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家鐵路公司在巴黎專門安排了聖米歇爾山一日遊線路:早晨出發,上午經停雷恩(Rennes)後,中轉長途汽車,中午之前到達聖米歇爾山,而在下午按照原路線就可以返回巴黎。由此,也可以看出聖米歇爾山的魅力是如此巨大。在聖米歇爾山旅遊參觀,時常碰到很多亞洲人。其中很多都是日本人和韓國人,尤其是日本人為盛,組團的、自由行的日本遊客絡繹不絕。日本相機品牌尼康(Nikon)所做的廣告中的背景,那個高高屹立在孤島上的修道院就是聖米歇爾山景區。從中世紀開始,聖米歇爾山就是基督教世界最著名的朝聖地之一。時至今日,在很多人心目中,這裡仍然是神聖的朝拜地。
無數的信徒,在長達千年的歷史中,風塵僕僕從西歐各地,甚至更遠的地方,披星戴月、日夜兼程來到聖米歇爾山,在建立在聖米歇爾島突兀高聳巖石上的修道院中進行懺悔,清洗罪孽,得到救贖,重獲新生。而這座修道院因為是奉獻給天使長米歇爾(Archangel Michel)的緣故,所以被稱為聖米歇爾修道院(Saint Michel Abbey)。可以肯定地說,無論是歷史上的朝聖信徒還是現代的遊客,無論他們來之前有無見到過聖米歇爾山的圖片或者照片,當他們真正來到聖米歇爾山腳下的小鎮,可以第一次遠遠看到聖米歇爾山的時候,一種不由自主的震撼、一種發自內心的敬畏和一種難以抑制的激動都會在每一個人心中升起。而這種震撼、這種敬畏、這種激動會隨著離聖米歇爾山越來越近,而越來越強烈。在過去,在聖米歇爾山和海灘邊的小鎮之間是沒有公路連接的。那時,要上聖米歇爾山只有坐船,或者在退潮的時候步行穿過這段1英裡長的海峽。在波濤起伏的海浪中,遠處聳立在懸崖峭壁上的聖米歇爾修道院直插雲霄,在濃霧淺風中,若隱若現。這是聖米歇爾山最為神奇、最為壯觀的地方之一。
如果天氣晴朗,一縷耀眼的陽光會直射到修道院塔樓最頂端的聖米歇爾青銅雕像上。這位鍍金的天使長雙翼展開,威武莊嚴,閃閃發光,在他腳下就是被其斬首的惡龍。雖然這位身居最高處的聖米歇爾離我們很遠,但他的威嚴和英姿仍然能夠震撼著每位遊客。在聖米歇爾山及其修道院長達千年的歷史中,這裡一度被改造成軍事要塞。由於得天獨厚的地形,使得聖米歇爾山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形優勢。在英法百年戰爭中,很多諾曼第地區的要塞均被英國攻陷,但聖米歇爾山卻固若金湯,百年不為所破;不光如此,在之後的時間長河中,任何進攻者都沒有攻破過聖米歇爾山要塞。
這不能不讓人驚嘆。法國人的精緻細膩,在聖米歇爾山的旅途中,我算有了一次真正的感受。從聖米歇爾小鎮到聖米歇爾山腳,這一英裡長的堤道上,有四匹馬車來回接送遊客。在這四匹高大健碩的駿馬屁股下面專門繫著一個皮袋子。這個皮袋子和馬夫坐的鞍橋相連接。我開始並不知道這個皮袋子的用途。在馬車旁邊站了一會兒,一顆顆馬糞就從馬屁股滾了出來,落在了這個皮袋子上。我恍然大悟。原來這個皮袋子是接馬糞的,為了不讓馬糞落在這一英裡長的堤道上,聖米歇爾山旅遊局專門設計了這個接馬糞的皮袋子。愛護環境,真是想得周到啊!相比而言,在德國巴伐利亞州新天鵝堡也有類似的馬車奔跑於城堡和山下的小鎮之間。但德國人並沒有安裝這個接馬糞的皮袋子。我只能猜想他們並不是想不到,而就是要讓馬糞散落在山間的小路上,這樣才能夠造成一種原生態的感覺。或許,這也是我臆斷瞎猜。可是,誰能夠告訴我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