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傳統的古早味美食,遊客不多是廈門人的最愛,來廈門千萬別錯過

2020-12-19 熊貓慢遊

最能勾起廈門人記憶的美食是什麼,那麼一定是那份古早味,古早味,其實和早餐是沒有什麼關係的,這是閩南人用來形容古舊的味道的一個詞語,也可以叫做古味,翻譯過來就是「懷念的味道」,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傳承的味道,從爺爺奶奶輩從爸爸媽媽輩傳承下來的美食味道, 廈門 做為閩南地區的中心城市、國家首批經濟特區,快速的城市發展帶來事物的新舊交替,但是那些古早味卻依然還是保留在最有味道的 廈門 街市中,那是 廈門 人心中最懷念的味道,這些店鋪大多匯聚在老廈門的大元路和八市的周邊。

賴厝埕扁食,厝和埕都是閩南語中關於房屋的意思,也可以解釋為房屋聚集的地方,這是閩南地區的特色文化,賴厝埕就是以前大元路這片區域的叫法,在上世紀四十年代這裡就是 廈門 最繁華的飲食商業街,然而賴厝埕扁食店在以前並不是叫這個名字,以前是叫扁食嫂,後來才改名為賴厝埕扁食店的。

扁食店現在的老闆叫做黃國寶,是扁食嫂的兒子,他傳承了母親的手藝,目前和妻子一起經營著這家店,他們家的食材是絕對沒有任何添加劑的,這是黃國寶一直堅守的原則,扁食所使用的調味料最早是由東山漁民挑到八市來賣的,但是現在在 廈門 地區已經買不到了,黃國寶每年都會親自前往東山,請當地的漁民準備這些調味料,採購足一年所需要使用的量。他們家扁食所用的調料和民國時期扁食嫂時期所有的調料是一樣的,所以這也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味道傳承,幾十年前吃到的扁食是什麼味道,現在吃到的扁食依然是什麼味道,這就是真正的古早味。

走進店內,牆壁上滿是獎狀,顯眼處是黃國寶和扁食嫂的照片,扁食嫂最早可以追溯到1946年,那個時候黃國寶的母親就開始挑著擔子用一隻湯匙和一個碗邊走邊敲,沿街叫賣扁食,街坊鄰居大家都知道扁食嫂,卻不知真名,後來也是為了紀念才改名為賴厝埕扁食的。做為 廈門 老字號,在這裡還發現了一個小秘密,牆上還有一張蔡瀾先生的照片,做為吃貨,大家應該都知道他是誰吧,果然這家扁食店的實力可見一斑。

扁食類似於餛飩,他們家的扁食都是純手工包的,扁食皮也是手工製作的,這個就是非常的費時,也是扁食好吃的奧秘所在。

他們家招牌的蝦仁扁食,純肉包裹著新鮮的蝦仁,一口下去,Q彈的口感,汁水也滲透了整個口腔,滑嫩之間充滿了鮮香,記得吃的時候再撒上一些胡椒粉。

在扁食店的隔壁是一個小廣場, 廈門 老劇場文化公園,是當地老年人聚集休閒的一個場所。公園的設計倒是非常的不錯,採用了很多的老舊元素,紅磚瓦片、石碾磨盤、老房梁、舊家具、白瓷碗盤、舊路牌等等,也是和公園的主題非常符合,這裡本就是隱藏在繁華都市中的老 廈門 ,新舊之間的對比是時代變遷的必要結果,然而人是生活在這裡的主題,不管環境怎麼變,這裡的生活還是依舊。

小廣場的另外一側就是聰輝 同安 封肉, 同安 原為縣,現在是 廈門 的一個區, 同安 封肉是 同安 家喻戶曉的一道菜而且是家家戶戶都會做的,是經典的 廈門 古早味。

福建 簡稱『閩』,俗稱閩國,為五代十國之一,由 河南 固始 籍人王審知所建。傳說, 同安 封肉就是為了紀念王審知被敕封為「閩王」而創製的一種食品。五代後梁 開平 四年(910年),王審知被後梁太祖朱溫升任中書令,授其方形大印,封為『閩王』。當時居住在 同安 的當地官員為慶祝他被敕封『閩王』,舉辦了一場盛宴,席間有一道佳餚,就是封肉的起源,將豬肉切成四四方方的大塊,配上佐料(香菇、蝦米、板慄等),用黃巾(即用白紗布浸煮北辰山所產黃梔子葉而成)包裹,形如大印,下鍋蒸煮,食用時肉香撲鼻。四方形的封肉恰似封王的大印,包裹的黃布猶如束印黃綾,布包為『封』,封者,「敕封」也,所以就叫「封肉」。後來封肉名氣飆升,成為了經典的閩菜系列,是家裡舉辦大事宴席時的必備菜品(就好比其他地方宴席上會出現大豬蹄子),也是僑胞回鄉探親時一定要吃到的一道家鄉風味菜。

上世紀八十年代李聰輝的父親將封肉引進 廈門 島內,在思明區中興路開了一家小店,主營封肉,父親將傳統的封肉改良,本來是兩斤多的,改良為半斤的小封肉,將偏鹹的口味不斷調整至鹹甜適中的口味,十多年來一直受到顧客的好評,李聰輝繼承父親的優良傳統,注重技巧秘密,用心製作美食,成為了大元路受歡迎的傳承古早味美食。在店裡我們見到了老闆李聰輝,非常的友善親切,臉上總是笑眯眯的。

初識 同安 封肉,這不就是燉肉嗎,醬香的顏色十分的誘人,肉質軟爛,嘗上一口,濃鬱的香氣,肥肉入口即化,絲毫不會感到油膩,一口接一口,一份封肉瞬間就被消滅,女生也完全不必擔心,在這裡可以放心的吃肉。

聰輝封肉的對面就是芋包王,大元路很短,卻有眾多的美食,這麼近的距離顯得有些『擁擠』,做為吃貨簡直太爽,吃完一家又一家,幸福感滿滿。

芋包應該是 廈門 古早味小吃中工序最為複雜的一道美食,採用的是 廈門 的檳榔芋,這種芋頭口感細膩綿軟,具有一定的健胃健脾的功效,新鮮的檳榔芋從田間收穫,來到廚房純手工碾磨成芋粉,再加入一些紅薯粉,祖傳配方比例,控制水分和溫度全憑經驗,這樣做出來的芋包皮才能Q彈更具風味,芋包的秘密在於餡料,這也是芋包的靈魂所在,豆乾、筍乾、肉丁,一起炒制,肉是祖傳配方自己滷的,這一整個步驟也是非常難的,綜合起來才能做出好吃的芋包。

現在芋包王的老闆是從他父親手中接過的這門手藝,最早是上世紀的四十年代,從他爺爺就開始做芋包賣芋包,是這些年傳承下來的味道,所做的芋包得到了街坊鄰居和廣大食客的認可,就這樣有了芋包王這個稱號,雖然後來也有很多做芋包的,但他們家始終是芋包王。

芋包王是製作好再蒸熟的,一個蒸籠一個,有點類似於 上海 的蟹黃包,淋上特製的醬料,用筷子夾,將外皮和餡料一同食用,表皮的口感有芋頭的香味,搭配豐富的餡料,真是非常的好吃。

前面的一家店鋪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家餅鋪,怎麼會有如此高的人氣,究竟是有何秘密在其中,原來這也是我們此次鄰感旅程中的一站。

阿吉仔,這個名字就是非常的可愛,土味土味的生活氣息,最早是從阿吉仔的爺爺開始的,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時候便創辦了食品作坊,當時所做的馬蹄酥是遠近聞名,皮薄、酥脆、不粘牙、不油膩,後來經過多番的改革與發展,在九十年代的時候改名為阿吉仔食品有限公司,用料更講究,包裝也回歸質樸,大元路的這家門店是在2002年開始營業的,這些的餡餅都是新鮮烤制的,每天在店門口都是長長的隊伍。

除了手藝的傳承,他們家的原材料都是零添加的,所以才如此的受歡迎,這一點必須誇讚,我們吃了綠豆餡餅,表皮也是酥脆的,綠豆餡口感是綿軟的,味道卻是很淡,伴著清香,我非常的喜歡,減少了甜度的綠豆餡,不但在味覺上更添回味也是更加的健康,除了主打的綠豆餡餅,還有鳳梨酥、椰子餅、紅豆餅等等,都是 廈門 古早味的美食。排隊的時候你會發現在招牌的最前面,馬蹄酥沒有了,感覺也是蠻有趣,將招牌翻過來的事情,看來也是經常出現的,阿吉仔招牌的就是馬蹄酥,因為工序都是純手工的,所以每天都是供不應求,一般在早上就已經是賣完了的,想要吃的話,請起早來。

後來阿吉仔在大元路隔壁的開元路又開了另外一家店,叫做吉治百貨,店面更大有三四層樓,吉治百貨更加迎合現代人的時尚,裝修偏文藝復古範,可以直接看到師傅們的製作過程,還有咖啡書籍,可以坐下來慢慢的品嘗,這裡所出售的餡餅都是包裝版的,而且更加的低糖,更適合做為伴手禮帶回家,基本上不用排隊,但是我更喜歡傳統的阿吉仔,喜歡最新鮮出爐的傳統古早味。

大元路的古早味美食還有很多很多,如果你來廈門旅遊可千萬不要錯過這裡。

相關焦點

  • 廈門旅遊美食攻略,中山路上的古早味,來廈門千萬不要錯過「它」
    ,有如「夕陽美如畫,清風醉晚霞」的詩意,你也可能只是熱愛她慵懶而閒散的生活,讓你在嘈雜的都市中也能找到安靜的一隅,感受其與生俱來的美好,但除了其詩情畫意的生活,最能徵服你的必定是廈門的美食,來廈門嘗一嘗當地的特色美食,方不虛此行。
  • 最能代表廈門的美食街,濃濃的古早味,卻鮮有遊客踏足
    除了美景之外,廈門的美食也是不能錯過的,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很多網紅餐飲紛紛駐入廈門,很多遊客抱怨很難找到真正屬於廈門味道的美食,其實想要品嘗廈門地道的美食並不難,只是你沒找對地方。最能代表廈門的美食街如果要問廈門哪條街最能代表廈門,我想非開元路不可了,開元路不僅是作為廈門的第一條馬路,同時也是最能代表廈門的美食街。很多人對於廈門的開元路並不是很熟悉,因為這條馬路就位於繁華的中山路旁邊。
  • 廈門最有韻味的老街,體驗老廈門的古早味,不要只去景點
    作為福建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廈門每年都會吸引上百萬遊客。來廈門旅遊的遊客,大多都會衝著廈門一些著名景點而來,比如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鼓浪嶼,文藝氣息十足的沙坡尾,美味遍地的曾厝垵等,這些景點各具特色,多數來過的都不會失望而歸。
  • 戀戀古早味 廈門十大經典美食特產(全文)
    廈門遍地是美食。如果你確定自己是吃貨,那此生一定要來廈門大飽口福。以下是資深吃貨推薦的十大廈門經典美食,全都是在廈門經久不衰、極富人氣的戀戀古早味經典美食。吃貨別激動,hold住hold住!
  • 廈門古早味美食帶您領略舌尖之旅
    海蠣煎、薄餅、油蔥粿、封肉、五香卷……琳琅滿目的老廈門古早味美食,哪一道是您的最愛?趕緊來投票參與「最受遊客喜愛的老廈門古早味美食」評選吧! 老廈門古早味美食節是2014中國廈門休閒旅遊季主題活動之一,由廈門市旅遊局、廈門市旅遊協會主辦;廈門市旅遊協會旅遊烹飪分會、飯店分會、生態休閒旅遊分會、廈門亞太旅遊發展中心、廈門晚報承辦。 此前,在4月12日舉辦的休閒旅遊展銷會上,味友、融繪時尚等數十家廈門餐飲企業和酒店匯聚一堂,讓廣大遊客和市民朋友享受了一次饕餮盛宴,同時也拉開了老廈門古早味美食節的序幕。
  • 廈門人最愛這道鴨肉麵線!
    這種加入了近10種中藥材秘制而成的廈門地方特色小吃,在當地流傳已久,頗有名氣。閩南籍的海外遊子回鄉探親時,也一定要吃這道家鄉風味名小吃,一解思鄉之愁。這一道鴨肉麵線,道出了廈門人對鴨肉小吃的鐘愛。在廈門,哪裡的鴨肉小吃最受市民青睞呢?來聽聽網友們的聲音吧!
  • 廈門最好吃的肉粽在哪?最正宗最有古早味傳統肉棕店介紹
    說起廈門的特色美食小吃,在各大榜單上經常能看到「肉粽」的身影。當然了,廈門到處都能吃到肉粽,但是廈門那幾家最正宗、最有古早味的傳統肉棕店,應該沒什麼人知道吧!  在廈門,要吃肉棕,可以去吳再添肉棕、1980燒肉粽、永發肉粽。
  • 廈門最傳統的集市,盡顯市井煙火氣息,美食遍布卻常被遊客忽略
    不過,廈門本地人卻會告訴你,這裡最本土的文化和美食地標,是一個叫做「八市」的地方。這個名字雖聽起來有點奇怪,其實這裡是廈門的第八農貿市場,被稱作廈門最具人間煙火氣息的地方。它連接著開禾市場和營平市場,就像個不折不扣的大迷宮,除了水洩不通的熱鬧喧囂,這裡的「美食地圖」才是讓人最割捨不下的美好情懷。
  • 來廈門絕不能錯過這兩種風情,古早味&年輕派
    廈門有什麼好玩的?年輕的時候喜歡扎堆,總往人多的景點擠。後來漸漸喜好安靜,寧願獨自宅在家。而如今反而學會了鬧中取靜,偶爾重回曾經扎堆的地方,看的是各中風情。廈門的風情千萬種,有兩種風情不容錯過,古早味和年輕派。
  • 廈門八市,一個流淌著古早味的街區,從建築到美食都讓人流連忘返
    近期央視財經頻道CCTV2《消費主張》播出《2020中國夜市全攻略:福建廈門》,不到30分鐘的訪談節目,讓看的人都不禁流口水。廈門的美食,沒有汕頭的名氣大,沒有成都重慶的接地氣,但你來了廈門旅遊,又是不容錯過的一環。而近些年的宣傳中,最有地方特色當屬這個多次登上屏幕的「八市」了,廈門旅遊,去八市打卡,成了不容錯過的一環。
  • 廈門這些古早味美食,吃完幸福感爆棚!
    找個好天氣,約起來,把廈門這些古早味吃個遍!   閩南人的傳統茶配,就像喝下午茶,喝咖啡太多會心慌心跳加快,那是「咖啡醉」,必須配點小食來搭配平衡,咖啡加蛋糕,咖啡加司康、泡芙什麼的。    閩南人喜歡泡功夫茶,喝茶也會有「茶醉」,所以也一定要配一些小點心食用。
  • 廈門最地道的美食市場,市井與美味同在,藏著最純粹的城市味道
    市場裡有紅紅綠綠的蔬果、鮮活的魚蝦、傳統的美食,就連小販的吆喝,都能將你拉回最真實的生活中。正如《舌尖上的中國》所說,「巧食多源自民間,美味常藏於市井。」 城市邊緣的犄角旮旯,卻藏著最地道最純淨的美味。那些深藏在街頭巷尾的小攤小店,有的甚至連招牌都沒有,卻有著讓人流連忘返的好味道, 廈門的美食尤其如此。
  • 廈門中山路邊上的老廈門味道,古早味的深愛廚房
    總有朋友問廈門美食、廈門傳統小吃、廈門旅行……來廈門中山路逛吃有哪些好的推薦?我想,最美的事不是留住時光,而是留住記憶中的味道,如最初相識的感覺一樣,哪怕一個不經意的笑容,便是我們最懷念的。只願,時光,如初見。古早味是一個城市的記憶。
  • 五星廈門攻略!最接地氣的古早味美食讓你各種欲罷不能!
    來廈門旅行,去探尋那些美食小店,這些美食不僅僅是烹飪,它們更是生活饋贈的回憶。全市僅此一間,別無分店的鴨肉粥店,從清晨開到深夜,食客都絡繹不絕。全部是自己滷好的配料,海鮮到肉類都有。與其他地區的粥有所不同,廈門的粥是湯和米分明的,食用的時候將酥脆的油條泡入粥中便成一道最地道的廈門味。
  • 到廈門玩,三大廈門特色美食不可錯過,本地人和遊客都愛吃!
    #今天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廈門三大特產美食,本地人和遊客都愛吃,去廈門千萬不要錯過了,本文是參考相關排行榜、榜單以及產品的銷售量、國內知名度、網絡關注指數等情況進行綜合推薦,名單僅供為大家了解廈門有哪些著名特產及特色美食提供參考,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 來廈門吃到捨不得離開,在廈門「甲厚料」,不能錯過這些美食
    說起福建,外省的朋友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廈門。廈門這座城市太美了,吸引了不少人慕名而來。來廈門的遊客,鼓浪嶼是必備的打卡網紅地。但是要是省外的朋友問我要到廈門旅遊的攻略,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一個字:「吃」。廈門的美食,其實應該叫閩南的美食。
  • 廈門傳統年貨你會做嗎?教你準備最古早味 來學學看
    自己動手 準備最古早味年貨帶您見識廈門傳統必備年貨的品類和做法廈門晚報訊(記者 戴懿 葉芷蔚 林曉雲)快過年了,年味逐漸瀰漫在廈門的大街小巷,洋溢在家家戶戶。年夜飯可以去飯店吃,手指點點也可以買到全國各地的年貨,但許多廈門人還是喜歡自己家鄉的味道。這樣的美味如果市場上買不到,也可以自己動手做。全家一起動手,那才有過年的感覺。不知道怎麼做?今天就帶您拜師學藝去。
  • 廈門人最愛的燒酒配,加錐螺、小魚乾,還有芒果問醬油
    暖黃的色調,忙碌的明檔,在濱北酒吧一條街附近,一家看似日料的小店,卻是廈門人最愛的燒酒檔。阿季,閩南話直譯,即是很順口的一句稱呼「阿姐」,一下子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沒錯,廈門人最愛的古早味海鮮,在這裡便能吃上。野生黃翅魚凍,海釣上來的黃翅魚,可不是隨時都有,想吃上還得碰運氣,凍過後的黃翅魚魚肉鮮美Q彈,有點類似潮汕的魚飯,可以蘸著普寧豆瓣醬吃,但我更喜歡吃原味的。鮮美就一個棒字。
  • 打卡廈門美食名片,一味一店,良心推薦(上)
    但是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廈門,不知道吃哪家的就去這裡吧。當然金榜公園的一家無名小店是我迄今為止吃過最好吃的,但是忘記了名字。還有來廈門千萬別忘記廈門美食的隱藏大鱷「同安」。有機會就去打卡吧,絕不失望系列。薑母鴨:再說一遍「沒有一隻鴨可以活著走出廈門」!沒有!我們可愛的鴨鴨簡直可以說打下了廈門美食界的半壁江山。廈門美食如果沒有了鴨就像巴西少了足球,牙買加沒了短跑那樣骨幹。那麼薑母鴨吃那家?這裡最適合舉薦的也只剩這家。
  • 廈門必吃五大美食!一個都別錯過!
    廈門必吃五大美食!一個都別錯過! 很多人都知道廈門有很多美食,嚷嚷著要去廈門吃好吃的,那麼廈門都有哪些美食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一、沙茶麵 所有人都知道,沙茶麵是廈門最有名的小吃之一,在廈門沙茶麵店遍地都有,不少遊客來廈門前也都做好攻略,把沙茶麵列為來廈必嘗美食之一。沙茶麵的湯底不外乎花生,混著沙炒完後,加沙茶醬倒入大骨湯中慢火熬煮。湯頭比較濃稠,配料很足,麵條筋道,一口下去,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