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用膳太奢侈,一頓飯要吃120道菜,是怎麼吃的?
吃飯是每個人每天必須幹的事情,因為人是需要用飯來提供能量。那麼普通人家吃飯,一般也就是四菜一湯,有錢一點的或者是生活富裕一點的可能會八個菜左右。像如今大家自己去買的話,一般都是一份蓋澆飯或者是兩個菜就可以解決了。而古代的皇帝他們吃的飯確實是實打實每一道都是精挑細選,然後再擺起來供皇帝選擇。在最誇張的時候,菜餚達到了120種,這些菜皇帝有很多可能都沒有吃,就被端下去了。
有的人可能會想,這樣聽起來很浪費。那吃不完的可以讓底下的太監們分了不就不浪費了嗎?其實大家想一想,皇帝吃的菜又有誰有那個膽子去把它分掉呢,所以這些菜大部分都是倒掉的。或者會賞賜到那些王公大臣家。而且在皇帝吃飯的時候旁邊除了伺候的太監以外,其實還會聽賞的人。大家不要想錯了,這些聽賞的不是指那種金銀財寶的賞賜。其實是指這些菜餚會賞給他們吃,而他們也不可能像皇帝那樣坐著吃,會在偏房設一張小桌站著吃完。
也許大家會說皇帝的菜餚都是做的十分好的,其味道更好,他們被賞賜的人應該很幸福,其實有時候也並不是很幸福。因為那些人如果吃飽了,皇上又賞了另一份就算撐死也要把那份菜吃完,這時就不是享受,而是煎熬了。皇帝的吃飯時間也不像如今的我們這樣他是根據自己的口味來進行吃飯的。有時候一天會吃三頓,有時候兩頓一般是兩頓比較多,早上一餐晚上一餐。
而且古代皇帝的用餐,也不像我們如今想像的那麼簡單,他們一餐會有專門的御廚來進行燒制,還會有專門送菜的,甚至半路替換的也有有專門太監,到了皇帝的房間,還會有貼身的太監等等。古代的皇帝吃飯也沒有這麼多個菜餚,是在清朝的時候菜達到了120多個,但是那時候的皇帝覺得太多又進行減免減到了64道,在慈安太后在位的時候更是改到了24到。但是慈禧上位之後,非但沒有減少菜餚的數目,反而讓御廚們準備120道菜。
晚年的慈禧掌握著當時國家的各種大權,所以她滿足了自己對菜餚的奢侈,甚至其他方面都很奢侈,皇帝對於慈禧來說不過是個傀儡罷了。不過當時的皇帝他們對於吃飯的奢侈 還是如今的我們難以想像的。120道菜都是頂級的配置,如今的我們能吃到20道就已經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