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2019白鶴梁•水文化遺產與人類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涪陵開幕。來自美國、法國、希臘、義大利等國家和國內的20餘家大學及科研機構,研究水文化和人類遺產保護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商如何提高人們對水與人類文明之間關係的認識,增強應對全球水危機的能力,推動水歷史學科在中國的發展及白鶴梁題刻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進程。
當天,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瑛在歡迎辭中說,涪陵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白鶴梁題刻的保護和申遺工作,經過歷年的不懈努力,白鶴梁題刻已經符合《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兩項標準,具備申遺三大要件。今後,涪陵區將堅定不移地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申遺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利用」重要指示,繼續大力推進白鶴梁題刻申遺工作,努力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精心守護好,努力讓歷史文脈更好地傳承下去。
隨後,與會的國際、國內專家學者分別從白鶴梁題刻的保護與利用、水文化遺產、水與人類文明之間的關係等方面交換了意見建議。
區政府副區長席紅、區政協副主席況東權出席了開幕式。
白鶴梁為認識研究水文化提供全新視角
在2019白鶴梁•水文化遺產與人類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會上,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有關處室負責人表示,當前,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白鶴梁題刻申遺工作,相關單位和部門必須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堅定信心、堅決行動、堅持不懈,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為重要抓手,全面推動以白鶴梁為代表的水下文物保護研究、展示利用等各項工作。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從歷史的角度去理解水與人類文明形成與發展的關係,從中學習人類與水和諧共生的智慧、經驗與教訓。作為世界首座非潛水可到達的水下遺址類博物館,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成為中國為世界水文化遺產保護做出重要貢獻的標誌,也成為國際社會研究水文化保護的樣本,一直受到國內外專家的高度關注。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努力,該館也將為此次會議提供認識研究水文化提供全新的視角和借鑑。
該活動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水文計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水博物館網絡、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重慶市文物局)、重慶市水利局指導,由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涪陵區政府、湖北大學、長江師範學院主辦,由涪陵區文旅委、區水利局、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長江師範學院白鶴梁石刻文化研究中心承辦。
據悉,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此前已先後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合作召開了兩次國際學術研討會。
本次第三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旨在通過分享世界不同地區專家、學者的研究,提升和增強公眾對水文化遺產的認知水平與保護意識,在加強學術交流的同時,同時也提升白鶴梁題刻文化的影響力,助推加大申遺工作力度。
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方面透露,白鶴梁已相繼完成了申遺文本、保護管理辦法和保護規劃的編制及實施,接下來將繼續圍繞白鶴梁題刻文獻整理研究、旅遊資源開發、文化遺產保護等領域開展工作。
「強化價值研究,同時也要強化保護展示。」重慶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相關部門正系統開展白鶴梁題刻價值研究,以及國際同類文化遺產比較分析的工作,「博物館將加快完成白鶴梁題刻本體保護、環境監測等重點項目,同時探索智慧機器人等新技術的應用。」
「白鶴梁題刻集歷代名家文學、書法之大成,以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開發文創周邊產品,也是相關部門目前正在開展的重要一項工作。」該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還將出版《白鶴梁題刻研究叢書》等系列專著,策劃推出一批以白鶴梁為題材的文學、影視、舞臺作品,以提升美譽度和影響力。
來源:愛涪陵APP、重慶發布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