人太少了。
  • 錫金是南亞的一個小國。印度為什麼要不惜一切代價吞併它?
    錫金,位於喜馬拉雅山南坡,東西南北與不丹、尼泊爾、中國、印度西孟加拉邦接壤,境內多山,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面積7000多平方公裡,人口約60萬人,當地居民以尼泊爾、錫金、雷布查等民族為主,主要信仰紅教和印度教,盛產麝鹿茸等。它曾經是一個國家,但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樣一個地方。
  • 錫金被吞併後,對印度忠誠到什麼地步?中國人幾乎不被允許踏足
    比如鄰國印度最近的舉動以及歷史上被其吞併的錫金都是一系列利益角逐後的現象,若是光看這個表面,錫金被印度吞併,造成那塊地區被印度把控,印度在中印邊境上獲得天然的地理優勢等等。這些現象都還停留在人們所能看到的表面上,透過這些表面看到更深層次的一些現象,這樣才能夠把事物的本質搞清楚。
  • 被印度吞併40年的錫金,曾想併入我國,現不讓與外國接觸
    但是就有這麼一個小國家,想要加入中國。在得到中國明確拒絕之後,竟然霸氣的單方面宣布加入中國,遺憾的是在它宣布加入中國的三個小時之後就被鄰國吞併,現在它成為了中國的鄰國。這個小國家就是錫金,它位於中國喜馬拉雅山脈的南側。
  • 一直想併入中國的錫金哪去了?為不被印度吞併,它曾升起五星紅旗
    我小的時候,地理書上寫著中國陸上鄰國15個。但前幾天我的孩子在做作業時,我發現現在的教科書上,咱們的陸上鄰國變成了14個了。仔細一查,原來從2003年起,那個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邊的錫金王國已經不存在了,怪不得我們的鄰邦至此也只剩下14個了。錫金哪去了?
  • 向中國寫149封求救信後錫金仍被吞併,印度的擴張為何如此瘋狂
    多年徵戰以後,英國人在印度的殖民地控制了東北至西藏以南,西北至阿富汗地區,西、南臨海,東臨法屬印支殖民地,基本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裡蘭卡、緬甸等廣大地區,也就是說,英屬印度殖民地已經把邊界擴展到了中俄法的勢力範圍。而此時的中國,已經是晚清時期,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的控制和藩屬國的支持已經力有不逮。
  • 45年前錫金被印度吞併,如今為何不對尼泊爾下手,尼泊爾那麼強?
    然而這個國家之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當然也有人說錫金當時屬於我國的藩屬國,有了解的大佬可以評論區告訴我一下),但是在二戰結束之後直接被印度吞併,並且在印度的主導下,於1975年舉行全民投票,廢除了當時的王室,錫金從此變成了「印度錫金邦」。我國也於2003年正式承認錫金屬於印度,至此,錫金這個國家的王室正式不被人們所承認了。
  • 曾經的米之谷,如今的印度邦!印度是如何一步一步吞併錫金的?
    將目光移至喜馬拉雅山南麓的東段,印度和尼泊爾中間的一小塊地,你就能看到印度行政區劃中最特殊的一個內陸邦——錫金邦。但其實如今居住在錫金的當地民眾,卻十分厭惡身為印度的國民,甚至多次提出要加入中國,不過事已至此已經沒有迴轉的餘地了,這也只是一些後話。
  • 印度能吞併錫金,為何不吞併孟加拉國?4億穆斯林,分分鐘顛覆他
    印度能吞併錫金,為何不吞併孟加拉國?4億穆斯林,分分鐘顛覆他印度,南亞次大陸的巨無霸國家,幾乎每個南亞國家都必須看印度臉色行事。雖然印度大佬的臉色太黑,不同意看清。南亞各國中,最先被印度吞併的,便是錫金國。
  • 錫金對印度有多忠誠?中國人幾乎不被允許踏足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周良臣 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 倪浩 王會聰】編者按:在中國與印度軍方洞朗地區的對峙事件中,一個條約、一則規定被反覆強調: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劃定了西藏與錫金邊界。有人問:錫金與此事有什麼關係?
  • 印度吞併了錫金,為何不把孟加拉國和不丹一起吃掉
    脫離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印度馬上成為了這塊區域最大的國家,也開始走上了欺負周邊小鄰居的道路,威逼利誘大肆兼併土地,想要的你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就是這麼霸氣!這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錫金,錫金曾經是一個王國,1975年在印度的操作下舉行全民投票,廢除了錫金王國並加入印度,國王流亡美國!
  • 錫金被吞併了40多年了,還有復國的希望嗎?看這三個條件就知道了
    世界上有很多的國家在被吞併或者滅亡以後又重新獨立復國了,最典型的就是猶太人,滅亡了2000多年,在二戰後成功復國,更近的一個例子是東帝汶,在上世紀70年代被印度尼西亞吞併了,在2002年也實現了復國,可以說暫時的滅亡是有可能會重新獨立的,那麼已經被吞併了40多年的錫金還有重新復國的希望的嗎?從那些成功復國的國家來看,基本上要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復國。
  • 1975年印度滅錫金,錫金22天149次要加入中國,此時中國在做什麼
    面對錫金國內一浪高過一浪的反印示威遊行,印度當局於1973年4月將軍隊開進錫金接管了錫金國內所有的權力。兩年後,印度軍隊通過操縱錫金議會和「全民公投」正式吞併了錫金。中國對錫金的態度其實,也就在錫金於1974年6月20日單方面的宣布加入中國的前夕,錫金人民不是沒有做過努力。當時的錫金政府為了挽救被印度吞併的厄運,從1974年5月29日至6月20日,不斷地向北京發報,申請加入中國。
  • 曾經喜馬拉雅山下的錫金國家,在承認歸屬中國時,卻在地圖上消失
    導語:曾經喜馬拉雅山下的錫金國家,在承認歸屬中國時,卻在地圖上消失我們都知道「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著很多讓我們不知道的事情,隨著現在旅遊時代的到來,人們在通過旅遊放鬆自己身心的同時,也了解到了很多各地的風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