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長壽皇帝乾隆一頓飯20道菜,卻從來不吃牛肉

2020-12-12 健康二百分

乾隆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活了89歲。不過恐怕他萬萬沒有想到,他死後會成為中國的「食神」。僅僅在江南一帶,就流傳著各種各樣乾隆下館子、吃美食的傳說,更有甚者,就連廣東、陝北的小吃都打著乾隆的旗號,說是乾隆微服私訪時吃過的。

在江蘇宿遷,有「乾隆品嘗後大加讚賞」的車輪餅;在河北故城,有乾隆「親筆御封」的龍鳳貢面;在陝西榆林,有被乾隆「帶入宮中」的拼三鮮......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廣東的腸粉也打起了乾隆這張牌,說乾隆下江南那會兒,受了吃客大臣紀曉嵐的蠱惑,專門拐去粵西吃腸粉。當吃到這種「夠爽、夠嫩、夠滑」的東西時,乾隆讚不絕口,還乘興說:這「米粉」有點像豬腸子。

乾隆白菜

北京也有一道菜,叫做「乾隆白菜」,據說這是京城名店「都一處」的招牌菜。據說,「都一處」的名字,就是乾隆御賜的。不過細細考究就會發現,「都一處」的牌匾上的三個字不是乾隆題的,而是郭沫若上世紀60年代的手書。所謂的「乾隆白菜」是個涼拌菜,毫無皇家威儀,不過就是白菜葉拌麻醬!

真實的乾隆皇帝都吃什麼菜呢?

這裡有一份嘉慶四年(1799)正月初一日御廚房的「膳單」:燕窩肥雞絲熱鍋一品,燕窩燒鴨子熱鍋一品,肥雞油煸白菜熱鍋一品,羊肚片一品,託湯雞一品,炒雞蛋一品,蒸肥雞鹿尾一品,燒狍子肉一品,象眼小饅頭一品,白糖油糕一品,白面絲糕糜子米麵糕一品,年糕一品,小菜五品,鹹肉一碟,攢盤肉二品,野雞粥一品,燕窩八鮮熱鍋一品。

乾隆是這年正月初三早晨駕崩的,這個膳單,就反映了乾隆皇帝臨死前的晚餐情況。大年初一的這次御膳,連菜帶湯,還有糕點,總共22道。在民間傳說、影視文學作品裡,乾隆爺每頓吃的都是滿漢全席,菜品多達上百道。其實,乾隆每次用膳,所吃的菜一般是20道左右,基本上是在15—25道之間,葷菜不過十來種。不過,慈禧太后就奢華多了,早晚兩次正餐,一般是48道菜,過年過節則達到108種。

這份膳單裡面,既有燕窩、鹿尾、袍子這些高熱量、高營養的菜餚,也有煸白菜、炒雞蛋這樣的「家常菜」。從清宮《膳檔》來看,乾隆平時最喜歡的是燕窩。乾隆吃的肉,主要是雞、鴨、魚、鵝以及羊肉、鹿肉、豬肉。乾隆不吃牛肉,也很少有魚翅、海參之類的東西。像豆腐、白菜這樣的家常菜,倒是乾隆的膳桌上必不可少的。檔案記載,乾隆下江南隨行帶了大批廚師,其中專門做豆腐菜的廚師就有三個。乾隆三十年第四次南巡,三月十八日在淮安的早膳,總共十幾道菜,就有豆瓣燉豆腐、炒豆腐兩種豆腐菜。在乾隆晚年的膳單中,幾乎每天的菜餚中都有「炒豆芽菜一品」,豆芽菜清淡爽口,對脾胃特別有好處,也比較適合老年人。

除了「土豪」式的吃法,乾隆也會吃一些五穀雜糧。比如每年春天榆樹發芽的時候,他都要嘗一嘗榆錢餑餑、榆錢餅。此外,他也吃些煎餅、粽子等小吃。不過在南巡途中是否吃過車輪餅、龍鳳貢面等地方特產,恐怕真的就是個傳說了。

相關焦點

  • 一頓飯120道菜,清朝皇帝是這麼吃飯的
    清朝標準御膳,每頓飯有120道菜,要擺三張大桌。此外還有主食、點心、果品等。後來,有的皇帝覺得這樣太浪費,菜譜變少,120道減為64道;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當皇帝時的鹹豐年間,又減為32道;奕詝死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再減為24道。
  • 一頓飯120道菜,清朝皇帝是這麼吃飯的!
    清朝標準御膳,每頓飯有120道菜,要擺三張大桌。此外還有主食、點心、果品等。後來,有的皇帝覺得這樣太浪費,菜譜變少,120道減為64道;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當皇帝時的鹹豐年間,又減為32道;奕詝死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再減為24道。
  • 古代皇帝用膳太奢侈,一頓飯要吃120道菜,是怎麼吃的?
    古代皇帝用膳太奢侈,一頓飯要吃120道菜,是怎麼吃的?吃飯是每個人每天必須幹的事情,因為人是需要用飯來提供能量。那麼普通人家吃飯,一般也就是四菜一湯,有錢一點的或者是生活富裕一點的可能會八個菜左右。像如今大家自己去買的話,一般都是一份蓋澆飯或者是兩個菜就可以解決了。而古代的皇帝他們吃的飯確實是實打實每一道都是精挑細選,然後再擺起來供皇帝選擇。在最誇張的時候,菜餚達到了120種,這些菜皇帝有很多可能都沒有吃,就被端下去了。有的人可能會想,這樣聽起來很浪費。那吃不完的可以讓底下的太監們分了不就不浪費了嗎?
  • 乾隆皇帝平時喜歡吃什麼?除了滿洲菜,還有這兩種
    在清朝皇帝當中,乾隆算是最為幸運的一個。他繼承皇位的時候,國庫充足,天下太平。而且,他本人又極為長壽,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去享受生活。不過,即便是這樣,像滿漢全席這樣的宴席也不是每天吃。所謂滿漢全席,就是清朝宮廷宴席的一種,融入了滿族、漢族的烹飪方式,用料、做法都極為講究。
  • 乾隆皇帝的年夜飯:下午4點開餐,共153道菜,吃完看春晚
    從古至今,對中國人來說,最重要的節日是春節。最重要的一餐是年夜飯。對於普通人,尤其是皇室來說,這是真的。每年除夕對皇帝來說都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日子。在清朝,朝廷每天只吃兩頓飯,早餐和晚餐。早餐的使用時間是早上6、7點左右,晚餐的使用時間是下午2點左右,平時皇帝一個人吃飯。
  • 古代皇帝一日三餐上百道菜,吃不完的剩菜都去哪了?有這3個去處
    古代皇帝一日三餐上百道菜,吃不完的剩菜都去哪了?有這3個去處皇上用膳,那可是件大事兒。以清朝皇帝為例,每頓飯最少得一百多道菜,可以不吃,但不能沒有,為的是體現皇帝的無上皇權。皇帝一天吃兩頓,上午一頓下午一頓,飯菜都在火上煨著,皇帝一說吃飯,馬上就得端上來,晚了就得挨罰,甚至惹上殺身之禍。因此,伺候每頓飯都是誠惶誠恐的。溥儀回憶,他每次吃飯都是很多桌的菜。雖說沒有108道,但六七十道是有的。而慈禧太后,每頓固定是108道菜。
  • 清朝皇帝吃的「御膳」真的很好吃嗎?每頓上百道菜,卻經常餓肚子
    從清朝開國以來,"早膳"和"晚膳"的菜品數量不定,但最少的時候也有幾十道菜,加上各類點心、水果之類,總得有上百樣。問題在於,皇帝雖然號稱真龍天子,但畢竟還是個人,就算再能吃,胃也就那麼大,別說一百道菜,就是一千道,吃不下去也是白搭。
  • 古代皇帝一餐吃108道菜,吃不完的菜怎麼辦?
    古代皇帝,不僅身份是最為尊重的,在吃穿方面,也是尋常百姓所不能比較的。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要講排面。據說,過去皇帝一天是吃兩餐,早朝結束一餐,下午一餐,這兩餐是正餐,而據說正餐一共有108道菜。每道菜還要按照規定的方式進行擺放,為了防止有人下毒,飯前都會用銀針進行驗毒,而且還要找人試吃,確保真的沒有毒之後,皇上才會開始吃。在皇宮中,對於皇帝的飲食是非常講究的,花在飲食上的開銷也是十分巨大的。那麼,問題就來了。一餐飯吃108道菜,肯定是吃不完的。這剩下的,數量龐大的菜,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 慈禧太后真的每一頓飯要吃100道菜嗎?
    她真的每頓飯都要吃100道菜嗎?小編幫大家搜集到了如下證據:證據一:據清代宮廷有《膳底檔》記載:清宮正餐的排場,是一個逐步遞增的過程。乾隆朝初期,每一餐大概18品(清代菜品的量詞用「品」,而用「道」。「道」作為量詞指「一套」菜品。)乾隆晚年大概40-50品。
  • 乾隆皇帝最愛吃的菜做法竟這麼簡單,秘制醬汁是關鍵,在家就能做
    吃多了大魚大肉,再吃這個菜特別清新爽口。朋友說,可別小看了這道菜,名頭可不小呢,這道菜叫做「乾隆白菜」,已經有260年的歷史了。聽他這麼一說,我更加好奇了,這麼普普通通的白菜葉,簡簡單單的涼拌一下竟然能用皇帝的名號命名,這其中一定有什麼典故。朋友跟我講起了這道菜的來歷,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酷愛微服出遊。
  • 清朝皇帝喜歡吃什麼?乾隆很奢侈,光緒每餐都吃這種菜
    在上一次的文章中,我們講了清朝皇帝的飲食,講到了為什麼皇宮當中,會以山東菜,滿族菜,蘇杭菜三種菜系。今天我們要講的,則是清朝那些皇帝嬪妃們,平時主要吃的一些菜品。清朝皇帝吃菜,除了用料講究,搭配起來,也很講究。一道菜,不能只用單種菜品。
  •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成就了蘇幫菜的經典傳奇
    乾隆非常重用的一個御廚張東光原來就是蘇州織造府的官廚,乾隆三十年,乾隆下江南時吃到他做的一道菜是冬筍炒雞 。19年後,已逾七旬的張東官才被「放」回蘇州靈巖山養老。「這期間,張東官可以說是最受乾隆賞識的御用大廚,他被獎勵、賞賜的記錄在《清宮御膳》檔中經常能看到。而且因為他,蘇幫菜開始在深宮內院流行、傳承下來。」
  • 你不知道的民間故事,乾隆皇帝與微山湖美食的故事
    乾隆皇帝一輩子下江南多次,下江南必走京杭運河,因此與微山湖也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魯南民間,關於乾隆皇帝,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故事。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乾隆皇帝與這微山湖的故事。微山湖八百裡水泊,清波粼粼淼渺,映日紅荷彌蔽湖面,水鳥棲集翔落,湖中魚兒騰躍翻波,一派畫中美景。當年乾隆的龍船從此而過,發現此處美不勝收,便在這裡留宿過。盤龍島上至今還有御枕閣。
  • 乾隆皇帝吃鳳凰蛋的傳說
    今天節目說的是乾隆皇帝的傳說故事,周末放輕鬆,只給您附上一個《乾隆吃鳳凰蛋》的傳說。   清朝的乾隆皇帝因為在位時間長,頗有作為,所以流傳的故事也很多,傳說有一次乾隆皇帝遊覽寺廟,一時手痒痒,愛到處題詞的老毛病又犯了,便提出到照壁上給和尚們題一匾額,大臣們隨後擬了「江天一覽」四字,乾隆一時眼花沒看清楚,誤以為是「江天一覺」,隨即揮筆立就,群臣見後相顧愕然。這時,方丈出來打圓場,說:「紅塵中人苦於罔覺,果能覽此江天,心頭一覺,即佛氏所謂『悟』一之旨也。好匾!好匾!」
  • 帝王如何養生:長壽的皇帝愛吃素
    中國皇帝的平均壽命比普通人還要低近18歲。帝王們絕大多數在宮廷內的生活是養尊處優,肉食淫佚,這是促使他們中很多人短壽、早死、夭亡的重要原因。而在這些帝王中,也有少數長壽者,在長壽的皇帝中名列前茅的是乾隆皇帝(89歲)和梁武帝蕭衍(86歲)。
  • 一餐飯108道菜,慈禧最愛吃這一道,名字說了讓宮女害羞
    一餐飯108道菜,慈禧最愛吃這一道,名字說了讓宮女害羞文|歷史等一下清朝後期的腐敗無能跟慈禧太后有著直接的關係,也正是因為有了慈禧太后的腐敗在先,下面的官員們肯定紛紛效仿,魚肉百姓自然是在所難免她的奢侈浪費在歷史上是出了名了,細數清朝歷代的皇帝也沒有哪個能像她一樣鋪張浪費。不是皇帝,卻比皇帝更加的享有獨權,比皇帝膽子更大。吃穿住行樣樣都講究到極致,根據清朝宮廷裡內部的檔案文獻記載,這個老佛爺光是在吃的上面就已經超過出了清朝歷代皇帝數倍。一頓飯就足足有上百個菜。各位,您想想,就算是統統拿小碟子裝菜,恐怕一般家庭的飯桌也放不下這一百盤菜吧?
  • 清朝皇帝用餐標準,一頓飯120道菜,吃不完怎麼處理?答案在這裡
    溥儀一句話說清楚了》十分詳細地解說了古代皇帝的飲食事宜,尤其是清朝皇帝/統治者的飲食,文中介紹了銀針銀碗試毒、以人試毒、成立專門御膳房等防止食物中毒的辦法外,還說了一個清朝的祖訓,即「每盤菜不能超過三勺」,這裡其實隱含了一個很明顯的秘密,那就是每餐為皇帝供應的菜品超級多。據歷史記錄,清朝皇帝標準餐是每頓一百二十道菜,這還不包括點心,水果之類。
  • 古代皇帝的御膳是什麼水平?
    清朝乾隆年間皇帝的菜譜,每頓飯120道菜,一張桌子都擺不下,遠處的菜品需要皇帝指揮太監們拿過來。實際上,慈禧真正吃的也就是離自己最近的幾道菜,遠處的菜她甚至看不清是什麼。每次用完餐,餐桌上十之八九的菜還沒動過。這些菜在慈禧吃完後就全部撤下,一部分會賞賜給伺候她的太監或宮女,但最常用的處理方式是賣到宮外去。品相好的菜會被有名的飯莊收購,它們在門口掛牌子打廣告,告訴食客今日供應「御膳」。
  • 最長壽的皇帝乾隆見過溥字輩的子孫嗎?
    搞清了清朝字輩排序,我們再來看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乾隆晚年做到了幾世同堂。乾隆死於嘉慶四年(1799年),享年89歲。乾隆長子永璜出生於雍正五年(1728年)。永璜長子綿德出生於乾隆十二年(1747年)。綿德長子奕純出生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奕純長子載錫出生於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載錫長子溥慶出生於嘉慶八年(1803年)。
  • 鍋巴肉片:乾隆皇帝脫口而出,「天下第一菜」
    鍋巴肉片—「天下第一菜」據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在一家小飯店用餐時吃到一種菜,廚師將用蝦仁、雞絲、雞湯熬成的滷汁當場澆在油炸的鍋巴上,頓時炸聲大作,濃香撲鼻。乾隆一嘗,覺得香脆可口,食趣盎然,便問這是何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