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做下一個錫金不丹!尼泊爾選擇對印度出兵,因背後有強大後盾

2020-12-13 烽火軍哨

據外媒報導稱,近段時間以來,印度方面頻頻在北部邊境地區製造摩擦和事端,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轉移民眾的視線。但這次,印度行動進展沒那麼順利了,因為就連弱小的尼泊爾此次也挺直腰板,敢於公然對抗印度。長期奉行蠶食政策的印度這次又把尼泊爾作為新目標。印度先是利用地形的優勢對錫金進行了控制,而不丹則淪為傀儡。

尼泊爾是和印度接壤的最後一個小國,尼泊爾已經面臨這種生死存亡的威脅。據外媒報導稱,印度已打算動用軍事力量收復與尼泊爾有爭議的領土。印度先在邊境修建了一條長達80公裡的公路,想通過這種逐步蠶食的伎倆對尼泊爾進行吞併。但尼泊爾又怎會輕易就範,尼泊爾已作出兩步走戰略對策,應對印度隨時可能爆發的衝突。首先立刻出版了新的尼泊爾全國行政區域版圖,這是以前尼泊爾只敢想卻不敢做的事。

因為新版圖的出現,意味著直截了當的告訴印度,這裡是屬於尼泊爾的,和印度半毛錢關係都沒有。第二步,尼泊爾軍方出動直升機,運送部隊至海拔5000米左右的哨所。該哨所位於無人區,雖然環境極為艱苦,但能夠有效阻止印度侵略部隊的繼續北上。眾所周知,尼泊爾全民信奉佛教,民眾絕大多數都十分謙和,因此他們的軍隊也基本上都是以守為攻。

很少和其他國家發生衝突。但這絕不代表尼泊爾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此次尼泊爾敢於正面和印度較量,並且快速做出反應,背後必然有大國的支持。我們知道,在錫金被印度吞併之後,尼泊爾作為內陸國家只有中印兩個鄰國,因此美國軍事專家認為,中國可能就是尼泊爾背後的那個支柱,所以才會有這麼大的底氣與印度正面較量。我國對尼泊爾只有幫助,沒有任何的企圖,但印度想要故伎重施,危害整個喜馬拉雅山地區的安全,這是我國絕對不允許的事。

相關焦點

  • 印度能吞併錫金,為什麼它不敢吞併尼泊爾、不丹,這個原因是關鍵
    但印度政府的擴張欲望並未就此滿足,1975年4月,印度政府再次悍然出兵錫金,強行解散錫金國王的宮廷衛隊,印度軍隊完全控制了錫金。為什麼印度要吞併錫金?本質原因就是為了戰略價值。印度的東北部和印度主體部分的相連只靠著一個名叫西裡古裡走廊的狹長地帶。而錫金就在西裡古裡走廊的上方。
  • 吞併錫金控制不丹,這個南亞小國成印度下個目標,網友:得寸進尺
    在印度周邊除了有巴基斯坦這樣的死對頭外,還有三個小國,也就是錫金、不丹和尼泊爾,三個國家排排坐吃果果,和印度多年來相安無事。然而臥榻之側睡了一隻老虎,它整日惦記著三個國家。1947年,印度獨立,作為南亞大國,印度繼承了英國在錫金的地位。也就是錫金的宗主國。
  • 45年前錫金被印度吞併,如今為何不對尼泊爾下手,尼泊爾那麼強?
    然而這個國家之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當然也有人說錫金當時屬於我國的藩屬國,有了解的大佬可以評論區告訴我一下),但是在二戰結束之後直接被印度吞併,並且在印度的主導下,於1975年舉行全民投票,廢除了當時的王室,錫金從此變成了「印度錫金邦」。我國也於2003年正式承認錫金屬於印度,至此,錫金這個國家的王室正式不被人們所承認了。
  • 消失的鄰國:中國為何拒絕錫金歸附?被印度吞併的錫金現狀如何?
    我國為什麼深陷困境也要大力發展軍事,原因就是只有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才能在國際上有一席之地,才可以取得貿易,主權,外交等自由。如今的中國逐漸強大,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勢力可以欺凌我們,可是在我國周邊,有這麼一個國家,多次想要加入我國,但最終卻被印度無情侵佔。
  • 一直想併入中國的錫金哪去了?為不被印度吞併,它曾升起五星紅旗
    吐蕃的強盛時代,勢力曾一度越過喜馬拉雅山,控制過尼泊爾(泥婆羅),也影響到了錫金地區。今天在拉薩大昭寺門前的碑文中提到:"南若門巴天竺,西若大食,北若突厥拔悉蜜等,對聖神贊音之強盛威勢及公正法令,莫不畏服俯首,彼此歡忭而聽命差遣也",這也證明吐蕃王朝與喜馬拉雅山南面的尼泊爾、錫金是有過政治上的聯繫的。
  • 1987年印度為何出兵斯裡蘭卡
    印度自獨立以來就以大英帝國在南亞的殖民遺產繼承者自居:印度堅持維繫與尼泊爾、錫金、不丹三個位於中印邊境喜馬拉雅山麓的內陸小國的特殊關係;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大打出手;要求繼承英國殖民者非法劃定的麥克馬洪線......1961年底印度調集3萬軍隊擊潰了駐守果阿地區的葡萄牙軍隊,在經過48小時的激戰後成功收復了果阿。
  • 印度錫金幫,緊靠尼泊爾、不丹和洞朗,中印商貿要道
    今天我們了解一下印度的錫金邦,原來的錫金王國,面積只有7098平方公裡,而人口只有67萬人,南北長110公裡,東西寬90公裡。錫金西臨尼泊爾,北部和東部和我國的西藏相鄰,東南部是不丹國。而南方就是印度的西裡古裡走廊,最窄的地方也只有20公裡,是印度連接東北地區唯一的路上通道,咽喉要地,被稱為「印度的雞脖」。
  • 尼泊爾敢於收複印度侵佔的355公裡領土,背後靠的是什麼?
    尼泊爾之所以有這種底氣,背後靠的其實就是「印度自己」。印度太過於作死了。印度雖然如今已經是南亞第一大國了,但其實在國內問題仍然是層出不窮,表面強大,實則空虛。是一個典型的外強中乾的國家。我們來數數它的弱點。首先,就得提下它的種姓制度。
  • 從錫金國到印度錫金邦,一個國家的消失需要多久?
    這裡消失的王國,便是錫金。它在以前是一個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山地小國,北接我國的西藏自治區,南臨孟加拉平原,東西兩側分別是不丹和尼泊爾兩個國家。由於位於喜馬拉雅山脈這道巨大的屏障的一道缺口上,處於這樣一個十字路口的交通要道之地的錫金一直被視為,是從恆河平原通往西藏乃至中國內地的最好通道,而且中西邊境東段西藏—側的亞東在歷史上一直是印藏貿易的重要口岸。
  • 尼泊爾現在為何敢於硬抗印度,原因在哪裡
    現在的問題在於,尼泊爾哪裡來的勇氣,不得不說,尼泊爾戰略選擇的時機很好,印度國內新冠疫情突飛猛進,蝗災泛濫,經濟大幅度下滑,印度在外面則與巴基斯坦多次爆發直接武裝戰鬥。而且已經使用了重型武器,和中國也發生了有傷亡的衝突。而在這個態勢下,尼泊爾直接出手可謂高明。但也必須指出的是,只有十萬人尼泊爾顯然不是印度對手。但尼泊爾可以確定是印度不敢還手,第二就是背後有人慫恿。
  • 追隨印度最幸福?咄咄逼人的印度到底會不會選擇吞併小國不丹?
    由於促成印度獨立的「蒙巴頓方案」本質上是按照宗教劃分的,在印度教人數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印度體量也遠超其他南亞國家,這是印度能肆無忌憚地欺凌南亞國家的物質基礎。而錫金就是在印度的不斷侵略下,於1975年被印度吞併為印度的錫金邦。那麼,有錫金的「榜樣」,不丹會不會步其後塵成為印度的一部分呢?靜夜史認為一切皆有可能,但在可預見的時期內,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 「印度的脖子」錫金王國:若不歸於印度,印度必定會被一分為二
    後來尼泊爾人又發現了這塊水草豐美之地,並為其取名為"新地方";而吐蕃人則習慣於稱其為"登疆",可以理解成是稻米之谷。 在公元七世紀初,錫金的名字還叫哲孟雄,它成了強大吐蕃帝國的附屬部落。兩百年以後,哲孟雄從吐蕃當中獨立出來,不過它境內的寺廟還是歸屬於拉薩管轄。
  • 印度吞併錫金!美蘇為什麼不制裁?
    不過,至少這個時候錫金國王還能掌控自家的內政,但沒幾年,到了1949年,佔有欲超強的印度人就忍不住出兵佔領錫金全境,然後指定印度人擔任錫金首相,從此,錫金的內政外交、軍事國防、財政金融等等一切大權都落入印度人之手,錫金國王成了事實上的傀儡。
  • 尼泊爾不想成為錫金對印度反擊了,難道成為印度領土後很糟糕嗎?
    很多網友可能都聽說過錫金這個國家,錫金王國曾經是我國的藩屬國,是一六四二年至一九七五年存在的一個小國家,一九七五年之後便被印度吞併了,直接成為了印度的一個城邦,那麼如今原本在錫金生活的人們生活怎麼樣?當時的印度得到了如日中天的蘇聯的支持,不僅將強鄰巴基斯坦打敗,其周邊的不丹、尼泊爾等國家也相繼收到了印度的進攻,在緩解了幾年戰爭帶來的壓力之後,印度也是終於將覬覦已久的錫金王國給吞併了。
  • 1962年印度戰敗,撤退途中,侵佔了一塊尼泊爾領土
    尼泊爾是一個位於南亞地區的內陸山國,原本有三個鄰居,分別是中國,印度和錫金。但自從1971年,錫金被印度吞併,尼泊爾就只剩下中印兩個鄰國。我國位於尼泊爾北部,喜馬拉雅山脈是我國和尼泊爾的天然國界。印度位於尼泊爾的東部,西部和南部,在三個方向與尼泊爾接壤。
  • 錫金是南亞的一個小國。印度為什麼要不惜一切代價吞併它?
    錫金,位於喜馬拉雅山南坡,東西南北與不丹、尼泊爾、中國、印度西孟加拉邦接壤,境內多山,海拔多在1500米以上,面積7000多平方公裡,人口約60萬人,當地居民以尼泊爾、錫金、雷布查等民族為主,主要信仰紅教和印度教,盛產麝鹿茸等。它曾經是一個國家,但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樣一個地方。
  • 印度陷入四面楚歌!繼尼泊爾和巴基斯坦後,不丹出手切斷上遊水源
    此前印度已經得罪了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現在不丹也出手了。四面夾攻之下,印度已經陷入四面楚歌的尷尬境地。印度自建國伊始便表示要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因此為了實現自己的大國夢,不斷蠶食他國領土。吞併錫金、控制不丹、分裂巴基斯坦等。
  • 印度吞併了錫金,為何不把孟加拉國和不丹一起吃掉
    脫離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印度馬上成為了這塊區域最大的國家,也開始走上了欺負周邊小鄰居的道路,威逼利誘大肆兼併土地,想要的你給也得給,不給也得給,就是這麼霸氣!這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錫金,錫金曾經是一個王國,1975年在印度的操作下舉行全民投票,廢除了錫金王國並加入印度,國王流亡美國!
  • 錫金:唯一國家被滅,國王還依舊健在的國家
    直到1700年一場錫金王朝與尼泊爾之間的戰爭爆發,尼泊爾憑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不費吹灰之力的碾壓了錫金王朝,將其首都甘託克攻佔,使得當代錫金國王不得不踏上了亡命之途,背井離鄉的逃離到了與之接壤的西藏境內。
  • 向中國寫149封求救信後錫金仍被吞併,印度的擴張為何如此瘋狂
    控制了印度以後,英國人發現四周並不安全。為了絕對的安全,英國人依靠其強大的軍事與經濟實力,不斷地大規模向外擴張,連連發動了對尼泊爾、緬甸、拉達克、不丹和錫金的戰爭並控制了這些地區。1947年印度獨立以後,這個飽受殖民統治的國家,不是專心致志的建設自己的國家,反而繼承了前殖民統治者的衣缽,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以英國殖民者在南亞的勢力範圍為藍本,構建了一個「大印度聯邦」計劃,該計劃野心勃勃地把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斯裡蘭卡、阿富汗的一部分、尼泊爾、不丹、錫金、中國西藏自治區的一部分都納入了「大印度聯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