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前錫金被印度吞併,如今為何不對尼泊爾下手,尼泊爾那麼強?

2020-12-12 百人志

在20世紀70年代左右,大家如果有關注當時的報紙或者國際資訊的話,可能對錫金這個國家有或多或少的認識,但是現在如果上網搜索的話,搜到的結果都是錫金屬於印度。

然而這個國家之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當然也有人說錫金當時屬於我國的藩屬國,有了解的大佬可以評論區告訴我一下),但是在二戰結束之後直接被印度吞併,並且在印度的主導下,於1975年舉行全民投票,廢除了當時的王室,錫金從此變成了「印度錫金邦」。我國也於2003年正式承認錫金屬於印度,至此,錫金這個國家的王室正式不被人們所承認了。

印度為何要吞併錫金

當時戰爭剛剛結束,全球局勢都還很不穩定,為什麼國土面積巨大的印度要在這種緊要關頭去吞併一個小國呢,這背後有什麼必須這樣做的原因嗎?

錫金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邊的坡上,在尼泊爾和不丹的中間位置,錫金與孟加拉國之間有一條類似於我國河西走廊一樣的縫隙,印度也由於這條走廊的原因,很容易就被分割成東西兩塊。

自古以來,窄地都必是兵家必爭之地,這條「走廊」自然也不例外。

因為一旦在觸發戰爭,只要堵住這條「走廊」就能把印度東邊那塊從印度本土分離出去,所以錫金這個國家一旦被別人搶走,日後萬一爆發戰爭,印度將處於很不利的狀態。

錫金被吞併的始末

在19世紀的時候,英國可以說的上是當時的一大強國,由於其殖民地眾多,不管在哪個殖民地上都可以見到太陽,所以當時也被稱為「日不落帝國」,當時的印度和錫金自然也是英國的殖民地之一。

但是百年之後,英國的實力逐漸衰弱,很多的殖民地都趁機逃出英國的殖民統治,這時的印度和錫金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也趁機結束了英國對自己實施的近乎百年的統治。

此時的印度剛剛結束殖民統治,為了能夠迅速提升自己的國家影響力,他開始想辦法擴張國土,那很自然,身為鄰國的錫金就被印度盯上了。

當時的印度雖然軍事實力一般,但是好在人多,比起錫金這樣的小國還是強的多的。

但是印度也不能強硬地用軍事手段進行武裝鎮壓,所以當時便以繼承英國對其的殖民統治為由,強制地讓當時的王室籤訂了《維持現狀協議》,並繼續扮演英國的角色,將當時的殖民收益佔為己有。

錫金國王被囚禁

錫金皇室

在1975年2月,印度派出軍隊,解散了當時錫金的宮廷軍隊,並囚禁了錫金的國王。

但是由於霸佔錫金會讓自己在國際上的名聲變差,於是就操縱著錫金的議會,動員全國人民進行了一次全國投票,並「一致決定」將錫金歸屬於印度國土之下。

為何當時沒有國家阻止印度?

由於當時國際形勢非常不穩定,各個國家都處於戰後恢復期,雖然有主張「國際主義」,但是實際上卻是無人可管。

美蘇冷戰

當時美蘇還處在冷戰狀態,誰都不願意去得罪印度,如果美國當時選擇幫助錫金,很有可能印度就倒向蘇聯了,蘇聯實力壯大之後對美國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啊。

當時的兩個超級大國都不願意幫忙,那其餘的國家就更不願意出兵了,沒有必要去招惹印度,雖然錫金對於印度來說是軍事要地,但是對於其他國家來說這個小國並沒有什麼用,自然也不會有人去幫忙了。

印度為什麼不吞併尼泊爾?

在殖民時期,由於英國的努力,整個東南亞地區有很大一塊是連接在一起的,所以印度一直對殖民結束之後東南亞地區被分割成很多個小國很是不滿,所以當時地域遼闊的印度一直有心想要吞併周邊的小國,不斷擴大自己的實力,

所以在吞併錫金之後印度又緊接著吞併了不少小國,可是尼泊爾這樣一個被印度重重包圍的國家為什麼印度遲遲不動手呢,印度方面回復了三個字:「吞不下!

吞不下的原因

1. 尼泊爾和錫金這些小國可不一樣,不管從軍事力量和國土面積以及人口方面,尼泊爾比

那些小國厲害太多。

況且在當時眾多國家被英國殖民統治的情況下,尼泊爾可是憑藉自己的力量與英國不斷抗爭,最後在1923年脫離了英國的殖民統治。

所以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尼泊爾的軍事力量已經超過了當時的英國軍隊,所以順其自然被解放的印度就算人多也不一定打得過當時的尼泊爾,搞不好自己的國家會因為常年受戰亂的影響而無法正常發展經濟,最後得不償失。

而且退一萬步來講,就算印度當時能打得過尼泊爾,他也是啃不動尼泊爾這塊硬骨頭的。

當時尼泊爾雖然人口不多,但怎麼說也有3000萬人,就算印度打贏了,想要消化這3000萬人口是一件非常久遠的事情,當年英國花了近半個世紀都沒有搞定的國家,讓現在的印度來吃也顯的有點硌牙。

2. 從外部來看,印度與世界各大國都有建交,如果印度強行吞併尼泊爾,很可能會遭到其他大國的制裁,這點上印度自然有點吃不消。

其次,尼泊爾處於中印的交界處,可是說是很好地緩衝了我國與印度之間的關係,不管是印度還是我們吞併尼泊爾自然都會遭到對方的反感,很可能會發生過激行為。

雖說我國一直都主張的是和平對外,但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印度仍然沒有放棄「吞併」尼泊爾?

這些年來,雖然印度一直沒有在明面上做出吞併尼泊爾的事情,但是在背地裡印度一直沒有放棄。

所謂「硬的不行那就來軟的」,雖然不能強行佔有尼泊爾,但是尼泊爾人口少,印度這幾年也是不斷有人移民到尼泊爾。

長此以往,便可以改變尼泊爾的人口結構,可謂在不知不覺中「佔領」了尼泊爾。

印度的這一招真不知道該說是高明還是陰險呢。

相關焦點

  • 印度能吞併錫金,為什麼它不敢吞併尼泊爾、不丹,這個原因是關鍵
    如果印度不控制錫金,那麼一旦與周邊鄰國發動軍事衝突,印度在東北部的形勢就會非常被動。而吞併錫金可以大大改善印度在這一地區的軍事壓力。並且在掌控錫金之後,印度大陸與東北地區之間的聯繫變得更加緊密了,可以有效地起到鞏固國家政權與維護領土周全的作用。當時國際社會為什麼不幹預與制止呢?
  • 印度當年能吞併錫金,卻為何不吃掉它三面包圍的尼泊爾
    而若算上這群人,依照當時的錫金人口結構,土生土長的錫金人佔錫金人口比急劇下降。如此一來造成的直接結果,即為大部分錫金人同意併入印度。再後來印度方面做了一個順水人情,議會開了一個大會,議員們經過激烈的討論,最終同意接納錫金人成為印度人。至此錫金王國成為了今天的印度錫金邦。但是由於錫金併入印度的過程之中,印度軍隊如影隨形。
  • 雪原聖地尼泊爾:印度垂涎三尺,為何遲遲不下手?
    印度為什麼不吞併尼泊爾,卻吞併了錫金呢?1.尼泊爾錫金人口對比。尼泊爾人口接近3000萬,錫金被印度吞併的時候是1975年,人口還不到100萬,相差懸殊。蟒蛇吞掉一隻田鼠很輕鬆,但是一頭鬣狗,得費不少勁吧。
  • 尼泊爾不想成為錫金對印度反擊了,難道成為印度領土後很糟糕嗎?
    很多網友可能都聽說過錫金這個國家,錫金王國曾經是我國的藩屬國,是一六四二年至一九七五年存在的一個小國家,一九七五年之後便被印度吞併了,直接成為了印度的一個城邦,那麼如今原本在錫金生活的人們生活怎麼樣?當時的印度得到了如日中天的蘇聯的支持,不僅將強鄰巴基斯坦打敗,其周邊的不丹、尼泊爾等國家也相繼收到了印度的進攻,在緩解了幾年戰爭帶來的壓力之後,印度也是終於將覬覦已久的錫金王國給吞併了。
  • 印度又和尼泊爾爆發領土爭端,尼泊爾會被印度吞併嗎
    我們知道,印度與鄰國巴基斯坦圍繞著領土爭端,長期保持著軍事對立和交火狀態,兩國隔三差五就會打上那麼一仗,而且這幾年,印度通過製造軍事衝突,侵佔了不少爭議領土。還個國家更是直接被印度吞掉,那就是錫金。1975年,印度軍隊解散了錫金國王的宮廷衛隊,軟禁錫金國王,徹底吞併了錫金。
  • 消失的鄰國:中國為何拒絕錫金歸附?被印度吞併的錫金現狀如何?
    如今的中國逐漸強大,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勢力可以欺凌我們,可是在我國周邊,有這麼一個國家,多次想要加入我國,但最終卻被印度無情侵佔。一、錫金的歷史細心的朋友也許發現老版地圖中錫金是獨立的國家,新版的地圖中錫金這個國家名字已經消失。
  • 曾經的米之谷,如今的印度邦!印度是如何一步一步吞併錫金的?
    將目光移至喜馬拉雅山南麓的東段,印度和尼泊爾中間的一小塊地,你就能看到印度行政區劃中最特殊的一個內陸邦——錫金邦。但其實如今居住在錫金的當地民眾,卻十分厭惡身為印度的國民,甚至多次提出要加入中國,不過事已至此已經沒有迴轉的餘地了,這也只是一些後話。
  • 尼泊爾現在為何敢於硬抗印度,原因在哪裡
    這個時候,莫迪肯定也納悶,現在的尼泊爾為何這麼「剛」,那麼問題就來了,誰給的尼泊爾的勇氣,誰在給尼泊爾撐腰。而印度現在為何敢在如此情況下,分別和中國,巴基斯坦和尼泊爾發生軍事挑釁,原因又在哪裡?有大國雄心,卻無大國的能力,小姐身子丫鬟命就是今天最好的寫照。
  • 向中國寫149封求救信後錫金仍被吞併,印度的擴張為何如此瘋狂
    你不一定能想到,它就是南亞次大陸的印度!印度為什麼要這樣做?這和它的被殖民史及早期領導人的大印度思想有關。在印度的歷史上,真正稱得上大一統的只有區區四個王朝,其他時候都是處於分裂狀態的土邦王國,要不然當年大唐的王玄策在被印度欺負後,憤而一人滅一國也不會那麼容易。
  • 印度能吞併錫金,為何不吞併孟加拉國?4億穆斯林,分分鐘顛覆他
    印度能吞併錫金,為何不吞併孟加拉國?4億穆斯林,分分鐘顛覆他印度,南亞次大陸的巨無霸國家,幾乎每個南亞國家都必須看印度臉色行事。雖然印度大佬的臉色太黑,不同意看清。南亞各國中,最先被印度吞併的,便是錫金國。
  • 吞併錫金控制不丹,這個南亞小國成印度下個目標,網友:得寸進尺
    同年印度與錫金籤訂《維持現狀協定》,繼續往錫金派駐專員。受印度扶持的錫金國民大會黨發起不合作運動,要求國王進行改革。同年5月9日,國大黨政府正式成立,但遭錫金王族強烈反對,民眾運動也日漸興起。1949年6月初,印度以「防止動亂和流血」為藉口,派軍隊入侵錫金,強行接管成立不到一個月的新政府,並委任印度人拉爾為錫金首相。
  • 印度為何不敢吞併尼泊爾,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話說印度和我們中國一樣都是人口大國。印度卻是野心勃勃的,這幾年不斷挑起周圍其他國家的紛爭。今年五月份到如今,印度三番幾次在中國邊境挑事,著實讓人無語。但是尼泊爾緊靠著印度,為何印度不敢動尼泊爾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覺悟?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尼泊爾的實力也是讓人不可以忽視的。
  • 印度擔憂尼泊爾廓爾喀山地步兵團叛亂,大量徵集錫金民工上山運貨
    來自印度方面報導稱,隨著印度與尼泊爾軍隊發生了激烈的交火事件。印度境內的尼泊爾廓爾喀山地步兵團受到了嚴密的監視,同時,印度軍方停止徵召本年度的尼泊爾廓爾喀山地步兵團名額。而印度方面稱,為了解決山地戰能力不足的問題,印度已經開始在印度非法佔領的錫金地區徵召山地步兵。
  • 志在稱霸南亞的印度,為何不敢對尼泊爾下手,原來有這支軍隊存在
    印度自獨立以來,不斷對周邊國家領土進行整合,吞併錫金、控制不丹,出兵斯裡蘭卡,橫行克什米爾。處處以南亞霸主自居。但是,面對東西南三面均被印度包圍,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尼泊爾,垂涎三尺的印度,卻始終沒有將其吞併。這是為什麼呢?
  • 拒絕做下一個錫金不丹!尼泊爾選擇對印度出兵,因背後有強大後盾
    據外媒報導稱,近段時間以來,印度方面頻頻在北部邊境地區製造摩擦和事端,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轉移民眾的視線。但這次,印度行動進展沒那麼順利了,因為就連弱小的尼泊爾此次也挺直腰板,敢於公然對抗印度。長期奉行蠶食政策的印度這次又把尼泊爾作為新目標。
  • 被兩國包圍的尼泊爾,最終選擇投靠中國,真有骨氣!
    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近幾年日益強健,不管是人口還是經濟等實力也在不斷成長,自從獨立以來擴充領土的野心向周邊國家伸出魔爪,它就是印度,在上一次人口普查中成功突破13億人口的記錄,成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但是始終落後於中國!印度吞併了錫金但是卻吞併不了被三面包圍的尼泊爾!
  • 1962年印度戰敗,撤退途中,侵佔了一塊尼泊爾領土
    尼泊爾是一個位於南亞地區的內陸山國,原本有三個鄰居,分別是中國,印度和錫金。但自從1971年,錫金被印度吞併,尼泊爾就只剩下中印兩個鄰國。我國位於尼泊爾北部,喜馬拉雅山脈是我國和尼泊爾的天然國界。印度位於尼泊爾的東部,西部和南部,在三個方向與尼泊爾接壤。
  • 印度控制尼泊爾、分裂巴基斯坦,為何卻吞併不了斯裡蘭卡?
    前言印度一直都不是一個安分的國家,早在1949年起印度就開始了它的對外擴張。曾經對不丹、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以及錫金、尼泊爾,都採取過一系列的行動。不管是從位置還是經濟方面來考量對於印度來說,如果能夠吞併斯裡蘭卡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但是為什麼印度對其他國家發動過很多擴張行為偏偏沒有對斯裡蘭卡採取行動呢?
  • 消失的鄰國:錫金——今天看來,中國默許印度吞併錫金是否錯了?
    雖然被英國殖民了幾百年,但獨立後的印度對殖民歷史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更惡劣的是,印度自詡為英屬印度繼承者,開始在南亞次大陸瘋狂推行殖民政策,尼泊爾、不丹等國家陸續陷入危險,錫金更是首當其衝。  錫金之所以被印度盯上,一是因為錫金體量太小,吞併難度最小;二來是因為錫金地處印度雞脖子西裡古裡走廊北側,理論上隨時可切斷印度本土和東北六邦的聯繫,所以印度對錫金如鯁在喉,急欲除之而後快。
  • 印度吞併錫金!美蘇為什麼不制裁?
    弱國無外交,錫金被吞併的命運就是真實的寫照。1861年,英國佔領錫金全境,從此錫金就成了英國控制下的殖民地,直到1947年英國撤出南亞地區。此後一直到錫金被正式吞併,20多年時間裡,其實世界上對這個亞洲深處的小國所發生的事情並不了解,一方面,錫金實在太小太偏僻,身居喜馬拉雅山脈的一個小山國,有多少人能在世界地圖上在意到?另外,印度對錫金嚴格控制,錫金也沒什麼外交關係,外國人一般很難進入這個國家,所以能對這裡的事情稍微了解的人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