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用膳太奢侈,一頓飯要吃120道菜,是怎麼吃的?

2020-12-23 九妹講歷史

古代皇帝用膳太奢侈,一頓飯要吃120道菜,是怎麼吃的?

吃飯是每個人每天必須幹的事情,因為人是需要用飯來提供能量。那麼普通人家吃飯,一般也就是四菜一湯,有錢一點的或者是生活富裕一點的可能會八個菜左右。像如今大家自己去買的話,一般都是一份蓋澆飯或者是兩個菜就可以解決了。而古代的皇帝他們吃的飯確實是實打實每一道都是精挑細選,然後再擺起來供皇帝選擇。在最誇張的時候,菜餚達到了120種,這些菜皇帝有很多可能都沒有吃,就被端下去了。

有的人可能會想,這樣聽起來很浪費。那吃不完的可以讓底下的太監們分了不就不浪費了嗎?其實大家想一想,皇帝吃的菜又有誰有那個膽子去把它分掉呢,所以這些菜大部分都是倒掉的。或者會賞賜到那些王公大臣家。而且在皇帝吃飯的時候旁邊除了伺候的太監以外,其實還會聽賞的人。大家不要想錯了,這些聽賞的不是指那種金銀財寶的賞賜。其實是指這些菜餚會賞給他們吃,而他們也不可能像皇帝那樣坐著吃,會在偏房設一張小桌站著吃完。

也許大家會說皇帝的菜餚都是做的十分好的,其味道更好,他們被賞賜的人應該很幸福,其實有時候也並不是很幸福。因為那些人如果吃飽了,皇上又賞了另一份就算撐死也要把那份菜吃完,這時就不是享受,而是煎熬了。皇帝的吃飯時間也不像如今的我們這樣他是根據自己的口味來進行吃飯的。有時候一天會吃三頓,有時候兩頓一般是兩頓比較多,早上一餐晚上一餐。

而且古代皇帝的用餐,也不像我們如今想像的那麼簡單,他們一餐會有專門的御廚來進行燒制,還會有專門送菜的,甚至半路替換的也有有專門太監,到了皇帝的房間,還會有貼身的太監等等。古代的皇帝吃飯也沒有這麼多個菜餚,是在清朝的時候菜達到了120多個,但是那時候的皇帝覺得太多又進行減免減到了64道,在慈安太后在位的時候更是改到了24到。但是慈禧上位之後,非但沒有減少菜餚的數目,反而讓御廚們準備120道菜。

晚年的慈禧掌握著當時國家的各種大權,所以她滿足了自己對菜餚的奢侈,甚至其他方面都很奢侈,皇帝對於慈禧來說不過是個傀儡罷了。不過當時的皇帝他們對於吃飯的奢侈 還是如今的我們難以想像的。120道菜都是頂級的配置,如今的我們能吃到20道就已經不錯了。

相關焦點

  • 一頓飯120道菜,清朝皇帝是這麼吃飯的
    清朝標準御膳,每頓飯有120道菜,要擺三張大桌。此外還有主食、點心、果品等。後來,有的皇帝覺得這樣太浪費,菜譜變少,120道減為64道;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當皇帝時的鹹豐年間,又減為32道;奕詝死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再減為24道。
  • 一頓飯120道菜,清朝皇帝是這麼吃飯的!
    清朝標準御膳,每頓飯有120道菜,要擺三張大桌。此外還有主食、點心、果品等。後來,有的皇帝覺得這樣太浪費,菜譜變少,120道減為64道;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當皇帝時的鹹豐年間,又減為32道;奕詝死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再減為24道。
  • 清朝皇帝吃飯能精緻奢侈到什麼程度?能有幾道菜?
    前言:吃飯是人每天都需要做的事情,隨著人們越來越注重身體健康,吃的菜也更加注重營養以及搭配方式。古代的皇帝也是人,肯定也免不了吃飯,各朝各代皇帝吃飯是的吃法也不盡相同,也會根據皇帝口味喜愛程度的不同,調整飯菜的搭配程度和豐盛程度,那清朝皇帝吃飯時有多少道菜呢?能奢侈到什麼程度呢?
  • 一天吃兩頓,一頓200兩,清代皇帝是如何用膳的?
    文/大橙子 不少清宮電視劇中都有對皇帝用膳有過刻畫,有的小桌子擺幾個清粥小菜,讓觀眾感覺還沒過年時候自己家中做的菜多,有的洋洋灑灑號稱滿漢全席,看著卻著實有些一般。那麼在歷史上,清代的皇帝究竟是怎麼吃飯的?他們吃飯有什麼規矩?
  • 皇帝天天吃什麼、怎麼吃,看看清代皇帝的用膳就能略知一二
    皇帝吃飯叫用膳,伺候皇帝吃飯的地方叫御膳房,御膳房中不僅有廚師,還有主事、筆帖式等人負責研究皇帝吃什麼。皇帝是不是像影視劇中呈現的那樣天天吃滿漢全席呢?當然不會了,即便是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皇帝被稱為九五之尊,也沒有理由窮奢極欲,頂多是奢侈浪費一下。
  • 皇帝吃飯有多少道菜,有什麼流程,吃不完的怎麼處理,你知道嗎
    皇帝雖貴為人間天子,身著龍袍,住著金鸞寶殿;但是皇帝也是人,人也是要吃飯的。可是你知道皇帝吃一頓飯要吃幾道菜嗎?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據清朝的歷史記載,清朝皇帝標準的御膳每頓要一百二十道菜,另外還要點心,水果。當然有的皇帝覺得有些浪費,便適當的減少,但是到慈禧太后掌權時,慈禧的飯桌上則又是上百道菜,有人統計過慈禧的一頓膳食要花上萬兩銀子,皇帝的份例中,僅膳食一項,每日用白銀五十兩(相當人民幣30000元)。每到吃飯的時候,皇帝命御前侍衛開始傳膳。
  • 古代皇帝一餐吃108道菜,吃不完的菜怎麼辦?
    古代皇帝,不僅身份是最為尊重的,在吃穿方面,也是尋常百姓所不能比較的。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要講排面。據說,過去皇帝一天是吃兩餐,早朝結束一餐,下午一餐,這兩餐是正餐,而據說正餐一共有108道菜。每道菜還要按照規定的方式進行擺放,為了防止有人下毒,飯前都會用銀針進行驗毒,而且還要找人試吃,確保真的沒有毒之後,皇上才會開始吃。在皇宮中,對於皇帝的飲食是非常講究的,花在飲食上的開銷也是十分巨大的。那麼,問題就來了。一餐飯吃108道菜,肯定是吃不完的。這剩下的,數量龐大的菜,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 清朝皇帝用餐標準,一頓飯120道菜,吃不完怎麼處理?答案在這裡
    溥儀一句話說清楚了》十分詳細地解說了古代皇帝的飲食事宜,尤其是清朝皇帝/統治者的飲食,文中介紹了銀針銀碗試毒、以人試毒、成立專門御膳房等防止食物中毒的辦法外,還說了一個清朝的祖訓,即「每盤菜不能超過三勺」,這裡其實隱含了一個很明顯的秘密,那就是每餐為皇帝供應的菜品超級多。據歷史記錄,清朝皇帝標準餐是每頓一百二十道菜,這還不包括點心,水果之類。
  • 古代皇帝一日三餐上百道菜,吃不完的剩菜都去哪了?有這3個去處
    古代皇帝一日三餐上百道菜,吃不完的剩菜都去哪了?有這3個去處皇上用膳,那可是件大事兒。以清朝皇帝為例,每頓飯最少得一百多道菜,可以不吃,但不能沒有,為的是體現皇帝的無上皇權。皇帝一天吃兩頓,上午一頓下午一頓,飯菜都在火上煨著,皇帝一說吃飯,馬上就得端上來,晚了就得挨罰,甚至惹上殺身之禍。因此,伺候每頓飯都是誠惶誠恐的。溥儀回憶,他每次吃飯都是很多桌的菜。雖說沒有108道,但六七十道是有的。而慈禧太后,每頓固定是108道菜。
  • 慈禧太后真的每一頓飯要吃100道菜嗎?
    她真的每頓飯都要吃100道菜嗎?小編幫大家搜集到了如下證據:證據一:據清代宮廷有《膳底檔》記載:清宮正餐的排場,是一個逐步遞增的過程。乾隆朝初期,每一餐大概18品(清代菜品的量詞用「品」,而用「道」。「道」作為量詞指「一套」菜品。)乾隆晚年大概40-50品。
  • 最長壽皇帝乾隆一頓飯20道菜,卻從來不吃牛肉
    當吃到這種「夠爽、夠嫩、夠滑」的東西時,乾隆讚不絕口,還乘興說:這「米粉」有點像豬腸子。乾隆白菜北京也有一道菜,叫做「乾隆白菜」,據說這是京城名店「都一處」的招牌菜。據說,「都一處」的名字,就是乾隆御賜的。不過細細考究就會發現,「都一處」的牌匾上的三個字不是乾隆題的,而是郭沫若上世紀60年代的手書。
  • 清朝皇帝每天只吃兩頓飯?那麼,晚上的時候皇帝餓了怎麼辦?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在看到自己喜歡吃的美食的時候,多數都會忍不住的想要多吃幾口。那麼,你一定很好奇在中國古代,皇帝遇到自己喜歡吃的食物的時候,會怎樣做呢?會像我們這樣一直念念不忘嗎?會多吃幾口這道菜嗎?御膳房會按照皇帝的喜好,特意為皇帝多做幾次這道菜嗎?實際上,皇帝也是一個正常人,對於食物自然也有喜歡和不喜歡之分。
  • 古代酒樓專門賣皇帝剩飯 生意火爆
    在中國封建歷史中,皇帝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威,不僅什麼都要用最好的而且都要用別人用不到的。古代皇帝吃飯不叫吃飯,要叫做用膳。每一頓飯也不是簡單的幾個菜而是一百多道菜。這麼多菜肯定吃不完,但是作為皇帝可以吃不完,但是排場一定要有的。
  • 皇帝原來吃這種菜,你會羨慕嗎?
    如果說韋氏燒尾宴是古代最有名的一場飯局——那麼張俊請宋高宗吃的那一頓,可能是中國古代最豪奢的一頓。整個宴會總共有145道菜,其中較為著名的有:蜜冬瓜魚兒一頓飯要145道菜,還要樣樣精美,宋朝的軍費或許就是這麼吃空的。No.4明代:近代菜雛形漸露從明清開始,宮廷御膳逐漸接近今天的食物。現在比較共識的一點,就是至少明朝開始人們大規模食用魚翅了。
  • 為什麼清朝皇宮一天只吃兩頓飯,皇帝妃嬪都不會餓嗎?
    為什麼清朝皇宮一天只吃兩頓飯,皇帝妃嬪都不會餓嗎?首先要說的是,在中國古代,人們的確是只吃兩頓飯的!晁錯曾經在給漢文帝的上書中說道:「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可見,在漢代中原地區的民眾一天的確是吃兩頓飯的!
  • 皇帝每頓吃滿漢全席,每道菜卻不能超過三筷子,真實原因令人心酸
    我們知道古代的皇帝身份很高貴,他可以說是全天下最富有的人,光吃飯上面講究就很多還很奢侈,有專門的大廚為他做飯,也有專門的大臣去管理皇帝的吃飯,經常看清廷劇的小夥伴們都很非常羨慕,都想自己如果是皇帝該多好,但就是有一點皇帝每頓飯都是滿漢全席,但是再好吃的菜都不會超過三筷子,很多人都不理解這是為什麼
  • 萬人之上的皇帝,每天都吃什麼?距離的山珍海味,是否是真的?
    電視劇中的皇帝們用膳時可以說是比我們現在的過年還豐盛,每一頓飯真的是一應俱全,還有可供欣賞的舞姬來消遣,而且每頓飯看著都沒有吃多少,這些到底怎麼處理的?怎麼能夠保證及時的送上皇上和妃子們的桌上呢?在古代,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可以說要什麼有什麼,住著最好的房子,穿著最珍貴的衣服,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真的是好不快活,但是當時在紫禁城當中的他們,到底吃什麼呢?
  • 古代皇帝每頓飯吃什麼?為啥有的菜想吃都不敢吃?其實有三個原因
    古代皇帝的生活非常的奢華,可以說是以天下供奉一人,按理來說,皇帝用的都是最好的,皇帝的老婆都是最美的,皇帝的飯菜都是最香的,但實際上恰恰相反,皇帝可能混的還不如一個中層的官員,為什麼呢?當然在吃的方面,皇家也是非常講究的,下面我們先來看一看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一天三頓飯的菜譜:早膳:羊肉炒、豬肉炒黃菜、蒸豬蹄肚、兩熟煎鮮魚、香米飯、豆湯、泡茶。
  • 清朝皇帝吃飯規矩有多繁瑣?一天兩頓,妃子不可以陪著一起吃!
    妃子若想留下,除非是得到皇上的特別允許,即便如此留下的妃子也只能是負責給皇帝夾菜伺候著,自身並不能坐下來一起吃。另外,妃子在伺候皇帝進膳的時候還不能勸食,不可以主動勸皇帝去吃哪些,不吃哪些。那這些妃子們平時是怎麼用膳的呢?據記載,不同等級的妃子們日常膳食標準也是不同的,皇宮裡的御膳房會根據她們各自的品級準備提供不同的夥食,並不是她們想吃什麼就能吃什麼的。
  • 紫禁城吃喝指南:皇帝過年吃什麼?怎麼吃?
    這也勾起了不少網友好奇心:在紫禁城中,古代帝王是如何吃飯的呢?他們過年時也像今天的人們一樣要吃年夜飯嗎?團圓飯怎麼吃和今天的人們相比,清宮過年最大的不同點當屬沒有晚餐。按清代生活習慣,皇帝吃飯只分早、晚兩頓正餐。因此,嚴格來說,清代宮廷中並沒有今天意義上的「年夜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