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課程思政重在「潤物無聲」

2020-12-18 每日甘肅

課程思政重在「潤物無聲」

楊寶珊

要打破長期以來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隔絕的「孤島效應」,將立德樹人真正貫徹到高校課堂教學全過程、全方位、全員之中,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前行、相得益彰,構築育人大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課程思政是一項系統工程,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主陣地,思想政治教師是主力軍,其他專業教師和部門也都要積極參與。要打破長期以來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隔絕的「孤島效應」,將立德樹人真正貫徹到高校課堂教學全過程、全方位、全員之中,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前行、相得益彰,構築育人大格局。

無論是專業思政教育,還是課程思政教育,均發揮著重要的育人功能。教育的重要任務,不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品格。在培養學生品格、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等方面,一直以來高校專門化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發揮著主要作用,相對而言,其他課程則顯得力度不夠。事實上,各門課程均具有思政育人的功能。教書育人是每個教師的神聖職責,每一位老師都應挑起思政這一重擔。要充分挖掘各門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圍繞課程目標,對照思政教育核心內容,不斷豐富課程思政內涵,根據不同課程、不同章節的特徵和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實現知識傳授、能力提升和價值引領同步提升,共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來源於教育學的「隱性德育」,其特點是滲透性和潛移默化。專業思政課程是顯性思想政治教育,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我國學校習慣於採用顯性思想政治教育。這兩種教育方式各有所長, 二者統一於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之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理念一起,構成了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系統。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環境變化和大學生主體意識增強,隱性教育的作用和效果越來越凸顯,也越來越值得重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因此,在始終堅持專業思政課程教育這個育人主陣地的同時,還要大力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發揮好課程思政「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作者系蘭州職業技術學院外語教學部教師)

相關焦點

  • 「思政課程」引領「課程思政」
    形成一批範例:理論結合實踐,通過組建一批思政課與專業課「混編式」的教師團隊,切實發揮思政課程對於課程思政的引領作用,形成一批具有參考價值的典型性教學範例。三、主要做法結合高職院校工作實務,通過「五大引領」實現思政課程對課程思政的關鍵性作用。
  • 把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
    該校領導介紹,他們圍繞立德樹人、為戰育人的理念,充分發揮思政課強基固本的「主渠道」作用,確立「專家組指導、體系化設計、工程化推進」實施思路,紮實推進黨的創新理論「三進入」。4年來,他們打造出一批「思政精品課程」和線上「金課」。「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研究」等28項課題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立項支持,學員對思政課滿意度逐年提升。「沒想到專業課也如此有溫度。」
  • 「理論」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四個著力點
    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四個著力點馮 欣課程思政建設是新時代教育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實踐表明,教師在推動課程思政效能提升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教師作為施教者,需要首先接受教育,自覺汲取思政養分,要關心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和民族復興,堅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和認同。要將課程育人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切實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藉助思政教育的鮮活教材,把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能量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二是著力提升教學能力。
  • 淺談我所理解的課程思政
    第三階段:2014 年起,將德育納入教育綜合改革重要項目,逐步探索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轉變。(2)有所簡單理解,不夠透徹具體,在課程教學中能夠簡單地運用課程思政的手法,受某些客觀條件限制無法深入講解。(3)關於課程思政的運用,過多地關注到了省屬普通高校和民辦院校中,導致在實施過程中過於急於求成,產生偏激化、激進化,為了課程思政而不得不課程思政。
  • 將「課程思政」嵌入法學研究生課程
    思政課程偏重思政理論,課程思政則偏重專業課中的思想價值引領。從前者到後者,體現了對高校育人本質的深化和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協同要求。總體原則是始終堅持思政理論課的核心地位,同時充分發揮其他課程的育人價值。
  • 潤物無聲——瑪麗女王工程學院召開新學期教學會議-全英文課程思政...
    -全英文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陝西省重點輿情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助理賀苗副教授對課程思政的具體實施進行了詳細指導,閆毅教授、張瑩教授、張娟教授分享了課程思政的經驗和途徑,會議由教學副院長範曉麗主持,共有32位授課教師參加了此次會議。
  • 市七中開展思政大課堂:「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系列活動
    市七中開展思政大課堂:「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系列活動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11-17     來源:市七中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 潤物無聲!看他們把思政課講得有滋有味
    清水塘小學二(四)學生在思政課教師王江玲的帶領下,既領略了祖國的美麗景色,又明白了想要留住青山綠水,應該先學會保護他們……今日,2020年湖南省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立德樹人」教學風採競賽拉開了序幕,全省有45名中小學思政課教師相聚長沙,參與本次高中組、中學組、小學組的思政賽課,共同探討如何在課堂上將思政教育做到「潤物無聲」。
  • 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拓展的內在意涵與實踐路徑
    二、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拓展的理論邏輯深化與演繹 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拓展不僅是當前構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的現實要求,同時也有其內在的深厚的理論邏輯。 1.
  • 怎樣辦好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創新,以專業課程為有效教學載體,在「潤物無聲」的知識教育、能力培養中融入思想價值引領。高等師範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肩負著培養未來幼兒教師的神聖職責和使命,更要加強專業課與思政課的融合,構築「課程思政」的立交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課程思政】理工學科:思政教育與專業知識相得益彰,育人成效與...
    編者按:近日,教育部發布指導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政會後,復旦大學立即啟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進程,目前已構築起以思政課程為核心,以中國系列課程、綜合素養課程、哲學社會科學課程為支撐,以專業課程為輻射的課程體系,形成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
  • 「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編制指南及方法
    「課程思政」不是要改變專業課程的本來屬性,更不是要把專業課改造成思政課模式或者將所有課程都當作思政課程,而是充分發揮課程的德育功能,運用德育的學科思維,提煉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文化基因和價值範式,將其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生動化的有效教學載體,在「潤物細無聲」的知識學習中融入理想信念層面的精神指引。
  • 從思政課程轉向課程思政 橫影學院思政教育「很有戲」
    能否讓思政理論生動一點,讓思政課堂活躍一點,讓大學生對思政教育不再「感冒」而是「感動」「感悟」?學院黨委決定以「課程思政」為突破口,實施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思政教育。「所謂課程思政,通俗地說,就是在堅持上好思政課程的前提下,把思政理論掰開揉碎,融入所有的專業課程,讓所有老師都變成思政教師,所有課程都承載思政內容,最終使學生對思政理論形成系統認知,達成潤物無聲、成風化人的效果。」
  • 課程思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
    「一二三」框架層次清晰、邏輯嚴密,闡明了新時代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內在邏輯,為高校以課程思政建設為抓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了理論認知。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賦予了課程思政方法認知。  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探索  北京聯合大學把課程思政建設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先行先試,全方位行動、有步驟推進,以課程思政建設為抓手,健全「三全育人」體制機制,使課程思政建設理念在教職工中形成廣泛共識。調查顯示,幾乎所有教師都認為課程思政建設成果對自己產生了積極影響,認為自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有明顯提升。
  • 來吧同學們,《犯罪心理學》課程思政有趣又有料!
    《犯罪心理學》線上課程思政改革「心」探索——來吧同學們,《犯罪心理學》課程思政有趣又有料!《犯罪心理學》線上課程思政改革「心」探索來吧同學們,《犯罪心理學》課程思政有趣又有料!河南警察學院公共基礎教學部犯罪心理學專業王納新副教授和武義霞教官,創新性地採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推出各類新穎視頻作品和「一心三環」、「直播+錄播」、「雲端翻轉課堂」、「B站」系列超話、「動漫」傳播系列,有趣中孕育深刻、吸睛也抓心,課程思政教學潤物細無聲。
  • 論課程思政建設中的幾個基本問題——課程思政是什麼、為什麼...
    對於課程思政這一新生事物,著力探討其「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幹、怎麼看」等基本問題,有利於逐步廓清課程思政的內涵與緣起緣由以及建設路徑與評價,不斷深化對課程思政特點和規律的把握和運用,為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提供有益參考。
  • 淮南師範學院:如鹽入味 過癮解渴 課程思政落地有聲
    刑法學服務於改革發展大局,彰顯了馬克思主義法學指導的理論自信;管用是我國刑法的底氣,彰顯了制度自信;矜老恤幼在我國刑法中得以完整體現,則是中華傳統法文化的文化自信。」  這是淮南師範學院課程思政的一個縮影,學校充分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激勵廣大教師投身教學改革與創新,主動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善於挖掘課程背後的「中國故事」「好人故事」和地方文化元素,使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 青島農業大學召開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
    青島農業大學召開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思政建設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11月18日上午,青島農業大學在圖書館三樓會議室召開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研討會。
  • 牢牢抓住課程思政建設的核心
    【教育透視】堅持有機融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首要內容,但高校部分學生個性張揚,自主意識強,生硬的灌輸可能效果不佳,而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則可以事半功倍。
  • 課程思政教育內容設計要在六個方面下功夫
    我國高校「課程思政」在內容設計上要從六個方面下功夫理念踐行是「課程思政」的核心,立德樹人是「課程思政」的根本,全員育人是「課程思政」的保障。高校踐行「課程思政」教育理念,在具體的內容設計上可以從六個方面下功夫。各門課的教育教學內容設計要在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