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起來,保護海洋瀕危物種

2020-12-17 中國政協

3月3日,是第6個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以下簡稱「CITES 公約」)秘書處確定今年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日的主題為「水下的生命:為了人類和地球」,重點聚焦海洋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為此,大自然保護協會(TNC)與騰訊企鵝愛地球一起,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國家瀕管辦)、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的指導下,與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海洋世界》雜誌聯合發起了關注海洋瀕危物種的主題線上傳播活動。明星李光潔、關曉彤、陸宇鵬作為本次活動的三位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大使,也積極呼籲大眾關注水下的生命,以「生命比虛榮更重要,保護海洋瀕危物種」為主題發聲。

海洋是地球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全人類的生產生活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知的海洋生物有近20萬種,但其實際數量則可能高達百萬千萬。超過30億人的生計依賴於海洋和沿海的多種生物。數千年來,從提供食物和營養,到提供手工藝和建築材料,海洋野生動植物不僅一直為人類文明和發展提供支持,還以不同的方式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精神和娛樂生活。與此同時,更重要的是,這些海洋物種還發揮著非常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最近這數十年,海洋珍稀瀕危物種受到的威脅主要包括過度捕撈、漁業誤捕或誤傷、人為的生境破壞、環境汙染等。如果這些海洋珍稀瀕危物種大量喪失,將對我們的環境以及人們的生活帶來難以預估的影響。因此,提高對珍稀瀕危野生物種的保護意識,保護生境,不食用不購買野生的瀕危動物及其製品,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從自我做起保護瀕危物種最好的方法。‍

為了加深大眾對這些海洋生物的了解,此次,騰訊企鵝愛地球與大自然保護協會(TNC)、《海洋世界》雜誌一起,創作了玳瑁的海洋歷險記漫畫,講述海洋瀕危動物玳瑁、硨磲及紅珊瑚的故事。邀請明星參與線上傳播,同時通過微視短視頻與觀眾互動,微視亦為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上線了設計了專屬話題模板,通過這一板塊,大眾可以了解到更多由公益大使和生物專家介紹的海洋知識。

保護海洋生物,不僅因為它們和人類一樣,是地球的「居民」之一,而且,對於地球而言,它們維持著生態系統平衡。比如,玳瑁的主要食物——海綿,對於其他生物體來說是劇毒且往往是致命的,玳瑁作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能消化海綿的動物,是海洋生態系統中非常關鍵的一環,有益於維持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還有硨磲和紅珊瑚等,他們對礁巖生態系統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礁石上沒有硨磲,礁石在生態系統中扮演的角色便會漸漸衰落,生物多樣性將會下降。然而,在人類炫耀或不必要虛榮的背後,玳瑁、硨磲、紅珊瑚等海洋瀕危物種正在面臨滅絕的危險。

相關焦點

  •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得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達到105732個。其中,共有28338個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威脅。名錄顯示,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有500種深海硬骨魚、16種鰩魚被列入名錄,鱗腳蝸牛成為首個瀕危深海軟體動物。
  • 海洋參考 |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讓我們一起「聚焦國外海洋熱點,傳遞國外海洋資訊」——海洋參考今日頭條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
  • 野生救援攜手周杰倫,保護瀕危物種集結再出發
    昨天(5月27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海龜保護聯盟和野生救援(WildAid)一起在北京三裡屯CHAO酒店召開媒體發布會,發布周杰倫最新保護瀕危物種海龜和穿山甲的公益廣告《無限生機》。農業農村部制定出臺的《海龜保護行動計劃》(2019—2033年)中指出,目前全球海龜整體種群持續衰退,我國境內的海龜也面臨棲息地衰退、誤捕誤傷以及非法貿易等問題,物種延續面臨巨大挑戰。
  • 瀕危物種保護彰顯中國大國責任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最有成效的環境保護公約之一。目前,《公約》締約方達183個,對3.5萬種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進行管理,並推進打擊瀕危物種非法貿易執法。  1981年,我國正式加入《公約》,成為第63個成員國。
  • 日本計劃制訂瀕危海洋物種名單 包括多種動植物
    新華網東京10月23日電(記者 藍建中)日本環境省23日說,日本將制訂國內首個綜合性瀕危海洋物種名單,名單中將包括鯨等哺乳類、魚類以及海藻等海洋動植物。  據共同社報導,日本環境省計劃與水產廳合作,組成專家小組,調查瀕危的各種海洋物種,並將滅絕危險程度分為「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滅絕」、「滅絕的危險性正在增大」等級別,用數年時間制訂一個綜合性瀕危海洋物種名單。  報導說,對一些優先需要保護的物種,環境省將考慮在其生活的重要海域設立保護區。
  • 如何妥善保護國家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
    如何妥善保護國家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以上三個方面,使得以前我們在生物資源的保護利用上,缺乏科學規劃和保護意識,從而造成過去不少森林植被慘遭破壞,一些珍稀物種已經或瀕臨滅絕的威脅,從而影響到整體環境生態變差,氣候改變等危害,對我們的生活和子孫後代造成了極大影響。
  • 保護海洋行動起來
    我生於斯,長於斯,海洋就像母親一樣陪伴著我。 小時候,一有時間,我就跟父母一起去海邊玩。每當鹹鹹的海風拂過頭髮,雪白的浪花衝溼腳丫,我的心情就隨著海風一起飛起,在海的上空盤旋,又穿過海面,與水下的魚兒嬉戲。藍鯨帶著我漫遊海底,成百上千小魚組成的魚群,像龍捲風一般從我身邊席捲而過。美麗的珊瑚礁就在不遠處,像童話世界中的秘密花園一般絢麗多彩。
  • 青海:從瀕危物種保護看生態回報
    從打響保衛藏羚羊的第一槍,到青海湖湟魚資源保護政策的實施,再到全力改善雪豹的棲息環境。在新的時期,新的環境下,青海為瀕危野生動物創造了良好、安全的棲息環境。多年的保護,身居青海大地的瀕危野生物種種群不斷增加,尤其是以雪豹、湟魚、藏羚羊等明星級物種為代表。這些瀕危物種種群數量的增加,對維持我省生物多樣性,以及我省生態環境的回報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 江蘇物種數量達4588種 其中珍稀瀕危物種165種
    中新網南京5月19日電 (徐珊珊)江蘇省生態環境廳19日消息,根據2017-2019年江蘇省開展的39個試點縣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結果,共記錄省內物種數4588種,其中珍稀瀕危物種165種。調查結果顯示,江蘇省內物種數4588種,物種種類構成較為複雜,其中陸生維管束植物共計1425種,陸生脊椎動物共計382種,陸生昆蟲共1401種,淡水水生生物共計1380種。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朱德明表示,在此次調查中,有不少珍稀瀕危物種在江蘇的種群數量、分布區域,都有了可喜的變化。
  • 過度捕撈造成海洋鯊魚物種面臨滅絕
    自然資源保護人士表示,過度捕撈威脅著全球三分之一的公海鯊魚物種瀕臨滅絕。 錘頭鯊(Hammerhead)、巨蝠鱝(giant devil ray)以及鼠鯊(porbeagle shark)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編制的首份海洋鯊魚64種瀕危物種的紅色名單之中。鯊魚是很容易遭到滅絕危險的物種,因為它們的成熟期很長、而且繁殖很少。
  • 夏威夷已新生18隻瀕危物種僧海豹 | 滅絕與希望:綠會瀕危物種觀察
    夏威夷已新生18隻瀕危物種僧海豹 | 滅絕與希望:綠會瀕危物種觀察 2020-07-07 1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地球日:保護珍稀物種就是保護地球未來—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北京4月22日電 綜述:保護珍稀物種就是保護地球未來 新華社記者 今年4月22日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國際組織「地球日網絡
  • 三亞機場查獲瀕危海洋物種—「貝王」硨磲
    央廣網海口7月21日消息(記者 朱永 通訊員 郭思貝 趙雪帆)近日,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以下簡稱「鳳凰機場」)從一批貨物中查獲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硨磲的整體貝殼標本。經仔細比對,確認該物品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硨磲貝殼標本。安檢員隨即將貨主和貨物控制,並連人帶物移交至機場公安機關處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第30條第二款、第35條第3款第二項之規定,鳳凰機場公安分局對該批貨物進行扣押處理,並對物品託運的圓通快遞公司展開調查,目前案件正在調查處理當中。
  • 根據ICUN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目前已有31種物種滅絕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最新更新已宣布31種動植物物種滅絕。 ICUN星期四宣布,這一總數包括丟失的鯊魚,被列為極度瀕臨滅絕或可能已滅絕,最近一次記錄是在1934年。失落的鯊魚棲息地在南海(世界上最被開發的海洋地區之一)中,已經被廣泛捕魚了一個多世紀。
  •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0-12-24 09:00:34 據廣東省林業局23日消息,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近日在珠海市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 雲南:將實施一批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搶救珍稀瀕危物種
    5月22日上午,雲南省人民檢察院、雲南省生態環境廳、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等部門共同召開「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新聞發布會,雲南省生態環境廳一級巡視員高正文在介紹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計劃時說,雲南將計劃實施一批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加大珍稀瀕危物種和極小種群物種搶救保護及生物安全和生態安全管理
  • 「大貝殼」過海關攤事了 原來是瀕危物種硨磲
    2018-03-27 12:0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邵文一海關關員查獲的鱗硨磲標本2件從國外「淘」回來收藏觀賞,誰想到這麼一件大貝殼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硨磲!3月26日,經鑑定,杭州海關此前在空港渠道查獲的幾個「大貝殼」和白色手串為瀕危物種硨磲及其製品,總重約1300餘克。據悉,硨磲標本及製品是由杭州海關關員在杭州空港旅客入境渠道查獲的。當時兩名入境旅客將硨磲製品放在行李箱內,因機檢圖像異常,海關關員當即對兩人的行李進行開箱查驗,最終發現了貝殼狀物品及7串白色珠鏈。
  • 國家林草局:「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國家林草局今天(4日)發布消息,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
  • 百條綠鬣蜥藏身入境客行李箱 全是瀕危保護物種
    百條綠鬣蜥藏身入境客行李箱 全是瀕危保護物種 2014-08-19 15:28:28經鑑定,該批蜥蜴全部為綠鬣蜥,屬《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公約》中所列的保護物種。目前,順德檢驗檢疫局已依法對該批蜥蜴進行截留檢疫,並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據了解,8月11日20點,從香港駛出的「順德號」客輪抵達順德港,順德檢驗檢疫局客運港辦事處工作人員通過X光機對入境旅客的攜帶物進行查驗時,發現一旅客的行李箱異常,遂即截停該名旅客並詢問其行李情況。
  • 北大西洋露脊鯨、狐猿及歐洲倉鼠成為極度瀕危物種
    據外媒報導,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周四發布的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單現實,北大西洋露脊鯨、33種狐猴乃至歐洲倉鼠都被認為是極度瀕危物種。 這份新名單包括超32000種目前面臨滅絕威脅的物種。IUCN生物多樣性保護組織的全球主管Jane Smart在周四的一份聲明中說道:「北大西洋露脊鯨等物種的急劇減少凸顯了滅絕危機的嚴重性。拯救數量迅速增長的瀕危物種使其免於滅絕需要進行轉型變革,同時還要輔以實施國家和國際協議的行動。世界需要迅速採取行動來阻止物種數量下降、防止人類導致的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