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新中國電影的搖籃,想到的一定是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長春,但要尋找一個與電影同齡的中國城市,那可能就只有青島了。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路易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放映了電影,成為了世界電影史的開端。而時隔四年之後,放映機發動的聲音也在青島威廉大街亨利王子飯店響起。青島與電影的緣分也從那時開始,連接著歷史與現實,承載著這座海濱小城的夢想。
去年年底,有幸去過長春,參觀了在原長春電影製片廠基礎上建造的長影舊址博物館。而這次來到青島,又有幸參觀了青島電影博物館。一個是中國電影史的精華,一個是青島與世界電影史的融合,都是了解中國和世界電影史最好的窗口。
相比於長影舊址博物館展覽的歷史厚重與滄桑,青島電影博物館則更加的現代化、科技化,富有設計感。這裡不僅有百年前的最老電影放映機,還有最頂尖的電影科技,並用各種黑科技重現了百年電影歷史長河。入口處緩緩展開繞滿整個展廳的賽博朋克風的膠捲展示,瞬間將我們從現實拉到了聲光電的世界中。
首先走進的,是世界電影史的部分。從最初1640年的第一臺投影儀,到第一臺可攜式木箱照相機,再到世界上第一段電影,從無聲到有聲,從膠片到數字……電影誕生至今的歷史一一呈現在眼前。而最令我駐足的,還是那流線型的、布滿經典電影經典場景的牆壁。按照年份,從最初的黑白到後來的彩色,《西西里島的傳說》、《菊次郎的夏天》、《鐵達尼號》、《花與愛麗絲》……一部部耳熟能詳、早已刻在心中的經典劇情、畫面不斷出現,整個電影史如電影般在面前播放。
整個展覽最精華也是最有趣的部分,莫過於全息展臺和VR體驗。全息投影的鐵達尼號撞擊冰山瞬間惟妙惟肖,帶上VR眼鏡,或穿梭於高山雪道,或揮舞著光劍消滅障礙物……沉浸式的體驗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欲罷不能。
穿過世界電影史展區,轉個彎,便是青島電影史的展示。1897年,德國侵佔青島,世界各地的文化、技術,都在這樣一種浪潮下湧進青島,在這之中,就有剛剛出現不久的電影。從青島最早放映電影的亨利王子飯店音樂廳、中國現存最早的商業電影院水兵俱樂部,到中山路上的影院群,從洪深、胡蝶等中國電影開拓者到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在10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電影見證了青島的成長,青島也見證了電影的發展。
除了厚重的歷史,整個展覽的布局與設計也頗有新意。整個青島電影史上幾個重要的地標性建築都被融合在了一個弧形的長條上,寓意著延續。而中國第一個學習電影的留學生、詩人導演孫瑜作為青島電影的標誌,不僅引領著其他的著名導演、編劇,還有一座塑像坐落於展臺中,寫滿字的紙張隨著風吹向天空,吹往展覽的深處。
展覽的末端,還特別設置了青島的地圖和電影展柱。柱子所在的位置都是青島的標誌性建築,而柱面的內容都是各個時期曾經在此取過景的電影、電視劇。如此直觀、創新地將取景地搬到一起,可能在全國都是首家。
走出電影博物館,再轉身看看這座粉紅色城堡似的建築,不僅承載著青島和世界電影的歷史,還寄託著青島電影的希望與未來。背倚的高山上,「東方影都」四個字頗有好萊塢的風範。敢如此霸氣地打出自己招牌的城市,可能除了青島,國內再無它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