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七十回,發生在葭萌關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曹洪、張郃、黃忠和嚴顏。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張郃兩度被張飛擊敗,灰溜溜回到南鄭。曹洪大怒,欲將張郃斬首,行軍司馬郭淮認為人才難得,出言勸諫。於是,曹洪又給了張郃五千兵馬,令其向葭萌關發動進攻。
得知張郃進犯葭萌關,霍峻連忙向劉備求援。諸葛亮指出,張郃是曹魏名將,除了張飛之外,無人能敵。此言一出,令老將黃忠非常不滿,連續拽折兩張硬弓,並提出以嚴顏為副將前往救援葭萌關。終於,諸葛亮同意了黃忠的請求,令其率部出徵。
黃忠、嚴顏出發後,趙雲對於諸葛亮的這一安排頗多疑慮,認為葭萌關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一旦有失則形勢危急,而諸葛亮卻讓兩位老將出馬,有兒戲之嫌。諸葛亮卻表示,黃忠和嚴顏這兩位老將出馬,定能大獲全勝。趙雲及部分將領哂笑而退。
黃忠來到葭萌關後,孟達和霍峻都認為諸葛亮派兩位老將前來迎戰張郃欠妥。黃忠看出了孟達等人的態度,告訴嚴顏一定要一戰而勝。隨後,兩人暗中進行了戰前部署。
次日,黃忠率部來到葭萌關前與張郃對陣。張郃對於黃忠這位老將出馬感到非常可笑,出言譏諷。黃忠大怒,拍馬對張郃單挑。兩人對戰二十多個回合後,忽聽一聲炮響,原來是嚴顏按照戰前部署從小路繞到張郃大軍的背後發動進攻。在黃忠與嚴顏的夾攻之下,張郃大敗。至此,葭萌關之圍立解。
小說中提到的此次葭萌關之戰,是小說作者虛構出來的故事情節,在歷史上並未發生過。從地理位置來看,葭萌關遠離漢中前線,北部尚有被劉備控制的白水關等地。如果在當時葭萌關真的出現曹魏大軍,益州可謂危在旦夕。這也體現出小說作者對益州地理不夠熟悉的弱點。
至於小說中出現的老將嚴顏,也並未出現在漢中戰場。從《三國志》及相關史料的介紹來看,嚴顏雖然在益州爭奪戰中歸順了張飛,但此後蹤跡全無,從未參與過之後的任何戰事。作者如此虛構,目的非常明確,是為了讓情節更加有趣和生動。
那麼,在漢末三國的真實歷史當中,葭萌關有沒有出現過重要戰事呢?答案是肯定的。不過,這場戰事的爆發時間並非在漢中之戰期間,而是在益州爭奪戰中。對陣的一方就是小說中提到的霍峻,而另一方則是劉璋的部將扶禁和向存。
據《三國志霍峻傳》載,益州爭奪戰爆發後,劉備率主力南下,留下霍峻鎮守葭萌關。不久後,劉璋派遣扶禁和向存對葭萌關發動進攻,企圖佔據該關,切斷劉備的退路。當時的兵力對比為:霍峻守軍僅有數百人,扶禁和向存擁有一萬餘眾,可謂實力對比懸殊。不過,這場戰爭的結果卻出人意料。在長達一年的戰鬥中,霍峻不但成功守住了葭萌關,還抓住時機大膽出擊,不僅擊退了來犯之敵,還斬殺了敵將向存。
對比了歷史與小說之間的差異,再來談談最後一個問題:葭萌關究竟在哪裡?其實此地就在如今的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昭化鎮鎮西二十裡處。此地位於嘉陵江與白龍江的匯合之處,連接漢中、成都、閬中等地,自古以來便是西南地區的戰略要地,歷史上也曾出現過多次重要戰事。
從地形來看,此地地勢險峻,有眾多懸崖峭壁,只有一條石階小道盤桓而上,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在當地流傳的三國故事當中,並無霍峻大戰扶禁和向存的事跡,反倒是張飛大戰馬超的故事廣為流傳,甚至還因此出現了戰勝壩、牛頭山、敬侯祠等名勝遺蹟。
不過,真實的真相卻是,無論是張飛大戰馬超的故事還是黃忠對陣張郃的故事,都是小說作者的虛構,並非歷史的真實。在漢末時分,唯一在此地出現的真實戰事便是霍峻與扶禁、向存的較量。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