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熟知的老字號們現在怎樣?

2020-12-24 第一財經

張小泉、五芳齋、吳裕泰、咀香園、趙李橋、玉川居、蓮香樓、新新麻糖、鳳城老窖......這些耳熟能詳的品牌實際上都頭頂「老字號」的光環。在歷史洪流行進中,有的老字號順勢而為創造了新的輝煌,有的則難敵激烈競爭逐漸衰落。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大約擁有「中華老字號」16000家;1991年原國內貿易部的老牌企業全行業的認定中,有1600餘家老牌企業被授牌;至2006年商務部重新認定時,第一批中華老字號的數量僅有434家。

作為承載著商業文明記憶的企業,隨著各方保護意識的提升,老字號的創新和繼承已被提上日程。老字號目前生存狀況究竟如何?老字號們又如何能在現代商業中「用其道謀其路」來得以傳承?

3:3:3

目前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企業共有1129家,其中上海市以180家名列第一,北京、江蘇和浙江也是中華老字號大省,分別擁有117家、96家和91家。廣東省老字號協會秘書長範依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除了中華老字號,各省和部分地級市也有認定自己的老字號企業,老字號地方評定規範第一個發布的是廣東省。而有資格認定為老字號的企業還有很多。

範依萍以廣東省為例解釋:「中華老字號中的廣東企業有57家,廣東老字號有130多家,廣州和東莞還有自己認定的市老字號。除去已經獲得認定的,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有資格的企業沒有或正在提交申請。」

食品加工是老字號企業主要從事行業,在1129家中華老字號企業中,有651家從事食品加工,其中包括王老吉、郫縣豆瓣、大白兔、五芳齋等知名品牌。除此之外,醫藥、零售、工藝美術和加工製造也是老字號所在較多的行業。

對於老字號的現狀,範依萍以「3:3:3」做了概括:「以中華老字號為基礎,做得好的、正常經營的和經營不善勉強維持的企業比例是3:3:3。總體來看,這兩年做得好的企業越來越多。」範依萍告訴記者,目前大部分老字號以中小企業為主,地域性較強。但一些大企業已經開始憑藉電商、連鎖經營等方式走出去,比如寶生園、廣州酒家和蓮香樓等。

隨著部分老字號做強做大,資本市場裡也出現了它們的身影。今年8月初,有著60多年歷史的慶豐包子宣布將計劃通過借殼的方式登陸新三板。

截至目前,僅在A股市場,就有白雲山(600332.SH)、西安飲食(000721.SZ)、全聚德(002186.SZ)、萃華珠寶(002731.SZ)、洋河股份(002304.SZ)、會稽山(601579.SH)、桐君閣(000591.SZ)片仔癀(600436.SH)、佛慈製藥(002644.SZ)、燕塘乳業(002732.SZ)等多個老字號或擁有老字號品牌的上市公司。而此前狗不理包子、桂發祥(十八街麻花)和廣州酒家等老字號亦曾出現在IPO排隊名單之列。

但不可忽視的是,各地仍然頻現老字號關閉的現象。由於評定要求的「年限必須超過50年(含50年)」的硬性標準,使得新增老字號的數量難敵「消失老字號」的數量。

今年3月,廣州111歲的老字號雲香樓宣布關張;2月,老字號天津勸業場的第一家連鎖店——勸業場西南角店停止百貨業態部分的經營。據不完全統計,如今近三成的上海老品牌已然消失;在飲茶文化盛行的廣東,部分老字號茶樓也因經營不善、市政工程建設拆遷等原因無奈關店。

為何沒落?

根據中國品牌研究院的調查,建國初期,全國中華老字號企業大約有16000家,這是目前中華老字號數量1129家的十餘倍之多。

由於之前老字號保護意識不強,在全國各省市高歌猛進的市政建設中,部分老字號原址被拆,只能改遷它地或僅在原址拿到部分空間。記者了解到,此前廣州中山路一些老字號就因為地鐵拆遷緣故而被迫關店。

事實上,還有相當數量的老字號因為遭受智慧財產權侵權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而經營良好的老字號更是深受其苦。

「盲公餅」的獨家生產企業佛山市合記餅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黃偉向記者坦言,合記餅業也飽受「侵權」困擾:「之前盲公餅被其他地方搶註,打官司打了八年,前年我們打贏了。結果今年初又打官司,因為一家企業自稱老字號,打著『佛山特產盲公餅』旗號。」黃偉認為,老字號之所以能長存至今,「誠信」是靈魂,侵權和假冒偽劣的行為,對老字號的口碑有很負面的影響。

「主要是租金上漲、經營老舊和歷史遺留問題。很多老字號原來是國企,改制之後原來的老職工安置問題和租金、成本的上漲,使得企業負擔很重。還有就是經營老舊,大部分老字號企業都是之前遺留下來的員工,服務跟不上去,產品更新慢,年輕人不願意去,慢慢的市場份額就被擠壓了。」範依萍分析。

一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廣東一老字號因改制之後仍停留在「全民持股」階段,管理權難以集中,使得企業繼續擴大發展受到阻礙。

而一些老字號改制之後,在品牌使用方面也會出現問題。作為廣州老字號之一,本歸屬國有的「蓮香樓」99%股權以拍賣的形式轉讓給西關世家,轉讓條件包括可以使用「蓮香樓」商標,西關世家需向商標所有權人(即「廣州飲食集團」)繳納商標使用費。2012年上半年,因商標使用費洽商不攏,廣州飲食集團將西關世家告上法庭。

創新是關鍵

「比如蓮香樓和陶陶居等的官司,就是改制之後的品牌問題。商標使用費、品牌歸屬等不處理好的話,民營企業不敢接盤放開手來做。」範依萍認為,一個好辦法是政府監管,民營企業來經營老字號品牌,政府在收取品牌費的同時給予扶持。

對於老字號,國家統計局前總經濟師姚景源在中華老字號高峰論壇上指出,老字號品牌資產累積時間很長,品牌資產既需要過去的歷史積澱,也需要當下創造。如果只躺在存量上驕矜自得,很容易被新興的、流量強勁的新品牌替代。因此,在老字號的發展中,創新顯得尤為重要。

範依萍也認為「創新」是老字號得以傳承的最重要因素。首先,營銷手段需要創新,利用電商等新興渠道宣傳銷售;其次是管理創新,大部分老字號還停留在家族式管理,要引入現代管理方法;最後需要技術創新,口味、包裝都要迎合現代人的喜好。

「擁抱網際網路很重要,平臺選擇要對,因為老字號誠信是關鍵。但線上和線下銷售的東西需要區分,不然年輕人更不會去線下。作為老字號實體店還是需要保存,要讓消費者看得見摸得著。」範依萍透露,目前已有一些知名電商平臺聯繫協會,希望合作開通老字號專區。

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副總經理趙敏則表示,在傳承中創新,是老字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自2012年收回紅罐王老吉的經營權後,廣藥就制定了將民族品牌打造成世界品牌的「136」發展戰略,通過產品經營、資本運營和虛擬創盈三種發展路徑對王老吉進行打造。去年,王老吉還發布了「品字形」戰略,從「時尚」、「文化」、「科技」三大板塊進行戰略部署。

隨著保護老字號呼聲的增多,政府方面也在有所行動。2008年,商務部等14部門印發了《保護與促進老字號的若干意見》。在北京、上海和江浙這些老字號企業居多的區域,地方政府對老字號的補貼較多,還曾組織老字號企業「走出去」出境辦展。

「這幾年不管是政府、企業還是消費者,都對老字號越來越重視。老字號的發展與普通企業一樣,優勝劣汰。經營不善的老字號關閉很正常,其實關閉的老字號所佔比例不算太大。」範依萍如是說。

相關焦點

  • 那些承載記憶的蘭州「老字號」書店現在怎麼樣?
    「老字號」書店如今怎麼樣了?在如今圖書網購、電子閱讀漸成潮流的現在,實體老牌書店的經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那些曾經不斷為蘭州市民們輸送著精神食糧、承載著幾代人共同閱讀記憶的各類實體書店情況如何呢?近日,記者走進蘭州市新華書店、紙中城邦等「老字號」書店,走進鳳棲梧、五泉淘書齋為代表的小眾化、個性化書店去一探究竟。
  • 那些年藏在臺東的「老字號」,你還記得嗎
    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去哪兒?而今,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城市的發展,臺東舊貌正在從人們的視線中一絲一絲地抹去,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老字號」們經過一輪輪升級與變遷,綿延至今。回首望去,那些「老字號」留下的痕跡,穿過時空依舊呈現在我們眼前,從現在臺東的繁華與沉澱中,我們依然能從中充分領略到老臺東的文化風情和生活百態……那些年臺東的「老字號」說起臺東的「老字號」,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利群百貨。
  • 在您心目中 對上海老字號是怎樣一種情結
    5月,市商務委負責人表示:打造「上海購物」品牌,還要加快自主品牌培育,激發老字號創新活力,深化老字號的國企改革,支持老字號推出老牌精品、打造老牌新品。在您心目中,對老字號是一份怎樣的情結?解放日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KuRunData中國在線調研,進行一項有關老字號品牌的調查。
  • 天津老字號們真「老」了嗎?
    而排名靠前的,是那些天津百姓們口中廣為流傳的:二姑包子啦、張記包子、老陶...天津人向來對吃挑剔,味道是第一位,又喜歡佔個便宜實惠。對於一來價高、二來味道不盡人意的「狗不理」來說,自然評價會相對下降。如果說宴請親朋、帶外地好友領略天津美食,自然第一個想到狗不理,可是以狗不理現在的性價比來講,誰又能頓頓請、頓頓吃呢?
  • 橋頭火鍋、張鴨子、郵亭鯽魚……重慶老字號怎樣煥發活力?
    ●重慶是全國較早開展老字號保護和發展工作的城市,目前有中華老字號19家、重慶老字號241家,老字號企業生產總值超1000億元   ●重慶19家中華老字號企業以股份制和私營為主,股份制佔比36.8%,私營佔比34.2%,國企佔比18.4%   ●241家重慶老字號企業在39個區縣有分布,只有巫溪縣至今沒有重慶老字號企業
  • 北京人熟知的16家老字號,原來都在這兒!
    有瓷在留言讓小編給大傢伙兒盤點盤點咱北京的老字號,家庭聚會的時候,一家子下館子也能多點選擇。 乾脆,今兒就給您來一篇西城老字號盤點得了 ,才能咂摸出老北京的京味」每家老字號都有那麼幾道招牌菜。
  • 老字號怎樣換個新活法?
    「雲貨架」、氮氣鎖鮮運輸、老廠區向遊客開放——老字號怎樣換個新活法?在國人記憶裡,一塊老字號招牌就是一段傳奇,記錄了社會變遷、市井繁華。統計顯示,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有老字號企業約1萬多家。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部分老字號近年來在市場的瞬息萬變中逐漸「失寵」。目前經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共1128家,其中只有10%蓬勃發展,不少企業經營出現危機。老字號,是該好好考慮換個活法!
  • 拱北那些爛尾樓,現在怎樣了
    珠海近年積極推動整治爛尾樓,拱北的那些爛尾樓,現在怎樣了呢?
  • 那些單眼皮的男明星們,哪一個是你的最愛?
    那些單眼皮的男明星們,哪一個是你的最愛?大家好,這裡是蔓蔓說娛樂。雖然很多人想擁有一雙大眼睛,都認為雙眼皮大眼睛是很好看的,並非如此,單眼皮也有單眼皮的魅力,也有它的迷人之處。下面,小編來說說那些單眼皮的男明星們,看看哪一個是你的最愛。一、李準基說到了單眼皮男明星,就不提不提李準基了,他讓我們首個讓我看到了單眼皮的美,它的迷人,看著他的眼睛迷醉在他的眼神中。
  • 漣漪聲影@老字號|來!一起看看家鄉不服老的老字號!
    今天,讓我們繼續尋味家鄉,去看一看那些歷史悠久的老字號,又會帶給大家怎樣的味道與感觸呢。一個有味道的城市,絕對是一個可以容忍的城市。雲南南路是上海的一條美食街,一條蘊含著無數的故事美食街。雲南南路上的「小紹興」前身是一家雞粥攤。1946年,在大世界東側、雲南南路61號茶樓底下的弄堂口,用二條長凳、三塊鋪板擺了個雞粥攤。
  • 走進北京的那些知名老字號,去目睹一下那些纏人的美味
    老北京美食一直是頂呱呱的震驚海內外,尤其是那些年代久遠的老字號更是口味卓越,人盡皆知,現在就讓我們走進北京的那些知名老字號,去目睹一下那些纏人的美味佳餚
  • 老字號遇上新國潮會有怎樣的化學反應?這家博覽館告訴你
    一場穿越之旅,回味老字號的前世今生「金陵印象--老字號博覽館」位於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西南側,建築面積近1萬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層。與其它主展館內現代時尚的構造、熙熙攘攘的景象不同的是,古典優雅的展廳顯得安靜許多,就像一位老友心中藏著一個個動人的百年故事等著要給你訴說。
  • 當年,沛縣鄉村裡那些教人「拉架子」的拳師們,現在怎樣了?
    圖文:小沛老頭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在我們沛縣鄉村,練武術俗稱「拉架子」,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農村習武的熱度,是現在的年輕人不可想像的。而那些授拳的「老師」則是大家萬分敬仰的。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習武的身影漸行漸遠,而那些曾經的「習武者」們,現在情況怎麼樣了?前些日子,我看過沛縣孔莊社區武術隊的展演之後,意猶未盡,為此,又與幾位拳師做了深入的交談,了解到他們中間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 那些曾經驚豔了時光的男神們,後來都怎樣了
    那些曾經驚豔了時光的男神們,後來都怎樣了現在的年輕男偶像,俗稱小鮮肉,總愛塗著厚厚的粉脂,化著眼線,貼著雙眼皮,妝容比女人還精緻,打扮的油頭粉面,站在女人堆裡,雌雄難辨。-以前的明星,各有風採,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美,現在的明星,都長一個樣。-就算吳彥祖變成蘇大強,我也仍然愛他。於是,人們格外的想念以前追過的那些男明星們,他們當時真的很帥,沒有塗脂抹粉,沒有畫眼線,帥的驚豔了時光,溫暖了歲月。
  • 「疫」散花開 我在臺東的「老字號」等你
    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去哪兒?而今,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城市的發展,臺東舊貌正在從人們的視線中一絲一絲地抹去,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老字號」們經過一輪輪升級與變遷,綿延至今。回首望去,那些「老字號」留下的痕跡,穿過時空依舊呈現在我們眼前,從現在臺東的繁華與沉澱中,我們依然能從中充分領略到老臺東的文化風情和生活百態……那些年臺東的「老字號」說起臺東的「老字號」,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利群百貨。
  • 那些年吃過的「珠海老字號」
    你會發現你真的就在享受生活。我每次都會再點上一碗西米露的。這樣吃更舒服官塘是我比較愛去的地方。 魔女三號_babykikilee:這裡只此一家沒有分店。糕點:馬蹄糕、芋頭糕、蘿蔔糕、紅豆糕、葉子(甜、鹹)五指爪、菜角等都是1.5元/ 件。草餅、肉餃都是1.5元/2件。鹼水粽3元/條。糖水:花生糊、芝麻糊、綠豆茶、龜苓膏、西米露、冰糖雪耳等都是3.5元/碗。
  • 那些努力考證的酒店人,現在都怎樣了?(房務篇)
    那些展翅高飛、思維通達、破藩籬而行的酒店高薪人士,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艱苦歷程,這段歷程中有走過的艱辛、流過的汗水和考過的證書.....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酒店客房人的蛻變過程。那些努力考證的酒店客房人,現在都怎麼樣了?也許你能從中得到些許啟發!
  • 離開湖人的那些老將們,現在過得都怎樣?
    首先是來到76人的格林。畢竟現在的霍華德還是比不上恩比德的。但是霍華德能夠在有限的替補出場時間裡,打出更高的效率來。在球場上有能力才是最有發言權的,如果霍華德能夠繼續保持這樣的狀態的話,他的合同是會漲價的。
  • 百年大三元酒家重建,那些餐飲老字號都去哪兒了?
    「一盅兩件」造就了廣州大部分的餐飲老字號,茶樓文化,也一直為遊客們所津津樂道。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甚至有三百多年歷史老字號們,大多因經營不善而從廣州的地圖上消失。  大三元,就是其中一家。曾經的大三元    大三元的復建,讓曾見證過其鼎盛時期的老廣州人感到振奮的同時,也讓街坊們關心起,這些年被時代拋在身後的其他老字號們:雲香酒樓、惠如樓、成珠樓……
  • 待「疫」散花開,我在臺東的「老字號」等你
    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去哪兒?而今,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城市的發展,臺東舊貌正在從人們的視線中一絲一絲地抹去,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老字號」們經過一輪輪升級與變遷,綿延至今。回首望去,那些「老字號」留下的痕跡,穿過時空依舊呈現在我們眼前,從現在臺東的繁華與沉澱中,我們依然能從中充分領略到老臺東的文化風情和生活百態……那些年臺東的「老字號」說起臺東的「老字號」,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利群百貨。若我們走在那時的臺東三路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青島利群百貨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