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印度洋搜尋「世上最難」
據《參考消息》28日報導,【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3月27日報導】澳大利亞海事局宣布,由於天氣惡劣,今天的馬航客機殘骸搜索工作將暫停。所有飛機將回到珀斯,船隻也將離開搜索海域。
此前法國衛星偵測到超過100個漂浮物,為久無進展的馬航客機搜尋工作帶來突破的希望,但是雷雨和強風將阻礙國際搜索隊伍搜尋馬航MH370的殘骸。
據中國國家海洋局網站消息,從26日夜間開始,中國「雪龍」號所在搜索海域持續降雨,今天能見度極低,僅有1海裡左右。預計下午天氣將更為惡化。
【路透社吉隆坡3月27日電】今天,惡劣天氣迫使失聯航班海空搜尋工作暫停。
由11架軍用和民用飛機及五艘艦船組成的國際搜救隊伍原本正趕往法國衛星圖像發現了100多個疑似漂浮物的區域。
「天氣預報說那片海域即將有嚴重積冰和湍流,能見度接近於零。」美國海軍P-8「海神」巡邏機小分隊的隊長亞當·尚茨少校說。
負責協調此次行動的澳大利亞海事局證實,由於天氣不佳,飛機出動已取消,船隻正離開搜救區域。
【美聯社曼谷3月27日電】有泰國官員稱,該國一顆衛星在印度洋搜救區域附近發現了大約300個漂浮物。
泰國空間開發局局長阿儂·沙尼翁說,衛星圖像顯示,澳大利亞珀斯西南約2700公裡處的南印度洋上有「300個大小不一的物體」。他說,有些物體長約16米。
這些圖像是地球探測衛星Thaichote周一拍到的,經過兩天的處理後於昨天傳送給馬來西亞當局。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3月27日報導】馬航MH370客機在印度洋的墜毀海域發現多達122個物體。擁有40多年航空報導經驗、出版過七本有關航空業書籍的澳大利亞航空專家傑弗裡·託馬斯接受本報採訪時說,這122個物體「肯定是飛機殘骸」。
託馬斯說:「我們知道大海裡漂浮著許多物體和垃圾,但是那麼多件物體、一共122件大型物體在同一片海域被發現,這肯定是墜機殘骸。」
另據報導,在南印度洋搜尋馬航MH370客機殘骸及黑匣子的工作,相信是史上最大規模、最具難度和挑戰的搜尋行動。除了因為南印度洋水域面積太大、海浪洶湧、天氣惡劣、海底地形複雜外,這片海域還有海底火山,增加了搜尋工作的難度。
新南威爾斯大學的海洋地質學家說,飛機出事地點位於「咆哮西風帶」,那裡的氣候條件十分惡劣,常有大風和巨浪,在這種條件下進行搜索非常困難。
據了解,目前搜尋的海域平均深度達3000米。雪梨大學航空專家指出,搜索人員目前正在和時間賽跑。
中方展開海空立體搜索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3月27日報導】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中國軍方搜救馬航失聯客機工作最新進展指出,中國將繼續保持足夠兵力,全力以赴開展搜尋工作。
據報導,耿雁生表示截至3月27日,中國海軍3艘艦艇(含直升機兩架)、空軍兩架伊爾-76運輸機正在澳大利亞以西印度洋疑似殘骸海域執行搜尋任務。
兩棲登陸艦井岡山艦正趕赴印度洋有關海域;「永興島」號遠洋救生船正在相關重點海區持續搜尋。中國軍隊還調動10餘顆軍用衛星,對印度洋相關海域進行密切監測。
【《香港商報》3月27日報導】中國空海搜救力量日前已在南印度洋會合,密切協同,全力對疑似馬航客機失聯附近海域展開立體搜尋。
26日,按照澳方統一安排,中國空軍一架伊爾76飛機作為當天從珀斯國際機場起飛的第一架搜尋飛機,前往南印度洋疑似海域進行搜尋。伊爾-76在接近任務海域上空後,航線前方被雲層覆蓋,任務海域的氣象、海況不明,伊爾-76機組機長立即向到達任務海域的中國「雪龍」號科考船呼叫。「雪龍」號向伊爾-76機組通報了當時海域氣象和海況。
目前有9艘中國艦船已經或正在抵達澳方指明的疑似海域,後續會加強搜尋力量協同,提高空海聯合搜尋效率。
【彭博社網站3月27日報導】隨著馬來西亞說衛星發現100多塊漂浮物,4艘中國船隻今天將幫助搜索印度洋上的一片遙遠海域,尋找馬航MH370客機殘骸。
澳大利亞海事局在今天的一份聲明中說,崑崙山艦、海口艦和千島湖艦加入了「雪龍」號破冰船和澳大利亞「成功」號補給船的行列,進入珀斯西南大約2500公裡的區域搜索失聯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