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還沒有落戶,辦理新生兒醫保需要戶口頁複印件,你可以先辦理落戶手續,這是需要提供的材料清單,只要帶齊材料,到我這個窗口辦理即可……」揚州市楊廟鎮為民服務中心內,窗口工作人員細緻地向劉女士介紹相關手續辦理情況。
近日,村民劉女士到楊廟鎮為民服務中心大廳給孩子辦理醫保,欣喜地發現了新變化。升級改造後的為民服務中心寬敞整潔,各項工作制度和辦事流程醒目可見,窗口變身為融合工商、公安、民政、社保、城管等多種服務資源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為她辦理新生兒醫保省了不少事。劉女士坦言:「孩子剛生下來,還沒落戶,原本只是打聽一下辦理新生兒醫保需要準備哪些手續的,哪知道現在在一個窗口就可以把幾件事辦妥,少跑了好幾腿。」
這樣的改變,得益於基層「三整合」改革。今年1 月江蘇正式啟動基層「三整合」改革,出臺《關於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的實施方案》,印發《賦予鄉鎮(街道)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指導目錄》,並在南京、蘇州、揚州等7 個設區市開展試點。按照相關要求,揚州以現代化治理、系統化思維、規範化設置、一體化實施為總體思路,全域推進基層整合審批服務執法力量改革。截至目前,改革框架全面拉開,各鎮街職能整合、機構設置及人員調整等全部到位,改革效能正在逐步顯現。
實現集中高效審批,是「三整合」改革目標之一。楊廟鎮迅速落實相關要求,完成了「三整合」改革,成立了「一辦八局」,下沉了行政審批事項和行政執法力量。目前,該鎮通過「審批服務一窗口」平臺建設,構建更加公開、透明、高效的服務平臺,讓「只進一次門」、「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公成為現實。「我們藉助現代信息技術,打破了信息『孤島』,讓所有便民服務事項、行政審批事項一窗通辦,首問負責,全程跟蹤。村民只需進一次門、跑一趟腿,就可以辦理計生、社保、民政等幾大類民生服務事項,讓村民在家門口享受民生福利。」楊廟鎮社會事業局相關負責人說。
楊廟鎮入駐企業較多,僅揚州環保科技產業園內就有入駐企業50餘家。為了更好服務企業,協助企業儘早落戶開工,該鎮梳理代辦事項,優化辦理流程,專人跟蹤服務。
江蘇欣元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楊廟鎮引進的中德合資企業,受疫情影響,企業未能按照原計劃開工,企業非常焦急,楊廟鎮代辦員在了解這一情況後,及時跟企業對接,指導企業在施工圖審查時間段內確定施工及監理單位,並聯辦理施工許可證領取手續。這期間,代辦員放棄中午休息時間,全程陪同企業負責人去行政審批窗口辦理相關手續,現場指導企業申報資料,僅5個工作日,該企業就成功辦理施工許可證並順利開工建設。楊廟鎮黨委副書記杜壘介紹,機構改革成立「一辦八局」,不是為了秀場面,而是為了打通便民服務的「最後一公裡」,區政府下放的26項行政審批和便民服務事項都可在為民服務中心一站式受理,真正縮短企業及群眾辦事的「空窗等待期」。
據了解,為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楊廟鎮專門設立了近800平方的綜合指揮調度中心。中心依託審批服務綜合執法一體化平臺,聯動「一辦八局」以及9個村(社區),對行政審批、綜合執法、網格管理、經濟運行等多領域事項實施指揮調度、提供決策輔助,確保全鎮範圍內動態管理到人、靜態管理到物、跟蹤處置到事,構建了基層社會治理日常監管的新模式。
前不久,楊廟鎮楊廟村網格員田甜在網格巡查時,聽一些村民講,楊廟村村道上的橋面破損、欄杆損壞,存在安全隱患。田甜當即通過手機APP向調度中心上報了有關情況,區交通部門現場鑑定此橋為危橋。隨後,這一民生難題在相關部門的協調解決下順利完成。
而在執法力量的整合上,該鎮通過線下信息採集、傳送,線上數據監管、研判,工作人員坐鎮調度中心,即可對各業務板塊進行指揮調度。不久前,一位村民違規搭建,調度中心工作人員通過監控發現這一情況後,立即發出處置指令。不出10分鐘,綜合行政執法隊伍便趕至現場制止了這一行為。
如今,楊廟鎮的26個綜合網格和7個專屬網格,通過調度中心與網格聯動,從問題的發現、核實、處置、辦結每個流程都形成「閉環」,提高了辦事效率。(靖宇 楊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